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航空服务企业参与境外空运保障任务问题研究

2017-01-01

国防 2017年8期
关键词:空运航空服务

袁 轩 刘 辉

关于航空服务企业参与境外空运保障任务问题研究

袁 轩 刘 辉

本文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和军事力量“走出去”为背景,在梳理地方航空服务企业基本情况基础上,分析了在境外军事空运任务中引入地方资源参与保障工作的优势作用,提出了更新理念、完善制度、创新平台、对接任务等意见与建议,为提高军用运输机遂行境外空运保障效能提供借鉴和参考。

国防交通 航空服务企业 境外空运保障

随着国家利益拓展、“一带一路”战略推进,我军事力量“走出去”渐成常态,特别是现有军用运输机数量逐年增加、性能不断提高,遂行中外联演联训、人道救援、国际维和等境外空运任务也越来越多,空中航迹不断延伸、保障需求趋于“精”“专”,尤其是在缺少海外保障支撑点的情况下,要求我们必须立足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的大背景,引入和用好地方优质力量,串接“一站式”“蛙跳式”保障链路,切实为军用运输机执行长航时、多批次境外空运任务助力增能。

一、航空服务企业基本情况

航空服务企业,是我国改革开放后,随着乘坐私人飞机或包机越来越多应运而生的;公司一般基于固定机场或航空公司成立,也有物流、仓储、服务咨询等涉及航空运输领域的公司开展相关业务。目前,航空服务企业主营大致分为两类:一是航务代理服务,包括根据客户行程和飞机性能制定、申请、落实飞行计划,向航管部门递交飞行领航报,向机组传递与执行本次飞行任务相关的航行、气象和其他需要的文件资料;二是地面保障服务,包括协调机场提供起降、停场、勤务以及各种保障设备,办理机组、旅客“一关两检”手续和航食配餐,提供VIP旅客服务和场(内)外地面交通保障,按照客户要求提供全程陪同、设施设备租赁等服务。

世界范围内比较著名的航空服务企业,相关服务项目、保障标准、准入机制都较为完善。以欧盟为例,早在1996年就通过了《共同体机场地面服务市场准入》指令,对地面服务市场的开放和准入做出了具体规定,其中,明确将机场地面服务划分为11个项目,分别为地面管理和监管、旅客作业、行李作业、货物和邮件作业、停机坪作业、航空器服务,燃油添加、排放、补充等作业,航空器维护,飞行运行和机组管理、地面运输、配餐服务等。

2011年3月,我国出台《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之后,已逐步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公务机市场,航空服务企业也随之发展壮大。据统计,2007年国内仅有10架公务机,截至2015年,包括香港和澳门地区在内,公务机数量已激增近400架,仅大陆地区就有约300架,涵盖波音、空客、豪客、湾流等诸多机型。与此同时,以金鹿、汉能等为代表的公务机和航空服务企业,业务范围几乎包含了飞机加油、停泊、检修维护和餐饮、休息、通信,以及飞行训练、飞机租赁、机库存储、包机、飞机销售维修、仓储物流、礼宾服务等诸多方面,不仅能满足基本飞行保障需求,而且还可根据客户要求,订制和提供个性化、“一站式”服务保障。

二、引入航空服务企业参与境外空运保障任务的优势作用

有利于提高应急响应准备速度。规模较大的航空服务企业,一般均设有飞行运行控制中心,作为公司总裁全天候运行授权代表,安排经过专门培训、取得上岗资格的人员,提供全年无休、每天24小时不间断运行控制和服务保障的决策、处置支撑。以远赴非洲接运烈士灵柩回国任务为例,领受任务后,空军某运输投送部门迅即启动应急预案,紧急遴选两家航空服务企业,采取一主一备、多案推进的方法,在航空服务企业的全程支持下,于12小时内即完成出发前各项准备工作。

有利于增加突发问题处置手段。为更好与国际市场接轨,充分利用国际航空运输组织资源,国内多家航空服务企业,纷纷加入了全球性航空运输联盟或协会。比如,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美国通用航空协会、星空联盟等。通过加入上述组织,航空服务企业可在代码共享、设备共用、力量共建、危机公关等方面,获得联盟或协会其他成员的支持,增加突发情况处置手段。同样以赴非洲接运灵柩为例,选定的航空服务企业针对可能飞越索马里的情况,预先通过所在联盟协调,申请了索马里飞越许可,为后续绕飞起到了关键作用,保证了飞行安全。

有利于减少任务机组额外负担。以往军用运输机赴境外陌生地域遂行空运任务,机组既要完成航行计划、航线选取、气象条件、沿线机场等大量资料收集准备工作,还要在飞行途中联系、协调、落实飞机停场、加油、排污、牵引、放飞等工作,特别是执行长航时、远距离空运任务期间,机组人员休息、餐食、地面交通等都牵扯了大量精力,极易影响飞行安全。作为面向公务机的航空服务企业,以提供快捷便利、细致周到的服务为出发点,既能满足机组人员日常生活需求,还可提供航行服务、地面保障、通关通检等,个性化、订制化、精确化和“一站式”保障支撑,确保机组人员集中精力圆满完成飞行任务。

