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全民健身战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2017-01-06刘国永

体育科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全民计划体育

刘国永

体育科学

实施全民健身战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刘国永

实施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既关系到我国民生建设,也对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民健身是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基础、前端要地和有力支撑,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幸福生活的基础保障。健康中国的内涵,不仅是确保人民身体健康,更是涵盖全体人民健康身体、健康环境、健康经济、健康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大健康”和服务于全体人民、服务于每个人的全面健康、服务于人的生命全周期、服务于健康全过程的全面健康。发挥运动促进健康的独特优势,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要理念先行,实现从全民健身到全民健康的认识飞跃;深化改革,探索有利于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找准定位、精准发力,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实施系列工程,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当前,落实好《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是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迫切需要和首要任务。

健康中国;全民健康;全民健身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构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对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和安排,提出要实施全民健身战略,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2016年8月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阐述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意义,重申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提出“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大力发展健康产业,促进体育与健康生活方式融合,发展健身休闲运动产业,让体育产业强健人民体魄,让健康中国“动”起来。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提出,全民健康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全民健身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幸福生活的基础保障。日前,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设专门章节对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动体医结合、发展健身休闲产业提出了明确要求。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机遇挑战,需要准确把握新时期全民健身发展内涵的深刻变化,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1 准确把握健康中国建设的内涵

人类健康干预的历史已走过了“治疗医学”和“预防医学”两次革命。第一次世界卫生革命的主题是“治疗医学”,这次革命使得人类急、慢性病、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下降,平均期望寿命得到延长;第二次世界卫生革命的主题是“预防医学”,这次卫生革命以慢性病非传染病为主要防治对象,其策略为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取得的成果是使人类慢性非传染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平均寿命进一步提高。

第三次世界卫生革命事实上并未通过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提出,但国内有一些专家认为第三次世界卫生革命即将来临,并对第三次世界卫生革命的主题提出一些预测。医学教育网综合大部分专家的观点提出,第三次世界卫生革命的主题应定位在“人的生命品质的提升”上,有人称之为“健康医学”主题。

健康应包含物质、精神和行为等多维度,涉及人的身体、心理、社交和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健康不仅仅是疾病能够得到治愈,更重要的是创造更健康的生命状态,延长健康工作和生活的生命时间,提高生命质量,使整个社会围绕生命健康创造健康和谐的社会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由此可见,健康中国的内涵,不仅是确保人民身体健康,更是涵盖全体人民健康身体、健康环境、健康经济、健康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大健康”和服务于全体人民(男女老少和各民族)、服务于每个人的全面健康(身体、心理、道德、社交)、服务于人的生命全周期(婴幼儿到老年)、服务于健康全过程(健康、亚健康、疾病、康复、强壮、健美)的“全面健康”。这种“大健康”“全面健康”观是全面、系统、科学的健康观,是对过度依赖和使用科技手段干预人类健康模式的深刻反思,同时也符合系统化的健康干预模式,完全顺应并引领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2 不断深化对健康中国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

健康中国建设既是民生问题更是重大的社会和政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明确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采取的若干举措和出台的若干改革文件政策,都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健康生活的美好追求首先是健康,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同时指出,建设健康中国,是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和重大民心工程,也是我国履行国际义务、参与全球健康治理的重要体现。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这项重大民心工程摆上重要日程,强化责任担当,狠抓推动落实。因此,要从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政治高度、政治责任,充分认识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意义。

推动健康产业发展对当前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和需求侧管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已经基本实现了经济增长由投资和外贸出口拉动为主向由内需特别是消费为主的重大转型。不断扩大的内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拉动内需很重要的是除满足人民群众生活的基本需要之外,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对更好生活水平和更高生命质量的需求。健康人群对提高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的需求是社会的最大需求,通过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能够不断扩大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全民健身的健康、教育、经济和社会等功能显著发挥,与各项社会事业互促共进的发展局面全面铺开,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总规模明显增加,全民健身势必要成为引领体育产业发展、拉动内需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动力源。

