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战略与近代英国的崛起

2017-04-17

军事历史 2017年5期
关键词:大陆欧洲战略

“大战略是政治集团、国家或国家联盟发展和运用综合国力以实现其政治目标的总体战略。”①大战略指导的正确与否,决定着战争的胜负、国家的兴亡、民族的盛衰。虽然“大战略”这一概念是英国军事思想家利德尔·哈特等人在20世纪初才提出的,但英国统治者早在近代早期就已经具体实施,并直接促成英国的崛起和称霸。从各种硬件和软件来看,英国是世界上最不具备崛起条件的国家之一,它面积小,人口少;地处欧洲和世界的边缘地带;长期被排斥在世界文明甚至欧洲主流文明之外。但就是这样一个国家,近代却从欧洲边缘的弱国变成欧洲强国,再从众多欧洲强国中脱颖而出,称霸世界长达100多年,成就了迄今任何国家都没有超过的伟业。*吴春秋:《论大战略和世界战争史》,12页,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1。英国这样一个弱小国家的崛起,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更是近代英国政治家战略智慧的硕果,值得我们深入挖掘。

一、如何选择和坚持正确的崛起道路

世界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崛起的道路和模式是不同的。客观评定自身实力、恰当确定战略目标、合理选择发展道路,是一个国家崛起的关键。众所周知,英国崛起于海上。但是,近代以前,英国发展的方向曾出现重大错误。英国是一个海岛国家,但统治者却怀有浓郁的“大陆情结”*英帝国版图最大时比英国本土大150多倍,人口是当时世界人口的1/4。“世界工厂”“日不落帝国”、世界金融中心、海上霸主等,一度成为英国的代名词。,长期把目光盯住欧洲大陆。究其原因,是因为英国在历史上曾被诸多来自欧洲大陆的入侵者征服,并与之不断融合。特别是1066年被来自欧洲大陆的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之后,英国在英吉利海峡两端都有领地,统治者长期把注意力放在与法国及其他大陆国家的争斗之中。1337~1453年,英国同法国展开了旷日持久的“百年战争”,并最终失败,在欧洲大陆不仅没有得到新的领地,原来的领地也只剩下加莱港。此后的百余年里,英国不惜耗费巨资固守加莱,然而加莱还是在1558年被法国占领,英国被彻底赶出了欧洲大陆。也就是在这一年,伊丽莎白一世*亨利八世之女,1558年姐姐玛丽一世去世后即位,统治时期是英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涌现出莎士比亚、培根等名人。即位,英国历史从此出现了转折。伊丽莎白一世对国家发展方向进行了根本性的战略调整——放弃在欧洲大陆的领土扩张政策,转而将战略目标指向海洋。

从大陆扩张转向海洋拓展,这不仅仅是英国在大陆扩张战略受挫情况下的无奈之举,“地理大发现”同样深刻地影响着英国。15世纪末,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发起的“地理大发现”活动,促使世界主要贸易航线由地中海逐渐转移到大西洋,西欧成为联络世界其他地区的中心。这些变化给位于欧洲大陆西翼的英国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身为岛国的英国,海上交通便利,又处于世界贸易的有利位置,伊丽莎白一世明智地转身面向海洋,正是抓住了地理大发现的机遇。

