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时事热点主观题荟萃(上)
2017-01-05宋其俊
宋其俊
一、生态文明——榜样示范、全民参与
2016年“六五”环境日,我国生态文明奖表彰暨生态文明建设座谈会在京召开。首届中国生态文明奖揭晓,来自四川、浙江、西藏、新疆等地的19个先进集体和33名先进个人获奖。中国生态文明奖作为我国生态建设中唯一的政府奖项,由环境保护部主办,面向生态文明建设基层每三年评选一次。
环保部部长陈吉宁表示,生态示范创建为增强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探索生态文明具体实现形式、积累生态文明建设经验提供了重要载体和平台。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6个省(区、市)开展生态省建设,1 000多个市、县、区正在建设生态市县,133个地区获得生态市县命名。该项评奖以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工作为载体开展。
就如何开展好生态文明建设,陈吉宁提出,必须把生态环保作为发展的机遇而不是“包袱”,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必须将工作目标和任务具体化、时限化、责任化;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必须充分发挥制度的引导、规制、激励和约束作用,用最严格的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倡导全民参与,发挥榜样示范效应,使每个人成为良好环境的享有者、保护者。
(1)请你分析为什么国家努力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开展生态文明奖评选有何意义?
(3)“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6个省(区、市)开展生态省建设,1000多个市、县、区正在建设生态市县,133个地区获得生态市县命名。”这说明了什么?
(4)建设生态文明,我们必须坚持什么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 ?
(5)“生态整治是需要共同发力的事,要有拧成一股绳的合力。” 这说明了什么?为了建设生态文明,请你从企业、个人的角度谈谈做法。
参考答案
(1)这是由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目前面临着严峻的人口、环境、资源问题,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是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保护好生态环境,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改善健康状况;有利于建设美丽中国,造福后代;有利于实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等等。
(2)有利于唤起人们对建设生态文明紧迫性的认识,激发人们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有利于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为生态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3)我们国家和地方政府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果。
(4)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战略。
(5)企业: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切实履行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推广新技术,开发新能源;加大治污投入,进行防污治污的技术创新,严格按照环保标准进行生产,不排放有毒有害气体等。
公民:认真学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增强环保意识,宣传环保知识;落实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行动,积极参加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公益活动。
二、合作交流 中东欧三国之行及上合会议
材料一:2016年6月17日,习近平主席对塞尔维亚和波兰进行国事访问,也是继3月访问捷克后,今年习主席对中东欧展开的第二次外交行动,在巩固传统友谊、深化互利共赢的同时,也将给中国-中东欧国家关系发展注入新动能,开辟新维度,开创光明未来。
材料二:2016年6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发表《弘扬上海精神 巩固团结互信 全面深化上海合作组织合作》的重要讲话。他强调,本地区面临更多综合性挑战,需要各国协力应对,要坚定遵循上海合作组织根本宗旨和原则,牢牢把握发展大方向。成员国元首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十五周年塔什干宣言》以及关于批准《〈上海合作组织至2025年发展战略〉2016—2020年落实行动计划》、批准签署《关于印度共和国加入上海合作组织义务的备忘录》、批准签署《关于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加入上海合作组织义务的备忘录》等决议。
(1)“深化互利共赢”“全面深化上海合作组织合作”表明了当今世界怎样的发展潮流?
(2)我国积极推进巩固团结互信、加强国际合作说明了什么?
(3)习近平总书记表示,中方愿在2017年至2019年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培训1 000名贸易便利化专项人员,根据各国需求提供海关设备和技术支持,并为各成员国援建一个质检实验室。说明了什么?
(4)我国为什么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
(5)我国的发展既面临机遇,也面对挑战。我国应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参考答案
(1)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我国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是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中国人民愿意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一道,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3)中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我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4)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是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的要求;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我们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善于合作是时代的要求,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竞争合作求双赢,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良好的合作。
(5)树立忧患意识,居安思危;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提高综合国力;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鼓励创新,提高科技水平,建设创新型国家;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战争。
三、坚持“九二共识” 实现两岸统一
材料一: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2016年6月25日表示,因台湾未能确认“九二共识”,5月20日台湾地区新领导人蔡英文上台后两岸联系沟通机制已经停摆。这是国台办首度在公开场合或书面说辞中明确表示,两岸事务主管机关联系沟通机制已陷入停摆。
材料二:第八届海峡论坛2016年6月12日在厦门隆重举行,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强调,我们的对台大政方针是明确的、一贯的。我们将继续坚持“九二共识”政治基础,坚决反对“台独”,坚定维护一个中国原则,继续推进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台海和平稳定。我们将不断完善政策措施,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工作、生活提供更多便利。积极支持大陆台资企业转型升级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两岸产业融合发展。我们热忱欢迎广大台湾青年来大陆施展抱负,为他们在大陆学习、就业、创业、交流搭建更多平台,同时鼓励开展两岸科技研发合作,深化两岸学术交流。
(1)请你查阅资料回答:“九二共识”的核心是什么?