健康中国建设,还要在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适应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形成中国模式,真正把“以健康为导向”植入社会的组织结构和经济发展过程中,重塑价值链和产业链,实现“健康价值最大化”的健康社会新形态,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已有健康治理模式,对全世界及全人类产生积极影响的中国道路。这不仅完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也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融为一体,有效支撑强国战略。因此,必须把面向全体人民,构建一个全方位“防控健康风险,创造健康价值”的健康民族和国家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任务加以推进和落实。

3 实施全民健身战略使其成为健康中国建设的有力支撑

大量证据表明,全民健身是提高人的身心健康素质和健康治理中非医疗干预最积极、最有效的重要手段,是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基础、前端要地和有力支撑。全民健身具有广泛性、直接性、主动性和投入少、产出大、见效快等特点,因此,要使其成为全体人民主动健康的战略力量,进而构建起攻防兼备、标本兼治的全民健康保障体系。

3.1 以身体活动不足为主要特征的不健康生活方式成为影响全民健康的突出问题

身体活动不足是经济转型期国家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缺乏身体活动已成为当今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是全球人类死亡的第四个危险因素(占全球死亡人数的6%),是当今慢病发生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是缺血性心脏病(30%)、糖尿病(27%)、乳腺癌(21%)、结肠癌(25%)的主要病因,已导致了严重的健康和社会问题。

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期的我国城乡居民在生活方式变化中也出现了身体活动减少的明显趋势。新近调查发现,我国城镇成年人中有80%以上的人从事静坐伏案或静坐为主的工作方式;城乡居民采用步行作为交通方式的人口比例均不足50%。身体活动减少已导致我国城乡居民体质和健康状况明显下降。全国国民体质监测数据表明,从1985—2010年青少年耐力素质呈持续下降趋势,成年人、老年人肌肉力量明显下降;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体质综合指数较2005年下降。因此,缺乏身体活动已直接影响我国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国民体质与健康、劳动生产力和国防战斗力,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3.2 以治疗为中心的“被动、依赖型健康干预”模式已经不能有效保障我国全体人民的健康

“被动、依赖型健康干预”指的是民众健康管理过程中,无论是医学健康干预还是非医疗健康干预行为基本上处于被动和过度依赖大夫及保健、健身指导人员,个人内因和主观能动性在健康管理上作用发挥不佳。当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全民生活方式变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发生了显著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危害我国广大民众健康的严重问题。慢病发生发展与环境、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属长期累积性病变,从环境、饮食和生活方式全方位进行干预,实现慢病预防,具有很高的成本收益。当前,超过70%的卫生总费用投向了医疗卫生服务,相当一部投向传染性、突发性疾病防控,只有很少费用投向慢病的预防。近十年的“新医改”,主要尝试通过不断完善医药卫生体系来达到保障健康的目的,但我国健康危机愈演愈烈的事实表明,单纯以疾病防治为主、单纯依靠医疗卫生等传统服务的干预模式,即“被动、依赖型健康干预”已经不能有效保护我国全体人民的健康。

未来,随着社会健康教育的普及、健康资讯的高度发达,民众的健康管理将逐步转化为以个人健康素养为基础的“主动、自助型健康干预模式”(而且相当一部分个人健康管理将以“DIY”模式进行)。特别是在“非医疗健康干预”的健康管理行为中,发达社会民众的“主动、自助”型趋势日益明显,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非常明显。国外研究证实,1美元健身步道投入相当于2.94美元医疗投入;1美元体育活动投入相当于10美元疾病预防投入或100美元疾病治疗投入。通过体育活动干预(如每周3次,每次30分钟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每年至少可以减少10%的人均医疗开支。因此,加大健康保障前端的投入,构建“主动、自助型健康干预”模式是保障我国全体人民的健康最积极、投入产出效益最高的手段。

