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中小学财务队伍建设的探讨

2017-01-03张建仁

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财务人员队伍财务

张建仁

在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和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中小学财务工作更加复杂,工作量更大,财务管理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对财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是,当前各中小学普遍存在着财务人员能力需求意识薄弱,财务人员年龄结构老化,职称、专业水平、收入水平偏低,无证上岗现象较为普遍,以及内控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以致于财务人员不能很好地履行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更谈不上对学校的发展战略提供财务支持,也不可能很好地控制好本单位的财务风险。从而形成了经济责任审计发现问题较多,学校领导对财务工作不满意。而财务人员又对本职工作不满意、不认同,没有归属感,怨声载道,换岗频繁,强烈要求离岗现象普遍。

今年上半年,我们对全县的中小学财务人员的年龄、会计身份、任职资格、工作量、福利待遇、对本职工作的认可度等方面进行了摸底分析,另外通过走访学校、人员访谈等形式更加全面了解学校财务工作人员的具体情况,从而提出了加强我县中小学财务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在新形势下更好发挥财务工作的作用,降低学校财务风险。

一、缙云县中小学财务队伍基本情况

2016年上半年,我县中小学有普通高中3所,职业高中3所,初中10所(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小学44 所(其中教学点3个),幼儿园 8 所,在教育局核算中心建有账套的单位73个。本次对中小学财务队伍调查就是针对全县中小学 87位财务人员展开。

1.按性别和年龄结构划分:男性为 27 人,占总人数31%;女性为 60人,占总人数69%;30岁以下的为 17人,占总人数19.5%;31—40岁的为 27人,占总人数31%;41—50岁的为24人,占总人数的27.6%;50岁以上的为 19人,占总人数的21.8%。

2.按有无无会计证划分:有会计上岗证的为 65人,占总人数74.7%;没有会计上岗证的为 22人,占总人数的25.3%。

3.按专业技术职称划分:具有助理会计师的为 12人,占总人数的13.8%;具有中级会计师的为 7人,占总人数的8%;具有高级会计师的为0人,占总人数的0%;有其他专业职称和无职称人员为 68人,占总人数的78.2%。

4.按有无兼课与兼职划分:无兼课、兼职的为50人,占总人数的57.5%;有兼课无兼职的为 31人,占总人数的35.6%;有兼职无兼课的为4人,占总人数的4.6%;有兼课有兼职的为 2人,占总人数的2.3%。

5.按对本职工作是否满意划分:愿意的为 71人,占总人数的81.6%;不愿意的要求转岗的为 16 人,占总人数的18.4%。

二、中小学财务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中小学校长财务意识薄弱与财务人员价值诉求之间的矛盾

从这几年教育内部审计中发现,学校领导平时只重视教学工作和安全工作,往往忽视了对财务工作的管理。他们认为财务工作就是报报销、传递一下票据,没什么技术含量,特别是成立了核算中心后,这种思想更加严重。于是,就把平时教不好书的、年龄偏大的人员安排在财务岗位。这样财务人员的工作就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财务人员不能把好财务关,专项资金不重视,不清理,固定资产不去理,年度终了往来款不清,会计资料不健全,学校财务管理状况相当混乱。

(二)中小学财务管理的要求与财务人员自身素质之间的矛盾

近年来,中小学财务管理工作与国家财政管理制度的结合更加紧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的管理要求更高,学校财务人员不但要管好经费收支,还要加强预算管理、资产管理、健全财务风险防控机制,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为学校领导的财务决策当好参谋。但是目前绝大部分的中小学财务人员自身专业素养还达不到这个要求,甚至有的连财务报表都看不懂,公用经费还有多少可以使用也是一头雾水,造成有的学校到期末经费严重短缺。

(三)财务工作的连续性要求与财务人员频繁离岗之间矛盾

财务工作是一项持续性强、细致复杂、劳动强度大的工作,加之它有自身的专业理论体系,很多非财务专业出身的人员干财务工作就觉得特别辛苦,他们一有机会就脱离岗位不干了,加上人员调动等各方面原因,财务人员变动频繁,有的学校甚至一年一换。造成学校票据、资产、债权债务交接不清,学校内部财务管理混乱。

