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2011-2015年麻风误诊情况分析

2017-01-06郑水龙张连华金光杰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6年12期
关键词:麻风病人村医麻风病

郑水龙 张连华 金光杰 杨 斌

江苏省2011-2015年麻风误诊情况分析

郑水龙1张连华1金光杰1杨 斌2

目的: 了解低发病率状态下江苏省2011-2015年麻风误诊情况。方法: 对全省2011-2015年被误诊的新发麻风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误诊与麻风发病年龄、麻风型别、畸残情况、查菌情况、流动人口有统计学关联。结论: 新发麻风患者人数少、临床症状不典型及医生警惕性、业务水平不高,是导致麻风误诊的主要因素。

麻风; 误诊

江苏省曾是全国麻风流行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截止2015年底累计登记新发麻风病例56 113例,位居全国第二。通过近60年的积极防治,1998年通过卫生部组织的“基本消灭麻风”(以县为单位麻风患病率<1/10万)考核验收,近5年全省麻风平均患病率均<0.015/10,呈低发病水平态势。病人数的减少及部分医生认为麻风已经被“消灭”,导致医生对麻风警惕性下降,因而误诊时有发生,误诊不仅加重了患者经济负担又会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导致病人畸残发生或加重[1],也会影响麻风防治规划全面达标,因此如何减少麻风误诊发生,是当前我省麻风防治重要工作之一。现将我省近5年麻风误诊情况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江苏省2011-2015年各级麻风防治单位填报的《江苏省麻风专科病例》、《江苏省新(复)发麻风病人个案表》、麻风疫情季度报表及全国麻风防治管理信息系统。

1.2 麻风诊断分型 按五级分类法[2],未定类(I)、结核样型(TT)、界线类偏结核样型(BT),中间界线类(BB)、界线类偏瘤型(BL)和瘤型(LL),其中I、TT和BT归为少菌型(PB),BB、BL和LL归为多菌型(MB)。

1.3 误诊依据 参照《麻风诊断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291-2008)。

1.4 统计学方法 EpiData 3.1数据录入,spss17统计软件作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011-2015年累计新发麻风病人120例,各年新发麻风病例及性别、年龄、分型等分类数据情况,见表1。

2.2 误诊情况

2.2.1 总体误诊情况 2011-2015年新发现麻风病例120例,经查阅《江苏省麻风专科病例》及《江苏省新(复)发麻风病人个案表》,71例有误诊史,误诊率59.17%;误诊人次数162人次(每例病例可以误诊多次),平均每例病例误诊1.35次,部分病人误诊次数达10次以上,见表2。2011-2015年误诊率分别为70.37%、67.74%、61.90%、46.43%、38.46%,误诊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表1 2011-2015年江苏省新发麻风病人一般情况

表2 2011-2015年江苏省新发麻风病人误诊情况

2.2.2 分类误诊情况 在性别方面,男、女分别误诊42例、29例;年龄组,16~30岁、31~45岁、46~60岁、61~岁分别误诊14例、18例、27例、12例;麻风分型,PB、MB分别误诊35例、36例;查菌情况,阳性、阴性分别误诊43例、28例;畸残方面,是、否分别误诊40例、31例;流动人口,是、否分别误诊22例、49例,见表3。

表3 2011-2015年江苏省新发麻风病人分类误诊情况

3 讨论

麻风疾病流行水平越低,其发现率越接近发病率,为此,我国基本消灭麻风考核验收办法以麻风5年平均发现率替发病率[1],目前我省麻风存在低流行态势,发病率比较低,但仍有新病人出现[3],另外,由于现今交通发达,人口流动频繁,几乎不存在完全无麻风的地区[4]。