3.3 体育的多元功能、综合价值渐已成为全球共识

从国际经验看,世界各国家(地区)政府高度重视体育活动的健康促进作用,特别是主要发达国家(地区)对运动促进健康的作用日益重视,把运动健身的相关指标全面纳入健康国家建设是这些国家的通行做法。美国“健康公民2010”的10个健康指标中,体育活动排在第一位,用体育来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将体育融入到社区管理、学校政策和工作条例等社会的每一个方面中,使体育在预防疾病、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方面发挥最大的效能;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分别制定了适合本国国情的体育发展计划;欧盟把体育的振兴与实施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举措;新加坡提出体育成为国人和地方的展示和旅程,把国家团结在一起,振奋国家精神,体育让生活更美好。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体育能够帮助开发个人、社区和国家的潜能,体育创造了欣赏平等、遵守规则、相互尊重和公平这样的基本价值观的文化,从而养育着社会,体育帮助社会中较为脆弱的群体,尤其是青年和残疾人享受人权,包括得到安全参加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的机会;国际奥委会2020改革议程中提出,将下属的“大众体育委员会”更名为“体育和活力社会委员会”,充分体现了对大众体育多元功能的共识。这些认识已经远远超出了把体育简单定位在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范围,体育已经与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同频共振。

从国内情况看,国民的体质健康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近15年的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上海等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国民体质综合指数均排在全国前列。近几年,江苏省通过在全国率先建设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全方位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苏州、南通、连云港、常州等地市率先用部分医保资金余额支付居民体育健身活动,推进健康关口前移,发挥运动的非医疗干预功能,取得了良好效果。苏州市10年来办理医保阳光健身卡37 255人次,划转医保健身费用4 029.45万元;泰州市以建设“康泰之州,运动之城”为主线,依托中国医药城,以体育本体产业为主体,构建体育产业体系,融体育于“医、药、养、游”为一体;四川省汶川县提出以健康统领社会经济发展,并进行了全民健康示范县的创建工作,在国内率先成立县级“健康委员会”,健康委员会与政府常务会平行运行,促进了健康公共服务的统筹协调,委员会始终坚持将健康作为关键要素融入各部门职能工作中,促进居民健康素质全面发展;重庆万盛区实施全民健身战略,推动资源型城市向健康型城市转型发展。

从身边的个体案例看,吕世荣作为北京市东城区龙潭健身气功站点负责人,已年过60岁。1994年由于腰椎间盘突出不能行走,1997年开始接触学习太极拳,当时练一会就要休息一会儿,逐渐慢慢的身体有了很大的改变。2003年开始自学习练健身气功并逐步开始在辅导站里开展健身气功教学,站点从最初的20多名学员逐步发展到200多人。他先后出访了近10几个国家(地区),教学人数近9 000人次,有几个国家(地区)都是应邀去过3次,在美国2个月时间,独自完成4个州教学任务。像吕世荣这样通过运动健身不仅节约了医疗费用,解决了自身健康问题,同时为家庭和社会带来和谐、增加社会正能量的实例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很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体育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弘扬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精神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代体育集政治影响力、经济生产力、文化传播力、社会亲和力于一体,是培养人健康的体魄、塑造人健全的精神、激励人爱国的情怀、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4 发挥运动促进健康的独特优势,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4.1 理念先行,实现从全民健身到全民健康的认识飞跃

长期以来,受发展阶段和传统理念的局限,我们把全民健身工作简单定义为为竞技体育发现和培养后备人才,单纯强调了全民健身的强身健体功能,把全民健身局限在体育系统内认识和布局,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带有明显的封闭性和局限性,加之理论研究、宣传和顶层设计不够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全民健身的社会功能和多元价值被淡化;“关心体育就是关心群众,重视体育就是重视群众”的理念没有形成共识,全民健身作为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独特作用和民生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各级政府对全民健身的投入严重不足,体育的基本公共服务缺失。发展群众体育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还有明显的竞技体育裁判员和计划经济的痕迹;国民体质监测制度设计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还停留在科学研究阶段,距离方便群众、服务群众还有差距;全面健身活动还停留在启动、展示层面;群众身边的健身组织和场地设施不能满足群众需求;全民健身人才队伍匮乏、科学健身指导缺位;全民健身的“三边工程”没有形成完整体系;全民健身的基础理论研究和运动促进健康的应用型研究严重不足等。

