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谈酒器爵

2017-01-06胡洪琼

殷都学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爵位礼器酒器

胡洪琼

(安阳师范学院 汉语海外传播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 安阳 455000)

略谈酒器爵

胡洪琼

(安阳师范学院 汉语海外传播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 安阳 455000)

爵是一种酒器,也是一种礼器,在中国的字、词、成语、诗句当中有很多都和“爵”字相关。爵在夏代开始出现,最初是陶制的爵,夏代晚期出现了铜爵,商代晚期又出现了仿铜陶爵和铅爵。西周中期以后,爵消失,演变为一种制度的象征,即爵制、爵位等含义。

酒器;爵;汉字

爵在古代是饮酒的器具,青铜出现以后,铜爵作为一种青铜礼器,在祭祀、丧葬等礼仪中作为一种行酒的礼器。在青铜时代,爵经常出现在墓葬中,爵尤其是铜爵的数量、质量、组合的多少都是贵族等级身份的标示,随葬铜爵也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学界有多位学者对陶爵和铜爵进行了研究,主要分析了爵的种类、型式、分期、起源等方面。本文在这些研究基础上,从爵作为一种汉字的角度,对爵的汉字释义、爵的命名与含义以及爵的社会制度等方面,做一些分析研究。

一、爵的汉字释义

新华字典中对爵的解释有两种,第一种指器物名,是指古代的饮酒器皿,有三足,以不同的形状显示使用者的身份。爵作为一种酒器,主要出现在夏商西周时期。第二种指封号,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西周以后,爵渐渐由一种特殊的器物演变为一种制度的象征,如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以后中国各代均有爵称和爵位制度。

爵除了作为酒器,也是一种礼器,在中国的字、词、成语、诗句当中有很多都带有“爵”。

1.带爵的字

汉语中有一个带“爵”字的“釂”字,左边为“酉”,右边为“爵”。刘向《说苑·善说》中“魏文侯与大夫饮酒,使公乘不仁为觞政,曰‘饮不釂者,浮以大白。’”“釂”这里指干杯的意思,就是在饮酒时,饮的酒要一口就喝完,如果一口喝不完,还要“浮以大白”,“大白”就是古代席间对一种盛酒器的称呼。古代酒器即是这种带有三足、其上有柱,前有流、后有尾,侧有鋬的饮酒器。爵上有柱,喝酒时饮用者需要仰头才能将杯中的酒全部喝光,这充分体现了古人饮酒方式的豪放。直到现在,我国在喝酒方面还有“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的说法。

2.带爵的词或成语

带爵的词有爵列、爵次、行爵、序爵、修爵、赐爵、拜爵等。这些词多与爵制有关。晁福林先生认为“爵制”滥觞于周代的册命制度,古人饮酒时有“序爵”的惯例。[1]西嶋先生认为爵是行礼的酒器,修爵是用爵巡饮,爵列、爵次是座席的序列,各个仪礼行为都伴有赐爵或拜爵。[2]

爵在成语多带有爵位的意义,如卖官鬻爵,形容政治腐败,统治阶级靠出卖官职来搜刮财富,指当权者出卖官职、爵位以聚敛财富,腐败社会。《宋书·邓琬传》:“琬性鄙闇,贪吝过甚,财货酒食,皆身自量较。至是父子并卖官鬻爵,使婢仆出市道贩卖。” 传爵袭紫,指继承高爵显位。汉制,公侯皆佩紫绶龟纽金印。高爵厚禄,泛指爵位高,俸禄厚。同“高爵重禄”。《旧唐书·外威传序》:“盖恃宫掖之宠,接宴私之欢,高爵厚禄骄其内,声色服玩惑于外,莫知师友之训,不达危亡之道。” 武爵武任,出处《商君书·去强》:“兴兵而伐,则武爵武任,必胜。” 卖爵鬻子,因生活所迫,出卖爵位和子女。出自汉·贾谊《新书·无蓄》:“岁恶不入,卖爵鬻子,既或闻耳矣。” 计功受爵,考定功绩授予爵位,出自三国·魏·曹操《让九锡表》:“量能处位,计功受爵,苟所不堪,有殒无从。” 析圭担爵,同“析圭儋爵”。指任官受爵。出自《明史·倪岳传》:“命将徂征,四年三学举,绝无寸功。或高卧而归,或安行以返。析圭担爵,优游朝行,辇帛舆金,充牣私室。”