总体误诊显示,2011-2015年江苏省新发麻风病人误诊率逐年下降,这可能与我省近年来不断加强对综合医院皮肤科、神经科医生及村医麻风防治知识培训有关,尤其是强化村医培训,近3年来我省累计培训村医达30 727人次,几乎所有村医都接受过麻风病防治知识培训。分类误诊,除性别误诊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它类别作卡方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年龄方面,16~30岁组,误诊率较高,可能与年轻体质较好有关,体质较好者麻风型别多数为PB,而PB型患者早期临床表现很不典型,这也是PB型容易误诊的主要原因之一(χ2=5.15,P<0.05);查菌方面,查菌阴性误诊率达75.68%,而查菌阴性病人绝大部分归类为PB型病人;畸残方面,有畸残的误诊率为70.18%,提示误诊会导致的畸残率升高;流动人口病例误诊率高达75.86%,这可能与流动人口年龄较小体质较好、临床表现不典型有关,也与陈虎根等[5]报道相符,提示要进一步加强对流动人口麻风病监测。

麻风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潜伏期较长,平均为2~5年,短者数月,长者超过十年,且因个体对麻风杆菌免疫力的不同,其临床表现错综复杂,皮肤损害也没有特异性,需要与之鉴别的疾病包括皮肤病、神经系统疾病和其他疾病共有59种之多[4],谭雪玲等[6]文献报道511例麻风病人被误诊的疾病也涉及48种。由于我省近年来麻风疫情持续保持低发病水平,曾经一度认为麻风已经被消灭,出现了医生对麻风警惕性下降、诊断麻风水平不高等情况,加上麻风流行特点发生了变化,麻风误诊或漏诊的情况时有发生。麻风病人由于被误诊,耽误最佳治疗时间,会导致病情加重,甚至终生残疾等情况。早发现、早治疗麻风病人仍是有效降低麻风病畸残、减轻病人生理、心理痛苦及经济压力的最有效手段[4]。

因此,继续加强对相关义务人员的麻风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其对麻风的警觉性,及进一步优化麻风病防治体制,如可行的奖惩机制等,仍是我省今后麻风病防治领域的重点工作之一。

[1] 陈贤义,李文忠,陈家琨.麻风病防治手册[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45-51.

[2] 张国成,严良斌,沈建平.全国消除麻风危害规划工作指南[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41-48.

[3] 季兰江.影响麻风防治工作“三早”的因素及对策[J].江苏预防医学,2001,12(2):38.

[4] 李文忠.现代麻风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01-212.301.

[5] 陈虎根,陈兰芳,刘玉琴,等.9例麻风患者临床误诊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7,23(11):1033-1034.

[6] 谭雪玲,邓伟军.麻风病误诊报告文献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杂志,2009,36(12):2365-2366.

(收稿:2016-07-22)

Analysis of misdiagnosed leprosy patients in Jiangsu province from 2011 to 2015

ZHENGShuilong1,ZHANGLianhua1,JINGuangjie1,YANGBin2.

1.JiangsuProvincialCenterforDiseasePreventionandControl,Nanjing210009,China; 2.JiangsuProvincialCenterforDiseasePreventionandControl,GulouDistrictCenter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Nanjing210003,China

YANGBin,E-mail:xingcao1979@163.com

Objective: To analyse the misdiagnosis of leprosy in a low endemic situation of in Jiangsu province from 2011 to 2015. Methods: The newly diagnosed leprosy patients who were misdiagnosed were analyzed. Results: Age, classification of leprosy, disability, bacterial index, and floating population were statistically associated with misdiagnosis. Conclusion: The factors related to the misdiagnosis of patients includes small number of new cases detected, complicated clinical symptoms of leprosy, the doctors' vigilance and low knowledge on early symptoms of leprosy among the medical staff.

leprosy; misdiagnosis

1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京,210009 2南京市鼓楼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京,210003

杨斌,E-mail: xingcao1979@163.com

猜你喜欢

麻风病人村医麻风病
用一生做好一件事
花溪区2016年麻风病治愈者生存与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找到稳定村医的关键环节
麻风病医生肖卿福:忘己爱苍生
村医未写病历,谁之过?
《意见》出台 村医“乍暖还寒”
村医协会要为村医干4件大事
消除麻风在行动
麻风病人的守护神
溃疡丸内服合溃疡散外敷治疗麻风病营养性溃疡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