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首先要求我们提升其价值定位,从单一的健身功能提升为多元的社会功能和健康价值,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放在首位,把满足人民健康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按照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能力良好和面向全体人民、贯穿生命全周期、服务健康需求全过程的 “全面健康”的理念重新审视我们的工作定位,寻找与相关领域的工作差距,确立新的工作目标,建立新的工作标准,构建新的激励和评价体系。

4.2 深化改革,探索有利于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无论是前端疾病预防,还是后端疾病治疗,都是服务百姓健康,使百姓有更多获得感,对国家、民族来说,健康的人民、健康的民族和健康的国家是具有战略性和长远性的一项工作。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两大国家战略有机结合,将产生政策叠加和递增效应。因此,在国家层面要探索建立全民健身与健康工作统筹协调的领导机制。将体育、教育、卫生医疗、文化、养老等政府机构中,围绕推动百姓主动健康的方向、与百姓全面健康直接相关的职能进行大整合,统筹协调全民健身、健康中国建设两个国家战略,统领健康中国建设工作。在法规层面应尽早考虑健康中国立法工作,明晰目前健康领域一些违法行为和模糊的法律边界,使健康中国建设依法推进。在政策落实层面要重点解决好健康管理碎片化、政策文件相互重复或打架、政策不落地等问题,有效整合各方资源,调动各方积极性,推动建立“健—卫—医—养”一体化的健康管理体系。在基层鼓励探索以全民健身为主的多种形式的健康促进服务中心建设,引导大众从“依赖性健康”向“主动性健康”转变。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政府要坚持“保基本、全覆盖、公平均享有、可持续”的原则,向全体居民提供基本的体育健身公共服务,着力保障少年儿童、老年人群、残疾人等的健身需求。通过简政放权,创新体制机制,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扩大全民健身体系的服务能力,满足居民多样化、多层次的体育健身需求,努力使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构建成为保障健康、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通过特许经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模式,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健身健康机构或提供相应服务。鼓励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健康管理机构和企业单位在内部开展健身健康服务。政府在规划上给社会力量举办健身健康机构留出空间,在税收、工商、土地等政策上给与支持和激励,合理减少政府行政审批。提高社会医保对健身服务的支付报销力度。支持地区和企业围绕居民的体育、健身、运动康复、保健等需求开发各类产品和服务,积极发展“体育经济”。

4.3 找准定位、精准发力,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要紧紧围绕服务于全体人民、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和“四位一体”的健康观(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良好)来思考和定位。北京环球全民健身研究所所长康天成教授曾把民众健康全周期做了4.5段式划分,即:

显然,A 段、B 段和 B/C 段的一部分是属于健康中国建设的全民健身前端工程。事实上,全民健身本身已经不是纯体育的概念,而是经过运动养生、营养、心理等多种元素整合的“非医疗健康干预”系统工程模式。同时,将全民健身定义为健康中国建设的前端工程更具备主动健康、积极健康的意义,即:掌握健康干预的主动时机,拒绝或延迟进入“医疗健康干预”这种成本更高、健康预后效率较差的健康管理情境。因此,一旦全民健身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前端要地,战略基础”的定位形成共识后,就需要全社会特别是广大体育工作者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在全社会体育素养的普及、运动促进健康的基础理论研究、运动干预健康的机理、科技研发、手段、方法、产品等方面配置资源,加大投入,调动各方面力量攻坚克难,使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形成叠加效益,进而推动体育改革发展。

