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7-01-06宋学红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22期
关键词:创造性创新能力笔者

浅析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要求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在教学实践中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质疑;因势利导;激活学生思维。

创新能力;思维定势;因势利导;思维效应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时期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教师面临的重要挑战。笔者认为,学校教育中多一点创造性教育,学生进入社会就多一份创造力;学校中多一名创造性学生,社会就会多一位勇于创新的人才。因此,教师要真正完成教学认务,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就要在教学实践中紧紧围绕这一目标,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完美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所谓创新,是指在思维过程中产生新的东西,即创造性思维。历史学科的创造思维就是在学习大量已知的历史信息过程中产生出的一种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也就是指“从历史研习中提出新概念,做出新判断,新诠释,新假说,并能进行逻辑验证的思维”。其核心是能从“个别中认识一般,从偶然中认识必然”。历史创造思维的关键是要得出新知,而且往往是出人意料的,所以历史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重要。

1 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传统教育强调“师道尊严”、“教师权威”,这些观念和思想给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在班上倡导一种合作、讨论一体的作风,这也有利于集体创新能力的发挥。因此,笔者注重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缓解学生紧张的心情,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到轻松自如。例如在讲 《诸子百家》内容时,笔者将全班学生分为五个小组,分别代表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和兵家,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然后自由发言,组间交流。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思维变得活跃,此时再与周围环境不断交互作用,就容易形成创新意识。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下,学生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目标,发挥聪明才智,才能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2 鼓励质疑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突出特点之一是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思考,使思维朝着前向、逆向、纵向、横向流动,从而总结出事物发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构成对事物“立体书”认识。敢于质疑已知事物,敢于否定书本和前人的某些结论这是构成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古人云:“好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能促使学生主动去学习、去发现、去探索和创造,可见质疑是创造的关键,只有大胆质疑,才能突破思维定势,才有可能产生超出课本和前人的创造性见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材料引导学生进行相似联想,并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设计多层次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自己寻求问题的答案。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善于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或者运用比较、对比、类比的方法来设问,着重应注意引导学生将所思考问题的相关信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并由此引出更多的信息或新的见解,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这样才可能产生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实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3 因势利导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利用教材来创设情境,诱发学生思维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关键在于使问题情境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发生恰当的冲突。创新思维往往产生在一念之间,因此教师要善于把握和引导。

在历史学习中,学生常常会遇到受自身定势思维的影响而不能灵活进行迁移的情形,他们往往只会模仿一般的解题方法,解题思路狭窄,无新意、无技巧。若教师能抓住机遇适时点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则势必会引起超常的思维效应。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习惯于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目的是使学生养成联想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讲授“列强强租我国通商口岸强行通商”的内容时,笔者与我国现阶段的改革开放结合起来,目的是让学生对二者进行比较,加深了解。讲解过程中有学生提出:“当时清政府如果主动和外国通商又会出现什么情况?”笔者发现这是一个新奇的想法,于是便围绕这一问题,组织学生进行短暂的讨论。通过讨论,学生不但对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和现阶段的改革开放有了更深层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创新能力得到了提升。

4 激活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中学历史课本内容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但是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教师为了赶进度,应付升学考试,经常是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思维和智力活动。如今,在教学改革浪潮的推动下,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以适应创新教育的需要,还要挖掘教材内容,设置新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认识冲突,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新的发现。这样既能拓展学生的思路,又能培养学生在求异创新方面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让学生知道“是什么”之外,还要激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和“还有什么”,不要把学生思维限制在一点上,而是努力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去归纳、去总结。如在讲完了希腊的奴隶制国家后,笔者要求学生思考“希腊的奴隶制同中国及亚非洲的奴隶制有何不同”,可以自己独立思考,也可以几个人一起讨论,集思广益。当时有许多学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最后笔者请一个学生做了总结发言,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创新性的思维能力。

总之,创新教育已经成为了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大势所趋。目前的初中升学考试中也开始注重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比如,大多材料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问答题考查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如果学生没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就不可能取得较好的成绩,这种变化也为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在实施的初期,肯定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只要全体教师通力合作,一定会把创新教育推向更高水平,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创造性人才,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062650 河北省青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宋学红

猜你喜欢

创造性创新能力笔者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