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据《国防交通法》推进新时期国防交通建设发展

2017-01-01王景涛徐跃先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7年9期
关键词:国防交通能力

王景涛,海 军 ,徐跃先

(1.陆军军事交通学院 研究生管理大队,天津 300161; 2.陆军军事交通学院 联合投送系,天津 300161; 3.69222部队,新疆 轮台 841600 )

● 国防交通NationalDefenseTraffic

依据《国防交通法》推进新时期国防交通建设发展

王景涛1,海 军2,徐跃先3

(1.陆军军事交通学院 研究生管理大队,天津 300161; 2.陆军军事交通学院 联合投送系,天津 300161; 3.69222部队,新疆 轮台 841600 )

为推进新时期国防交通建设,在分析国防交通综合保障能力构成的基础上,阐述国防交通法律规范主要包括战略投送支援力量建设发展、国防交通军民融合发展、国家交通设施建设贯彻国防要求、市场导向的利益引导机制、将国防交通教育纳入全民国防教育体系5个方面的内容,提出依法推进国防交通建设发展要着力夯实国防交通基础设施、重视研发新型技术装备、完善国防交通组织指挥体系、健全国防交通法规规章体系的对策。

国防交通法;交通建设;军民融合;法律规范

Abstract: To promote national defense traffic construction in the new era, the p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constitution of national defense traffic comprehensive support capability. Then, it elaborates following 5 main contents of national defense traffic laws: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projection support power construction, civil-military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defense traffic, national traffic facility construction implementing national defense requirements, interests guiding mechanism under market orientation, and bringing national defense traffic education into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system. Finally, it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develop national defense traffic construction according to law: strengthening infrastructure of national defense traffic, developing new technical equipment, completing organization command system of national defense traffic, and perfecting regulations and system of national defense traffic.

Keywords: national defense traffic act; traffic construction;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laws and regulations

交通历来具有经济和军事的双重属性,国防交通是关系国家安全、战争胜负的战略性问题。从现代国防建设和战争需求出发,研究新时期国防交通发展战略重点,对于提高战略投送能力和平时应急、战时应战的能力至关重要。2017年1月1日颁布实施的《国防交通法》,为新时期国防交通建设发展提供了法规依据,同时也为从更高层次、更大规模、更深程度上推进国防交通和国家交通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1 国防交通综合保障能力的构成

国防交通是以满足国防需要为目的,在铁路、道路、水路、航空、管道以及邮政等交通领域进行的规划、建设、管理和资源使用活动[1]。其主要功能和任务是适应打赢信息化战争以及有效应对各类紧急突发事件,为国防和战争服务。因此,做好国防交通建设发展,必须大力提高国防交通综合保障能力。国防交通综合保障能力是指为了提高战略投送能力,实现国防交通的功能和目的,将国防交通体系中构成物质技术、保障队伍和组织指挥的相关元素合成起来所形成的能力的统称。国防交通综合保障能力主要包括5种能力:基础设施适应能力、技术装备保障能力、保障队伍动员能力、统一组织指挥能力和决策系统辅助能力。基础设施适应能力主要包括国防交通网络、交通枢纽衔接设施、国防交通工程设施等要素;技术装备保障能力主要包括新型国防交通运输装备、大型机械化装卸设备、克服江河障碍器材和防护伪装新技术装备等要素;保障队伍动员能力主要包括保障队伍规模、保障队伍能力素质、保障人员层次结构等要素;统一组织指挥能力主要包括国防交通法规制度、平战时国防交通组织机构、安全快速的指挥方式等要素;决策系统辅助能力主要包括信息资料系统、计划方案系统和专家决策系统等要素。构成这5种能力的相关元素组合起来就是一个结构合理、完善健全的国防交通体系。

基础设施与技术装备是国防建设和军事斗争的重要依托,是物质技术,属于底层结构;统一组织指挥与快速保障决策是组织指挥,属于中间层,两者相辅相成,在保证正确快速决策的同时,又要统一组织指挥,有条不紊;保障队伍是国防交通能充分发挥投送能力的有力保证,也属于中间层。物质技术是前提,保障队伍和组织指挥是重点,抓好物质技术的发展建设,才能为保障队伍和组织指挥发挥高效的作用提供有力支撑。只有这5种能力协同发展、合理有序,才能切实地将国防交通综合保障能力发挥到最大化。