4.4 实施系列工程,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1.思想引领工程。围绕如何赢得健康、培养身体好、心理好、道德好和社会适应能力好的“四好”高素质公民,从国家层面,调动人、财、物资源,开展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发展的理论性、方法性系统研究,最终形成一系列理论成果,为全民健身、健康工作者、管理者以及全体人民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指导。

2.科学指导工程。实施运动促进健康行动计划,推广“运动是良医”等理念,提高群众的科学健身意识、素养和能力水平。加大对全民健身科学研究和科学健身指导方面的投入,围绕人的生命全周期和健康全过程,运用生物、纳米、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科学技术,立足国家层面,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养生健身理论和经验、中医理论、近现代中国和世界的体育健身、积极健康、防止疾病的相关方法进行系统梳理,研究形成满足不同人群个性化健康需求和慢性病单病种干预的运动处方库,形成指导各类人群的健身健康科学指导方案体系,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经验总结,使其不断丰富和完善。

3.人才培养工程。针对政府管理者、体育院校师生、科研院所专家、民间“草根”名医、民间全民健身领军人物等,从国家层面,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去挖掘和培养,形成服务于全民健康的骨干人才梯队。注重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将最有优秀的智力资源调动起来,服务于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事业和健康产业的发展。

4.科技创新工程。在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重大科技专项安排上,实施“健康本质研究”大科学工程,利用最先进系统生物学高通量技术,充分发扬传统哲学和医学“整体、平衡”思想,突破西方科学传统思路,突破健康本质研究和健康状态辨识指标体系科学瓶颈,建立健康状态辨识指标体系,突破健康干预理论和方法,破解保障全面健康的世界性难题,提供中国式解决方案。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全民健身相结合,创建体质与健康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建立国民体质与健康大数据平台,开发应用国民体质健康检测大数据,为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提供有效、精准服务。鼓励企业参与全民健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在积极赢得健康、防止疾病等方面,针对相关软硬件工具进行创新研发,形成科学有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高科技产品,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5.文化宣传工程。围绕人的全面健康,以全民健身为中心,结合文化、教育、科技、旅游、卫生、精神文明等工作进行系统思考、研究和创新,形成宣传健康中国领域的各项工程:实施面向党委、政府的健康文化推广工程,把所有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和行为追求统一到全民健康上来;实施面向百姓的思想观念引领工程,通过各种媒介和途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提升全民健康素养,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及社会组织的积极性,投入到追求全面健康中来;实施面向世界的健康理念、模式、人物、故事、产品推广工程,引领世界健康文化新思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贡献。

5 落实好《计划》是当前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迫切需要和首要任务

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是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重要体现。1995年,国务院出台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2001年,国务院印发了《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标志着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步入了系统化、规范化轨道。2016年6月,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在全面总结评估实施《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成效的基础上,系统提出了“十三五”期间实施全民健身战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一系列新任务、新目标,提出了使全民健身成为健康中国建设的有力支撑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家名片的新要求。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体育系统需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研究并做好系统的顶层设计,落实《计划》是当前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迫切需要和首要任务。

5.1 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如期、有质量地出台《实施计划》

2009年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条例》规定:“国务院制定全民健身计划,明确全民健身工作目标、任务、举措、保障等内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4年国家体育总局对《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实施效果评估显示,“十二五”期间,100%的省级人民政府和地市级人民政府出台了《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简称《实施计划》),90%以上的县级人民政府也相继出台了《实施计划》。