英国政治家沃特·雷利爵士(1552~1618)有句名言:“谁控制了海洋,即控制了世界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即控制了世界财富,最后也就控制了世界本身。”*赵丕、李效东主编:《大国崛起与国家安全战略选择》,294页,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然而,选择海上崛起道路的国家不止有英国,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法国都曾试图抓住地理大发现的机遇,选择向海上发展,但最终只有英国成就长期霸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英国对既定战略的坚持。在这一点上,英国与16世纪的西班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西班牙虽然也崛起于海上,但在崛起之后却改变政策,把有限的资源消耗在欧洲大陆的纷争之中。在整个16世纪和17世纪上半叶,西班牙一直在欧洲大陆打仗——参加意大利战争、与德意志新教徒打仗、镇压尼德兰革命、与土耳其进行战争,还参加了席卷欧洲的“三十年战争”。一个刚刚崛起还不稳定的国家,拥有如此多的对手,卷入如此多的战争,其结果可想而知!与之不同,英国人始终抓住海洋主导权不放,集中有限的资源,发展海军,经略海洋。逆境中始终不放弃!顺境中野心不随意膨胀!在向海洋发展的过程中,英国先后面对西班牙、荷兰和法国等强敌的挑战,几度达到你死我活的境地,但英国凭着实力和谋略,打败了一个又一个强劲对手。在19世纪初打败拿破仑时期的法国之后,英国国力盛极一时,在欧洲居于支配地位,但特别难得的是:英国的政治家们仍然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把注意力放在海上,只要欧洲大陆维持势力均衡,英国就尽量不干预欧陆事务,更不觊觎欧洲大陆的领土。正是长达两个多世纪的冷静和坚持,使英国在19世纪早期成为世界霸主,并在既定战略的支撑下,维持霸权长达一个多世纪。

二、如何壮大自身

如何壮大自身实际上是一个自身发展战略问题。在不少人的印象中,英国的崛起主要靠武力。事实上,英国奉行大炮巨舰政策的19世纪后期正是其走下坡路的时候。这说明,一个国家的崛起从来都不是仅仅依靠武力,而是多种手段综合运用。

(一)利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机遇,成为“世界工厂”

以科技革命为先导的经济强盛是大国崛起的原动力。一个国家哪怕只要抓住了一次科技革命的机会,就可能实现自身的崛起。英国正是利用第一次工业和技术革命的机遇,调整经济政策,为科技创新和工业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使整体国力迅速上升。

18世纪下半期,第一次工业和技术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其中最重要的发明是英国人发明的纺织机和蒸汽机,尤其是蒸汽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即近代工业文明时代。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因为这时只有英国具备了扩大资本主义生产的3个先决条件,即自由劳动力、大量的资本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然而,这些条件的出现与英国政府的政策和努力息息相关。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发行国债和“圈地运动”等手段,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大批自由劳动力,积累了大量资本。同时,英国政府创造“自由放任”的宽松环境,鼓励人们利用合理手段追求财富和幸福,“合理牟利”的思想深入人心,从而刺激了人们的创造欲望,激起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热和科技潮。据估算,从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全世界最重要的科学成就中约40%是由英国人做出的。*王觉非主编:《近代英国史》,229页,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在工业革命进程中,英国统治者不失时机地调整经济政策,将重商主义政策调整为自由贸易政策,为经济发展“松绑”,使英国首先实现了机器大生产,让英国的商品充斥了欧洲市场及海外殖民地。英国整体国力迅速上升,到19世纪50年代确立了“世界工厂”地位。

(二)注重创新制度和政策,保持政治稳定

内部政治稳定是一个国家发展和崛起的根本前提。政局的稳定有赖于制度的健全,而健全制度依赖政治改革和制度创新。国家创新体系是强国的特征。作为一个小国,近代英国能够崛起并成为世界第一强国,首先依靠的就是制度创新。不过,在17世纪之前,英国也是跟在别人后面跑:跟在别人后面搞文艺复兴、搞宗教改革,又跟在别人后面闯入海洋,就是建立了近代意义的君主专制的民族国家,英国也是学荷兰人的。然而,从17世纪发生资产阶级革命以来,英国便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引导着世界的潮流:率先在世界上开展政治变革,建立了现代意义的议会民主制度,在政治上为国家“松绑”;率先在世界上开展工业和技术革命,从而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还有现代社会、现代思维都是英国人开创的。

当然,这些革命性的举措都是以和平、渐进方式完成的。英国人学会了用冲突中的融合来解决问题,在维护传统和追求变革之间找到了一条“适中”的道路,使其政治制度的发展具有显著的稳定性、连续性和渐进性。自17世纪内战以来的300余年,英国再也没有发生过大的政治动荡。国内政局的长期稳定为工业革命的开展营造了有利的环境,工业革命的开展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海军的发展。三者相辅相成,成为英国崛起和成就霸业的主要支柱。这种崛起模式在世界历史中独树一帜。

