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季高温下体能考核中暑30例救治措施与体会

2017-01-01傅忠义许正文林鸿生

军事体育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降温体温重症

傅忠义,许正文,林鸿生

(特种作战学院 门诊部,广东 广州 510500)

● 军事训练伤防护

夏季高温下体能考核中暑30例救治措施与体会

傅忠义,许正文,林鸿生

(特种作战学院 门诊部,广东 广州 510500)

总结了2016年某院校学员夏季体能考核中30例中暑的救治经验,探讨中暑的救治措施和预防对策,为夏季军事训练防控中暑提供参考,提高对中暑病人院前急救的成功率。

高温;体能考核;中暑;院前急救

1 临床资料

中暑学员30名,占参加考核学员总人数的1.09%。中暑学员有29名男性,1名女性,年龄在19~23 y,军龄为2~5 y。在30名患者中,有先兆中暑10人,轻症中暑14人,重症中暑6人。

2 救治措施

针对患者病情诊断结果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急救方案。

2.1 现场急救

首先,迅速脱离高温环境。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通风阴凉处,卸下装备,垫高头部,解开腰带,解松或脱去汗湿的上衣。其次,快速物理降温。在患者头部、颈部、腋下、腹股沟处放置冰袋或冰块,用凉水喷洒或用浸透的湿毛巾擦拭全身,并予以持续扇风,加速蒸发、对流散热。第三,药物治疗。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予以十滴水或藿香正气水10 ml及生理盐水或淡盐水200 ml口服。

2.2 门诊救治

具有下列指征的患者继续送门诊救治: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患者;意识障碍者;患者行降温措施持续15 min 后症状无改善,体温仍高于38℃。送至门诊后视情采取下列措施:

1)持续降温措施:开启急救室或病房内的空调及电风扇,降低室内温度,加速空气流通;不间断地使用冰袋或冰块外敷、湿凉毛巾擦浴。体温<36.5℃时,撤去冰袋。2)开放气道并吸氧:及时清理患者口鼻内的呕吐物或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以3~4 L/min 氧流量吸氧。3)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盐水(>500 ml)静脉滴注。4)心电监护,病情观察:密切观测患者的意识、体温、脉搏、血压、呼吸、瞳孔、血氧饱和度,每5 min 一次,详细记录治疗过程和液体出入量。5)药物降温促醒:对于体温高于39℃的高热、超高热,血压偏低及神志不清的重症中暑患者,给予纳洛酮0.4~0.8 mg肌肉注射。6)控制烦躁或抽搐:对于躁动、抽搐的患者,给予安定10~20 mg肌肉注射。7)穴位刺激及按摩:在冷敷的同时,按摩患者躯干及四肢的皮肤肌肉。对意识障碍的患者定时给予人中、合谷等穴位刺激。8)指导陪护人员协助护理病人:医护人员做好病情解释及情绪安抚,减轻患者及陪护人员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积极指导陪护官兵配合医疗护理工作,做好病情观察及降温冷敷措施,促进患者康复。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医院救治

后送指征:患者体温>40℃;经门诊持续救治30 min 后体温仍>40℃,或意识障碍无改善的患者,应及时上送体系医院进一步救治。

在后送转运过程中,使用配备空调的救护车,持续采取冰敷的降温措施,医务人员携带急救箱,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保持安全的静脉通道。

2.4 不同程度中暑的救治结果

2.4.1 先兆中暑

参加体能考核的30例中暑学员中有10例的先兆中暑通过现场场快速降温处置和口服药物治疗,症状及时得到缓解,在稍事休息后很快得以恢复。

2.4.2 轻症中暑和大部分重症中暑

对于在考核过程出现的14例轻症中暑、5例重症中暑是通过门诊救治,采取多种降温手段和方法,在门诊持续降温及综合救治情况下,最短1.5 h,最长4 h,平均2.5 h,患者不适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自行归队。

以上29例中暑患者,体温降至37℃所用时间,最短为5 min,最长为40 min,平均为20 min。

2.4.3 重症中暑

30名中暑学员中,仅有1例重症中暑患者持续高热昏迷,诊断为热射病,后送体系医院救治,其体温1.5 h后恢复正常,2 h后意识清醒,住院治疗1周后痊愈,3个月后回访无不适症状。

3 中暑防控的体会及医务监督建议

3.1 合理安排训练时间

中暑是在暑热天气、湿度大及无风环境中,患者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而出现相关临床表现的疾病。当大气温度>32℃、湿度>60%、对高热环境不能充分适应、剧烈运动或军事训练,又无充分防暑降温措施时极易发生中暑[1]。中暑是常见的急症,通过对重症中暑住院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2]及渡海演习部队中暑研究显示[3],部队官兵的中暑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中暑时如延误诊治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其病死率可高达40%;即使存活,也有30%以上的患者遗留下长期的神经系统后遗症[4]。

