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效果的反思
2017-01-06刘亚丽
刘亚丽
长期以来,在课堂教学中虽然教师教得很苦,学生学得很累,但课堂教学效果依然不理想。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情感体验、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提高教学实效性。为此,教师需要对思想品德课程的有效教学进行深刻反思和认真研究。
一、走出构建高效课堂的认识误区
高效教学是遵循教学活动的规律,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在教学中高效率地完成预定教学目标,使学生在体验、感悟、运用知识等各个方面都获得发展,取得好的教学效益的教学模式。高效课堂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即要做到效率最大化、效益最优化。
敢为人先的不少课改名区、名校在探索有效教学的课程中提出了建设高效课堂这一命题。毋庸置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突出其主体地位是构建高效课堂所必须的。但是,在当前的高效课堂达标实践活动中,却出现了极易陷入的认识误区。
1.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些教师过分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为了体现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走极端,不准备教案,提出问题后就“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随后分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学习、小组长展示交流成果。教师在一旁观望,放任自流,不停赞赏学生发言。课堂教学没有了老师适时收放和纠误纠偏,缺少了相机指导和总结提升。
“放手”不等于“放羊”。因此,“放羊式”地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是不可取的。教师主导地位不但不能削弱,反而必须加强。首先,教师应把握讲解的时机和火候。对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通过精练、生动、形象的语言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其次,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抽象为直观,帮助学生花费较少时间获取更大效益。
2.忽略知识体系的构建。
教师教,学生学,归根结底是让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此基础上,才谈得上诸方面能力的培养。教学中,不少教师不太注重帮助学生完善知识框架、构建知识系统或体系。学生获得的知识一盘散沙,零碎无序,这样的课堂即使学生、教师表现得如何精彩,课堂不一定是高效的,因为表演的成分占较大比重。
3.片面追求课堂的大容量。
就一堂课而言,教师既要面对课堂容量中“量的问题”,还要面对课堂容量中“质的问题”。适度容量的课堂不仅要容得下足够知识,还要容得下老师对知识的拓展和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及学习过程的引导。课堂上将要传授多少知识需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为了增加容量,不管有用无用,不分轻重主次,不论深浅难易,一股脑儿地向学生“狂灌”的教学方式势必会减少师生互动,剥夺学生思考时间。学生也会因信息过于密集、芜杂,承受不住,接受不了,学起来囫囵吞枣。
二、注重环节配合提高教学实效
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从课前的有效准备、课堂的有效组织、课后的有效练习等环节多下功夫提高教学实效性。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有效备课必须体现出教学目标清晰、简明,教法灵活、恰当。教师一定要组织教学语言,增强语言表达的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做到清晰精练、重点突出、逻辑性强。讲解语言既要符合思想品德学科的“术语”要求,还要明白、确切、合乎逻辑,不能含糊不清。准确表达每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准确剖析概念中的字词涵义,是教学语言准确性的重要标志。例如,在教学《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一课时,要向学生准确说明: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人民”与“公民”两个词语意思截然不同。教学组织各环节的安排要尽可能以全体学生的参与为基础,以个别提问、小组交流、课堂检测等多种形式来了解大多数学生学习的情况。课后的有效练习不在多,贵在精。要充分了解学情,因课设计练习,让学生深刻理解、掌握课堂所学知识,在训练中思考和解决问题。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人文性、思想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多加学习和思考、探索和研究,才能不断提高教学实效性,实现高效课堂,促进学生更好更快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