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物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究

2017-01-03张雪斌

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创新

张雪斌

【摘要】在新课程的浪潮冲击下,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面对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国家需要拥有过硬技术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生物技术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生物教师应当在教学中不仅要认真教授相关理论知识、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 生物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173-02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不局限于现有的学习状况,不断攀爬知识的高峰,真正落实“学到老、用到老”的学习理念,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大有裨益。

一、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内能

初中生物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不能满足于现状,不断开拓进取,向着知识的高峰不断攀爬,渐渐使学生明白“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含义。在教学中,生物教师必须循循善诱,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初中生天性活泼、思维敏捷、学习生活中渴望新奇的事物。生物教师应当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努力挖掘教材中有价值的信息,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为学生创造引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在教学中,巧妙渗透创新意识教育,点燃学生内心深处的创新火把,让学生的创新火焰在课堂上尽情燃烧。

例如,在教学《鸟类》这章节内容时,情境导入,将课前准备的鸟类翱翔的视频呈现在学生面前,并提出问题:为什么小鸟能飞翔?这时有的学生说:“因为小鸟有翅膀”。教师反问:为什么我背上人造翅膀却不能飞翔呢?这时,学生心中出现谜团,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生物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纸飞机飞行活动,帮助学生进行思维拓展。将折纸飞机的材料分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折两个纸飞机,引导学生发现纸飞机飞行距离和能力的区别,让学生不断的进行尝试、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得出鸟类飞行需要具备的条件。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有效的帮助学生掌握本章节知识点,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在不断尝试中磨练了学生的意志,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

二、巧用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生物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生物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实验室的教学功能。在实验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生物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和谐轻松的学习气氛。单项式的教学模式过分注重知识概念的教授,忽视了学生获取知识过程中能力的培养,生物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完成系统知识的转化,促进知识系统向思维概念的迁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课外实验“调查一个生态系统”这节内容,倘若生物教师在告诉学生生态系统的含义以及组成部分,虽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没有对本章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学生显然无法理解“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之间的联系,不利于学生顺利展开调查。这时生物教师可以引导与启发学生,在进行调查的时候可以跟我们身边的生活实际进行联系,有学生就提出了可以用“新楼房、购买楼房的客户、二手房业主之间的关系”来进行代替。

对于学生想法应当给予鼓励和表扬,让学生课下自己自行观察,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几番波折得到启示,便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掌握。所以要求生物教师要给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树立现代评价观念,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更加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并给出科学的评价,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理论的教授,也要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道德素质和审美情操的培养等。但是,传统评价体不能跟随时代的步伐进行革新,学生的天赋异禀得不到公正的评价,导致学生成为缺乏个性的“统一规格的产品”,严重的可能会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扼杀在萌芽状态。基于此,生物教师应当把“尊重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作为日常教学评价的思想中心,在课堂上经常用“你的想法不错”,“你的反应能力真强”,“嗯,这一点我没有考虑到”,“你的做法很有新意”等鼓励性的话语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发散思维积极创新、勇于进行创造性实践。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把“试一试,看谁想得快”等激励性的话语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竞争性学习,符合中学生学习心理的合理评价有助于学生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中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结合时代背景,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合理的评价方式有利于将学生培养成创新型人才。

四、发挥多媒体等教学工具的辅助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生物教师应当发挥多媒体等教学工具的辅助功能,图像与声音相结合的激趣式教学手段,从视觉、听觉等方面进行直观教学。生物教师可以将课前准备的falsh课件,展示在课堂上。例如,教材中一些抽象的生理过程,将变得更加直观易懂。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抽象难以理解的概念、原理会变得形象化和具体化,有利于学生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总之,初中生物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日常教学中,不断灌输创新教育,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拓展延伸,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充分发挥多媒体和实验室的教学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把学生培养成创新型人才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吴举宏.谈生物学学科能力的培养[J].生物学教学.2002(01)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创新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第12话 完美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