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两融来袭
2017-01-03
两融升,行情起,两融跌,行情落。
《中国经济信息》综合报道
12月12日,是两融标的新一轮扩容实施的首日,然而A股市场却出现大幅调整,两市融资余额也出现明显下降。
两融标的快速扩容
两融细则又见调整。12月2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上交所、深交所将同步扩大融资融券标的股票范围,由现有的873只扩大至950只,新增标的股票77只。其中,上交所的标的股票由485只增加至525只,深交所的标的股票由388只增加至425只。新增的两融标的股票主要为市盈率较低、流通市值较大、交易较为活跃和市场表现较为稳定的股票,调整自2016年12月12日起实施。
这是时隔两年,融资融券迎来第五次全市场范围内的重大调整。沪深交易所表示,此次折算率调整,可提高融资融券担保物质量,进一步降低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有利于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价值投资,进一步促进融资融券业务和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12月12日,融资融券交易新规正式实施。当天,静态市盈率超过300倍或为负数(代表公司业绩亏损)的股票的折算率下调为0,将不再折算为保证金;同时,标的股票范围由现有的873只增加至950只。
一收一放之间,折算率调整成为A股市场大跌的导火索。12月12日当天沪指以大跌2.47%报收,跌破3200点关口。中小板和创业板跌幅更大。中小板指(11453.832, 43.03, 0.38%)数下跌4.47%,报收于6526.36点;创业板指数大跌5.50%,报收于1984.39点,跌破2000点大关。两市近200股跌停。
尽管有一周时间做缓冲,且实施新老划断,但融资融券交易新规的冲击力还是显示无疑。一些市盈率超标或者为负数的中小创个股纷纷跌停。
四次扩容A股现3次调整
此前,A股市场先后经历过四次融资融券标的扩容。第一次是在2011年12月5日。融资融券标的证券数量正式从90只扩容到285只,并引入7只ETF基金。第二次是在2013年1月31日,当日两融标的由之前的278只扩充至500只,并首次将6只创业板个股纳入两融标的。它们分别是吉峰农机、机器人、华谊兄弟、碧水源、燃控科技和蒙草抗旱。第三次是在2013年9月16日。两融标的股将由原有的494只增加至700只。那一次大扩容后,沪深市场两融标的个股占流通市值的比重分别达87%和59%。第四次是在2014年9月22日,新增205只融资融券标的股。至此沪深两市两融标的达到900家(由于大规模调整间歇期,某些公司有可能因合并、ST等原因被调出两融标的,因此两融标的数量也可能随时变化)。
那么,两融标的调整对于A股市场有何影响呢?
回顾历史行情可以看出,在第一次2011年12月5日两融标的第一次扩容当天,由于市场处于弱势,沪指以下跌1.16%报收,当天收于2333.23点。此后到年底,市场继续杀跌,当年最后一个交易日——12月30日沪指报收于2199.42点。
第二次大扩容,2013年1月31日,沪指虽然以红盘报收,收于2385.42点,但此后便进入一轮中级调整,至2013年6月25日创下1849点的近三年低点。
值得一提的是,在经历调整后,那一次被纳入两融标的的6只创业板个股,除吉峰农机外均表现不俗。华谊兄弟、碧水源、机器人和蒙草抗旱甚至创出了当时上市以来新高。
第三次大扩容是在2013年9月16日。当天沪指仍以微跌报收,收于2231.40点。其后大盘总体震荡向下,至2014年1月一度跌破2000点大关。
第四次大扩容的2014年9月22日则恰逢大牛市启动前夜。尽管扩容当天沪市以下跌报收,但最终从2300点下方一路上冲至2015年6月上旬的5178.19点,涨逾1倍。
私募:监管层引导价值投资
那么,现在的两融情况到底如何呢?
根据证金公司数据统计,截至12月1日,两市融资余额达到9694.8亿元,融券余额为47.3亿元。融资融券余额总计9742.1亿元,融资融券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重达到2.38%。
而在9月30日,即国庆长假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沪深两市融资余额仅为8717.8亿元。这意味着不到两个月时间,两市两融余额增加了1024.3亿元。
由于融资余额占两融的绝大多数,我们先来具体看看融资情况。
从今年以来的情况来看,融资活跃度往往和股指上涨紧密相关。以沪指为例,自今年1月底触底2638.3点之后,沪指完成了2次“升降”,高点分别出现在4月中旬和7月中旬,而这同样也是融资活跃度较高之时。
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显示,在4月14日,沪深两市融资余额曾达到8951.4亿元,4月13日、4月15日和4月19日这几个交易日,融资余额的数据也都保持在8900亿元之上。同样的,7月19日、20日和21日这几个交易日,所对应的融资余额也都保持在逾8800亿元的水准上。
而国庆假期之后融资余额的大幅上升,也伴随着沪指震荡向上——10月1日~12月2日,沪指区间涨幅已达7.96%。
个股方面,在纳入同花顺iFinD统计的874只两融标的中,国庆长假以来共有664只个股出现融资净买入,占比75.97%;仅有210只出现融资资金净偿还,占比24.03%。
其中,中国建筑、中国联通和格力电器位列融资资金净买入前三位。国庆长假之后至今(10月10日-12月1日),3只个股融资净买入金额分别高达45.12亿元、23.84亿元和23.34亿元。此外,伊利股份、中国中车、中信证券、城投控股和京东方A5家公司融资净买入也超过10亿元。
那么,这一次两融标的扩容又将对大盘产生什么影响呢?
一位私募人士指出,本次扩容证监会已明确说出了希望,那就是希望投资风格要往好股票、合适的价格上引导,避免“劣币驱逐良币”,一味搞小、搞新、搞概念搞重组。“徐翔案开审,叠加深港通开通,养老金入市步伐渐近。正本清源,用资本市场加快经济转型和去杠杆,是一着妙棋。管理层是在做正确的事情,倒逼投资者结构和思维的转型升级,更多去进行价值投资,投资蓝筹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