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透过影片《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探析艺术家维米尔的艺术价值

2017-01-03

西部皮革 2016年22期
关键词:维米尔耳环观者

王立慧

(大连工业大学服装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4)



透过影片《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探析艺术家维米尔的艺术价值

王立慧

(大连工业大学服装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4)

一副漂亮的油画,既是对现实生活的升华,又代表着唯美。根据一副名画,艺术加工成电影影像,并且风靡世界上演,这种现象不仅会重现昔日社会场景,同时会让绘制名画的艺术家再度受到世人瞩目。影片《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生动再现了17世纪巴洛克时期伟大的艺术家维米尔的生活及伟大作品的创作历程。影片中每一个镜头都漂亮得象油画一般,影片以塑造艺术家维米尔个人生活和艺术创作为主旋律,传记式的电影与完美的影像相融合,使整部影片大放异彩。透过电影《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诠释伟大的艺术家维米尔的艺术成就和价值,从而让更多的观者重新认识伟大艺术家的艺术魅力、人格魅力和艺术价值。

电影影像;维米尔;艺术大师;艺术价值

影片《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开篇象一副油画般的从容铺展,呈现在观者眼前。伴随着悠扬的背景音乐,配合着切开各种蔬菜的声音,我们看到了一位妙龄少女利用各种颜色的蔬菜来模拟颜料拼汇图案,有洋葱、白萝卜、紫甘蓝、胡萝卜、卷心菜,以其独特的质感、饱和的色泽,规则的陈列,逐一摆在碟子里。该片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但是呈现给观者的视觉感官颇为震撼,每个镜头的色彩明丽、光感极强,美如画境。维米尔的绘画创作题材是专注于身边的人物、风景以及室内的静物,他用画凝固了生活的瞬间,他的画中每件物品都平淡无奇,却充溢着一种时光的空灵质感和一种世俗的崇高感。介于艺术家维米尔的生活状态,衍射维米尔只有在艺术创作中才能释放心灵,获得独立人格。

影片讲述的是女主人公葛丽叶出身贫寒(见图1),但她有自己的艺术天分,为了摆脱拮据的生活,为了维持生计,葛丽叶去给画家维米尔家做女佣。维米尔的家庭是他的岳母打点一切,妻子不懂艺术,只知道不停地给他生孩子。在这个家里,维米尔毫无地位,只是一个用来维持生计的作画工具。整个影片笼罩着一种压抑、静寂的气氛,葛丽叶和画家维米尔的内心也是充满了压抑和矛盾。他只能在绘画中释放自己的心灵,获得自由的人格。在维米尔家劳作过程中,葛丽叶不知不觉地爱上了男主人——艺术家维米尔,并且用自己的艺术天分和为人深深影响着维米尔的创作。同时,葛丽叶必须在好色的画商、一家之主的老夫人、嫉妒心极强的少夫人以及不谙世事的孩子间周旋,但最终因地位悬殊,少女离开豪门,此情终了。

图1 维米尔的画作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1 相由心生——艺术上的灵魂伴侣

影片再现了十七世纪的荷兰小镇,无论是运河、市集、酒肆或者巷弄以及其它室外风景,抑或是维米尔家的厨房、卧室、画室等等,古典风光及田野风情完美地纳入动态的影像,真实地对接在故事情节中,每每会让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每一个镜头都是那样的精雕细琢,处处体现着流动感和音乐美。画面优雅细腻,光影质感极具古典风格。最后结尾部分,耳环把灵魂之爱给扣住并且雾化了。人物心理活动十分恰当细腻,将那种少女的敏感与悸动、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助、对欲望的压抑与释放以及少女情爱思维的变化及其自身命运的挣脱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影片中画家和少女之间,拥有的纯粹是对绘画艺术的热爱,由此而产生的惺惺相惜,实为艺术上的灵魂伴侣。

2 美术史上的地位的奠定

伟大作品的诞生,奠定了艺术家维米尔在美术史上的地位。作品通过影片《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巧妙结合电影这种视听结合的新媒体艺术,经过艺术加工和利用“视觉滞留”原理,使艺术家的真实生活和创作历程完全融合,再现当时17世纪巴洛克时期各个社会阶层生活场景,使整部影片始终充盈着浓重深邃的美感,产生美轮美奂的艺术效果。整部影片给观者留下了静和美的无限遐想。虽然维米尔一生流传下来的作品很少,现存画作只有30余件,但却无损于他在美术史上的地位。维米尔喜欢以室内为场景创作风俗画,对描绘光线的微妙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维米尔真正的成就是结合了这两个要素,发展出新的绘画表现方式。在安静的画室周围,有很多不如人意和情感困扰,然而正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诞生了艺术史上伟大的作品《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至精至美。世间最美的嫣然回眸一笑。