2 国防交通法律规范的主要内容

2.1战略投送支援力量建设发展

《国防交通法》规定,根据现阶段军事战略方针和国防交通建设规划,国家可依托大中型运输企业组建战略投送支援力量,并要求战略投送支援机队、船队和车队等战略投送支援力量,要按规定组织编组人员和装备,依照提前制订的相关预案进行训练、演练,实现战略投送支援力量的规范化管理,以提高平转战时或紧急状况下我军的战略投送能力,为快速组织大跨度、远作战、大规模的军事运输提供有力保证。

2.2国防交通军民融合发展

走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是党中央着眼实现富国强军、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国防交通领域军民融合式发展,其实质是在中央军委和国务院的双重领导下,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军事机关有关部门通过建立军民融合的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和法规制度,形成国防交通军民融合发展会商机制,从而实现国防交通和国家交通的一体化建设、规划以及军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共享,如交通基础设施、交通运输保障队伍力量、交通资源储备和使用等,最终实现国防交通建设满足平战双重保障任务,实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良性互动。

2.3国家交通设施建设贯彻国防要求

国防建设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把国防交通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使两者一体融合、同步发展,这既是国家交通与国防交通深度融合的体现,也是强化国家综合交通体系的必然要求。《国防交通法》第二、三、四章明确指出,国防交通规划、交通工程设施以及民用运载工具在建设、设计、使用时,都必须与有关交通部门、军事部门进行协商,贯彻落实国防要求,这既能满足国防需求,也能兼顾经济社会发展,可以实现互利双赢。

2.4市场导向的利益引导机制

我国民用运力动员经费的保障问题一直都是制约动员工作顺利开展的瓶颈。《国防交通法》中明确规定,国家应鼓励公民和组织依法参与国防交通建设,并给予相应的费用和政策支持,以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这种举措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能有效缓解我国现有国防交通法规与当前交通资源市场化发展趋势不相适应的问题。同时,市场经济体制下,交通动员动力机制模式应以利益激励和法规约束相结合,形成以政府、企业、个人对交通动员目标实现“追求合力”最大化的动员动力机制,这样才能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以推动国防交通事业的创新发展。

2.5将国防交通教育纳入全民国防教育体系

《国防交通法》的颁布实施,是一件惠国、惠民、惠军的大事。《国防交通法》要求各级相关政府部门、军事相关单位等,要做好普法教育和大力宣传,要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介进行宣传教育,增强公民和组织对该法的理解,调动其参与国防建设的积极性,依法履行国防交通义务。同时,《国防交通法》还规定,相关军、地交通院校必须将《国防交通法》纳入国防和法制教育课程体系,使受教育者通过学习该法,明白该法的立法目的、基本原则、相关规定等,增强他们将来参与国防建设的意识。

3 依法推进国防交通建设发展的对策

3.1着力夯实国防交通基础设施

(1)科学规划国防交通网络。国防交通网络是国防交通战略投送能力的基石。规划国防交通网络要统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建设规划,主要从路网布局、规模、构成及质量上考虑。一是加强全国政治、经济、军事指挥中心和战区之间的联系,战区内交通线纵横贯通,战区之间有实现快速支援的战略通道,使各大战区作战力量能快速投送到相应战略方向;同时,要加强战备值班部队、应急作战部队和特殊力量部队的驻地进出道路建设;另外,对于重要的通道建设,应充分考虑道路等级,提高路网质量。二是在建设规划时应综合考虑陆、水、空各运输方式的优势和特长,重点提高西北地区的交通线路网密度,优化东南沿海地区的路网构成,增强中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的衔接能力,使各大战区交通线形成一个贯通南北、横跨东西的交通网,尽快实现“十三五”规划的“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的建设目标,从而更有利于提高战略投送的能力。三是各战略通道、主干线路应结合国家交通战略规划、本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特别是现阶段要依托“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加快推进以新疆、陕西、甘肃、宁夏等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运输走廊,以福建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地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通道的建设;同时,要重点加强“一带一路”通道与港澳台地区的交通衔接,强化内地与港澳台的交通联系。

(2)加大重要战略方向交通网路建设、管理与防护。要从增大路网密度、提高投送和综合作业能力、增强设备防护强度和便于抢修等方面入手,东南沿海方向应建设以高速铁路、轨道交通、高速公路为骨干,普通公路为基础,水路为补充,民航有效衔接的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统筹推进沿江高速铁路和公路、边境铁路、澜沧江等国际国境河流航道建设,加强铁路、公路与口岸的连通,以实现与境外通道的有效衔接。中印边境地区应重点加强公路建设和进藏公路、铁路建设与养护;南海方向应重点加强前沿基地建设。对于边海防地区的交通线路,应坚持军民融合、平战结合,养建并举、综合提高,定期防护、保证畅通的原则,组建专业保障队伍,开展经常性的全面养护,政府要加大对该地区的资金投入,以改善和提高边海防地区的交通条件与运输能力。