3.与爵有关的诗句

含有爵字的诗句也较多,如柳宗元的《奉平淮夷雅表·皇武命丞相度董师集大功也》中“爵之成国,胙以夏区。” 柳宗元的《咏荆轲》中“朔风动易水,挥爵前长驱。”此句就是描写荆轲刺秦出发前北风里一曲悲歌,易水送行场面壮烈,行酒祭祀天地登车挥鞭长驱。爵在此用来盛酒祭祀天地,发挥爵的饮酒器的作用。韦应物的《送雷监赴阙庭》中“广筵列众宾,送爵无停迂。” 韦应物的《和吴舍人早春归沐西亭言志》中“名虽列仙爵,心已遣尘机。” 罗隐的《暇日有寄姑苏曹使君兼呈张郎中郡中宾僚》中“融酒徒夸无算爵,俭莲还少最高枝。”卢仝的《常州孟谏议座上闻韩员外职方贬国子博士有感》中“爵服何曾好,荷衣已惯缝。”孟郊的《旅次湘沅有怀灵均》中“五十爵高秩,谬膺从大夫。”元稹的《和乐天初授户曹喜而言志》中“王爵无细大,得请即为恩。” 韦应物的《送郗詹事》中“既获天爵美,况将齿位并。”卢照邻的《杂曲歌辞?结客少年场行》中的“不受千金爵,谁论万里功。”刘驾的《山中有招》中的“君来食葵藿,天爵岂不荣。”苏颋的《秋社日崇让园宴得新字》 的“鸣爵三农稔,句龙百代神。”张衮的《梁郊祀乐章·庆隆》中“爵醴是荷,鸿基永昌。”

这些诗句中的爵字多表示用爵作饮酒器,表现饮酒的场面。也有表示爵位的意思,体现了爵字的两种含义。

二、爵的命名及含义

目前,考古发掘品中还没有发现自铭为“爵”的铜爵,传世器物中,只有一件西周初年的铜爵,铭文为“鲁侯乍爵”,是铜爵中唯一的一件自铭爵。但对这一件器物,有一些不同的意见,孙诒让通过考释认为是后世的“爵”字。[3]郭沫若先生也释为“爵”字,并将此器直接定为“鲁侯爵”。[4]但有些学者则有不同的意见,如文术发先生经过考释认为是“觞”字,为酒器的通称。[5]在先秦文献及古文字中可以看到爵的图像,如在殷代甲骨文中爵字的写法不尽相同(图一,1-5),甲骨文中的爵一般都有流、尾、柱、鋬、足、平底或圜底。商周金文中的爵字更像爵的象形(图二,6-12)。篆文中的爵字仍然保留有金文爵字的象形。[6]到了汉代,由于爵的实物基本不见,人们对爵的形象逐渐模糊。《说文》云:“爵,礼器也。象雀之形。中有鬯酒。又,持之也。” 鬯是古代祭祀专用酒。爵是我们最熟悉的殷商青铜饮酒器,它同时也是礼器之一。它有三只脚,有流,有鋬。甲骨文爵正是这种器物的独体象形。

图一 古文字中的“爵”字 (1-5.甲骨文,6-12.金文,13.篆书

图二 《三礼图》中的爵

宋代时期,由于金石学的兴起,一些金石学家对传世和新出的铜爵进行研究,才知道它们就是古代的铜爵。但宋代的《考古图》和《宣和博古图》中对铜爵的认识,仍未脱开旧说束缚,认为爵之形体仿自雀鸟,雀、爵古字相通。宋代聂崇义作《三礼图》中的爵的图像,“刻木作雀形,背负琖”(图),这与爵器的原型相差较大,完全歪曲了爵的形象。

