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与研究
2017-01-04邵尧东
邵尧东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主要途径,也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开发思维的重要途径。我们应当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时情感的熏陶。本文从多个方面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朗读指导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52-02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因此,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那么,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哪些教学策略提高学生朗读能力呢?
一、通过阅读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语文阅读教学过程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小学语文所选课文皆是文情并茂的佳作,都是作者情感的凝结。阅读这些文章,就是主动与作者交流,体会作者、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学生只有结合自己人生阅历和生活积累,倾听与理解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情感,结合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这样才能深入理解作品内涵,真正把握作品。阅读过程就是与作者心灵契合的过程,更是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教师要把阅读教学中学生主动探究落到实处,不摆花架子,在阅读教学课堂中以主动探究为中心组织教学。
二、通过“评读”, 让学生在互动中提高
恰当的、有针对性的朗读评价能起到激励、启发、引导作用,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这就要我们一边要不断地提高教师自己对学生朗读的评价水平,另一方面也要教会学生正确的评价同伴的朗读。
让学生对同伴的朗读进行评价,能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主动地对文本进行理解、揣摩,同时在学习活动中学会倾听,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因此,在朗读指导中,我们应当把更多评价机会留给学生。一方面,我们要让学生知道他们可以评价些什么。另一面,我们要让学生学会用什么方式进行评价。我们在教师自己不断追求评价艺术的同时也一定要教会学生在评价别人的朗读的时候,应该首先热情的肯定优点,然后委婉地指出不足之处,恰当地提出改进的方法。这样,对保护学生参与读书活动的积极性,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是十分有益的。
三、通过范读领路 引起学生的共鸣
小学生模仿能力强,教师的示范性朗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范读,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并且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效应。教师要经常给以示范,不论是整篇整段的范读还是一句一句或一个词一个词的跟读,都会给学生一个正确优美地朗读模范,同时以范读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从“范读”中去思索、鉴赏、揣摩,达到范读启情的目的。教师的范读最容易感染学生,也最容易引发学生的朗读激情。因此,教师要借助美的声音、美的表情、美的动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对课文丰富的情感体验传递给学生,鼓舞学生的情绪,激起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学生进入课文描述的情感境界,获得准确、鲜明的感知。
四、通过自读感悟,对学生进行巧妙点拨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从读得正确到读得流利,再到读得有感情。教学中,要充分给予学生读书时间,边读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带着对文章的情感读文,让自己的情感在读书声中流淌。新课标强调: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体验。我们如果常用“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一读”,或“把某某语气读出来”这样的语句启发学生朗读,就如隔靴搔痒。也有老师在朗读指导上是从技巧上入手,但仅仅是让学生知道,这句要用欢快的语气读。那句要用忧伤的语气读,这个字要重读,那个字要轻读……这样的指导也许在朗读的声调上会有点效果,给人的感觉是有抑扬顿挫了,却没有学生深刻的情感体验。
有人说,语文是一曲婉转动听的歌,是一幅意境高远的图画,是一首含蓄隽永的小诗……总之,我们语文教师应在语文新课标的指引下,高度重视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指导学生开展有效的阅读活动,不断提高阅读能力,着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文;尽享语文之美[J];山东教育;2006年10期
[2]贺婷;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五组课文学习检测[J];金色少年;2001年12期
[3]王惠;关于小学语文拼音教学的几点思考[J];快乐阅读;2008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