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中物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法应用的思考

2017-01-03罗华权

中学理科园地 2016年6期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高中物理

罗华权

摘 要:探究式教学是在老师的主导作用下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在这个过程中获取知识,在高中物理课堂上应用探究式教学法,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还可以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本文就针对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讨论,分析探究式教学的内涵及作用,总结其特点,最后提出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问题反思

探究式教学理论与新课程改革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平等对待每位学生,促进每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其打下良好的基础。分析当前的物理课程改革实践,探究式教学方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可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思维习惯和创新能力。所以掌握好的物理科学方法,对高中物理课教学,意义非常重大 [1 ]。

1 探究式教学的内涵

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探究式教学是以老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来获取知识,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课堂教学活动,其强调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与合作讨论,为学生营造一个可供其自由表达、充分质疑、主动探究的学习氛围,这就是探究式教学的基本内涵。对于高中物理教学而言,老师要通过各种方法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提高其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 [2 ]。由此可见,在高中物理课堂上采用探究式教学法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更是物理教学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探究式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其主动探索,加深对物理科学的本质的认识,进一步养成善于思考、善于合作、不断追求真理的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

2 高中物理探究式学习的主要作用

具体而言,在高中物理课堂上采用探究式学习模式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学生参与过程的自主性。物理教学中老师要准确把握“知识”与“过程”的关系,探究式教学更侧重于探究的过程,并非像传统教学方法那样过分追求知识的严密性,强调知识结论,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逐渐发展事物的本质,因此探究也是获得知识的过程。

(2)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此处所指的探究能力主要是指从感性到理性、从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过程,促进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的提升,提高其从正反两面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其系统思维、逆向思维、概括思维及发散思维的形成。

(3)加强学生对自然科学概念的认识。概念是认识、理解事物的基础,对于物理科学而言,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物理本质属性的反映,是抽象的物理知识的载体,因此物理概念的认知与学习至关重要。

(4)可以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探究学习过程中对知识学习的积极态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 高中物理课堂上探究教学的应用

在探究式教学法逐渐盛行的今天,高中物理教学如何应用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提出引导性问题

所谓引导性问题是指老师所提出的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问题,比如,学生“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相关内容时,老师就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你能列举出一个到两个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的例子吗?”、“加速度的表现形式都有哪些?”提出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探究了解加速度、力与质量的关系。老师在进行案例讲解时也要注意,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对实验案例进行深入讨论,之后再将上述引导性问题提出来,使学生可以通过探究解决问题,分析案例中各个物理量的关系,从而分析出加速度、力、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尝试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物理中的定律、公式 [3 ]。引导性问题可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认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 [4 ]。

(2)物理实验中的探究式教学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因此需要涉及到大量的物理实验,高中物理课堂上的实验不能仅停留在操作与观察上,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物理思维能力,因此高中物理实验的设计要侧重于实验的设计思想、仪器的原理等内容,并提高学生认识与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促进其逻辑思维与发散思维的培养。比如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的相关知识时,自动落体运动的定义通常是由牛顿管实验引出的,学生课堂会对牛顿管实验形成一个大概的了解,但是不能让学生在观察现象方面过于集中,否则易忽视对运动本质的思考,因此试验设计可以做出相应的改进:

用小纸片进行自由落体,学生可知道空气阻力会对落体运动产生影响,将自由落体的定义直接引出,再引导学生尝试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打点计时器进行探究,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实验小组。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如物质的质量不同,其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否相同呢?探究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下列问题:如何让质量不同的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如何让物体在没有空气阻力的状态下自由落体运动?学生可以通过分析得出结论:“隔出一个空间,将这个空间中的气体抽掉。”老师接着可以向学生展示牛顿管及获取真空的原理。完成上述探究后,老师再进一步提出问题:物体在牛顿管中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公式是什么?物体质量不等在牛顿管中自由落体时,什么物理量相同?如果位移相同、加速度相同,时间相同吗?等等。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去试验,得出结论时对知识的印象也更加深刻;并且在思辨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

(3)建立学习合作小组

物理课堂上要为学生预留足够的时间、空间,使学生可以多角度、全方位、自主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互相合作,共同提高,丰富其情感经历。因此老师除了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外,还要鼓励其拓展思维,将自己的想法自主的表达出来,为其提供具有争辩性的问题,以供其进行讨论、自主合作及探究,引导学生们交流自己的探究成果,在与他们的互动过程中对自己的想法、操作方法等进行反思与审视,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比如在学习“电磁感应”相关知识时,老师对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磁场方向、运动方向对感应电流的影响,再通过小组内推理、实验等方法论证他们的推断,再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得出结论。老师需要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随时为其答疑解惑,以将自身的主导作用充分地体现出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其交流、合作的能力。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探究式教学法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学生有效获取物理知识的方法之一,因此高中物理课堂上要向学生提供更多探究的机会,使学生享受到探究的乐趣,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当然,探究式教学要注意处理好学生与老师的关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主导作用,而学生则是学习主体,老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主动、积极探究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勇于实践,并通过合作学习互相启发,在老师的科学引导下提高自身的探索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朝阳.浅谈中学物理探究式教学的价值[J].科学大众, 2007(1): 84-85.

[2]曹杰.试论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化学习(高三版),2013(10): 65.

[3]谢宝燕.高中物理课堂实施探究式教学的研究[J].理科考试研究,2014(17):42.

[4]徐瑞. 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导学探究式教学法”的思考与运用[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3(2): 50-52.

猜你喜欢

探究式教学高中物理
高中物理解题中推理法的应用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未来教室:高中物理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小班化教学背景下英语教学策略探讨
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化学习题课探究式教学设计的研究
探究式教学法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