今人最早对爵正名的当属容庚先生,他指出,“宋人对爵的解释,都不过是基于雀、爵同间,所以取雀之形,飞而不溺;或取其鸣声,知足节饮之意。这些都是后来儒家穿凿附会之说,难以徵信。”[7]爵在古代泛指一切酒礼器,一些西周时期的青铜食器也常常自铭为爵。东周以来的所谓爵,多属于泛称,指一切酒礼器。爵作为饮酒之器,早在公元前2400年左右就已经出现。

三、夏商西周时期酒器爵

1.夏代陶爵和铜爵

夏代二里头文化时期,一些墓葬中发现有随葬的陶爵,如下图的三件即为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陶爵。夏代时期陶爵的种类多,型式庞杂。从陶质上来说,有泥质白陶、浅灰陶和灰黑陶,也有夹细砂的灰陶、灰褐陶和红褐陶等。陶爵高大约为15-19厘米。截面大多数为椭圆形。这一时期,陶爵多与陶鬶和陶盉成组合搭配,也有与陶觚成组合的。

图三 夏代陶爵

夏代的铜爵,流窄长,尾尖,长束腰,浅鼓腹,平底,下有三棱锥状足,一侧有鋬,腹壁较薄,质朴无纹。夏代铜爵的流和尾的倾斜度都不大,流多作狭槽形,且较长,流和杯口之际多不设柱。与铜爵成组合的酒器主要有铜盉、铜斝和陶盉。

图四 夏代铜爵

2.商代的陶爵和铜爵

商代早期的陶爵以河南郑州二里岗遗址出土的为主,陶爵截面圆形,爵口为圆形直口,无尾,体高大约为13-15厘米。

图五 早商陶爵

商代早期铜爵,扁体平底,流稍有加宽,有的有向下略为弯曲的弧度,而尾部多数较短,流和杯口之际设有柱,柱有钉状、菌状和伞状。这一时期,铜爵器壁增厚,形体规整,细腰,腰部和腹部分界明显,横切面多为橢圆形。纹饰有线条粗宽的饕餮纹、联珠纹和凸弦纹或凸弦纹夹乳钉纹。与铜爵配套组合的酒器有铜斝、铜觚和铜盉、铜尊。

图六 早商铜爵

商代晚期陶爵做工粗糙,造型简单,器型较小,高度约在10厘米左右,侈口瘦腹,小流,小鋬,足小如乳钉。

图七 晚商陶爵

商晚期铜爵器型厚重,纹饰繁缛,流和尾的长度比例较为接近,只是双柱从流和口之际有逐渐向后移的倾向。鋬上常有装饰。柱有菌形、帽形或蟠龙、蟠蛇等形多种。足以三角锥形为主,也有三角刀形的。但同时,商晚期,由于铜爵的铸造技术趋于成熟,可以制造重量和体积较大的铜爵,这样的铜爵不太适合于日常作饮酒之用,而较符合商王在重大的祭祀活动中使用,显示隆重和庄严的气氛。铜爵使用价值的减少,随之而来的是明器铜爵的出现,甚至一些陶制和铅制的爵也仿照铜爵的样式,也就是在一些墓葬中出现的仿铜陶爵和铅爵。

图八 晚商铜爵

图九 晚商仿铜陶爵

3.西周时期的爵

西周早期的陶爵只有少量发现,多仿照殷墟晚期的铜爵制造而成的。这一时期,铜爵处于消亡时期,数量巨减。形体小,器壁薄,纹饰简单。配套组合的酒器有尊、觯、卣等。

图十 西周早期铜爵

西周中期以后铜爵逐渐消失,但东周以来的文献典籍,常常能看到以爵饮酒,如《仪礼》中有提到说饮酒用爵,《礼记》、《左传》也有说用爵饮酒的情况,但从用爵的形制可以判断,文献中提到的东周秦汉时代的爵,并不是商周时期的爵了,可能指一般饮酒器的称呼。

