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效性学习的探讨
2017-01-06徐新富
徐新富
初中物理是中学生接触物理知识的启蒙阶段,也是培养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关键阶段,它是中考学科中比较重要的一门学科,但是在初中教学中,物理学科的课时要比语数英三大科的课时要少得多。因此,初中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要做到有效学习,提高物理的学习效率。作为引导学生物理入门的初中物理教师,更应该在提高课堂效率、开拓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生动机等方面深入研究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本文就结合初中物理教学实际情况谈谈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怎样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一、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处于生长发育的最关键时期,他们的智力发育已经接近成熟,在这一阶段,他们的好奇心最强,遇到新鲜的事物总爱探个究竟。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初中生学习物理的有效性。
1.创设活跃的课堂氛围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的课堂气氛要活跃,不能过于沉闷,沉闷的课堂学生不会感兴趣,学习效率自然就低下,而活跃的课堂氛围就能够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在初中物理课堂中教师可通过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创设贴近学生生活教学内容以及对物理现象或生动形象的解释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物理的学习非常有意思,而物理知识紧密联系生活又会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用处是非常大的,这样的教学才能使学生保持学习物理的兴趣。
2.模拟科学的探究方法进行授课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探究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我们不能一味地讲解理论知识,我们还要让学生明白物理知识是怎么来的,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物理现象进行科学的探究,面对物理问题,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搜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等步骤自己去探究,通过实验操作得出结论。这样的教学过程重视学生的科学思维以及学习的实践性,让学生感到满足和探究知识的喜悦,这样会大大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良好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成功的关键,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物理学习的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预习、复习、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以及归纳总结等。
1.养成提前预习,及时复习的好习惯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如果学生会预习和复习,那么他的物理学习就会事半功倍,首先,课前预习可以使学生大致掌握这堂课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并且知道重点、难点。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重点、难点知识的印象就会更加深刻,便于以后灵活运用。而及时复习就是一个温习的过程,通过及时复习可以强化学生的记忆程度,对于该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2.积极参与物理课堂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如果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上课不分神,学习效率自然就高,课堂学习效率高了,要远远胜过课后采用题海战术。
3.养成总结归纳的习惯
总结归纳还可以让学生对比相似知识,避免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思维混淆。此外,总结归纳还便于学生记忆,而不会出现无序的记忆,使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
三、联系物理实验,提高物理学习的有效性
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据重要的比例,因此我们要重视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1.分组实验的教学
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实验,这比单纯的传授物理知识要有效得多,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浮力”这一节的教学中,阿基米德原理通过讲解是很难让学生理解透彻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实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首先介绍了浮力的产生原因。产生: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原因:液体对物体的上、下压力差。接着,组织学生进行物理分组实验,通过学生的分组实验探究最终得出:F浮=G排液=ρ液GV排。通过实验,可以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更加具体,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2.重视演示实验教学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多动手做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做一些有趣的实验。例如:在上光学前可布置学生下去观察“插入水中的筷子”“隔着水滴看字”等有趣的实验,通过这些实验让学生去找原因,想知道为什么?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入门阶段,在这一阶段如果打好物理学习的基础,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物理,物理教师要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通过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能够高效率地去学习。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钓鱼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