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教学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的应用
2017-01-04梁植刚
梁植刚
摘要: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任何一种成功的模式都是教师心血的结晶。“学有定法,教无定法。”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基本模式进行教学,还要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适当调节某些教学环节和步骤,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祖国的未来培养出大批有智慧、有创造力的人才,为圆中国梦做出我们最大的努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创新
有人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教育家陶行知曾用“点石成金”的故事作比,强调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当今社会由学历型社会进行到学习型社会,学校不可能向学生传授一辈子知识,而只能为学生“学会学习”打好基础,努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真正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创新思维,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笔者在多年的研究实践中,摸索到语文学科中的一种教学模式,即“学”“思”“乐”。这种教学与以往的教学相比,实现了三个方面的转变。
一、变传统的机械传授为自主学习
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基本程序为“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这一套结构基本上属于机械地传授知识,学生始终在教师的“主导”下被动学习,一直跟着教师转。传统的讲读、导读教学模式,冗长的情节分析,烦琐的提问应答,僵化的章法讲解,占据了课堂,剥夺了学生的读书时间,侵占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学生不能“自主学习”,何谈“学会学习”何谈创新精神的培养?一篇文章是一个完善的整体,“分析讲解法”,把它弄得支离破碎,犹如一个漂亮的花瓶,教师费尽心机把它打碎,反复展示给学生一块块碎片。这种索然无味的语文课,使学生“望文生厌”“读文色变”,怎么提高语文素养?
创新课堂的第一步就是将学生从“学会”转到“会学”上来,变传授为自学。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感悟,在阅读实践中完成语言的感悟和积累,提高语文综合能力。笔者执教第一步,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一读,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掌握课文的基本思想。二读,带着问题读,培养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找到不理解、读不懂的地方。三读,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学生读的过程中了解好、中、差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必要的提示和指导。
在笔者执教的课堂里,所用的教学方法绝大部分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方法。这样不但记得快,而且记得牢。学生的自学不但代替了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学习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二、变教师讲授为师生双向交流或学生与学生间的解惑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占相当大的比重。不少教师总担心讲不细、讲不透,因此挤占了学生读书思考的时间。费时多,费力多,但收效低。我认为小学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是必不可少的,但要讲在重点处、疑难处,必要时把讲压缩到最低限度,把时间让给学生去读、去问、去思,让学生从“应答”转到“学问”上来。笔者执教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环节叫“百家争鸣”,也就是“设疑”“解疑”过程,只不过“设疑”是学生设疑,教师把学生的疑问归类,“解疑”也是学生解疑,即把全班分为甲方、乙方、丙方、丁方,在规定时间内允许每方提出几个问题,超过时间,则换另一方提问。然后本方问,先让他方解答,若他方回答不上来,本方也可解答。这种同组间的轮问轮解,学生、教师间的设疑、分析、解答编织成课堂教学信息网,对学生获取知识、训练能力能发挥较大的功效。这样的课堂教学既有优、中、差生的信息交流,也有教师与优、中、差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既解决了问题,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真正践行了“为学患无疑,有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贵有疑,一堂课上得好不好,要看学生自己解决了多少“问号”,教师有没有在学生感到困惑时讲得具体、明白、有实效。
三、变练习题负担为轻松“消化”
传统的教学,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布置作业、反复练习。笔者认为,确有指导意义,作为则“优质”,反之则为“劣质”。作业应从“指导自学”入手,以“学问互教”为重点,最后转入“练习改错”。学生时时是主动者,事事自主参与。这样对所学的知识始终是层层深入、节节生根。如,抄写生字或组词、默写都放在课内完成,教师只需检查、订正结果,让学生自己记入班级错题档案。要求背诵的课文,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鼓励学生先说后背,这样很快在规定时间里轻松“消化”,使学生学得愉快、主动。笔者习惯让学生记错题本,错题分周整理和月整理,每周把错题整理好,周末看,看后觉得还有问题,做好标记,月末再看,整理到月整理的错题本上,期末复习时学生交流看,互相交流自己的思想,每学期的期末考试,笔者执教班级成绩都在全镇的前列。
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任何一种成功的模式都是教师心血的结晶。“学有定法,教无定法。”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基本模式进行教学,还要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适当调节某些教学环节和步骤,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祖国的未来培养出大批有智慧、有创造力的人才,为圆中国梦做出我们最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