四、作为社会制度的爵

爵从夏代开始出现作为饮酒器。青铜出现以后,铜爵模仿陶爵的样式,由开始的实用器逐渐演变为礼器,成为身份和等级的象征。由于爵的特殊性,作为一种特殊的器物,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到西周中期以后,爵这种器物虽然消失了,但爵这一称呼以及由此引申的爵制仍然延续至今。

爵本是一种古代的酒器,由于爵本身的特殊性,又随着社会的发展,慢慢演变为作为统治阶级身份的象征,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标志。《诗经·小雅·宾之初筵》中有“酌彼康爵,以奏尔时”,这里的爵是指饮酒器。而上古时期,酒不是人人都能喝的,只能在一些重大的活动中饮用,这样,爵就变成为了一种代表身份的礼器。所谓礼器,指古代贵族在进行祭祀、丧葬、朝聘等活动时,举行礼仪所使用的器皿。同时,统治阶级又给爵加上一些浓重的等级色彩。《礼记·礼器》:“宗庙之祭,贵者献以爵。”所以,在先民的日常祭祀活动中,先民们把爵当成了只有“贵者”才有权力献爵以赐福。实际上,也就是只有统治者才能享有献爵的权力。统治阶级为了与平民相区别,为了显示高高在上、不可动摇的地位,使用爵作为身份、地位的物化表现形式,以突出非同一般的地位与权力。这样,“爵”字就慢慢的由“酒器”演变为“官位”的含义。

西周时期存在爵制为各家所认同,但商代是否存在爵制,学界有不同的观点。赞同商代有爵制或爵称的主要有董作宾[8]、胡厚宣[9]、杨升南[10]、丁山[11]、齐文心[12]、李雪山[13]、[日]岛邦男[14]等学者。他们认为商代有“侯”、“伯”等爵称,可见爵制萌芽于商代晚期。西周中期以后,爵作为饮酒器渐趋消失,但此时贵族等级秩序逐渐巩固,逐渐形成了整齐而系统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制。从春秋、战国直到汉代,爵制一直是贵族维护等级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1]晁福林.先秦时期爵制的起源与发展[J].河北学刊,1997,(3).

[2]西嶋定生.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与结构——二十等爵制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4.

[3](清)孙诒让.古籀余论[A].续修四库全书·“243·经部·小学类”[C].475.

[4]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三)[A].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7卷)[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5]文术发.鲁侯爵铭文考释[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科版),1997,(3):15-22.

[6]杜金鹏.商周铜爵研究[J].考古学报,1994,(3):285.

[7]容庚.殷周青铜器通论[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6.

[8]董作宾.五等爵在殷商[M].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六本[C].

[9]胡厚宣.殷代封建制度考[A].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上)[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10]杨升南.卜辞中所见诸侯对商王室的臣属关系[A].甲骨文与殷商史[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王宇信,杨升南.甲骨学一百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11]丁山.甲骨文所见氏族及其制度[M].北京:中华书局,1988.

[12]齐文心.关于商代称王的封国君主的探讨[J].历史研究,1985,(2 ).

[13]李雪山.商代分封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4][日]岛邦男.殷墟卜辞研究[M].濮茅左,顾伟良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郭昱]

2016-09-05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商代用爵制度研究”(批准号:15BKG011)、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夏商爵、觚随葬制度研究”(批准号:2014BKG003)、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一般项目(编号:Y2015-11)阶段性成果。

胡洪琼(1975-),女,河南固始县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夏商周考古学的教学与研究。

K876

A

1001-0238(2016)04-0014-05

猜你喜欢

爵位礼器酒器
清代以来《礼器碑》接受研究探略
当代陶瓷礼器创作中的多元化审美趣味
居延汉简所见戍卒问题琐议
古代隶书硬笔临摹字帖(一)
查酒驾
论新泰周家庄遗址春秋时期青铜礼器墓的等级性
从国君称呼看春秋战国时的“礼崩乐坏”
B4RM4N智能调酒器
唐代酒器“双鱼榼”
世袭制的起源和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