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冷链 中国物流新风尚

2017-01-04王碧清

中华儿女 2016年22期
关键词:生鲜食品冷库顺丰

王碧清

冷链物流不同于普通物流,其硬件水平和货物运作要求较普通货物更为复杂,对于信息化的配置、运营人员的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都有较严格的要求

当网购增多,人们对运送产品的多样性、品质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再满足于普通的文件、衣物等寄送,而将目光投向了其他地区的水果、巧克力、海鲜,甚至鲜花……这不仅对快递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因此促使了更精细化物流形式的产生,冷链物流便应运而生。

冷链物流是为保持新鲜食品及冷冻食品品质,使其从生产到消费过程中,始终处于低温状态的配有专门设备的物流网络,主要应用在食品、农产品、医药和化工等领域,其中食品、农产品冷链占比最大。不同于普通物流,其硬件水平和货物运作要求较普通货物更为复杂,对于信息化的配置、运营人员的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都有较严格的要求。

据统计,我国2008至2014年冷库储存容量复合增长率为35%,2015年冷链市场规模达1583亿元,预计到2020年冷链将达到3479亿市场规模。

尽管同国外成熟的冷链系统相比,我国的冷链物流仍有差距,比如2015年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冷藏运输率分别为30%、50%和65%左右,腐损率为15%,8%和10%左右,相比发达国家5%水平仍较高,但日益增长的需求为迅速崛起的电商、物流企业提供了巨大机遇。

2014年9月25日,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推出“顺丰冷运”品牌,瞬时吸引了行业的目光。“顺丰冷运”旨在整合顺丰现有物流、电商、门店等资源的基础上,为生鲜食品行业提供冷运仓储、冷运干线、冷运宅配、生鲜食品销售、供应链金融等一站式解决方案。本篇我们将走进顺丰北京大兴冷库一探究竟。

为什么要做冷链?

“当客户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做出改变。做了这么多年的快递,其实没有明确的区分,现在顺丰做了区分、建立了冷链,其他快递还没有区分。”顺丰冷运北京分公司负责人徐二庆说。

2014年,顺丰在北京成立了冷运分公司,得知这一消息的徐二庆主动请缨去做冷运的整体筹建工作。“因为我觉得冷运是符合市场需求的,它的前景非常光明。我想真真正正地做出一番事业,为中国的冷运界做出贡献。”他满腔热血地说,“冷链运输的前景有一种朦胧的美。就像我们站在山上看下面的村庄一样,云雾缭绕,朦朦胧胧看不清,却宛如仙境般令人向往。”

然而,美好的前景中也总有暗流和玄机。对于徐二庆来说,转变思维,无疑是一大挑战。“如果我们依然采用快递思维去做冷链,相当于没有改变、没有创新,还是快递。主要就难在探索冷运独特的运营模式,因为很难跳出顺丰十多年的快递思维。”

对于冷链物流来说,徐二庆认为,冷链运输作为第三方供应链,直接连接生产端和消费端,将生产者的产品直接输送给消费者,剔除了多个中间商倒手而抬高的物价,从而给生产端和消费端双方创造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做的不只是运输,更是做服务的叠加。通过运输能力、科技、包装、质量、全程温控,来增加货物的价值,让客户先‘赚钱。”

比如,吐鲁番的葡萄如果用普通快递方式运输,多半会烂掉,使得北京的客户很难品尝到吐鲁番葡萄的原汁原味。而顺丰冷运对葡萄采用了特殊的标准化包装:将两层特制的塑料袋之间充满空气,然后再去包裹葡萄;对不同品种的葡萄也有不同型号的包装,如“小串装”、“大串装”等。他们还专门做过实验,将特殊包装后的葡萄反复、随意地扔到地上,然后检查包裹内的葡萄是否会破损,实验结果当然是完好无损。“既然刻意的去‘扔都没事,那么在运输中更不会有问题。”徐二庆自信满满地说。

“有了冷链运输,大家才会更加关注生鲜食品的安全,对食品安全有更高的需求。这对每个人都是好事,标准越高、要求越严,对消费者越有利。”徐二庆坚信,做冷链运输也是积德行善的过程。“做冷链运输绝不是出于对物质上的追求,我不在乎自己能得到些什么,而是真正从客户角度出发,尽全力满足客户需求,而这也正是顺丰的价值观。对此,我们也在管理层的研讨会上多次交流,我们都是想通过顺丰这个平台来成就一番事业。”他畅想:在未来,顺丰冷运将奔驰在全国的大街小巷,为全国人民的食品安全保驾护航;同时,冷运将带动全国各地特色经济的发展,将货物从生产者“一站式”送到消费者手中。

冷运订单的背后

大兴冷库占地6000余平方米,高7米,卸货及停车区域达2000平方米,可供多台大型车辆及小型货车同时作业。其中冷冻库面积693平方米,恒温库面积492平方米,冷藏库面积1848平方米,中转生产区2217平方米,装卸缓冲区554平方米。

在通往冷库前,是订单的接收操作区,10位订单员负责每天2000单左右的货运量。当系统收到订单之后,随即打印出拣货单,然后订单员同冷库的拣货员进行交接。拣货员就可以根据货运单进行拣货。徐二庆坦言:“现在还没有达到和欧美、日本一样可以普遍自动拣货的水平。但是我们的系统比较先进,所有的系统都是顺丰科技自己研发的。我们大概有100多套系统,每个系统的版块也会随着业务需求的改变而更新,如同我们的巴枪可以不断升级一样,整个后台的集成性会越来越强。”