(四)财务管理工作日益精细复杂与财务人员待遇低下之间的矛盾

现在中小学财务人员不但要做好结报、打印凭证、打印报表、装订会计资料等日常事务外,还要做好年初预算、年终决算、经费追加、指标核对等工作。平时申报的东西也多了不少,如社保经费申报、个人所得税早报、劳动工资统计申报、服务业统计申报、节能减排统计等等。大部分财务人员还兼食堂账务管理、资产管理、工资管理、岗位设置管理等工作。可以说每一次人员的调整、工资的调整都牵动着财务人员的神经,他们不但要做好相关表格,还要跑相关的单位审批。现在财务人员的工作其精细复杂程度与十年前是绝不可同论了。但是,在学校绩效工资分配中,我县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财务人员还拿不到全校教师奖励性工资的平均数,在平均数以上的也是靠兼课或兼职超工作量得来的。

三、中小学财务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以上种种问题的存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是学校领导在认识上存在误区。有些领导认为抓财务管理就是捆自己的手脚,认真坚持财务制度就没法办事了。二是学校任用或聘用财务人员不严肃。不少学校任用财务人员不是根据业务水平能力和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而是考虑关系的远近、是否听话服从等等。三是财务人员自身综合素质跟不上形势的需要。财务人员缺少培训,对国家的新政策学习不够。对教育业务、学校工作不太熟悉,缺少从教育、教学角度出发来思考、统筹安排财务工作的能力。四是激励机制不配套。学校奖励措施几乎都是倾向于教学一线教师,作为学校中较为重要的岗位财务人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评优评先靠边,绩效工资靠后。

四、加强中小学财务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转变观念,充分认识财务工作的重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负责。”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当然要对学校财务上的错误和过失负第一责任。所以,学校财务管理工作是学校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校长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充分认识到财务人员和财务工作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充分发挥财务人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让财务人员得到应有的尊重和重视。教育局等上级机关在组织财务政策培训时,也让校长或分管校长参与培训,共同提高财务政策理论水平。

(二)加强学习,健全财务人员培训机制

财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强、政策性强的工作,这项工作本身要求财务人员持证上岗。作为财务人员应该加强财务知识的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业务水平。教育局和学校领导要鼓励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财务人员参加培训学习,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业务培训要制度化、经常化。扩大培训对象范围,受训者不仅仅是财务人员(包括基本账、食堂账、基建账、工会账的出纳和会计),校长、分管财务副校长、总务主任、政府采购操作人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都需要培训,要使财务政策信息沟通流畅、传转有力、贯彻到位。把财务人员业务培训与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把财务培训与教师96学时培训结合起来。

(三)加强管理,建立财务队伍管理的配套机制

为了确保财务人员的相对稳定,维护财务工作的连续性,要逐步建立健全财务队伍管理的配套机制。当前,中小学人员编制基本上是按教学人员来核算,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将中小学财务人员独立定编、独立招考,将财务人员从教师编制中分离出来。为中小学财务队伍补充新鲜血液,优化财务队伍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在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中,学校主要考量教师的工作量、教学业绩等因素,而财务工作存在很多隐性的工作量,业绩和贡献很难度量,因而有不少的学校财务人员就是按最普通的后勤人员来考量,他们称自己承担的工作量和责任与收入是极不匹配的。这样不公平的待遇势必挫伤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此,应该把财务人员从教师的考核体系中分离出来,有条件的可实现同系统同职业之间进行比较考量,这样才具有科学生。另外,财务人员要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轮岗,使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中得到锻炼和提高。而且避免一人长期一岗工作而出现舞弊现象,起到有效监督作用,捍卫了学校利益,保护了财会人员。

(四)保护权益,完善奖励和评价体系

财务人员依法行使工作职权要得到学校领导的充分支持和尊重。要避免出现对财务人员坚持原则、反映情况进行刁难、阻挠,甚至打击、报复等行为。对财务人员业务提升学习、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等方面在经费上给予适当倾斜。切实提高财务人员的政治待遇和福利待遇。校长要关心财务人员的工作、学习、生活,在学校工作安排中,应充分考虑到当前财务工作的难度与量度,尽量不再让财务人员兼课,让他们有时间有精力做好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在工作中把财务人员放在适当的管理岗位,让财务人员享受学校中层领导的待遇,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系数。教育局也要在本系统范围内进行评优、评先等考量,给予业务精良、工作积极的财务人员以精神与物质鼓励。当然,财务人员也要加强政治学习,坚守职业道德底线,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在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的同时,大力支持和营造从业财务人员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良好工作氛围。

猜你喜欢

财务人员队伍财务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水利财务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
浅谈财务人员如何参与工程项目投资控制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