尽管国家体育总局连续5年联合有关部委对地方政府落实《全民健身条例》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对各级政府落实《全民健身条例》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县级地方人民政府没有按照《全民健身条例》的要求如期出台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成为 “十二五”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当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当前情况下,中央政策不落地的问题带有相当的普遍性。全民健身和其他民生工作一样,服务对象是全体百姓,重点还是在基层。问题是在上一轮机构改革中大多数县级政府没有独设的体育机构,体育工作普遍与文化、广电、旅游、教育等部门合并,在客观上也给基层体育工作开展造成一定困难。县级全民健身工作不受重视,经费不足,《实施计划》没人写、不会写的问题普遍存在。靠传统的会议传达、转发文件、举办培训班等方式达到如期、高质量地完成同步出台《实施计划》的任务显然和实际情况有相当的差距。因此,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创新思路、创新举措,采取一级抓一级,逐级落实责任,明确任务,督导检查的办法确保国务院《计划》的精神和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地,使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成果惠及广大群众。当前,在落实《计划》方面要在以下几个环节上探索经验取得突破。

1.狠抓《计划》精神的宣贯,解决好中央精神不落地的问题。新周期《计划》研制过程中,国家体育总局创新思路,坚持“开门写计划”,广泛听取各界意见,凝聚社会共识;“联动写计划”,在全国选择不同类型的8个市、县作为计划研制联系单位,加强培训、交流、指导;“分组写计划”,体制内外互动,发挥专家智库和社会力量作用,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走群众路线起到了较好的效果。研制计划的过程不仅是听取意见建议、凝聚共识的过程,也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过程,为《计划》宣贯打了基础,开了好头。《计划》宣贯的重点是:准确传递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对全民健身工作的新定位、新认识、新任务和新要求。在宣贯对象上也要在传承有效做法的基础上善于突破常规,不仅要在系统内加强宣贯,还要面向社会和大众进行宣传引导,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体育、参与体育的良好氛围。在宣贯的方式上,不仅要通过会议部署、专题培训等方式严肃、准确解读《计划》精神,还要充分应用微博、微信、互联网等新媒体、新手段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扩大宣传。

2.建立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解决好基层不重视,上下政策不对接的问题。评价没标准、激励不及时、政策不衔接也是《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实施效果评估中发现的基层对全民健身工作不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要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制定出台《实施计划》作为年度工作考核和评价的重要指标。不仅要看《实施计划》是否按时间进度要求出台,还要看《实施计划》的内容是否与中央精神保持一致,防止降低标准或选择性落实中央精神。《实施计划》的质量还要和中央有关转移支付地方的政策、项目相挂钩,和4年一度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表彰相挂钩。对在落实《计划》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务院督导工作的要求,积极向同级或上级人民政府反映,让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积极有为的单位和干部得到重视,让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社会风气蔚然成风。

3.出实招、想办法解决好县一级全民健身工作不受重视、经费困难,《实施计划》没人写、不会写的实际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县一级机构改革等原因,体育工作的职能被弱化,人员编制减少,工作人员流动快,加之上级业务部门指导不够,体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等原因,日常工作还停留在举办赛事活动、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向上级争取项目和资金的层面,大多数从事体育行政管理的干部难以胜任目前工作要求。“十二五”期间,全国有10%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没有出台《实施计划》,超过一半以上的县级《实施计划》存在大量的“抄袭”现象。要解决存在的现实问题,使“一张蓝图绘到底”,就必须要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善始善终、善做善成”的要求,一抓到底,抓出实效。国务院印发《计划》后国家体育总局就贯彻落实《计划》先后专门下发了3个通知,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是针对县级《实施计划》撰写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创新模式,发挥《计划》撰写的专家作用,搭建了专门的辅导《实施计划》的网络平台,为有需求的地方体育部门提供点对点远程服务和指导,这种高效、务实、创新的做法受到基层工作者的欢迎。河北省、陕西省体育局等为解决基层写《实施计划》的实际困难,统一预算了经费,解决了基层燃眉之急。国家体育总局还在探索动员社会力量帮助近600个国家级贫困县基层制定并落实《实施计划》的扶贫模式。

