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评价
2017-01-04宋恩锋
宋恩锋
【摘要】2007年高中教学实施新课改以来,主导式教学一直占居课堂学习的主流,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课堂教学效果始终变化不大,而普通高中的效果反而逐渐下滑,对此,我校采取了“七看标准”的课堂评价手段,引导教学模式从“教中心”向“学中心”进行转变。
【关键词】新背景 新课改 新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26-01
课改的重地在课堂,课堂的导向在评价,评价的标准必须取之于学生发展,因此课堂评价将成为课堂教学的关键的环节,而且将成为课改棒,如何评价?以下陈述仅供参考。
一、看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的方向
李炳亭把教学目标称之为一堂课的灵魂,他说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有什么样的教学就有什么样的学习,有什么样的学习就有什么样的结果,所以我们把教学目标视为一堂课完成教学任务的方向、落实教学任务的尺度、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我们还把它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参照。因此教学目标要做到从学情出发,以生为本,充分体现教学目标的5大功能——导向、控制、激励、中介、测试功能;同时陈述能学、学会、会学三个尺度问题。
二、看引言——课堂教学的起点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但高超的导课艺术是一种创造,是老师智慧的结晶,而且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足以说明引言的重要性,实际上好的课堂导入如同磁铁一样源源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它宛如桥梁将旧课与新课有机联系,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和方向,这不仅能够迅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欲望,而且还可以树立教师的形象、威信,增加教师幸福指数,为自己的有效课堂教学打下坚实基础,因此我们要掌握过渡性、问题性两大基本类型。
三、看问题设计——课堂教学的灵魂
问题设计是学生思维的起点,是课堂教学的灵魂,问题设计科学合理不仅能引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还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需求,陶行知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没事问。所以,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精妙的问题设计,清晰问题设置的五性艺术:1)问题的适应性,即不要太难也不要过简;2)问题的趣味性,即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具有诱导性;3)问题的有效性,即明确、不含糊与当前教学有关;4)问题的系统性,即围绕核心提出系列且层次分明的问题;5)问题的敛散性,课堂教学问题设置应既有收敛性,又有发散性,做到敛散相济、相得益彰。
四、看过渡语设计——课堂教学的纽带
过渡语在课堂教学中且有两大功能:一是承上;二是启下,如果过渡语设计自然、科学,则会使整个课堂显得逻辑性比较强,容易聚焦学生的注意力,不易溜号。
五、看互动双边活动——课堂教学的核心
学导有序、生动活泼的双边活动必将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进而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我校双边活动要求以学生主体、老师主导、教材主载、问题主线为前提,精心安排设计五步环节:引、学、评、点、练;渗透好四个结合:思启结合、放收结合、议讲结合、练评结合;引导好三种学习方式(独学、对学、群学),实现两个追求:轻松愉快、师生和谐的教学追求目标;创造一个氛围空间无拘无束自由呼吸的空间,总之课堂上凡是学生能通过自己主动探索解决的问题,教师绝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绝不提示;凡是学生需要合作的(原则先独学)就大胆放给学生,陶行知曾说:好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正验证了此观点。
六、看习题设计——课堂教学的保障
习题设计主要验证基础知识识记、理解的程度,能做、会做、熟做三个不同层次,则成为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尺度,也是学以致用的主要阵地。因此,我们建议对待习题设计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习题选取首先要具有基础性、针对性、典型性,即一点一练;二是习题选取要具有层次性、系统性、完整性、代表性,即对本课知识的综合运用练习,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整合知识的运用能力。
七、看学习收获——课堂教学的升华
学习收获是一堂课基础知识的高度归纳总结,不仅要总结出单个的支离破碎的知识,而且还要弄懂、弄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这也是以往普通的课堂教学小结的一般要求,此外学习收获还是检验本堂课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如果课堂效率高、知识理解的好,则会出现两类收获:一类是有内在联系地呈现基础知识;另一类还能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实践应用或思想教育。
总之,课堂教学一定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主载,以问题为主线,不断引导学生,发动学生,以实现轻松愉快、师生和谐的教学目标追求。
参考文献:
[1]杨能生.《重视个体发展,促进全面发展》,教育研究,1998年第3期
[2]陈爱欣.《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中国人民出版社,1999.6第一版
[3]张海臣,李炳婷.《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山东文艺出版社,2014.2第10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