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午战争清朝失败的主要军事原因及现实启示

2017-01-03

军事历史 2017年5期
关键词:甲午战争北洋清军

120余年前的中日甲午战争,导致中国惨败的因素有很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思想观念等等方面,不一而足,但直接的主要原因还是军事上的。

一、甲午战争清朝失败的主要军事原因

(一)军事改革不彻底。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炮火将清朝统治者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为应对“亘古所未有”之外患,自强御侮,清政府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实质是一场军事改革运动,核心是“制器”和“练兵”,就是学习西方近代军事技术,兴办军工企业,外购和自制近代武器装备;改造旧式军队,建立新式陆海军;开设各类军事学堂,培养军事人才。客观地说,这些改革举措使中国近代军事诸方面的建设,迈出了从无到有的第一步,具有一定的成效。尤其是1888年创建的北洋海军,从装备技术到编制战术,都采用西方近代海军的建军模式,集中体现了军事改革的成果,堪称改革的最高成就。

然而总的来看,这场军事改革运动却先天不足,问题重重。清政府进行军事改革,实乃迫于严峻形势痛定思痛的无奈之举,其指导思想和理论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个理论最早由晚清思想家冯桂芬在19世纪60年代初所提出。冯氏在其政论集《校邠庐抗议》中,主张“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一),28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得到了薛福成、王韬等学者及奕、李鸿章等内外军政重臣的赞同与支持,并进而影响到清朝最高统治者的决策。“中体西用”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以“中学”为“体”、为“本”,就是保留中国固有的政治制度和思想观念;而以“西学”为“用”、为“末”,就是借助西方的器物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来服务于前者。由于受这一指导思想的束缚和制约,晚清的近代化军事改革只能在不触动旧的政治体制和纲常名教的前提下进行,因而始终局限于和停留在购买、仿制西方武器装备这样的狭窄范围和低层面上。到头来只是实现了武器装备和教育训练方式的革新,而在军事制度、军事理论与军事观念等方面,则几乎毫无建树。这与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全面接受西方的军事理论与文化观念,积极推行军制改革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因为缺乏新的军事制度、军事观念的支撑,以及在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等其他领域的配套改革,使得这场军事改革犹如单足而行的跛子,难以走得持久长远。此外,改革还受到了强大的封建保守势力的严重阻挠,以致举步维艰,进展缓慢。事实上,到甲午战争前,中国的近代化军事改革运动由于内在动力不足和国家经济匮乏,已经陷入山穷水尽、停滞不前的困境。30年左右的军事改革,清王朝始终没能建立起和打造出一支具有真正近代化战力,适应近代战争和国防需要的军事力量。改革运动看似声势浩大,实则“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吴永口述,刘治襄记:《庚子西狩丛谈》,卷四,107页,长沙,岳麓书社,1985。,“即小小补苴,仍无补存亡之大计。”*钟天纬:《刖足集·外篇》,80页,1932年铅印本。战争是军事改革的试金石,军事改革的成效决定战争的胜负。近代军事改革很不彻底的中国,甲午一战而败给各方面改革甚为彻底的日本,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战争准备不足。长期以来,清朝上下对日本普遍抱着轻视的心理,认为不过是“蕞尔小邦”“弹丸之国”,全然不以为意。清政府从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一直视英、法、俄等西方强国为主要威胁来源,因此将军事战略的重心放在了防备这些国家上面,根本未把目光投注于所谓的“蕞尔小邦”日本。对于日本实行明治维新,效法欧美改变国体和政体,迅速由贫弱而富强,并以侵略中国为目标大力扩充军备,军力不断增强这些情势,许多清朝军政要员如盲如瞽,浑然不知。日本侵台后,主持北洋事务的李鸿章曾向清廷提出需警惕防范日本,但没有能够得到重视。李鸿章本人也对日本的崛起速度之快及侵略野心之大,缺乏足够清醒的认识,认为日本只是“远患而非目前之近忧”。*李鸿章:《密陈伊藤有治国之才》,见《李文忠公全集·译署函稿》,卷十七,3263页,台北,台湾文海出版社,1980。北洋海军成军后,李鸿章陶醉于其表面的威势,洋洋自得地声称:“北洋海军规模,足以雄视一切,渤海门户,深固不摇”*李鸿章:《验收旅顺各要工折》,见《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六十九,2029页。,自信足以震慑日本而可高枕无忧。从此,北洋海军便在原地踏步,再无发展,大量经费被挪用,舰船器械弹药的购买添置基本停止。由于轻视日本,不愿去了解日本,直到战争爆发前,清廷对日军的战争准备和军事行动情况还几乎一无所知,更无法对日本的战略意图作出正确判断和应对。甚至在日本磨刀霍霍,蓄意挑起战争的危急关头,李鸿章仍不做积极的军事准备与部署,竟然抱着“我不先与开仗,彼谅不动手,此万国公例,谁先开战,即谁理诎”*李鸿章:《复叶提督》,见《李文忠公全集·电稿》,卷十六,3941页。的天真想法,幻想“以夷制夷”,寄希望于英、俄等西方列强出面调停。结果遭到列强的拒绝,李鸿章“以夷制夷”的幻想非但没有实现,反而白白耽误了宝贵的备战时间。由于准备不足,致使清军从战争一开始就陷入了全面被动的局面,很快铸成了难以逆转的败局。

