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时代的读书生活

2017-01-02温儒敏

政工学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养性定力信息时代

☉温儒敏

大家通过网络进行交流,比以前方便多了,但占用的时间也多了,读书和思考少了。有的朋友可能会说,网络阅读也是读书呀,方式不同罢了。但真正在网上读书是少的,即使读,也大都是消遣娱乐之类。

如何看待网络阅读

很多人现在都迷恋于网络,我们已经不太可能较长时间集中精力去看一本书、写一篇文章,通常都是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打开计算机或者手机,看看有没有新的信息。大家很容易变得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如果记忆完全依赖互联网,记忆就可能沦为技术化,生物记忆变成物理记忆,很多人因此形成习惯,要找什么问题、线索、资料,不假思索就去打开搜索引擎。

这的确方便,可是网上的信息往往真假参半,不一定可靠的,怎么能不加考辨就当作研究的依据呢?再说,这种只有结果、没有过程的行为,并不助于思考力的提升,反而可能形成“偷懒”的惯性。人们理解某种事物,往往需要接触这些事物,逐步去了解和熟悉事物,这个过程可能有许多感性的认知,是重要的积累。如果没有这个过程,过多依赖网上的结论,容易形成碎片式、拼贴式思维,一步到位,没有感觉。

互联网的利用对大脑是否会产生影响?答案是肯定的。人们如果被手机、邮件、微信、微博所捆绑,会造成时间的过多间隔和扰乱,注意力不断被转移,很难有完整时间思考问题,这就会形成思维的碎片化;将自身“寄存”于手机,任由各种信息摆弄,在享受移动设备带来阅读快感的同时,不知不觉就被抛弃到所谓资本与“注意力经济”的生产线上了。

通过移动设备进行阅读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但这很难说是一种良性的生活方式。国外有些高端的私立学校,是不让孩子们带手机进学校的。

现在的网络媒体传播是基本上没有把关的,而且多是匿名发表,难免就有许多文化垃圾甚至人性阴暗的东西泛滥。这些无聊的信息时常大量冲击着人们,会对人生观、心态和智商产生负面影响。

信息时代的阅读量的确大大增加了,但阅读的质量却未见得提升。阅读有三种:以娱乐为主的阅读,以获取信息为主的阅读,以理解思考为主的阅读。当然三者也可能互相重叠,这里说的是主要的阅读功能。现在的问题是,三种阅读中,娱乐性为主以及获取信息为主的阅读占据了我们阅读量的绝大部分,思考性的深度阅读越来越受到挤压,这是信息时代的新问题。

阅读方式在相当程度上能影响思维方式。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体主导的阅读方式,有可能趋向思维的碎片化、平面化、同质化,而印刷时代形成的那种比较个性化的感知能力可能在降低。

对于数字化的新的阅读形态,只能主动跟进,而不是消极抵制。但要注意,新的阅读形态有利有弊,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阅读方式。纸质阅读和数字化的阅读可以并存,既读书,也读网。如果读网全部取代读书,那就可能失去很多读书的乐趣了。一般而言,读网比较适合“浅阅读”,了解新闻、信息,还是上网比较方便;而读纸质书更适合“深阅读”。要想读经典,最好还是读纸质书。

读书终究是一种生命体验,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所以无论现代信息科技如何发达,不能也不应当完全取代传统的阅读。信息时代既要适应和利用网络阅读,又要警惕和尽可能防止网络阅读带来的弊害。

抵御信息过量造成的焦虑

现在的社会心理比较浮躁焦虑,而焦虑似乎是莫名的,缺少稳定感和安全感。为何会普遍焦虑?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释,比如解释为“文化冲突”“社会转型”“市场化”“两极分化”等等,还有某些更深层的引起普遍焦虑原因,那就是信息过量。

