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产品质量提升:融资约束是“瓶颈”吗?
2017-01-06郝丽斐
郝丽斐
【摘 要】 融资约束是否是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制约因素,本文在Melitz(2003)企业异质性模型中引入固定成本、融资约束变量进行了理论拓展,选取2001-2008中国工业出口企业微观数据,检验了内外源融资约束对出口产品质量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外源融资约束显著制约了出口企业的产品质量,而内源融资约束虽不是抑制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融资约束 产品质量 金融歧视
一、问题提出与理论背景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进出口国,出口结构正在逐步优化,但是出口产品质量仍旧偏低(Rodrik,2006;施炳展,2013)。中国若想改变不利的国际分工地位,必须摆脱以“数量导向”为主的出口贸易模式,提升出口产品质量与附加值。因此,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已经成为中国贸易结构转型与升级的核心环。在我国现有金融环境下企业融资还面临诸多问题,尤其是“金融歧视”(Financial Discrimination)现象较为普遍,对企业融资行为乃至金融资源的配置产生许多消极影响(邓可斌和曾海舰,2014),严重制约了产品质量的发展。然而,现有文献较多关注融资约束对一国或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上,较少将融资约束与出口产品质量建立关联。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该领域研究的不足,从两方面进行拓展:1.中国作为世界出口大国,来自中国经验研究较有代表性和研究价值;2.需要对融资约束加以区分选择不同代理变量,便于得出系统性论断与政策建议。
二、实证模型
(一)回归模型
构建线性回归模型:
(1)
其中,Qi为出口产品质量,i为出口产品种类,IFCi为融资约束(含内源融资约束IFCi和外源融资约束EFCi);Xi表示其他控制变量,包括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企业规模lnsize,资本密集度klr,研发投入率rr,补贴程度lnsub。
(二)变量与数据处理
1. 被解释变量
本文借鉴XuBin(2010)的相对价格衡量方法,该方法既克服了简单地以出口价格作为质量指标的缺陷,又涵盖了产业内的差异因素,已被较多研究采用。表达式为:
其中,Pijt为第t年j行业中U产品的价格,Uijt表示第i种产品价格在全行业综合价格指数总值中的份额;表示第t年j行业中所有产品的价格指数的加权平均。
2. 解释变量
(1)融资约束变量:
第一,外源融资约束变量(EFC),以相同行业中各企业的应收账款相对比值表示。
第二,内源融资约束变量(IFC),以企业现金流占企业总资产的比重表示。
(2)控制变量:
控制变量的计算方法与预期的估计结果见表1。
3. 数据描述性统计特征
样本数据源自2001-2008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该数据库中收录了涵盖中国的全部国有企业以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关键信息,同时参照Brandt(2009)以及聂辉华等(2012)的调整思路,对数据样本进行了调整,最后选群了约22万家企业的观测值。
三、融资约束对出口产品质量影响的实证检验
(一)整体回归结果
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内外源融资约束对于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各回归均控制了地区-产业-年份-所有制虚拟变量。
1. 回归结果
外源融资约束EFC与出口产品质量负相关。对于中国大部分的企业来说,长期的呆账会直接占用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削弱了企业为出口融资的能力。如果应收账款最后无法回收时,企业需要另寻销售渠道或者销毁处理,使企业负担额外成本。内源融资约束IFC的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可能由于出口企业比内销企业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企业对于外源融资的依赖会更大。
补贴未能对产品质量提升起到促进作用,可能由于政府的补贴政策帮助了一些低效率、低质量的出口企业生存。资本密集度和研发投入率的系数不显著,前者可能由于选取的质量指数没有完全克服价格因素的影响,后者可能是研发资金更多的用于生产新产品而不是提升产品质量。
四、结论与启示
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受到融资约束的影响,特别是外源融资约束。因此,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可通过外源融资约束条件改善来实现,保持企业外部融资渠道的畅通至关重要。
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中,私营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受融资约束的影响最大,国有企业受到的影响最小。为此,应当适当简化信贷流程,减轻政策性歧视,给予优惠利率和再贴现资格放宽等等,都将有助于改善企业的融资困境。私营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主要源于政府与金融市场仍然存在的紧密关系。现阶段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改革并未显著消除政府干预对出口企业的扭曲性影响,因此也需要与政府建立有效的政治关联。当前,建设“质量强国、制造强国”是中国“十三五”的重要战略部署和重大任务目标。政府应着力为出口企业解决融资约束问题,提升出口产品质量,真正提高中国在国际贸易链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邓可斌、曾海舰,(2014)“中国企业的融资约束:特征现象与成因检验,”《经济研究》第2期47-60页
[2] 聂辉华、江艇、杨汝岱,(2012)“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使用现状和潜在问题,”《世界经济》第5期142-158页
[3] 施炳展、王有鑫、李坤望,(2013)“中国出口产品品质测度及其决定因素,”《世界经济》第9期70-93页
[4] 于洪霞、龚六堂、陈玉宇,(2011)“出口固定成本融资约束与企业出口行为,”《经济研究》第4期55-67页
[5] Brandt L., J. Biesebroeck and Y. F. Zhang, (2009) “Creative Accounting or Creative Destruction? Firm-level Productivity Growth in Chinese Manufacturing” NBER Working Paper, No. 15152.
[6] Fan H. C. and C. L. Edwin and Y. L. Amber, (2015) “Credit Constraints, Quality, and Export Prices: 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Chin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0(3), pp.13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