(三)重视利用“软实力”,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所体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软实力”虽然没有“硬实力”那样明显和直接,却具有更加持久的渗透力。一个国家的崛起应当有配套的文化和意识形态作支撑,否则其崛起必定是昙花一现。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国家“软实力”建设是近几十年的事情,而英国早在近代就注重加强国家“软实力”建设,并借此弥补其国土小、人口少的硬件条件不足,主要手段有:

一是注重培养国民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增强凝聚力。大国的崛起首先是民族精神的振兴。没有这种精神,任何发展都难以持久。近代英国的民族精神是什么?了解世界史的人都能说得出来,那就是——爱国、勤奋、团结、自信和镇静!1588年,英国面对自罗马时代以来最强大的帝国——西班牙的进攻,英格兰民族的这些宝贵的品质显露了出来。凭借精神力量的帮助和军事上的创新,英国最终战胜了强大的西班牙,激发了英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为以后的崛起奠定了精神基础。

二是形成崇尚科学文化、尊重文人的风尚,注重发挥语言文化在世界的作用。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英国先后出现了洛克、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休漠、吉本、汤因比等耳熟能详的名人。在文学艺术上,莎士比亚、拜伦、雪莱、狄更斯、萧伯纳等大文豪和艺术家,更是妇孺皆知。牛顿去世后,英国隆重地举行国葬仪式,将他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这里一向是王公贵族的墓地,牛顿成为第一个安息于此的科学家。在莎士比亚的历史剧中,君主往往是反面角色,但这并不影响英国女王坐在包厢里忘情地欣赏《哈姆雷特》。19世纪英国全盛时期的维多利亚女王有一句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此话反映了英国社会的风气和价值取向。英国在向世界各地销售廉价商品的同时,也注重传输它的政治制度和语言文化,对其他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直到如今,虽然英国早已不再是“日不落帝国”,但英语仍风行世界,由英国人首创的多种游戏规则仍在全球使用。

(四)务实发展军事力量,以质取胜

历史上,一个国家的崛起常常伴随着战争。发展军事力量,为实现国家崛起提供暴力支撑,是每个国家的必然选择,但英国发展军事力量有其策略和特色。

其一,有重点地发展军事力量。西方军事理论家富勒说:“在一个商业的时代中,赢得海洋要比赢得陆地更为有利。”*[英]J.F.C.富勒著,钮先钟译:《西洋世界军事史》第2卷,31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利用有利的地缘条件全力发展海军,是几个世纪英国军事发展的重点。从16世纪起,英国政治家就坚信:在优势海军的保护下,英国既可防范欧陆国家的入侵,又能保护战略通道并安全地从事殖民扩张。英国在亨利八世(1491~1547)时就创立了正规海军,设立海军事务委员会,组建航海技术学校,其“大哈利”号战舰的设计和建造走在了所有国家前面。*C.S. Goldingham: The Navy under Henry Ⅷ, The English Historical Review, Vol.33, No.132,(Oct,1918), pp.475~476.到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前夕,查理士国王建立了一笔“军舰准备金”,开始建立近代职业海军。到1688年“光荣革命”时其舰只的吨位已仅次于法国,1790年跃升首位(48.59万吨),法国退居次席(31.43万吨)。到1815年,英国海军总吨位达到了60.93万吨,超过其后的法、俄、西3国的总和。*唐晋主编:《大国崛起》,16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其后英国海军一直占据绝对优势(参见表一)。凭着海军的保护,英国长时间免受欧洲大陆战火的殃及;在外交上也保持着充分的行动自由——进可面向海洋扩张、面向欧洲大陆操纵均势,退可固守家园。