5.2 以立体构建、整合推进、动态实施的理论和方法指导《计划》实施

《计划》提出的“立体构建,整合推进,动态实施”既是理论工具,又是工作方法。“立体构建”强调的是顶层设计、战略布局和宏观思维,它告诉我们,任何工作要谋划在先,善于从战略高度谋篇布局,确保路线和方针政策和中央保持一致。“整合推进”强调的是工作中的大胸怀和大格局,通过资源整合产生事半功倍的合力效应,它告诉我们,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要善于团结协作、善借外力、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共同实现既定的目标和任务。“动态实施”强调的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反对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要善于根据变化了的实际及时修正目标,改变策略,使改革的举措更加符合实际、符合群众的需要,使改革的成果惠及百姓。大家普遍反映《计划》站位高、目标新、内容实,是指导我国“十三五”时期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但同时也认识到,要完成好《计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难度很大,具有相当的挑战。当前,在立体构建、整合推进、动态实施的理论和方法指导下,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做好《计划》实施的顶层设计。要在国务院层面整合部门资源建立落实《计划》的领导协调机制,使中央政府主导作用更加有力,部门协同机制更加完善,以此带动各级地方政府层层落实责任。国家体育总局在体育系统落实《计划》层面也要明确相应的工作机制,在体育系统内形成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体育科技教育、体育宣传、体育外交等方面各负其责,明确落实《计划》的任务和责任的“大群体”工作格局。运动项目中心要在运动项目文化普及、科学健身指导、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举办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要整合社会力量,发挥智库、媒体、企业、社会名人等共同参与《计划》落实的积极性。要对《计划》提出的目标、任务逐条进行梳理,制定出任务图、时间表和责任书,细化质量要求和工作节点,提高落实《计划》的系统性、计划性。

2.要善用“试点”的工作方法,从抓案例开始。今天的改革总体上讲不缺文件、说法、理论,缺少的是一个个鲜活的案例,缺的是具有榜样和示范意义的改革样本和试验田。可通过省部共建等方式,分门别类探索和破解制约全民健身发展的若干问题,把顶层设计和一竿子插到底树立典型的方式结合起来,使中央对地方全民健身工作的指导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使《计划》提出的新目标、新任务、新举措落到实处。

3.要强化《计划》实施的督导和检查。要根据实施《计划》的总体方案,分层次、分部门提出年度检查督导方案,要创新评估工作方法,重视发挥第三方评估的作用,特别要加大群众满意度调查的权重,使督导检查常态化,使评估工作更加客观,更具公信力。

5.3 以创新的举措积极推动《计划》实施

1.要发挥智库的独特作用。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挥智库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加快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2016年7月8日,习总书记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时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养成问计于专家学者的习惯,调动专家学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用好、用活智力资源。”李克强总理说:“智库主要是出思想,思想往往比物质和金钱更重要”。纵观当今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历程,智库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中不可获缺的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当前,推动全民健身工作面临着许多困难,特别是缺乏理论研究,视野不宽,思维方式滞后,措施方法不当,特别是在基层全民健身工作不受重视,经费缺乏,没人干、不会干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发挥好智库在实施《计划》中的智力优势和独特作用更显紧迫和必要,这也是政府职能转变和建立多元共治的“大群体”工作格局的应有之义:1)要加强政策引导,抓紧出台《建立中国特色全民健身智库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完善购买智力服务的配套政策。2)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提高认识,强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意识,纠正重硬件、轻活件和软件的传统观念,要舍得在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上的投入,使科学决策的水平和治理能力不断提高。

2.重视发挥科技在全民健身中的推动作用。科技改变生活,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紧紧围绕全民健康对科技的需求,抓紧出台全民健身科技行动计划,大力下县、入乡(镇)、进村(社区)宣讲科学健身指导理论和方法,传播科普知识;运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供运动促进健康的产品、方法、手段和服务;鼓励企业技术创新,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加产品品种;加大全民健身的科技经费投入,组织力量对全民健身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建立国民体制与健康的大数据平台;加强科学健身指导队伍和人才的培养。最大限度地挖掘体育科技惠民效益,让群众真正能够享受到专业的、科学的健身服务。