面对信息过量现象,要有自觉,那就是学习并让自己具备一点信息传媒素养,知道现代信息传播的规律。对信息时代带来阅读方式的一些重大的变化(比如传播渠道方式),既要接受它,又要“看穿”它,不是被动面对,不是被裹挟。对于网络信息,自媒体包括微博、微信的传播特点,都要有一定了解;尽量选择相对良性的信息渠道,适当减少信息量;对铺天盖地的信息,自己要有一些过滤分析。要培养自己有“定力”。这里说的“定力”,包括应对和过滤复杂过量信息的能力,实事求是的态度,尊重规律、以不变应万变的眼光,还有平常心。

读书可能是一种能让自己心静、有定力的办法。林语堂说,“读书的意义是使人较虚心,较通达,不固陋,不偏执”。的确,读书可以让你适当超越过量的浮躁的杂乱的信息环境,有定力,有眼光。

读书可以养性,可以练脑,这不仅是能力,也是涵养,是素质,是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阅读可以拓展视野,可以接触人类的智慧,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可以让人在精神气质上超越庸常的环境。

读书和思考和表达是连在一起的,读书可以提升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包括发现问题、概括分析能力,审美能力和语言能力,都可以通过大量阅读得到锻炼与提升。这也是“养性”,通过“练脑”来“养性”。读书可以让我们的脑子更清晰,更有深度,更有创意。

读些基本的书,读经典

无论是网络阅读,还是纸质书阅读,首先都要重视安排读经典。经典是经过历史筛选沉淀下来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年轻时多读一些经典,可以为精神成长打底子。或许,现在的青年人接触经典会有隔膜,包括语言形式上的隔膜,这是很自然的。阅读经典需要沉得下心来,需要“磨性子”,这也是“养性”,是涵养过程。有一份超越,有一份尊崇,尽可能调动自己的感觉与灵性去接近,去理解,就能深入堂奥,高雅的兴趣就会慢慢培养出来。

读书总不能抓到什么是什么。这一点特别要注意,网上阅读一般容易无计划,跟潮流。如果要“充电”,就必须有一定的计划性,还要注重经典性,多选适合“悦读”又启迪心智的作品,而不能采取网上阅读的那种姿态,只跟随潮流,或者完全由着性子来读。

建议每人都有一份自己的书单,设定在几年内应当读哪些书。要有计划,有整体考虑,让读书有些系统。书单要考虑时间的安排,有可行性。一般来说,可以包括三部分,是可以套在一起彼此交错的三个圆圈。

最外围的是通识的部分,这些书应当是最基本的,凡是上过大学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都应当读过的。主要是中外文化经典,是最基本的书。阅读的目的,是接触中外文化经典,感受人类智慧的结晶。第二部分,是与自己从事专业或者职业相关的部分。比如,学物理的,可以给自己安排读点数学、化学、生物,以及信息科学等方面的书,还有就是与物理学有关的邻近学科领域方面的书,也可以读点类似科技史、科技哲学,以及教育类等领域的书。学文科的,也要读点理科的书。这样做的目的是打基础,拓展专业视野,触类旁通,活跃思维。第三部分,实际上就是核心部分。这一部分的书目主要围绕自己的专业,或者自己特别感兴趣,希望有所研究、有所发展的那些专业的书,应当有比较明确的指向。另外,还可以读一些消遣的、娱乐的书,但不应当是主体,也不必计划太强,随意读一点,调节一下就可以了。

每个人读书习惯不同,完全可以各有各的读法。读完二三十本基本的书,还可顺藤摸瓜,有兴趣选择某一方面做更深度的阅读,那么,有“点”有“面”,对中外文化和文明的了解与感悟,就有些“底气”了。在瞬息万变充满机会和诱惑的信息时代,读经典可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阅读口味,可以“养性”,也可以养成良性的生活方式,是为一生打底子的事情。

猜你喜欢

养性定力信息时代
何为定力?
最硬核“创新之城”在疫情应对中彰显定力与温度
以墨育德 以墨养性
基建的“定力”与“发力”
打铁没样,边打边像
冬·发心
信息时代的智慧教育
统计工作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信息时代
信息时代家校沟通质量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