中关村生命园:创新生态样板
2017-01-06张立鹏
张立鹏
现代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被喻为新世纪永远成长的“钻石产业”,是当今世界各国激烈竞争、势在必夺的战略制高点。近年来,在我国整体经济增速下滑背景下,作为七大战略新兴产业的生物医药产业仍然保持着20%左右的高速增长,成为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这之中,占地仅2.49平方公里,年收入200余亿元的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不仅同中国的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产业共同成长,它也是整个产业发展的有力推动者,为提高我国生物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和生物产业发展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十五年跨出三大步
据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苏文新介绍,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于2001年3月启动全面建设,十五年来,历经了三大发展阶段。
一是“十五”期间起步建设阶段。积极落实国家科技战略布局,率先承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和生物芯片企业博奥生物落户,并吸引了生命科学领域一大批国家973、863及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内外生物医药顶尖企业进驻,领跑国内生命科学高端研发的最前沿。
二是“十一五”期间着力培育阶段。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专注于本土原创产业培育,高端自主研发成果开始涌现,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2006年10月,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北京国家生物产业基地”。2008年6月,被北京市科委授予“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单位。2009年3月20日,被中关村科技园区授予“中关村20年建设突出贡献企业奖”。
至此的第一个十年,园区不仅完成了土地的一级开发,还形成了完整产业链。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已然走在了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前列。
三是“十二五”期间发展壮大阶段。做强一批特色产业,加强生态创新建设,完善平台服务模式,打造生物医药领域的高水平专业孵化器,推动生物医药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进一步强化业内领跑地位。在此期间,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的专业技术服务成为行业内的标杆服务,先后获得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北京市战略新兴产业孵化基地、北京市及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优秀留学人员创业园、国家及北京市中小企业服务窗口平台等资质与荣誉,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与好评。
形成生命科学全链条
生命科学园作为中关村重要的专业化园区,通过产业集聚,打造涵盖基础研究、研发生产、监督管理、临床应用的生命科学全产业链,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与无可比拟的优势。
一是本土原创性产业集聚。这明显区别于传统高新区,乃至不同于以引进成熟外资项目为主要模式的上海张江等国内外顶级生物产业园。其优势在于,能控制前端技术、价格等环节,具有高成长性,快速掌握产业主导权,更具发展后劲。目前,生命科学园的创新能力优势正逐步向产业化优势方向转化,一批创新成果正进入产业化阶段,一些尖端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高端人才聚集优势和自主创新的爆发力正逐步显现。
二是高端研发人才与高端研发资源集聚。园区共有高端人才162人次,其中包括中国两院、美国科学院、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5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22人,千人计划33人,海聚工程66人,高聚工程11人,“科技北京”领军人才3人,科技部杰出青年12人,长江学者1人。园区拥有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等11家博士后工作站,万泰生物-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7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正旦等2家院士工作站、博奥生物等6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万泰药业等8家G20企业,碧水源等10家上市公司,另有9家省部级研发中心、6家金种子企业、4家十百千工程企业、7家瞪羚企业及多个国家级产业化示范基地项目。
三是重大原创成果不断涌现,一批科研成果填补了相关领域国际空白和实现进口替代。据不完全统计,入园单位共承担各类课题156项。其中,973计划项目19项;863计划项目1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项;其他省部级课题66项。博晖创新承担了“十二五”科技部重大仪器专项“微膜泵驱动核酸微全分析仪”的研制、863项目“医用ICP-MS人体微量元素分析系统”的研制;扬子江药业北京海燕药业有限公司的苏黄止咳胶囊获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北生所李文辉博士发现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HBV,HDV)的细胞受体是NTCP,解决了这一领域内长期科学难题。
除此之外,生命科学本身的特点也决定了这里创新创业具有独特风格。中关村作为我国创新资源最密集的地区和国内最具优势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策源地,其最核心的互联网产业引领了软件、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多次产业变革浪潮。与具有短平快优势,容易导致泡沫的互联网创业不同,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创业则周期长、技术壁垒高,更需要摈弃浮躁,更体现目前全社会所倡导的“工匠精神”。事实上,与中关村核心区繁华忙碌快节奏的创新创业氛围不同,在富有花园情调的生命科学园里,更多的是踏实奋进,执着专注的创新创业氛围。
精准服务模式可复制
当产业园区已经实现了产业聚集的理想之后,产业服务体系等软环境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苏文新强调,“要建设好高科技产业园区服务体系,还应从企业的需求出发。其实帮助入园企业成功,就是帮助我们自己成功。”
根据生命科学与生物医药产业的特点与需求,生命科学园不断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政策创新,加强产业组织服务标准、园区运营管理标准和生态园区标准等体系建设,加强模式复制与推广。
比如,生物医药企业大多面临着创业成本高的难题。尤其对于初创企业而言,价格动辄数十亿的高精尖实验设备成为最难以解决的问题。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创造性地整合园区的所有设备资源,搭建了生命科技资源网络同盟,向园区及京内外企业提供仪器共享服务。2014年,中关村生命科学园还发起组建成立了中关村生物医药企业家俱乐部,推动生物医药行业企业家、科学家和创业者之间的深度交流、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合作共赢。
此外,中国生物试剂的进出口也是生物医药产业面临的大难题。由于大量的实验需要进口生物和试剂,但单个订单不但成本高,而且周期长,缺乏专业性一体化的服务平台。针对这种情况,园区主导创建了中关村绿通北平台。该平台将成为新型口岸延伸区,打造创新型关检联合的操作平台,落实“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口岸功能,实现全流程一体化。实质性地提高生物试剂耗材进口速度,并大大降低科研成本,从而全面推动北京及中关村生命科学研发创新型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如企事业单位进口授权审批范围内的动植物生物材料,审批时限由20个工日缩短为3个工作日。绿通北平台是国内首家生命科学海关检疫联合监管创新示范平台,未来服务的职能和范围将由北京市辐射至京津冀乃至全国。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生命科学园最先入驻的机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科研机制、体制创新探索,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由诺贝尔得主等10位国际知名科学家组成的科学指导委员会认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是开展科学研究的一个成功尝试。世界上没有任何其他研究所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在国际科研领域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而最新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印发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中明确提到,“创新科研院所运行体制机制,推广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等管理模式”。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为北京市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了探索。
将跨区域整合要素
园区品牌建设和跨区域协作发展是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在新的形势下,致力于打造成为生命健康领域创新服务与产业组织领导者的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将通过主园区与辅园区结合、实体园区与虚拟园区结合、开发运营与产业促进结合,形成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快速通道,加强资源共享,跨区域整合产业要素,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生命科学园作为中关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勇当排头兵。目前,生命科学园已经与天津静海、河北保定及秦皇岛等地展开品牌合作,将生命科学园的建设和运营模式复制推广。可以说,生命科学园已成为中国高科技园区创新生态建设的样板。生命科学园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特色性最强、高端研发产业聚集度最高的生命科学专业园区,将为健康中国做出示范引领。
(作者单位:投资北京发展研究院)
新闻链接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作为目前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于2000年批准建设的具有专业园区特色的国家级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的创新基地。园区一二期总占地面积为249公顷,建筑规模超过200万平方米,已经集聚了生物制剂与化学药物制造业和医疗器械产业、生物技术服务业、生物农药、生物环保、生物保健品、医疗健康等六大特色产业。这里已经成为了中国原创能力最强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目前,我国有近百个涉生物医药基地城市,三百多个涉生物医药园区,2015年生物医药整体生产总值接近3万亿元。作为全球药品消费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我国有望在2020年以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药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