3.探索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推广《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普遍建立运动项目业余体育锻炼标准,培养业余体育裁判员和指导员,打通业余竞赛和专业比赛的环节。试点探索激励百姓积极健身、主动健身的“公共积分”制度和新型主动健康保险,助力培养“四好”公民。按照全民健康的标准重新构建全民健身的硬件、软件和活件标准,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将落实《计划》作为对地方政府和体育部门工作评价的重要内容并加大权重。

5.4 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和体育改革发展大局,突出工作重点

1.探索体育扶贫新模式,补齐基本公共体育服务短板。扶贫攻坚是重大国家战略,体育工作要积极谋划,主动作为,以实际行动体现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1)要在完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上下功夫,实现“十三五”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在行政村全覆盖。2)要发挥体育的独特优势,通过赛事活动推动体育与旅游的融合,带动以休闲健身产业为主的健康产业发展,促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2.利用重大体育赛事活动,推动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国家级体育单项协会在普及全民健身运动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建立和完善业余竞赛体系和业余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借助冬奥会、亚运会、全运会等重大国内、外赛事活动平台,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实施“惠民工程”,使赛会的体育遗产惠及更多百姓。

3.落实《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计划》,实现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宏伟目标。通过筹备北京冬奥会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既是我国政府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同时也是普及体育知识、增加体育健身人口的重大机遇和平台,要按照“冰雪运动南展西扩”战略,突出青少年学生重点,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布局、统筹协调、广泛参与的原则,统筹规划建设冰雪场地设施,大力普及冬季运动文化,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性,夯实冬季运动群众基础,传播积极健康生活方式,引领全民健身新时尚。

4.结合“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主动服务国际大局,拓宽体育发展领域和平台。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改委等部门将出台京津冀休闲健身中长期发展规划,还要结合“一带一路”“珠三角”“长三角”“东盟12+1”等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布局统筹谋划,结合地域特色,发挥体育优势,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发挥体育的多元功能和综合价值,推动体育工作科学发展。

总之,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抓住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进一步强化问题意识、改革意识、创新意识,深化改革,攻坚克难,积极作为,大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以健康为中心,传播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全民健身新时尚,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Implementing Strategic of National Fitness,Promoting Construction of Healthy China

LIU Guo-yong

Implementing strategic of healthy China was important to people's livelihood improvement,comprehensive national power increasement and economic society development.National fitness was strategic foundation and powerful supported of Healthy China blueprint.National fitness provided the support to boost physical quality and live happiness of all the people.The connotation of “Healthy China” was not only ensure people's health,but also mean four-in-one “Enlarged Health”,which include healthy body,healthy environment,healthy economic,healthy society,and “comprehensive fitness” which served everyone’s comprehensive health,human’s full life-cycle,overall process of health.Sport should take the special advantages in health promotion,the deep integration promotion between national fitness and national health,which include:Concept priority,accomplished the leap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national fitness to national health;deepen reform,explored of system and mechanism conducive to deep integration between national fitness and national health;Orient correctly and force precisely,promoted the deep integration between national fitness and national health;series projects,advanced to deep integration between national fitness and national health.Currently,implemented National Fitness Program (2016—2020) was desperately needed and primary task to promote construction of Healthy China,the main measures are:Urged people's governments at or above the county level shall made quality Implementation Plan in time by persistent spirit;guided National Fitness Program (2016—2020) implementations by stereoscopic,integrated,dynamic theory and method;actively promoted implementation of National Fitness Program (2016—2020) by innovative measures.

HealthyChina;nationalhealth;nationalfitness

1000-677X(2016)12-0003-08

10.16469/j.css.201612001

2016-10-20;

2016-11-15

刘国永,男,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群众体育管理。

国家体育总局 群众体育司,北京 100763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Sport of China,Beijing 100763,China.

G80-05

A

猜你喜欢

全民计划体育
全民·爱·阅读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暑假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我们的“体育梦”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