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自助式”活动单导学模式

2017-01-05汤爱琴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师生情感课堂

汤爱琴

新课程背景下,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大量以导学案为基础的课堂拓展材料应运而生。这种重视思维训练、鼓励质疑、提倡反思的导学案模式为生生合作、师生合作提供了必要的、有价值的、全面的、系统的思辨材料,有利于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创造性的理解和体悟。新课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在要求,“自助式”活动单导学模式顺应这一要求,强调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思想与情感的统一。该模式可以从合理定位、智慧引领、共享课堂三方面把握。

一、合理定位,赏语言之美

语言之美是一个动态的审美过程,讲究先赏析语言文字之美,再夯实语言文学之基,最后品析语言文化之博。《兰亭集序》既是传颂古今的书法作品,有“天下第一行书”的豪放飘逸之美,更是一篇情感浓郁、思想深邃的抒情美文。针对高中生生理心理的特点,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要调控学生合作中体会情感、感悟意境的动态过程,就必须重视生生合作、师生合作,才能带给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思辨之演绎逻辑。首先,告诉学生这篇文章中的19个“之”在王羲之的《兰亭序帖卷》中形态各异,各尽其妙。再辨析“觞”和“殇”,这两个字从造字角度来看,一个侧重酒杯,一个侧重死亡,让学生初步感受语言文字之美。其次,介绍与《兰亭集序》相关的背景,西晋的玄学思想、“竹林七贤”,介绍“序言”的基本知识,夯实学生的语言文学基础。最后,从江南四大才子文征明的话、祝枝山的字品味“流觞曲水”的奥妙。中国传统习俗本身就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兰亭集序》首段重在写景抒情,景是农历三月三日的修禊事时山间竹林之景,情是临水吟啸、祛除邪祟时的畅快之情。传统习俗中的元宵、寒食、端午、七夕、中秋、重阳、除夕,都有符合该习俗的应时之景与应然之情。通过“自助式”活动单,请学生畅谈自己经历传统节日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是学生感知传统文化的绝佳途径,是熏陶学生审美文化品位的良方妙策。

二、智慧引领,品意境之美

只有充满激情的课堂风格,才能契合当时东晋文化肆意狂放的独到气质,才能重塑王羲之们高贵而自由的灵魂。课堂教学最主要的是需要教师智慧地引导学生领悟,让学生身心两悦地“悦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分享兰亭集会的快乐、悲痛、悲悯,需要采用不同形式和不同风格的朗读方式,如听录音、老师范读、男女分角色朗读等等,这样才能真正走向深邃的历史,贴近主人公的灵魂,感受文人雅士的高洁。要创设具有内敛之美和奔放之美的情境,还要辅之以视频、书法作品,用实证性的物态来印证非物质形态的文化,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为“学生为主角、教师为有效主体”的合作模式奠定良好的物质与情感的基础。语文教学要做到文质兼备、文道合一,所以教学文章除了要掌握作者的遣词用句、组织结构、艺术手法等,最重要的是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个人见解。“悲”可以分为悲凉、悲伤、悲切、悲悯等,而文章的悲剧之美更能浸润人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探讨文章“对待生死的态度”时,可以结合海德格尔的“死亡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悬临”、史铁生的“死亡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钱钟书的“目光放远,万事皆悲”等古今中外名人对待生死的态度来创设思考生命的情境。再补充参加兰亭集会的文人的命运、永和九年67年后东晋灭亡的资料,由个体的悲上升到国家、人类的悲,学生有深刻直观的对生死的印象,才能真正领悟“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深刻含义。只有调动人生体验,才能让学生真正走进意境,受到意境的感染。

三、共享课堂,审文化之美

语文课堂应该是融知识建构、能力提升和文化熏陶为一体的多维度、多层次的教育平台。教师应该作为强势主体存在,起到引领作用。学生应该作为有效主体,做在共享课堂认知、体验与创造活动中的体验者的角色。而这种体验又与文化密切相关,即要审视文本的文化内涵,感受文化之美。

首先,教学目标要做到动态生成。美国教育家小威廉姆?E?多尔认为,“所有课程参与者都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课程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发展过程”。(1)创造性地抓住与“俯仰”有关的三个句子。“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然后分别一一对应其“俯仰”的内涵,即抬头和低头的动作、社会人事的应酬、时间短暂。这是从观宇宙、叹人生、思古今三个角度剖析王羲之情感的变化,紧扣“乐、悲、痛”情感脉络的同时,注重作者“生活方式”“情感方式”“思维方式”等多重因素的渗透和影响。(2)搜寻文章中成对出现的反义词。第一段中的“少长”“左右”“畅幽”;第二段中的“俯仰”“内外”“趣舍”“欣倦”“修短”;第三段中的“死生”“彭殇”“今昔”。这样,“乐于观天地、痛于叹人生、悲于思古今”的情感脉络就和盘托出了。

其次,教学重点要聚焦文化引领。王阳明的“心学”强调“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课堂教学应该调动一切有利因素,了解特定历史背景,感受独特人文情怀,直击细腻心灵轨迹,拨动审美体验情境。《兰亭集序》创作于民生凋敝、社会苦难但艺术呈现高峰之际,文章的文化因素不容忽视。文人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的可贵情怀以及难以言传的痛苦与悲伤,都需要师生穿梭历史的时空才能真切地感受与体验得到。教师可以旁征博引,穿插曹植的“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阮籍的“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司马迁的“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报任安书》)等句,将关于“俯仰”的诗句进行纵向的比较,再介绍王羲之兰亭诗“仰望碧天际,俯瞰绿水滨”、孙绰兰亭诗“仰观大造,俯览时物”进行横向比较,用“搭脚手架”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俯仰的人生态度变化;探讨由乐到悲、悲与痛的区别时,用钱钟书、熊培云的至理名言加以印证。师生在心灵的沟通中逐渐走向文化的意境之美,这是师生合作的最高境界。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克伯屈在设计教学法的实施计划中指出,教师应通过暗示、建议、鼓励等方法指导学生。在学生遇到困难时,鼓励他们将工作继续下去,即使学生的工作进行得非常缓慢,教师也不应取而代之。“自助式”活动单导学模式是一种共学、共享、共升的教学模式,离不开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两大基本要求,只不过这种教学模式更是一个体验语言诗意美感的场所、一个品味文化传统美感的平台,更是陶冶人的性情、充盈人的灵魂的精神家园。

“自助式”活动单导学模式,是践行合作教学的理论与文化课堂融合的一种新的尝试,主要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陶冶性情为目标,通过定位、引领、共享等方式,达到合作共赢、超越自我的课堂境界。这才是有思想、有追求、有感觉、有创新的课堂。

作者简介:江苏省扬州市江都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师生情感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移植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