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课堂需要“安静”
2017-01-05施宝英
施宝英
新课程的课堂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实践证明,没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学是低效的,是抹杀学生创造才能的教学。因此,课堂上,尤其是一些公开课、展示课,其热热闹闹的背后,学生是否真有所获、真有所得呢?喧哗的背后留给我们深深的思考。本人认为,思维需要安静,课堂需要安静,动静相得益彰方为上策。
一、慧心引领,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思考
经过测试,全世界智商最高的是犹太人,原因是他们注重培养孩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孩子放学一回来,父母亲最关心的事是先询问孩子今天提了什么问题难倒了老师。这样久而久之的锻炼,让学生善于提出高水平的问题,其智力就会被开发,而且能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这无疑对学好知识、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是有帮助的。课堂上,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向老师质疑,说明他肯动脑筋并具有一定的分析、综合、判断、归纳信息的能力。因此,只有让学生沉下心来,静心思考,才能不时迸发出富于创新的火花,才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我习惯设计一些弹性的教案,留一个空白,供学生能涂上绚丽的色彩,有时也确有所获。下面是我在教学《螳螂捕蝉》一课时的片段。
师:(学完故事后小结,学生回答)在面对眼前的利益时一定要考虑身后隐伏的祸患。对这个观点大家都认可了吗?(沉默)
生:我有一个问题,是不是什么事都需要思前想后?这样可能会失去很多机会的。
(众学生都一脸疑惑地看着老师)
师:这个问题很好,我们一起在身边找找,有没有这种情况?
(学生饶有兴趣地展开讨论)
生:我叔叔曾经在一个公司上班,前几年发现炒房能赚钱,就用手中的积蓄加上贷款买了两套房子,去年一转手赚了30多万,现在他自己开了一家公司做老板。如果他想到万一赔了不敢出手的话,他就失去这次赚钱的机会了,也许现在还在给别人打工呢。
生:这不是不考虑后果,而是冒险,是投机!
(全班同学大笑)
生:我表哥成绩一直不错,不过不够稳定。去年中考时,他第一志愿填了省重点中学,老师和家长都觉得很危险,要知道考不上的话就只能在普通中学念了。结果还真别说,他居然发挥得特好,考上了省常中。如果他想得太多,就不可能进这所一流中学了。
生:公安人员为了抓坏人,就算死也不怕,他们如果考虑后果的话,坏人早就跑了。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请大家静心思考一下刚才几名同学举的例子,到底有没有考虑过身后隐伏的祸患?《螳螂捕蝉》所阐述的道理真的有问题吗?
生:我觉得没问题。其实他们都考虑过后果,只是考虑后有的决定去冒险,有的宁可去牺牲。这与完全不加考虑是不一样的。
生:所以在面对利益时还是应该顾及身后隐伏的祸患,思考一下再作决定。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抛出的这一问题,立即激起了其他同学的讨论热情,教师只需稍稍地点拨一下,问题便立即迎刃而解,学生的质疑以及引发的精彩争辩使其对问题的理解更深刻了。细想之下 ,这精彩的生成正来源于教学中的空白点。这也让我确信,给学生一个机会,便多一份精彩的可能。
二、静心体验,推进学生与文本的互动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语文课中应重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水乳交融、和谐统一。为此,呼唤“体验”、加强“体验”便成了语文课堂的迫切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学生的体验也是一种隐性的、潜在的、丰富的资源,它为语文学习的个性化提供了无限的空间。
