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病”求解

2017-01-06张瑜

瞭望东方周刊 2016年49期
关键词:心病执业心理咨询

张瑜

2016年即将过去。

当你看到这些文字时,或许已经在懊恼与兴奋交织的复杂心情中迎来了新的一年。

你有没有问过自己,在懊恼什么,又在兴奋什么?

为什么你对过去和未来,会产生这样的情绪?

在令你兴奋或懊恼的每一件看似偶然事件背后,是否有一些类似于“注定”的东西,是那些偶然性面具下的真相,而它,一直藏在你内心深处。

这,其实就是所谓的“心病”。

或许对很多人来说,那被深藏起来却还时常蠢蠢欲动的心理问题,早被归于他们所忌讳的疾病中的一种,让他们不敢面对,甚至陷入“我是不是有精神病”的耻感中。

许多人都还没意识到,正视自己的“心病”,并且积极面对和处理,其实质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物质的丰富使得人们脱离了生存危机,从而更加关注自己的精神与心灵。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有清扫心理上的问题,以积极的心态生活,才会持续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不仅是物质层面的,还包括精神层面的。

这便是为什么心理学家会认为,心理学无法改变过去,却能改变未来。

但是,当你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并试图解决一些问题,你可能会发现,在中国,心理咨询及治疗行业还处于不成熟的发展阶段——专业人才匮乏、相关教育体系不完善、行业标准缺失、市场发展缓慢。

如果按照发达国家1:1200心理咨询专业人士与人口之间的比例来推算,中国这方面人才有近100万的巨大缺口。

正常情况下,心理咨询的从业者应该接受专业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然后执业咨询。在心理咨询发展较早的美国及欧洲,通常认为科班的本科生都不太可能具备直接成为专业心理咨询师的能力,需要长期的系统的更高阶的学习及培训。

中国的现实是,大部分从业者是经过数周的碎片化、技能化的培训之后,就考证上岗了。数据显示,中国执业的心理咨询师中,有80%为半路出家。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内心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一部分从业者甚至是因为嗅到了市场的“铜臭味”便匆匆进入这个领域,他们对专业及职业道德的各种不尊重,成为一股“泥石流”,给这个仍在稚年的行业发展平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或者,我们应该反过来看,只有市场需求足够大,而需方对心理咨询的认识更加理性和成熟,才会促进整个行业的商业化成熟度,推动其向专业化发展,于是需方也才能够享受到真正高质量的心理服务。

而这,首先依赖于处于转型期社会中的每个人对自己内心的理性的关注。或许,我们都应该从“心”开始。

猜你喜欢

心病执业心理咨询
“割韭菜”的心理咨询行业亟待规范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多点执业:亟待多点助力
乡村医生执业考试辅导
人在江湖走,谁能不得病?
心理咨询不简单
农业部解释执业兽医三问题
中医执业医师全真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