有利于学习借鉴地方经验做法。据了解,目前从事航空运输业务的大型企业,均根据自身公司运行规模和特点,建立了飞行运行控制系统、系统运行控制或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其中就包括飞行动态监控、可在远距离范围内“点对点”联络的手持通信器等设备,信息化水平较高。同时,航空公司从总裁到运行总监、商务总执行官,再到飞机维修、客户服务、航站经理,直至机组跟踪、气象专家、机场保障、导航数据等,基于“团结协作、减少环节、系统支持”为原则的运行框架,也值得我们在创新境外空运指挥体制、完善保障体系中参考借鉴。

三、推动航空服务企业参与境外空运保障任务的意见建议

习主席强调,着力解决制约军民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努力构建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顺畅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国家主导、需求牵引、市场运作相统一的工作运行体系,系统完备、衔接配套、有效激励的政策制度体系,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以此为指导和依据,推动航空服务企业参与境外空运保障任务,应重点抓好以下4个方面工作。

更新理念。引入航空服务企业参与保障任务,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应在军地双方互惠互信、资源共享的前提下,由简单的“花钱买服务”,向学习技术、培养人才、改进服务、活用资本、强化管理、建立标准转变;由常规的“吃穿住用行”保障,向引进成熟的信息系统、适应国际通行做法、提高危机公关处置能力、合理指挥控制结构转变;由单纯依靠行政手段、不计成本的高投入、低产出保障模式,向依靠地方优势力量、顺应市场运作规律、精确服务保障转变,做到一份投入、多份产出,虚心“向企业学管理、学保障、学建设”,实现融合效益最大化。

完善制度。军用运输机遂行境外空运任务,涉及国与国之间和军地之间协调沟通,具有很强的政策性、保密性、随机性和突发性等特点。因此,引入航空服务企业参与保障任务,必须建立完善配套制度,规范各方行为。比如,建立定期会晤机制,组织运输机部队、各级机关职能部门和参与保障任务的航空服务企业进行集中会谈,以保障质量、服务价格、存在问题等为议题,共同查遗补缺、研究对策措施。再比如,完善监督管控机制,军方重点监控任务下达情况,动态掌握各方信息,实时向选定的航空服务企业反馈保障需求;企业根据军方需求,督导专职小组或部门按要求完成保障任务,视情派出一线组织协调人员,及时落实和解决军方需求。还比如,严格保密制度措施,特别是对时限紧、层级高、带有特殊背景的境外空运任务,必须谨慎选取具有保密资质、曾参加过类似保障任务的公司,以“保密法”“合同法”等法律为依据,制定明确的保密条款,防止企业公开任务情况、透露军方身份,或是将保障资历作为宣传素材。

创新平台。一方面,在充分开展市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私营企业为补充,准确了解航空服务企业市场基本情况,按照掌握的能力范围、价格水平、公司规模等,建立航空服务企业“名录库”“排名表”,同步参考实际保障情况,定期进行轮替更新,使之成为选定和调整参与保障任务企业的有力依据。另一方面,采取签订军民融合服务合作框架协议的形式,与入库企业围绕合作宗旨、合作形式、合作机制、权利义务、保密管理等,达成共识、厘清权责,既可为建立稳固合作关系提供政策支撑,也可为军方享受质优价廉服务提供依据。新的合作模式,将有利于军队更好地利用地方航空服务企业在专业队伍、业务网络、物流配送、综合服务、仓储装卸等方面的优质资源,在境外空运任务中获得更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务保障。

对接任务。近年来,空军后勤系统先后完成了多批(次)军用运输机境外保障任务,全程引入航空服务企业参与保障工作,派出人员随机进行跟踪协调,第一时间掌握机组需求、多方入手处置突发问题,特别是在境外维和物资空运任务中,整合军工企业、民航机场、任务机组、危险品运输鉴定机构等多方力量,在全梯队整机集装化基础上,依托航空服务企业保障资源和力量,境外各个站点放飞、装卸、补给等,大大提高了境外保障效率。通过任务实践,不仅为军方掌握航空服务企业业务范围、运作模式、保障渠道提供了依据,而且为地方企业在细化服务项目、改进保障方式、精确提供支持等方面,积累了经验。

E23

A

1002-4484(2017)08-0079-03

作者:袁轩,空军后勤部运输投送局助理员,中校;刘辉,空军后勤部运输投送局助理员,中校

胡东霞)

猜你喜欢

空运航空服务
“闪电航空”来啦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达美航空的重生之路
“汪星人”要打“飞的”——话说活体空运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航空漫画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
服务与咨询
航空报国岁月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