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所幸月未满

2017-01-05袁玥迩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才情灵气世事

袁玥迩

张爱玲提到人生三大恨事:“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而她所提的最大一恨是:高鹗续《红楼梦》,死有余辜。

“三恨”足见这一绝代才女对完美的渴望,但她对写完《红楼梦》却无比痛恨,这听起来似乎矛盾。事实上,古往今来,人们对这一曲《红楼》总是在前赴后继地研究和续写,但即使是最著名、最贴切的续写,也同样受到无数排斥、责备。因为那些续写虽有文有境有意,却再难有《红楼》之气、《红楼》之魂。或许这便是《红楼》的妙处所在,圆将至极限,能产生无限的张力和想象。所以有人揣测,哪怕是曹公自己去写完写明写透了《红楼梦》,这完整的书也未必能有现在这本未完之书的韵味和灵气。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红楼梦》之美在于它并不完美透彻。圆未至极限,尚留三分在读者的意会里。而书中的描写也揭示了留得一分、不求完满的重要。

黛玉最大的美并不在她的姿态如何玲珑、五官如何精致、才情如何纵横,而在于她那“泪光点点,娇喘微微”的一分不完美的病气。也正是在药香氤氲中才有了潇湘馆独一无二的的意蕴。黛玉虽有出众的相貌,绝代的才情,但也有着性格上的小气和生活上的不幸。纵使有“偷来梨蕊三分白”的芬芳,却免不了“冷月葬花魂”的孤寂、“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凄凉。她便如未满的月亮,残缺却真实,让人们对她身上的那份柔弱分外疼惜。

而宝钗无疑就是一轮满月。“脸若银盆,眼如水杏”,为人处世、举手投足都完美到不差分毫。有人说她心机深,我想说但愿如此,其实她更像满到失了自己的真性情而成为人们心中完美的样子。如若真是心机深,又怎会满了一生,最后却只落下无爱无求的一声叹息!

《红楼》中,不满之意不仅在于人物,还在于整个家族。贾母中秋赏月,即便寒意侵骨昏沉倦怠,仍在十五明亮的满月下不肯离去。王夫人劝说:“明日再赏十六,也不辜负。”她才睡去。十五月亮十六圆,只有因此才肯放弃眼前的,这也体现出世家大族的特点:贪满。只要是圆满的便定要占有,只要能寻得法子便去求得更满。

而古代看通世事的贤士多赞十四之月,“留得一分到明朝”,这便是为人持家的关键所在。如饮酒,一壶酒欠一杯便好,惺惺寂寂,多一杯,便可能头晕目眩、丑态毕露。

秦可卿托梦王熙凤那段中,秦氏有一番话:“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现如今很多人与四大家族一样,想方设法揽来各方金钱权利填满自己的月亮,怎知自己望着完美柔润的月光时,即将袭来的会是迅速的亏损缺去?最后只留一钩残月的凄冷暗寂。

南怀瑾先生说过:“吉事怎样方得长久?有财富如何保持财富?有权利如何保持权利?这都要做到‘不欲盈。”是呀,关键是在欲盈。世事如是,人生如是,文章如是,《红楼》更如是。

于是回头再来论书,高鹗续《红楼梦》,人们对此褒贬不一。而金圣叹腰斩《水浒》,又何尝不是?米洛维纳斯的断臂,《富春山居图》的残损,同样让世人感叹不已。但由此可以肯定的一点是,鸿篇巨作大都处于不完美之中,因此才有了一种“此情可待成追忆”的悠悠意蕴。

若是鲥鱼无刺,必将捕尽于江湖,啖尽于碗盘;若是海棠有香,必亵玩于人手,沦为脂粉俗物。所幸《红楼》未满,才有它独特的韵味灵气,数百年来被无数学者不断研究品味。所幸世事未满,才有了所谓生活,让芸芸众生留恋滚滚红尘。所幸明月未满,才有了无数名篇佳作,让你我魂颤神迷。

所以,《红楼梦》,是用不全的章体,追求完全的美感,让一代代人思索研究。而生命,须用半饱的姿态,去追求未满的一份月明,知足中保持一份遐想与回味。

猜你喜欢

才情灵气世事
印花之心
咏北京冬奥会健儿
观菊赏鹦有怀
无 题(1)
镂空工艺
尊重
识时务者为俊杰
柳枝词
一路惊喜
世事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