(3)优化大型综合枢纽的国防交通功能设计。随着我国高铁线路“八纵八横”规划实施,远距离快速投送轻装部队的能力越来越强,但要建立立体化综合枢纽,实现多式联运和联合投送的要求,还存在很多急需建设的“衔接点”,比如码头、铁路枢纽、港口、车站等“点”的衔接设施,特别是西北地区的航空、公路、铁路综合枢纽建设,以及重要边境要塞之间的桥梁、隧道、通信枢纽等。要提高这些“点”在全网中的协调控制能力,消除“点”与“线”之间能力不足的问题,提高交通干道咽喉的通行能力,使其协调发展;同时还要加强这些“点”遭受打击后的生存能力和再生能力。

3.2重视研发新型技术装备

(1)加大重载、快速、安全交通工具和保障装备建设。一是深入贯彻军民融合战略。依托地方大型企业、科研单位等人才科技力量,广泛采用高新技术研发运载能力强、运输距离远、实用性强的运载工具。铁路应重点发展特种平车(如集装箱运输车)、危险品运输车(如油罐车)等;水路应重点发展大型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等主力船舶以及液化天然气船、高速大型集装箱船、滚装船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的数量与规模;公路要重点发展厢式运输车、罐式运输车、半挂汽车列车、集装箱专用运输车、大吨位柴油车等专用运输车辆;航空要重点发展重型运输机和运输直升机,增加运输机数量与规模。二是重视民用运载工具贯彻国防要求,提高民用运载工具国防运输性能,做到军民两用。三是配合新型运输工具研发,加强适于重型武器装备装卸、转运保障装备的建设。

(2)加强高科技技术手段防护、抢修保障装备建设。一是充分利用基于地貌环境特征伪装新技术、热红外伪装新手段等,研制适于运输装备和交通设施要求的雷达伪装、防红外伪装和高分子材料伪装技术装备;研制易于远程快速部署、强度大、能够适应各种作业及气候条件下的克服江河障碍的舟、桥装备,克服海岸滩涂的快速通过保障装备。比如,适用于重型机械化部队机动快速进行桥梁架设的冲击桥(类似于美军的“狼獾”冲击桥);组合方便、机动灵活的中型桁架桥(类似于美军的MGB中型桁架桥和英军的M3自行舟桥);重量轻、强度高、通载力强的可空运桥梁,等等。二是扩大交通保障物资器材储备的数量,对现有物资装备要定期养护管理,搞好更新配套,保障应急、应战时能快速投入使用。

(3)重视智能化、可视化交通保障装备研发建设。一是为交通保障装备配上“透视眼”。研发具有定位、识别、跟踪、控制与探测等集约化、寿命长的信息化设备,以提高其自动跟踪识别能力。二是为交通保障装备戴上“顺风耳”。研发具有能将“北斗”卫星自动追踪系统、计算机无线组网装置和车载电台等同步化技术设备,强化其快速安全的通信调度能力。三是为交通保障装备引入“保健医生”。通过智能化、可视化的技术设备,可对装备设施的安全性能进行自动检测和修复,并及时上报数据,增强其生存能力,确保交通保障装备的安全性。

3.3完善国防交通组织指挥体系

(1)自上而下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一是理顺军地管理关系。随着部队改革的实施,原军区级交战办的职能留在原军区善后办,而这只是权宜之举。军委联勤保障系统成立后,建议将原军区级交战办转隶各地区联保中心,这样有利于军内和军外的交通动员与战备工作的展开,使用时能够按级组织、按程序实施。同时,应抓紧在武装警察部队、战略支援部队等设置相应的交通战备机构,以利于这些系统国防交通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开展。二是理顺组织管理体制。目前,我国有20多个省交战办挂靠在不同的主管单位,这种设置限制了其履行交通战备工作的政府职责,应统一规范设置交通战备机构;要合理编制不同层级地方政府的交通战备专职人员,以减少这些交战办没有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的现象。三是健全融合会商机制。现阶段,由于地方层级上的交通建设领域军民融合会商制度尚未建立,《国防交通法》出台后,应借鉴国家层面会商制度的有益经验,抓紧在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建立国防交通军民融合发展会商机制,通过定期与不定期会商,确保国家交通建设与国防交通建设融合发展。

