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好闺密”
2017-01-04唐博
唐博
近期“闺密”从生活娱乐话题上升为政治话题,和美韩两国当前的政治生态引发的舆论热点不无关系。回望中国历史,我们也不难发现,“闺密”一词和它背后的人物,与政治其实一直保持着某种紧密的关联性。那些小闺房内的爱恨情仇,有时候也关系着帝国的政局变迁和人物命运。
中国历史上第一对好“闺密”,自是非班昭和熹太后邓绥莫属。公元106年,汉和帝驾崩,太后邓绥面对“主幼国危”的政局,决定临朝称制。当其时,班昭已以61岁之龄入朝续写《汉书》,并以老师身份教习皇后和贵人们。邓绥称制时年25岁,因此,特许才华超绝而又敏于言事的班昭参与政事,以补自己治国理政经验之不足。史书对班昭以闺密身份参与朝政是如此记录的:“及邓太后临朝,(班昭)与闻政事。以出入之勤,特封子成关内侯,官至齐相。”
《后汉书》记载了班昭参与政事的一个事例,是大将军邓骘请辞。邓骘是邓绥的兄长,是外戚、权贵、将领,以母丧名义上书朝廷,请求退职,邓绥不打算批准,但又拿不定主意,就想听听“闺密”班昭的意见。班昭上书邓绥,历数历代贤者谦让之美德,准允邓骘辞职的意见昭然若揭。邓绥从其言,准许了邓骘的辞职。
因为“闺密”在政治上的帮助,让邓绥能在长达16年的时间里把持朝政。投桃抱李,班昭的政治待遇也不断提高。班昭之子破格升为关内侯,官至齐国的国相,自然也是邓绥给予班昭的政治回报。公元117年,班昭以老病辞世,邓绥身穿素服表示哀悼,并派使者监办班昭的丧事,可谓情谊深厚。而他们的“忘年闺密”感情,在当时的朝野和此后的民间,也并没有引起很大的非议。
武则天和上官婉儿的关系很复杂。君臣关系是面子,而良友、闺密则无疑是里子,情同母女、状如主仆,则是时人所评。因此,从里子的重要性来说,她们的关系,无限接近于邓绥和班昭,是为历史政坛上的“忘年闺密”。上官婉儿从14岁起就得到武则天重用,两人把持朝政长达27年,上官婉儿掌管宫中制诰,成为无名有实的“巾帼宰相”,影响深及唐朝政坛、文坛。而上官婉儿的悲剧结局,在于她政治上的取势和投机,和韦皇后、太平公主也保持着比较亲密的“闺密”关系,这在中央集权的重门内禁里,是非常危险的。
宋朝的一对好闺密,虽然对朝局没有产生很大的影响,但因在深宫内闱,又逢靖康国变,境遇变化让人唏嘘。宋徽宗皇后郑氏有两个丫环,一个姓乔,一个姓韦。两姐妹平日里侍奉主子建立起信任和友谊,遂私下结为姐妹,并发愿说“苟富贵莫相忘”。偶然的机遇,徽宗临幸了乔氏,后封乔氏为贵妃。不甘心好闺密受冷遇,乔氏便向徽宗推荐了韦氏。韦氏很快给徽宗生了个儿子,这就是后来的高宗赵构。韦氏母凭子贵,恩遇反在乔氏之上。靖康之变,韦、乔这对闺密和徽宗一起,被金人押至会宁,“同甘”之后,经历“共苦”。赵构称帝后,为迎回生母韦氏,多次与金人交涉谈判。公元1142年(绍兴十二年),韦氏得以归国,临行前,乔氏以50金相赠,嘱使者好生照顾闺密。韦氏归国,贵为皇太后,而乔氏最后病死北方。好闺密韦氏,也并没有想办法搭救乔氏归宋。在韦氏看来,自己能平安回来,也属侥幸,时过境迁,南宋太后和皇帝怕是再没有这个能力搭救一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