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前预习引导之“三得”
2017-01-05王芹娟
王芹娟
语文课前预习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开端,是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课文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
课前预习在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培养自学能力、张扬学生个性、表现自我等方面有其独到的作用。教学实践中,笔者经过一个阶段的指导、训练,发现语文课前预习既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促进其形成语文学习所必备的学习技能。
下面简要谈谈笔者在引导学生进行语文课前预习方面的三点心得。
一、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进行课前预习指导,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原则上,要由易到难,由扶到放,循序渐进。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前预习并不意味着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有目的地指导、精心设计预习题、有效地检查评价都能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更充分地发挥,其目的是使学生得到更切实的收获。前阶段,看到一所学校的语文课前预习导读题,深受启发。他们从课题入手,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自主质疑探究;接着让学生借助文本和工具书自学字词;再通过架构课文思路来启发学生梳理脉络;而后尝试关注课文重难点及主旨;最后针对整个预习过程尝试着质疑探究。就这一篇课文的预习题来看,它是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的。于是,我也尝试着将这种渐进式的预习引导方法运用到自己教学的实践中,结果收效明显。因此我想,如果语文老师,在一个单元、一个学期、一个学段,乃至整个小学阶段都能遵循这个原则来指导学生开展预习的话,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一定是能够螺旋上升的,尤其是预习的自主性会越来越强。
二、具体精思,追求实效
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绝不能就说“预习”两个字,否则预习就落空了。首先,预习内容一定要具体。不是就读几遍课文,家长签个字,而是指布置的预习内容要求要有可操作性,教师要给学生具体的预习提示或像上面举例那样提供一定的预习题,充分调动学生的耳、眼、口、手等器官。 其次,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时,我也经常提醒学生要善于“精思”。“精思”,是指课前预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不是为了预习而预习,而是引导他们学会思考,学会质疑,使之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预习时,启发学生把自己的想法、疑问一一罗列出来,多问几个为什么。在课堂上,如果通过老师、同学的讨论发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相吻合,学生心中便会体验到成功的快感,这样就能更好地激发其求知欲望,引起思维兴趣;当发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符合时,在讨论过程中就能集中寻求解答问题的注意力,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方法适切, 持之以恒
正因学生预习能力的习得是循序渐进的,因此,指导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年段特点和教学内容来进行。如从一、二年级简单的课前预习(即要求学生通过读书完成对一篇新的课文的初步学习和感知:标小节序号,圈生字“宝宝”,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语句,不加字,不漏字,碰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正音;读课文后产生的疑问,在词语或句子边上打上小问号)逐渐过渡到中年级的课前预习(读课文,标上小节序号,圈出生字,画出词语,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学习生字,拼读音节,读准字音,分析字形结构,积累形近字或相同部首的字;理解词语,对不理解的词语查查字典,把意思写在词语旁,对能理解的词语用联系上下文、查看课后注释等方法,初步把握每小节主要内容等),再推进到高年段的预习(着重在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可对课题提问,也可对不理解的词语提问,更可对不理解的句子提问,还可对不理解的文中内容提问)。
这样,教师再在课堂上,逐步指导和检验学习成果,让学生从预习中感受学习一篇课文的快乐。如此的预习不但使学生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对课文产生了兴趣,激发了求知的强烈欲望。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语文学习自然也是如此。因此如果教师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认知水平,紧扣需预习的具体内容给予他们恰当的引导,并且一以贯之地实施好,那么,学生的课前预习能力则会越来越强,我们的语文教学实效也会越来越理想。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副校长,苏州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