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刻画:牵住初中作文教学的“牛鼻子”
2017-01-05王玲玲
王玲玲
细节刻画是记叙文的血肉,是牵住学生作文的“牛鼻子”,也是作文成功的点金术。在初中作文记叙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细节刻画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细节刻画技巧,从而让学生的作文更加生动出彩。
一、细致观察生活,感知瞬间,用心捕捉细节
生活中的美常常表现在那灵动的一瞬间。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温暖的拥抱、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信任的眼神、一次热情的帮助,甚至是自然界中的一朵小花、一缕春风、一片云彩等,都具有让人为之动容的美,关键在于我们能否留心观察每一个毫不起眼的生活细节,用心感悟身边看似平常的自然世界。
写作源于生活,脱离生活,写作便无从谈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许多学生常常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对细节的留意,无从感悟深藏在那些毫不起眼的小事情背后的深意,这就导致他们写出来的作文内容空洞,描写不具体,抒情不细腻,缺乏感染力,难以打动人心。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细节刻画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练就一双慧眼,定格生活中的精彩瞬间,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记录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流露真情实感,让学生在细节中感受生命的高贵和卑微,展示人性的怜悯和宽容,体会爱与温情。如,生命伊始的瞬间,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生命延续的天籁之音,是对人间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学会走路的瞬间,泪水和欢乐参半,是对未来前景的无限憧憬;大病初愈的瞬间,是对生命的思考和眷念,脆弱、坚强与执着传达着对生命美妙的赞歌;取得成功的瞬间,荣耀、鲜花与掌声是对昔日刻苦努力付出回报的充分肯定和真情诠释。生活因细节而美丽,以细节刻画生活,点燃思维,启迪智慧,让火热的生活在笔尖自然流淌,这便是作文成功的秘诀。
二、紧扣思想主题,丰富内涵,勾勒雕琢细节
细节刻画是围绕主题而进行的一种匠心独具的写作行为。丰富而传神的细节刻画,往往有助于丰富文章内涵,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深化文章的思想主题。例如,《孔乙己》中这样写道: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孔乙己为了谋生,于是偷盗,结果被人残忍地打折了腿,从此站不起来,只好“盘腿”坐着喝酒。这一“盘腿”的细节描写是对文章主题的高度浓缩,讽刺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再如,“他们往往要亲眼看着黄酒从坛子里舀出,看过壶子底里有没有水,又亲看将壶子放在热水里,然后放心”。这是对短衣帮“看酒”的细节刻画,从表面上看,它反映出短衣帮的小气和不信任人,实质上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剥削思想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毒害。
当然,需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细节都是有价值的,那些与主题无关的细节,即使再生动传神也是细枝末节。因此,细节刻画不能脱离主题,我们在勾勒雕琢细节时,切不可只为写人而写人、为记事而记事,而应紧扣文章的思想主题,用心设计,细心勾勒,精心雕琢,只有这样,作品才会更加富有内涵,更有意义。
三、精心锤炼语言,巧用修辞,生动描绘细节
在细节刻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语言的筛选、锤炼、修饰与润色,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以及准确性;同时,也可以恰如其分地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增添语言文采和亮色,从而使细节刻画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比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篇幅不长,内容简单,但每次阅读都能让人为之动容,究其主要原因,在于作者对细节的细腻刻画和对语言的用心锤炼。作者以小见大,平中见奇,以锐利的眼光,抓住日常生活中“买橘”这一毫不起眼的小事精雕细刻,将父亲的背影刻画得生动感人,使人读后不禁泪透纸背。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是作者望父买橘时对父亲背影的细节描写,“蹒跚”“探”“爬”“攀”“缩”“微倾”等一系列动词的巧妙运用,生动传神地刻画了父亲“艰难”的背影,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真挚的爱。当然,这毋庸置疑,倚重了作者独特而深厚的语言功力。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阅读、多思考、多体验、多创造,通过日积月累的阅读积淀,夯实学生的语言功底,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总之,细节刻画需要细致观察生活,定格生活瞬间,紧扣思想主题,用心勾勒雕琢,精心锤炼语言,巧用修辞手法,它是对语言能力的考量。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指导,精心安排,有效训练,以细节帮助学生成就作文的精彩。
作者简介:江苏省阜宁县实验初级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