从本次学员体能考核的时间安排看,正值驻地高温、高湿、无风或微风气候,加之考核强度大、要求高,虽然将5 km 跑安排在上午9∶00前及下午16∶30后,仍然发生了这么多人中暑,这也进一步提示部队在夏季组织军事训练,尤其是越野跑等户外高强度、大运动量的训练课目时,必须要考虑到中暑的预防和救治措施。

3.2 降温“黄金半小时”是中暑防治的基础及关键时段

在夏季体能考核中,尤其是长距离奔跑项目,短时间内消耗大量体力,体内大量产热不易散发,都极易发生中暑。实践表明,早期快速降温是救治中暑的关键措施[5],30 min内的降温速度,决定患者的预后,可以有效避免危重症的发生。有学者强调,把降低劳力性热射病患者体温的时间段由原来的“黄金1小时”改为“黄金半小时”[1]。在此次的体能考核中,门诊部根据毕业考核的安排,充分考虑到不利的气候因素,预先购置了冰箱,准备了足量的冰袋及冰块,安排了充足的人手,对发生中暑的学员现场予以及时快速降温,有29例中暑患者平均在20 min 内体温降至正常;另外1名后送体系医院的重症中暑患者,在送院时体温已从40.2℃降至39℃,为后续治疗创造了条件,有效避免了MODS的发生,最终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3.3 重点做好陈旧性训练伤病员的医学观察

通过查阅病历,我们发现送到门诊进行救治的20名(轻症中暑14人、重症中暑6人)中暑患者,在参加体能考核前2个月内都有就诊记录:足趾甲沟炎3人,踝关节扭伤3人,跟腱滑囊炎1人,膝关节扭伤1人,急性腰扭伤1人,腰椎间盘突出症2人,鹰嘴骨折1人,腰肌劳损3人,臀部脓肿切开排脓治疗1人。另外有4人在体能考核前1周内因“上呼吸道感染伴扁桃腺肿大”就诊。

以上疾病均明显影响人体运动能力,尤其会对长距离快速奔跑造成较为明显的阻碍,因而患者在较长一段时期的训练受到明显影响,整体运动能力下降,特别是在考核前的热习服训练中,患病人员由于伤病情况而没有达到适应热环境的训练效果,最终在考核时出现中暑现象。

3.4 切实提高卫勤综合保障能力

卫生部门要适应新形势下军事训练改革的需求,注重实战化卫勤保障能力建设。一是充实完善应急保障预案。针对任务需求,提前制订专项应急预案,要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复杂局面,完善应急保障预案。二是建立健全应急保障系统。为保证遇到突发情况能快速反应,要组建应急保障医疗队,明确人员分工及岗位职责,做好人员、物资、装备等各方面的准备工作。三是扎实开展应急保障演练。根据不同保障任务的特点设置场景,从难从严进行快速装载、拉动、展开、救治和撤收等课目的强化演练,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四是依托体系医院做好应急医疗保障工作。在开展危险课目或重大教学竞赛活动时,协调体系医院派出急诊医疗小组现场支援保障,并建立后送危重患者的绿色通道,确保及时开展重症救治。五是现场保障的医务人员要全程参与组训工作,认真观察了解参训官兵的身体状况,及时判断病情伤情,为指挥员提供合理化建议,防止重大事故和非战斗减员发生。

另外,卫生部门要与组训单位密切沟通协作,平时要摸清学员身体基本情况,对于患病或体质弱的学员,督促组训单位专门制定切合实际的训练计划,加强学员的热习服训练,以提高耐热能力,更好地适应热环境。要落实健康教育计划,结合实际开展卫生防病知识讲座,增强学员防病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1] 陈灏珠.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916.

[2] 苏磊,郭振辉,钱洪津.重症中暑住院病人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6,31(9):909—910.

[3] 颜爱武,银涛,邓建辉.渡海作战演习部队中暑防治的特点与思考[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4,22(4):290—291.

[4] 苏磊.重症中暑防治回顾与启示[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1,36(9):883—885.

[5] 于晓华,郭建斌,卜爱文.夏季5 km武装越野训练预防中暑的几个关键环节[J].东南国防医药,2014,16(1):102—104.

Treatment Measures and Experience of 30 Cases of Heatstroke in Summer High Temperature Physical Examination

FU Zhong-yi,XU Zheng-wen,LIN Hong-sheng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Special Operations Academy, Guangzhou 510500, 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treatment of 30 students who were hit by heatstroke while taking physical examination in summer of 2016.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evention of heatstroke during military training in summer while increasing the successful rate of prehospital first aid on heatstroke patients.

high temperature; physical examination; heatstroke; pre-hospital care

2016-10-21

傅忠义(1972—),男,山西忻州人,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运动医学。

G804.52

A

1671-1300(2017)01-0045-03

猜你喜欢

降温体温重症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动物降温有妙招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哪些因素影响体温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一起来消消暑 盛夏降温美妆品清单
小老鼠降温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