表一 1880~1914年各大国的战舰吨位*[美]保罗·肯尼迪著,王保存等译:《大国的兴衰》,247页,北京,求实出版社,1988。

表二 1880~1914年大国的陆海军人数*[美]保罗·肯尼迪著,王保存等译:《大国的兴衰》,247页。

其二,以质量取胜而非以数量取胜。从军队数量看,即使在其霸业的顶峰时,英军也没有名列过世界前茅(参见表二)。英国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一直是以质量取胜,主要方法有:一是不断革新军事技术和装备。亨利八世建造了快速灵活的新型战船,不仅广泛采用侧舷炮,而且充分利用新发明的4轮炮架*16世纪初发明的4轮炮架,装有4个坚实的木质小轮,可方便地将炮向前推出,发射完毕后再拉回来重新装弹。与装在野战炮架上相比,装在4轮炮架上的大炮装弹速度要快1倍。参见[美]马克斯·布特:《战争的革新――1500年至今的科技、战争及历史进程》,47页,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13。给战船装上重型火炮,使英军的海军战术率先进入火炮交战时代。利用火力优势和机动灵活的战术,舰艇数量处于劣势的英国舰队,打败了仍然采用旧战术(迫近并强行登上敌舰进行肉搏)的西班牙“无敌舰队”。资产阶级革命之后,英国率先把工业革命的成果运用于海军。19世纪30年代以后,英国带头完成从帆船舰队向蒸汽铁甲舰队的过渡,以蒸汽机和螺旋桨为标志的新动力系统代替了传统的风帆动力,以爆破弹和线膛炮为标志的新火炮系统应用于海军舰船,钢铁替代木材成为新的造船材料。二是革新海军战术和制度。1650年,英国依舰船的吨位和装载舷炮的数量,采用了6类分级法给大小不同的各种舰船划分等级,提高了协同作战能力。在“七年战争”中,英国海军大胆地摒弃了战列线战术*进入火炮交战时代之后战舰以纵队形式进行远距离火炮对射的战术。每艘军舰在接敌与作战时必须与指挥舰成一队纵列,任何军舰不得脱离战列线擅自行动。其优点是能够集中火力,便于协同和指挥,但比较僵化,不利于发挥作战主动。首创于1588年英军迎战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但当时只是仓促迎战时无意形成的,直到1653年英国海军颁布《航行中舰队良好队形教范》和《战斗中舰队良好队形教范》之后,才将此战术确立下来。,开始尝试机动战术*针对战列线战术缺陷而创新的一种机动灵活的战术。要点是:放弃整个舰队仅组成一个纵队的战列线战术,把舰队分为两个以上的攻击纵队,分割敌舰队,形成局部优势,各个歼灭敌人;灵活选择打击重点;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分队穿插,速度取胜。。拿破仑战争期间,英国舰队利用机动战术在特拉法加战胜了海上最大的对手——法、西联合舰队。三是创新军事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人科洛姆和科贝特先后发表了《海上战争及基本原则与经验》和《海上战略的若干原则》,强调夺取制海权的作用。他们的思想对马汉的制海权理论产生重大影响。不过,英国的军事创新有其显著特点:一是少说多做或只做不说;二是不求卓越和一流,但求持之以恒、推广应用和纳入法制体系。

三、如何削弱敌手

如何削弱敌手实际上是一个对外战略问题。实现国家的崛起,不仅要不断壮大自身,而且要最大限度地抑制和削弱竞争对手。务实而灵活的对外战略,尤其是妙用三角关系和制衡之术,是抑制和削弱对手的最好方法。三角关系指的是敌、我、友三者之间互动关系。制衡之术指的是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维持有利于己的国家之间势力均衡的力量结构。英国是近代运用“均势战略”最成功的国家。在其崛起和称霸阶段,英国或结盟、或“孤立”、或干涉、或战争,用尽各种手段,极尽纵横捭阖之能事,目的是建立并维持一个势均力敌、互相牵制的欧洲大陆,既确保了自身的安全,又为自己全力经略海洋、争夺殖民地创造了条件,始终把握着战略主动权。其主要策略手段有:

