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6年,谁在分羹知识经济?

2017-01-03贺佳雯

中国经济信息 2016年24期
关键词:喜马拉雅知识经济内容

贺佳雯

从罗振宇大张旗鼓力推得到平台,到知乎值乎live和在行分答的爆点交战,从《奇葩说》老僵尸的“好好说话”赚得盆满钵满,到喜马拉雅推出123知识节,联合马东、吴晓波、华少、龚琳娜、梁冬等850位知识网红、2000多节知识课程打造知识版的“双十一”,最终24小时卖出5088万元,要知道这个数字与2009年首届淘宝“双十一”销售额是持平的……

这时候,人们都开始热议:2016年,知识经济时代终于爆发了。

付费起风

上线于今年5月15日的付费问答平台分答实现了现象级的爆红。相比其创始人姬十三更早推出的在行,分答像是语音版在行的mini版,可以向平台上的大V提问,大V则看问题和价格选择性回答,时间限定在“60s”内。此外,分答还加入了偷听环节,提问者可能要花费3000元的问题,偷听者花1块钱就能分享到答案。

窥私、娱乐、八卦、猎奇……分答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爆炸性传播,成为一款名副其实的爆款产品,并且在王思聪参与回答问题时达到了顶峰。王思聪回答了包括“性生活”在内的32个问题,最后获得了23.8万元的收益。尽管这个数额对于这位中国最著名的富二代来说根本不值一提,但毫无疑问分答打开了知识变现的切口。

“我们的APP在苹果系统中遭遇了三次审核,每一次不通过再打回都让我很焦虑。如果分答再晚半个月上线,我真的无法预料会如何。”姬十三在接受《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回忆道。

姬十三并非杞人忧天。与分答模式类似的另一款付费问答产品,知乎Live就在分答上线前一天,5月14日的“知乎盐Club”上正式发布。

相比于分答有限的“60s”,知乎live的几十分钟到几小时,集中于足够有观点有内容的专业性知识问答,对应的是一线城市最流行的分享会。虽然两者同质化程度比较高,但其在专业性上的差距,巧妙分流了其受众用户。

这一年知识经济火了的不仅是分答和知乎Live,还有越来越火的喜马拉雅。12月3日喜马拉雅开启国内首个内容消费节“123知识狂欢节”,号召重视知识的价值,并在此前向所有用户派发总价值2亿元的“知识红包”。

“我专注,你随意,这是知识付费时代的根本逻辑。”《好好说话》主创人之一周玄毅对《中国经济信息》记者说。截至12月4日零点,马东《好好说话》以555万元成为“123知识狂欢节”的销量总冠军。

从“罗辑思维音频”到“每天听见吴晓波”,从《奇葩说》老僵尸的《好好说话》到湖畔大学的三板斧网上课堂……喜马拉雅的内容作为课程,其特点在于有较为成熟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就像是跻身名家大课现场“偷偷蹭课”;作为节目,会专门突出主讲者的个人IP、

打造“知识网红”,内容形式更加现场化、故事化、干货化和娱乐化。

无论是分答、知乎live还是喜马拉雅,值得注意的是有一批细分领域的专业人士或是草根创业者正在迅速占领知识变现的份额。分答上两个月回答了超过1600个问题的“震长”侯建民,实际身份是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数据服务部副主任;90后亿万富翁孙宇晨的《财富自由革命之路》,在123知识狂欢节当天的销售总额超193万元……

这意味着,当下以及未来的知识变现,从内容生产的角度来看,会更为专业化和深度优质化。喜马拉雅FM联合创始人兼联席CEO余建军认为,人们对“好内容”提出了越来越高的内容,核心是“人格化、干货足、娱乐化”。每一个领域都需要深度的内容,而提供自己所在领域深度内容的知识网红将会大行其道。

易观发布的《2016年知识付费行业发展白皮书》中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0月,喜马拉雅FM活跃用户规模高达2554.41万人;知乎活跃用户规模为974.98万人;得到和分答作为2016年上半年上线的独立知识付费产品,在短时间内也聚拢了大量用户。

知识的胜利?

罗辑思维曾经有过知识直接变现的尝试,但没有成功。

在2014年最后一期节目中,罗振宇做了一期《读书人的新活法》的节目,希望把他的幕后团队“开源”,通过到企业、家庭“说书”的方式,换得读书人的新活法,但从后续效果来看,探索并没成功。

不过两年后,罗振宇把“得到”做成了。这个付费订阅平台,秉承了罗胖要做知识“二道贩子”的一贯思路,主打“读书”,对知识的筛选和提炼,浓缩的就是精华。于是,罗胖将李翔、王煜全、李笑来、卓老板等这些原来名不见经传,只在圈内小有名气的怪杰包装一番后,便以199元一年的价格打包出售。不过确实叫好也卖座。

据得到公开的数据,“李翔商业内参”上线3个月就获得7万订阅用户,产生了1,400万元营收;中国比特币首富李笑来的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短短1个月订阅量突破5万,收入达到1000万元;就连看起来相对小众的“雪枫音乐会”在48小时内订阅也超过了2万份,迄今订阅数已经突破4万。

除了和喜马拉雅一样强调个人和IP品牌栏目,得到更像是现实生活中的简报和读书会,这是一种更快更轻的模式,对于快节奏的办公人士确实受用,不过这一定是建立在对“拆书者”高度信任的基础上。这也是这一模式的争议所在。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读书应该更重视循序渐进、边读边思的线性体验,而“拆书人”的解读角度可能会左右受众的思考,或是遗漏一些有价值的内容。

“在信息冗余与时间碎片化的背景下,分答的付费问答模式、得到的付费订阅模式以及喜马拉雅FM的付费收听模式都为用户提供了知识变换、自由讨论和提升知识储备的崭新渠道。”易观新媒体高级分析师马世聪在接受《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分析,知识共享在经历了静态知识获取1.0与动态知识更新2.0后,在知识冗余与粉丝经济的双重发酵之下,进入付费问答与订阅的知识共享3.0阶段。而多样化与专业性共存正是反映了这一阶段的特征。

不过,之后很多的垂直网站和知识社区都开始效法“分答模式”,结果却完全无法复制分答的成功。这是否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分答的胜利并非知识的胜利?

在马世聪看来,分答的成功虽然有必然因素,包括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演变的大背景,以及自身的创新模式等,也有一些偶然因素。在“火一把”之后,容易掉入娱乐化陷阱。“分答上的内容并不能代表专业性强的知识,也就无关于是否是知识的胜利。”马世聪说。

无论如何,2016年开启了一个更加专业垂直、转化率更高的知识经济时代。但知识付费毕竟不同于出行和外卖行业“高频+刚需”的应用场景,知识交易的频率相对低且个性化程度非常高。但基于认知盈余分享的供给需求,到用户对专业化和垂直化等优质内容的认知渴求,知识经济的潜在用户拓展空间将会越来越大。

“可能这一说法听起来矛盾,但确实是趋势。未来知识经济的泛知识化和丰富性会爆发,同时又会有更多垂直领域的专业化内容应运而生。”马世聪说。

猜你喜欢

喜马拉雅知识经济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美女冒险家:“翼装”飞越喜马拉雅
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会计改革的策略
给喜马拉雅找找茬
知识经济供给侧改革五大着力点论析
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大学体育无形资产研究
主要内容
知识经济时代独立学院软实力建设研究
风过喜马拉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