(三)战略指导混乱无方。在战略指导上,清朝从战前直到战争结束,自始至终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战争组织体制不顺。当时的清朝并无一套现成完整的战争组织体制,政治体制和政权运转方式,使其战时组织领导呈现出二元并存的特点:最高军事首脑名为光绪帝,但没有多少实权,大权操于慈禧太后之手。光绪帝虽可通过军事决策中枢军机处下达谕旨,然重大决定必须经过慈禧太后的“懿旨”认可方能贯彻执行。具体负责战争指挥的李鸿章又授权有限,事权基本不出北洋,无法起到统一指挥全局的作用。清朝这种战争组织体制上的不顺,给战略筹划与决策、作战指挥与保障等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整个战争过程中,清廷从上到下,从后方到前线,形同一盘散沙,混乱无绪。反观日本,在战前已经实行了以天皇为首的一元垂直战争组织体制,组建了在天皇主持下的战时大本营,下设参谋总部负责制定作战计划,统一协调指挥陆海军作战,十分顺畅高效。

二是战略谋划能力缺乏。甲午战争,日本以举国之力为求一搏,要与清朝进行战略决战。战时大本营为此制定的战略方针是速战速决,其核心是先以海军歼灭北洋舰队,夺取黄海制海权,再以陆军登陆中国华北平原迅速击垮清军陆军主力,迫使清廷签订城下之盟。并且围绕制海权的夺取与否,编设了三种作战预案,甚至做好了海战失利、清军攻近日本本土的最坏打算,考虑可谓十分周密精详。然而,清廷既无充分的战前准备,又不能知彼知己,更无针锋相对的战略谋划。虽然大致提出了一个“陆攻海守”的总方针,但对陆海战场的战略方向、重心及协同配合等事关战争全局的问题,没有通盘细致的筹划,更没有明确清晰的战略计划与方案。且这个方针本身未把夺取制海权放在首位,被后来的战争过程和结果证明也是错误、不可行的。

三是战略决策效能低下。战前,面对日本挑衅一步步升级,战争一触即发的紧急形势,清廷内部却在“和战”问题上意见分歧,争吵不休。光绪帝和部分儒臣主战,李鸿章等军政重臣主和,掌握清朝最高权力的慈禧太后则时而欲战,时而欲和,摇摆不定。直到战争爆发前一刻,清廷还迟迟未能定计决策。最终由于北洋海军舰队遭日军突然袭击,才被迫仓促宣战。战中,面对日军陆海大举进攻,清军连战连败的不利局面,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又六神无主,惊慌失措,不能及时应变,决策时常出现游移的状况,昏招迭出,以致战局每况愈下,终至无可挽回。

《孙子兵法·计篇》云:“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清朝在战争组织、战略谋划和决策上的缺失与低能,生动诠释了这一流传千古的兵家至理名言。

(四)战术战法不当。在战术、战法运用上,清军受传统作战观念的影响,仍以过去的作战方法和经验对敌。概括而言,一是以内战来应对外战。就是沿袭以往镇压国内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时期的军事思维和战术战法,来筹划和运用于反对外敌入侵的作战。清军当时的作战对象,是以冷兵器为主和以步战、骑战战术为主的太平军和捻军,而甲午战争的对手,则是全部装备了近代化枪炮、采用西方近代化作战理论与方式的日本陆海军队。面对如此强敌,清军内外不别,怎能不败。二是以旧战来应对新战。就是照搬以前冷兵器时代陈旧过时的战术战法,来运用于近代化战争时期的新型作战。这点清军陆军表现尤为突出。清军在陆战中战术墨守成规,进攻时,实行集团冲锋,不会散兵队形,常常是刚发起进攻就遭敌密集火力杀伤;防守时,只在一线部署,缺乏纵深,兵力、火力配置胡乱随意。且战法机械呆板,只重正面防御,而忽视侧翼。日军往往只须避开清军正面,从侧翼攻击,即可使其防线崩溃。对此西方军事史学家评论说:“中国的指挥官在基本的战略、战术和使用武器方面,显示出可悲的无知。……差不多中国人每一次打算守住阵地时,都因为被敌人迂回到他们的侧翼而被迫后退,中国人简直不知道怎样防御自己。”*[美]拉尔夫·尔·鲍威尔:《1895—1912年中国军事力量的兴起》,42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真是一针见血。三是以陆战来应对海战。就是循用中国千百年来根深蒂固的陆防思想,来指导近代化的海上作战。北洋海军的建军理念和目的只是“扬威海上”“建威自保”,成军后始终奉行依托海岸炮台进行作战的消极防御战略,满足于把口守岸,而不是像日本海军那样把主动出击、夺取制海权作为海战的最高原则。受制于这种以陆筹海的作战指导思想,北洋海军在甲午战争中的战术战法运用,一直立足于消极防御,不以夺取制海权为目的,结果导致自始至终被动挨打,最后全军覆没。英国海军中将克鲁姆曾就此评论道:“中国舰队……违反了海军战略的原则。为了远远躲开日本舰队,采取了暂时放弃黄海制海权的错误策略。这种错误策略和二百年来屡遭失败的经验一样,北洋舰队也陷于大失败,这是不足为怪的。”*戚其章主编:《中日战争》,第7册,326页,北京,中华书局,1996。可谓一语中的。