(2)举行两岸海峡论坛的意义有哪些?
(3)针对材料一的现象,国台办表示,“台独”是台海和平与两岸关系稳定发展的最大祸害。请你结合教材知识分析“台独”会不会得逞?为什么?
(4)两岸关系的未来在青少年。请你谈谈我们可以为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做些什么。
参考答案
(1)“九二共识”的核心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增进两岸人民的彼此理解,拉近心理距离,促进心灵沟通;促进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快两岸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有助于消除两岸的隔阂,为最终实现祖国统一创造条件。
(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人民是骨肉兄弟。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4)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拥护和宣传“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学习和遵守《反分裂国家法》,积极依法同破坏祖国统一的行为作斗争;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为完成统一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科技成就斐然
2016年6月20日,德国法兰克福国际超级计算机大会(ISC)公布了新一期世界500强排名,我国自主研制的“神威·太湖之光”成为全球运行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三项在“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上开展的应用课题荣获“戈登贝尔奖”提名,中国超算上榜总数量首次超过美国名列第一。
2016年6月25日晚8时00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为发射货运飞船而全新研制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603秒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近地点200千米、远地点394千米的椭圆轨道,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圆满成功。
(1)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2)上述材料中的事实是我国坚持什么战略的结果?
(3)结合教材知识,分析我国取得上述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4)我国科技发展迅速,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对我们青少年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参考答案
(1)我国科技发展迅速,在部分领域已经跻身世界前列。
(2)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3)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取得一系列科技成果的根本保证;我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自主创新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广大科技工作者团结合作,积极承担责任,无私奉献,艰苦奋斗。
(4)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结合起来,将个人理想的实现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努力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争取有所创造、有所发明,在不懈追求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树立合作观念,培养团队意识,艰苦奋斗。
五、多措并举 强力反腐
材料一:2016年6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加上此前正式实施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相关文件,中国共产党治理腐败的制度笼子已越扎越密实。
材料二:2016年7月4日,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原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原部长令计划受贿、非法获取国家秘密、滥用职权案进行了一审宣判,认定令计划犯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犯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犯滥用职权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令计划当庭表示服从判决,不上诉。
(1)对令计划的判决说明了什么?
(2)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为什么要严惩腐败现象。
(3)减少腐败现象,我们应该如何做?
参考答案
(1)我们党和国家依法惩治腐败的坚决态度和坚定决心;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要求;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践踏;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和政府努力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等等。
(2)腐败行为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损害党的形象,降低党的威信,影响党群关系;破坏社会稳定,危害国家政权;败坏社会风气;危害社会公平正义。反腐倡廉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维护法律的权威地位,保证国家的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
(3)行使监督权,当我们发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失职、违法行为时,有举报、揭发他们的权利。可以直接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表达我们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可以给有关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直接向有关人员反映情况;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论采取何种方式行使权利,都应该而且必须是合法的。
六、“工匠精神”助力发展
材料一:2016年6月29日《石家庄日报》刊发文章《“工匠精神”助力发展》。文章指出,“认真并不会输”。工匠精神贵在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爱岗敬业、守正创新。以严谨的态度,规范地完成好每一道工艺,小到一个零件、大到一部机器,每一道工序、每一次组装,都能显现劳动创造的价值归宿。
材料二:每年大学毕业典礼上,母校校长的临别叮嘱,字字珠玑,让人多年后仍难以忘怀。工匠精神,成为今年多位校长毕业演讲推崇的热词。沈阳农业大学校长刘广林叮嘱学生:“中国腾飞要有工匠精神,就是要定得住心,耐得住性,摒弃浮躁,务实求真。”沈阳工业大学校长张铁岩在演讲中说:“作为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大家首先要发扬工匠精神,扎实做好本职工作。每个人发挥出自己的价值,汇集在一起就是一个大国崛起的强大基础。”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弘扬“工匠精神”有什么重要意义。
(2)“工匠精神”对我们青少年的成长有什么启示意义?
(3)如何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工匠精神”?
参考答案
(1)有利于推进科教兴国,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有助于践行爱岗敬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风气;有助于引导人们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艰苦奋斗精神、敢于创新和创业的精神、责任意识以及诚实守信的美德;有助于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等等。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科学精神,掌握科学的方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我们要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通往理想的必经之路,我们要在学习、生活和将来工作中培养艰苦奋斗精神;积极承担责任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我们要认清自己的责任,做负责任的人;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世的一种美德,我们要诚实守信;等等。
(3)推进科教兴国战略,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加强宣传教育,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风气;对爱岗敬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贡献的劳动者予以表彰和奖励;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