《海伦·凯勒》一课讲述了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海伦不屈不挠、坚韧不拔地战胜了命运,成为了生活强者的动人事迹。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课文蕴含的深意,我放弃了琐碎的讲解,安排了一个静静的游戏。语文课前的十分钟休息时间,我告诉学生:“今天,大家都来当一回盲人,体验一下双目失明是什么感受。”学生一听立刻纷纷议论起来,我又宣布了规则:“大家蒙上眼睛后做平时想做的事,不能大呼小叫,也不能独自掀开布头。”学生们立刻行动起来,有的交作业,有的上厕所,有的擦黑板……与往常不同的是,教室里的空气显得特别凝重,每个人都在小心翼翼地做着一切。此时的课堂静极了。
待到我宣布揭开布头时,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谈论了自己的感受。继而,他们不由自主地打开书,认真读起来,他们读得那样认真投入,那么严肃深沉。当他们读到海伦一岁半就双目失明、双耳失聪时,读到海伦与这个有声有色的精彩世界完全隔绝、只能靠触觉感知外界事物时,有的学生眼睛湿润了。当他们读到海伦在沙利文老师的帮助下学会了阅读、书写、算术时,当他们读到海伦考上大学,毕业后献身于福利教育事业时,他们的眼中流露出的是对海伦的尊重、敬佩和崇拜。
这一堂课,如果没有当“盲人”的痛苦体验,没有这一段静心揣摩的心路历程,学生便不会那么积极主动、自觉自愿地深入学习课文。在学生的随笔中我看到了这样的话语:“学了《海伦·凯勒》这一课,我的心被震撼了。对我们正常人来说司空见惯的事物、情景,对于一个盲人来说是多么神奇美丽呀!”“这一堂特殊的语文课让我体会到双目失明的恐惧,我同情盲人!我更佩服海伦的奋斗精神!”“跟海伦·凯勒比,我们是多么的幸运!我们难道不应比海伦更强吗?”也正是由于有了亲身体验,我不仅被课文感动,被海伦感动,更深深地被我的学生感动……
三、耐心等待,促成学生对文本的内化
感悟,是语文教学活的灵魂。学生对文本没有感悟,那么一切的文本对话,都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新课程提倡“生本”意识,于是课堂就由教师的“一言堂”,成了学生的“多言堂”,学生在课堂上成为主角,这本没有错。但随之而出现的是学生想得少,不能真正做到静心思考、认真感悟,那又怎能有效地进行对话呢?现在对语文课堂中学生的感悟,一是没有给足时间,二是不够深入。众所周知,学生对文本的内化有个过程,需要磨合的时间,思考越充分,个性感受才会越深入。另外,在大多数学生还没有深刻感悟时,个别学生的观点对多数学生近乎空白的思维会起到一定的诱导作用,其思维或多或少地会受到限制,不利于整体感悟。
教师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深入的理解,同时又能切中要害,除了平时大量的语言积累外,还必须有深刻的感悟作基础,这就需要老师给他们一定的时间。我在教学《船长》时抛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如果船长没有死,最后也想办法脱险了,你认为他还是不是英雄?”学生沉默了,静寂的课堂让所有的学生都陷入了沉思。大约一分钟后,学生开始畅所欲言。在听取了学生的意见之后,我追问:“如果结尾真是这样,哈尔威船长最后没有死,他最后一个离开诺曼底号轮船,和大家一样都得救了。与课文中的结尾比一比,哪一个更加震撼你的心?”这一问,又将学生带入沉思,我耐着性子,静静地享受这课堂中的“安静”,我知道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的内心并不安静。最后我总结:“在文学作品中,悲剧往往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雨果很多小说的结尾都是这样的,像《巴黎圣母院》,像《悲惨世界》,他常常用这种悲剧式的艺术手法去震撼读者的心,就像哈尔威船长之死让我们心头沉重一样,但它让我们更加崇敬英雄,永远地怀念英雄!谁再来读一读这段让人震撼的文字?”两个追问后的等待,使读者、作者及文中人物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学生心中装满了诉不完的哀痛和崇敬。
语文凭借多彩的语言、丰富的人文、深邃的哲思、绵延的情感,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 教师要引领孩子步入语文的殿堂,去感受、揣摩、体验、感悟和对话交流,就必须让学生有静下来的时间,从而让思维活跃起来,让人性的教育和科学的教育结合起来,唤醒学生身上沉睡的生命潜能,点燃学生心头智慧的火种,也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呈现更多的精彩。
作者简介:江苏省溧阳市溧城中心小学语文教师,中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