(五)军队战斗力低下。清军甲午战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战斗力的低下,一方面是武器装备总体上落后于日军,存有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部队装备水平参差不齐,整体作战效能较差。虽然当时清朝军队的装备已基本实现火器化,北洋海军和少数清军精锐陆军部队配备了从西方购置的近代化枪炮,有的性能甚至还要强于日军,但多数参战的清军武器装备与日军相比并不占优势。最大的缺陷是武器型号驳杂,种类不一,弹码互异,难以通用,给装备保障特别是弹药补充,带来极大困难。作战中,清军往往“一种弹缺,即一种枪废”*《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四),96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弹尽失利的情况屡见不鲜。且清军武器弹药多由国内军工企业所仿造,因为偷工减料和保管不善,质量比较低劣,在战场上常常出现火炮炸膛和哑弹的情况。

另一方面是整体战斗精神匮乏,意志涣散。当时的清朝上下普遍缺乏忧患意识,官兵贪图安逸享乐,部队管理松懈,纪律废弛。北洋海军诸将公然违反海军章程的规定,带头大肆奢侈腐化。北洋海军基地刘公岛上烟、赌、妓馆林立,仅妓馆就多达70余家。陆军更是散漫骄纵,缺乏约束。参战的淮军部队平时动辄聚众闹饷,四处抢掠,几无任何军纪可言。日常的训练演习,不管陆军还是海军基本均敷衍应付,徒有形式。甲午战争爆发前,英国海军情报处曾对中日两国海军情况,作了这样的对比与评价:“尽管从吨位和大炮门数上说中国胜于日本,但在编制、纪律和训练上日本要大大优于中国,因而可以认为,日本海军力量较强。”*戚其章主编:《中日战争》,第11册,55页。评价是十分中肯的。由于平时训练不精,导致战时清军的枪炮命中率奇差,与日军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在黄海海战中,日舰平均中弹仅11发左右,而北洋舰艇平均中弹近108发,差距何等明显!更严重的是,由于平时教育管理不严,作风培养不够,清军尤其是陆军官兵在作战时士气低落,毫无斗志,频频上演贪生怕死、临阵脱逃的闹剧。比如,平壤战役清军统帅叶志超畏敌如虎,弃城而遁,“一夕狂驰三百里”*黄遵宪诗:《悲平壤》,见《甲午中日战争文学集》,1页,北京,中华书局,1958。;再比如,号称“东洋第一坚垒”的旅顺口,在日军进攻时,因主将先逃,军心溃散,“一朝瓦解成劫灰”*黄遵宪诗:《哀旅顺》,见《甲午中日战争文学集》,2页。。在战争中,弱势一方在武器装备上的差距,尚可以通过战斗意志来弥补,清军连斗志也无,焉有取胜之理?

二、甲午战争失败历史教训的现实启示

甲午战争的硝烟已散去两个甲子了,但这场战争留下的惨痛教训,却永远值得我们深刻反思,永远铭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反思甲午战争失败的历史教训,从中我们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现实启示,主要有:

(一)要大力深化军事改革,建立起适应未来作战需要的信息化作战体系。中日甲午战争,与其说是两国军事实力的较量,不如说是军事改革成果的比拼。清军看似在战场上输给了日军,实则输在了战前的军事改革上。中日双方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几乎同时启动了军事改革的近代化进程,但由于改革的方式和力度的不同,导致改革的结果与成效大相径庭。清朝的改革不如日本彻底,军队的战斗力也就不如日军强大。这就给我们一条深刻的启示:军队不改革,就没有军事能力的提升;改革不到位,军队就打不了仗,更不能打胜仗。从甲午战争前中日两国军事改革的历史实践,以及近现代世界主要国家军队改革的历程来看,改革成功与否,关键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体制转轨,就是要以改革军事制度为核心,完成指挥、训练、装备、后勤等一系列相应体制的改革;二是体系跨代,就是要适应战争形态变化的需要,完成军事力量体系升级换代的改革。