(一)善于利用别国或国家集团力量

借助别国力量来对付自己的主要对手,弥补其国家小、人口少的硬件条件之不足,是英国崛起的重要秘诀。英国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结盟或“孤立”,既最大限度发挥联盟的正面作用,又防止被其拖累。

19世纪以前综合国力还不够强大时,英国主要借助外力来对付自己的主要对手,因此广施结盟战略。在1701~1714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英国与荷兰、勃兰登堡和萨瓦结盟,与西班牙和法国进行殊死搏斗,最终挫败了西、法联合称霸的企图。由于获利甚多,英国的沃尔波尔政府实行了近20年的孤立主义政策。到18世纪50年代中期法国势力膨胀,英国又联合普鲁士,通过1756~1763年的七年战争,削弱法国和奥地利。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再次打破欧洲均势,英国与俄国、奥地利、普鲁士等组织了反法同盟,几乎联合了整个欧洲,经过20余年的武装较量,终于打败法国,建立起英国多年所追逐的欧洲五极均势体系——法国虽然战败,但未遭到过度削弱;俄国力量虽然增强,但遭到法国和奥地利的遏制;欧洲大陆存在着俄国、普鲁士与法国、奥地利的对抗,这种二对二的阵营,对于英国操纵欧洲大陆均势和称霸海上最为有利。

霸主地位确立后,英国的首要考虑是不为盟国拖累,保持行动自由。当出现某一强国或国家集团称霸欧洲大陆时,英国通常采用扶弱抑强的手段来恢复欧陆均势,如联合法国和奥斯曼帝国,通过1853年的克里米亚战争,打败了因镇压匈牙利革命而暂时主宰欧洲大陆的沙皇俄国。而大部分时间里欧陆相对稳定时,英国便以“光荣孤立”而自豪,并于1870年11月、1879年10月、1891年5月3次拒绝了德、意的加盟要求。英国史学家指出,英国19世纪的对外政策指导是“避免与其他欧洲国家发生太密切的关系,并集中力量对殖民地的侵略。”*[英]莫尔顿著,谢琏造等译:《人民的英国史》,418~419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

(二)不断变换盟友,保持行动自由

19世纪英国著名外交家帕麦斯顿说过:“英国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不变的利益。”*G.PGooch: Studies in Diplomacy and Statecraft,London,1946,P.88.英国总是根据大国力量天平的摆动,充分利用其它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时而把砝码加到这一边,时而又加到另一边,使它们始终处于相互敌对、相互牵制的均势状态。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英国曾与法国联合起来,打败了西班牙和荷兰。到18世纪,英国转而联合荷兰等国家,对抗法国;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站到奥地利一边,英国反对普鲁士和法国;“七年战争”发生时,英国又转而与普鲁士一起攻打奥地利和法国。19世纪中期,英国又联合法国和奥斯曼帝国,通过克里米亚战争打败了势力逐渐壮大的俄国。到了20世纪初的全球化时代,在自身走向衰落的情况下,英国的战略视野仍然广阔——它与长期的对手美国和解,解决了西半球的问题;通过与日本建立同盟,使其东亚利益得到了保障;在欧洲又与昔日敌人法、俄结盟,再次扭转了江河日下的战略颓势,并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打败了主要竞争对手德国。

(三)善于化被动为主动

大国的崛起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战略家必须有逆境中化被动为主动的能力和智慧。英国在崛起之初曾经主要依靠武力,在北美、印度等地占领了大片土地。1783年北美殖民地的独立,宣告英国从伊丽莎白一世起,通过两个世纪时间的努力建立起来的第一帝国的终结。英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从内部看,最早的殖民地——北美殖民地丢失,其他殖民地也被欧洲列强觊觎,英国面对的是一个支离破碎的帝国;从外部看,老对手法国、西班牙和荷兰都加入了反英战争,英国多面受敌。然而,英国迅速调整政策:经济方面放弃重商主义,转向自由主义;海外殖民的重点不是拓展新的殖民地,而是占领那些确保贸易通畅的基地、海岛,以及对于工业化非常重要的原料产地与销售市场;对外政策则利用1789年“法国大革命”造成的政治动荡,组织“反法联盟”,再次打败法国,建立起第二帝国——庞大的“日不落帝国”。