(2)完善国防交通管理信息系统,提高辅助决策专家系统的能力。在现有交通战备资料系统、国防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更新完善国防交通网路、工程设施、技术装备、保障队伍、运力动员、物资器材统计数据与图形资料,建立相关联的数据库,实现数据的采集、查询、储存等功能一体化,为交通保障决策提供准确的动态参数,同时也能为专家辅助决策系统提供更精确的数据信息,为运输投送、通信、工程保障提供科学决策。

(3)修订和完善交通保障计划方案系统。随着我军体制编制的调整改革以及我国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原有的交通保障计划方案系统应根据相关战略、战役部署的变化,进行升级改造,对主要战略方向和重点地区交通目标保障方案进行修订和完善,增加新型交通设施,调整交通重点目标等级,为交通保障快速决策提供预案。

(4)加快军民融合物联网交通保障系统建设与应用。为提高部队保障的快速反应能力,应充分发挥军民融合物联网技术在军事领域的作用,对物资装备在库和运输途中的情况,实施全程实时追踪和可视化监控。通过GPS与“北斗”卫星的双系统融合技术以及车载终端的处理技术,实施物资装备的状态追踪、车辆定位追踪等,及时将物资装备储备状况和车辆运输途中的具体信息传递至上层决策者的信息数据库,当发生紧急情况或战争时,决策者能通过GIS系统快速定位出被破坏或需要保障的交通线及重点工程设施,然后利用物资装备可视化系统方便快捷地做出保障方案,达到精确保障的目的。

3.4健全国防交通法规规章体系

(1)完善《国防交通法》相关细则,健全交通动员法规体系。虽然《国防交通法》中对市场导向的利益方式、配套制度约束等规范进行了说明,但在一些细则上规定得还不够清楚。比如,民用运力参加国防动员可以获得相应的经费补偿,经费来源由中央、地方、部门、企业共同承担,但没有明确具体承担的比例和办法,因而操作起来还是十分困难的。相关部门应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探索,提炼和总结实践经验,完善有关法规制度相关细则。除健全法规外,强化以法律约束为主、行政规范为辅的管理措施也非常重要。

(2)明确交通动员奖惩措施。一是为调动企业、个人应征的积极性,对参加军事训练和战备演练的运力,除《国防交通法》规定的那些经济补偿外,可通过给予全部或部分减免税负的优惠及给予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表彰与奖励;二是建立循环征用机制,对在一定时期征用的民用运载工具可使其在下一阶段轮休,该阶段可选取另外一部分运力承担任务;三是通过为专业保障队伍添置、更新、改造载运工具等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

4 结 语

《国防交通法》的出台实施,为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全面提升战略投送能力明确了前进方向。本文基于对国防交通与国家交通的相互关系,以及实施的《国防交通法》规定的国防交通建设发展方向,分析国防交通综合保障能力的构成,从着力夯实国防交通基础设施、重视研发新型技术装备、建立快速保障决策系统、完善交通动员新机制、健全交通动员法规体系和激励机制5个方面,提出如何增强国防交通综合保障能力、完善国防交通体系的对策,对依法推进新时期国防交通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1] 新华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交通法(2016年9月3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2次会议通过)[N].解放军报,2016-09-14(6).

(编辑:张硕)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声明

近期有不法网站假冒我刊收取作者版面费。本刊郑重声明,不收取作者版面费等任何费用,敬请广大作者通过我刊公布的邮箱投稿,谨防受骗。

另,为进一步强化学术诚信意识,维护学术期刊的严肃性和科学性,并向广大读者负责,本刊将利用“军事科研学术文献检测系统”对所有来稿进行学术不端行为检测,论文复制比应≤15%。

本刊编辑部

PromotingDevelopmentofNationalDefenseTrafficConstructionunderNationalDefenseTrafficActinNewEra

WANG Jingtao1, HAI Jun2, XU Yuexian3
(1.Postgraduate Training Brigade, Army Military Transportation University, Tianjin 300161, China; 2.Joint Projection Department, Army Military Transportation University, Tianjin 300161, China; 3.Unit 69222, Luntai 841600, China)

10.16807/j.cnki.12-1372/e.2017.09.001

E251

A

1674-2192(2017)09- 0001- 05

2017-04-06;

2017-05-11.

王景涛(1993—),男,硕士研究生;海 军(1963—),男,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猜你喜欢

国防交通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国防小课堂
国防小课堂
繁忙的交通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小小交通劝导员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阅读理解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