当前,我军正处于新一轮的改革时期,深化军队改革的重点,也是要解决体制转轨与体系跨代这两个问题。前一个问题,就是要围绕建立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推进领导管理、战备训练、综合保障等诸多体制的整体性转型与调整;后一个问题,就是要以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为目标,实现我军作战力量向信息化体系的转型与跨代。虽然任务比较艰巨,但不改革就没出路,更没退路,必须要横下一条心,早改,快改,彻底改。

(二)要树立强烈的海洋和海权意识,大力加强海上战略力量建设。清朝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一条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强烈的海洋和海权意识,忽视海军的作用,没有始终如一地加强北洋海军的建设。清政府虽然从屡遭列强海上入侵的现实中,意识到了海防的重要性,组建了北洋海军,但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海洋对于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没有把经略海洋、建设和发展海军力量作为国家的军事战略目标。因此北洋海军稍有成就,便不再继续发展,长期止步不前,最终在甲午战争中吞下全军覆灭的苦果。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进入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的时期,海洋在国家安全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突出。习近平主席指出,建设海洋强国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当前,我国周边安全形势严峻,海洋权益争端问题尤为凸显。面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迫切要求,我们必须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大力推进海洋强国战略,坚定不移地把经略海洋、建设海上战略力量作为国家军事战略的新的重要任务和重要使命。当年,清朝忽视海洋、放弃对海上力量的持续建设与持久发展,今天,我们决不能再重蹈这样的覆辙。甲午战争中国海军没打一次胜仗,就在家门口被敌人摧毁消灭这样的历史悲剧,决不能重演。

(三)要随时做好战争准备,“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战时弱势和防守一方,必须预先作好充分准备,先立足于不败之地,再寻找机会战胜敌人,即《孙子兵法·形篇》所说的“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清朝在甲午战争中恰恰没能做到这一点,因而最终造成了惨败。纵观世界战争史,没有哪场战争胜利者属于既无实力也无准备的一方。在血与火的战争博弈中,永远要靠实力和准备说话。在实力不足的情况下,就需要在准备上好好下功夫。

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没有再遭受外敌入侵,我军也已30多年没有打仗。很多人以为从此天下太平,由此滋生了松懈麻痹思想。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和平是建立在强大军事实力的基础上,建立在充分军事准备的基础上,能打赢才有能力遏制战争,才能确保和平。古罗马有一句经典名言:“如果你想和平,那么就准备打仗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段时期以来,我国的周边安全形势急剧恶化,国家的稳定与发展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国家主权尤其是海洋权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犯。未来,我国维护海洋领土主权行动将面临强敌介入的危险。因此,我们必须要破除“和平积习”,牢固树立“居安思患,忘战必危”和随时准备打仗的思想,按照上级的要求,深化和拓展军事斗争准备,强化官兵战争意识、战备观念和战斗能力。并着力于提高军事斗争准备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抓实备,确保军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切实做到“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四)要立足实战提高军事训练水平,按照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锤炼部队。 甲午战争,当时的清军同日军虽然在武器装备上存在差距,但是如果平时训练管理严格,军纪严明,作风顽强,加上战略战术得当,是完全可以获胜的。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更加强大的日军,我军以小米加步枪的劣势装备仍能打败对手,就是一个有力的例证。甲午战前,清军无论陆军还是海军,都普遍存在治军不严、训练不精的问题。官兵生活奢华,军纪松弛,训练不从实战需要出发,或只求好看,弄虚作假;或走走过场,草草了事。最终到了真枪实弹的战场上,吃了大亏,遭到了惩罚。清军甲午战争惨败的历史表明,一支纪律败坏、斗志涣散、作风虚浮的军队是没有战斗力的,即使武器装备再精良,也不可能打胜仗。

我们要深刻汲取历史教训,把能打仗、打胜仗作为强军之要,将依法治军、从严治军作为强军之基,真正把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标准落到实处。具体说来就是要下大力气纯正风气,改进作风,尤其是训风。打仗是硬碰硬,训练必须实打实。只有按照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锤炼部队,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军事训练向实战化聚焦着力,我军的战斗力建设水平才能更上一个台阶。

猜你喜欢

甲午战争北洋清军
媒体视野下的清末宣讲所——以《北洋官报》为中心
乾隆年间清军的第三次出征准噶尔考辨
浅析后金军(清军)攻城方略
蒙古人为何打不过清军
从报刊角度探北洋时期的民主思想
浅谈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原因
北洋外交部鲁乔奇(L.Giorgi)档案纪要
山东·威海·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