完美的画作缘自于瞬间的定格,互补色的运用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画中少女的头稍稍向左倾侧,身穿一件朴实无华的棕色外衣,气质超凡出尘,心无旁骛地凝视。她闪烁的目光流露出殷切之情,随着眼眸的牵引,白色的衣领,头裹蓝色的头巾,上搭垂下的柠檬黄头巾,仿佛迷失在万千思绪之中。侧身回首,似笑还嗔的回眸,画中少女的惊鸿一瞥震惊于世!黑色的背景产生强烈的立体效果,少女形象犹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光彩夺目,同时深色的背景烘托少女形象的生动魅力。整个画面温馨舒适、宁静而不失庄重。观者会很轻易地融化在这一米脉脉凝望中,物我两忘,无形间起到净化观者心灵的作用。伟大作品的诞生,奠定了艺术家维米尔在美术史上的地位。

3 艺术家自身价值的体现

维米尔在宁静中滋生艺术,实现自身价值。影片的对白并不多,多是靠眼神和肢体语言来表达内心,人物的情感含蓄且极具克制力。全片生动传神呈现出维米尔欲说还休、若即若离、高傲隐忍的眼神,反衬出女仆葛丽叶时而惊恐、时而坚定、时而紧张、时而调皮的眼神。在影片中,画家维米尔性格内向,心如止水,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世界。维米尔在画板前坐定,葛丽叶缓缓地转过精美的面庞,以一种纯洁无暇和期望崇拜的眼神看着画家,她的嘴唇微微张开,仿佛欲言又止,她耳垂上那颗硕大的珍珠几乎垂至肩膀,闪烁着炫目的光泽,仿佛一颗晶莹的泪滴!淡淡的暧昧,无处安放又无疾而终的哀怨凄婉,透过她的眼,透过他的笔,透过数百年,细细密密地映入观者的眼帘,印在受众的心上!

维米尔沉静内向、坚忍固执,运用光影将色彩表现得净化而和谐,在平凡中透露升华的美,犹如画作中熠熠生辉的珍珠耳环。他把自己全部的艺术气息专注奉献给了光影,擅长研究光影的角度和走向。堪称对色彩和光影充满无限想象力的艺术大师。

那么多斑驳晶莹的细节宛如珍珠缀满两颗相似的心灵,相似是他们相恋的轨迹,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涯。这是一场美轮美奂、惊世骇俗的相遇,正如葛丽叶身上美的气质、美的神韵,躲在她扑朔迷离的眼神中和紧闭的唇齿间,她对艺术有神秘的感知与通灵,她有着一颗通灵的心,有着高贵而圣洁的艺术潜质。她不仅是画中的女主角,更是画家心中的女神!爱有很多种,有刻骨铭心的爱、有相知相敬的爱、有深如潭水的爱、有涓涓细流的爱、有一泻千里的爱、有春雨润物的爱、有干柴烈火的爱、敏感又悸动的爱……可以说,维米尔的才华,正是通过他的调色与布光,可以说是独特的光线和色彩体现出特有的、属于他个人特质的宁静。传世之作,在宁静中滋生开来,也正是因为特有的宁静,使我们领会到这位艺术家在时间的流逝中精准把握静穆的一刻,把静穆的一刻定格且表现出来,这种极强的能力体现,第一时间把它固化下来,用手中神奇的画笔把这一刻永久的记录下来,摄人心魄的回眸,把伤痕与那一瞬间的眼波流转的爱幻化成艺术品,永远留存。