“这里的订单员在订单下发之后,即可以打印订单波次,从打印波次到拣货,10分钟左右就可以完成”,冷库管理员刘帅帅介绍:“我们早上8:30开始接收订单,晚上7:00结束订单。”

进入仓库之后,会有一个缓冲区,用来防止冷运货物脱温,尽管每个装箱口均为无缝对接,每个口对应不同的温区,但缓冲区依然安装风机,保持恒温,防止货物从冷藏或者冷冻区域出来之后,出现脱温现象。徐二庆说:“这里可以说不存在脱温。虽然这个时间不是很长,但是我们是全程温控。”

如果站在厂房的上空,一定可以发现,订单操作区域的传送皮带成U型,基本上所有的加工、包装、装车都在这条流水线上完成。在U型传送带的一侧,还有一条“单品”传送单,作为高峰期、大宗货物的流水运送,一个小时平均可以完成500单的快件量。

U型传送带当中的一条为“多品”操作区,有一些订单不只一个品类,比如一位客户不仅订了鸡肉,还有鱼肉、虾类,那么“多品”操作台便可以完成这些订单。每一个多品的包装台从生产、产品信息复核、包装,以及快递信息的处理,操作人员全部可以站在同一个地方完成。每位操作人员在登陆系统时都要录入自己工号,方便后期的管理、追溯。

另外,如果是同城的货物,所有的商品都会放在顺丰特质的EPP保温箱内配送,刘帅帅指着一个看起来比普通泡沫箱结实许多的深灰色箱体介绍道:“这个EPP就是顺丰冷运实验室针对冷链、冷媒特制研发的保温箱,保温效果很好,环保而且密度很高,抗压性强。”由于每一个EPP保温箱造价较高,这些EPP都会有自己对应的“顺丰资产条码”,后期还会有专人进行回收、清洗、消毒、晾晒再利用。“可以说,我们是规则的制定者,EPP保温箱,是顺丰最早开始原创使用的,也有一定的推广。”徐二庆说。

2014年底,顺丰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武汉及成都建立起10座、近6万平方米的冷库,并实现9条冷运干线加100台以上的冷链干线车辆。2015年初,顺丰正式成立“冷运事业部”时,分离医药冷链和生鲜冷链资源;2015年8月,顺丰又上线了“冷运城配”和“冷运专运”两款针对生鲜电商的产品,进一步完善冷运服务体系,并在冷运方面织就了四大网络,即冷运仓网、冷运干线网、冷运配送网及冷运监控网。可以说,顺丰冷运在发展冷链物流方面专注非常且不遗余力。

一切为了更好

在大兴冷库的生产区中,张贴着一张“冷运质量口诀”,第一句便是“冷链温控是核心,温度差异要记清”,冷库中的每一个区域都对应着不同的温度,恒温类15-25°,冷藏为0-10°,冷冻低于-18°。除了冷库中严格的温控、缓冲区的设置,每一辆冷运车也都有相应的应急预案和司机的培训机制。

对于驾驶冷运车的所有司机,每个月都会有至少两次车辆4S店的老师和冷机4S店的老师的面授机会。“冷运车驾驶司机必须具备最基本的能力,简单的应急操作必须会,要熟记故障代码等。如果不是硬件问题,临时的问题司机现在自己都能处理。出现问题时,总调负责协调资源,以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和响应速度。目前为止,顺丰冷运并没有出现过任何重大的或者说对客户、生产者产生影响的问题。”

谈及顺丰冷运的企业文化,徐二庆说,顺丰集团的企业文化都是一样的,核心就是“成就客户”。“如果顺丰想做一件事情,无论多难,一定会做成。我们不在乎物质上的收入,而是真正希望让社会感受到顺丰提供的便利。”

2016年8月19日,顺丰冷运在上海主办了2016中国生鲜食品全产业链峰会,这个峰会有一个重要的议程,是顺丰冷运食品陆运干线网的发布。在会议的最后一个环节,伴随着全场嘉宾的倒数,大屏幕上一个个城市逐一被点亮,最终汇成一幅顺丰冷运干线网络图。

目前,全国53个城市,41条路线,2162个流向,贯通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核心城市;47座专业食品冷仓,491辆自有冷藏车,9877辆外包储备冷藏车,构建成完善的冷仓网络,面向生鲜食品及医药行业。与此同时,顺丰冷运还投入资金研发专业制冷、保鲜设备,提升保鲜效率和能力;通过行业首个冷运包装实验室,不断测试、研发和优化生鲜食品包装的最佳方案;并且配备全网可视化监控体系,对车辆位置、车厢温度进行实时跟踪与监控。

如今,吃到新鲜派送的山东樱桃、阳澄湖的大闸蟹,还有无锡的水蜜桃、海南的香蕉、广西的芒果、广东的荔枝、龙眼都已不是新鲜事,徐二庆透露,下一步,顺丰正在研究“精准温控”,以后顺丰的冷运技术会精准到不同食品都有其对应的温度,以最大程度保证食品的口感和安全。

责任编辑 华南

猜你喜欢

生鲜食品冷库顺丰
四十余家肉类企业被暂停进口
顺丰处境尴尬
韩国人最爱网购大米
川流不息
“顺丰”快递的成功之道
韩国10月CPI年增幅创八个月高位
超市生鲜食品也要标注“生日”了
冷库建设“热”现象
冷库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