(四) 适度、巧妙使用武力

英国适度、巧妙使用武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主要在海上使用武力,在欧洲大陆使用武力十分谨慎。集中精力对付主要对手,避免多线作战,是英国坚持的主要原则。近代英国的战略目标很明确,很具体,也很持久:对欧洲大陆没有领土野心,只求建立并维持均势,以便于自己在海上和殖民地建立并维护霸权。这就是英国的两大核心战略――“大陆战略”和“海上战略”。其中,“大陆战略”是为“海上战略”服务的。给盟国以经济或军事援助,让其充当打手,牵制欧洲大陆的强国和霸主,自己则全力从事海上扩张,打击企图称霸海洋的国家,是英国的惯常做法。普鲁士首相俾斯麦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英国的政策从来就在于在欧洲寻找肯用自己的身躯维护英国利益的傻瓜。”*[俄]波将金编:《外交史》第一卷(上),413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法国大革命”爆发后,英国组织“反法同盟”,其主要目标是打败法国舰队。1805年,英国舰队在特拉法加与法国、西班牙联合舰队进行了决战,战斗进行得十分艰难,英军统帅纳尔逊也阵亡了,但是优势的海军使英国最终取胜。在欧洲大陆,英国向参加“反法同盟”的国家提供了6500万英镑的经济援助,让其牵制法国。*[美]保罗·肯尼迪著,王保存等译:《大国的兴衰》,117页。直到特拉法加海战取胜后,英军才真正投入欧洲大陆的作战中。

另一方面,在海上也不滥用武力,而是有重点、有选择。尤其是崛起后期,英国海上运用武力的重点不是占领新的殖民地,而是确保海外贸易安全。为了确保战略资源的获取和战略通道的安全,不求占据的地方多,而求占据地方位置的重要。英国主要占领那些处于交通要道的基地、海岛,以及重要的原料产地与销售市场。如好望角、马耳他岛、锡兰(今斯里兰卡)和西印度群岛、印度等。尽管这些地方面积不大,但是对于维持英国的工业和贸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这种方法,英国的国力迅速增强,很快就成为海上霸主和世界霸主。

近代英国崛起的历史留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大国崛起是国家间战略博弈的结果,敢于担当、具有大战略思维的领导人(或领导核心),对一个国家的崛起具有掌舵的关键性作用;其二,国家崛起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外交等诸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必须刚柔相济,硬实力与软实力相结合,全方位筹划;其三,大国崛起的真谛在于战略目标与战略手段的相对平衡,这既体现在能够正确评估自己的实力,定下适当的战略目标和正确的崛起道路,同时要求具备战略定力,保持大政方针和战略决策的一致性和延续性,沿着既定方向和道路不断前进。其四,在崛起过程中要善于利用结盟、孤立、战争以及扶弱抑强等手段,化解外交困境,最大限度地削弱敌手,不断壮大自身。

主要参考文献:

[1]吴春秋:《论大战略和世界战争史》,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1。

[2][美]保罗·肯尼迪著,王保存等译:《大国的兴衰》,北京,求实出版社,1988。

[3]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

[4][英]J.F.C.富勒著,钮先钟译:《西洋世界军事史》,第2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俄]波将金编:《外交史》,第1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

[6]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7]唐晋主编:《大国崛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8][美]马克斯·布特:《战争的革新——1500年至今的科技、战争及历史进程》,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13。

[9]王觉非主编:《近代英国史》,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大陆欧洲战略
欧洲“芦笋季”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欧洲之恐:欧洲可以迅速扑灭恐怖袭击,但仍做不到防患于未然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冰之大陆
IQ大陆
在欧洲邂逅温州人
冰之大陆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