回眸那一瞬令人窒息的美丽,将“她”永远定格于强烈的光影明暗之间,清澈、不舍、充满依恋但却无奈的双眼,仿佛即将与我们永别,面对这样一个美丽的身影,观者一定会幻化出无限遐想和情思。诸多的想象都变作期待,预设了无数的可能。仿佛她即将要走向一个未知的地方,又仿佛要消失在黑暗之中。那一束光温柔地照在她美丽的脸庞上,双眼明亮湿润,似乎要向观者倾诉她内心的所有,却又似乎要把一切带入无限的沉默之中。这一刻,珍珠如同世界上最贞洁的泪珠,使人永生难忘。因此,少女的“回眸”在重重期待中才显示出如此与众不同,如此摄人心魄,这也是影片结尾的魅力之所在。使每一个观者都惊异于那倏忽而逝的瞬间美丽。画中少女那蕴含着复杂意味的一个回眸以及不朽的身姿,足以称其为惊世之作。维米尔的绘画作品中,无外都是亲切、专注、静穆。这些特点和方式全面体现了艺术家超然物外,他的艺术彰显出至臻至纯至上的德超。这一点也是维米尔真正的艺术成就和价值体现。难怪印象派大师雷诺阿评价维米尔的画说这堪称“世界上最美的画”。

4 穿越时空,感动心灵

优秀的绘画作品可以涤荡心灵,醉了心、醉了笔。《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这部影片很美,它就像少女耳际的珍珠,熠熠闪光。影片从头至尾所表现的荷兰小镇的风貌,如同油画般的唯美,如同维米尔画作中灵魂深处的色彩一般鲜活!片中鳞次栉比的油画般的镜头,使观众深切体会到何谓视觉上的饕餮盛宴,可谓至善至美。影片节奏缓慢平稳,又不失分寸,恰到好处,安静祥和、含蓄精致,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得恰当细腻。全片笼罩一种压抑、静谧的气息,画面优雅细腻,色彩明丽温煦柔和,光影质感都极具古典色彩,真实地再现了17世纪荷兰的风情。电影作为视听结合的多媒体艺术形式,实质上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因此,对于一部演绎艺术家生活和创作经历的影片来说,每个镜头的设计感都很重要,使观众从中得到视觉上和心理上的美的享受,是彻头彻尾、由外到内的一次感动,是能抵达心灵深处的感染。影片始终给予观者的感受是美如画境。画中人物也表现出真实的氛围和情感,且看画中少女栩栩如生,有深情天真的眼神,唇齿之间隐忍现出小心翼翼、似笑非笑的柔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女主角凄美忧郁的目光,如同《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一样,穿越了光影时空,驻扎在观者心中。该影片讲述了大师名作背后的故事,再现了影片本身艺术价值,同时大师维米尔通过描绘光线的微妙变化,创造出全新的绘画表现方式,他对空间、光线、色彩的技法有独特高超的成就,这一点也是维米尔真正的艺术成就和价值体现。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伟大艺术家的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

5 结语

维米尔坚持简单生活的风格,捕捉柔和的光线,虽然画面是浓墨重彩的美丽,故事情节却相当内敛,情感全部都在剧情的留白里,一切尽在不言中。如同一幅幅沉浸在伤感情绪中的油画,优美暧昧,所有的情绪仿佛是树林里的花香,若隐若现,弥漫而又触不可及‥‥‥在梦想的桃花源里流连忘返。氤氲的光线,曼丽的画卷,凄美的故事,不朽的回眸,历经百年,那份迷离婉约,依然穿透时空直抵我们内心,这就是艺术的力量!维米尔通过画笔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宁静的世界,并在这宁静的世界中渗透一种极致的美,虽然定格于瞬间,但韵味又是如此悠远深邃,任由岁月的洗礼,不曾遗忘,更加灿烂夺目,更加韵味悠长、弥足珍贵!

[1] 喻晓燕.如油画般的电影——观《戴珍珠耳环的女孩》有感.电影文学,2010.

[2] 牛向阳.解读维米尔——电影《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的艺术情结.电影评介,2008.

[3] 郦苏元.《影戏学》研究.当代电影,1995.

王立慧(1973.5-),女,山东临沂人,大连工业大学服装学院基础教学部,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西方美术。

J905.56

A

1671-1602(2016)22-0167-02

猜你喜欢

维米尔耳环观者
维米尔“持笛女孩”惨遭除名
《持笛女孩》:维米尔存世第36 幅作品?
耳环兔的四季风铃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和维米尔
端午节观龙舟赛
Blowwom
好看,“侏罗纪”恐龙变成耳环和项链!
一位年轻画家笔下的古老神话——青年维米尔和《狄安娜与同伴》
不掉到锁骨都不敢说是“矩形耳环
光影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