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对南昌起义军作战与建设的筹谋*
2017-01-01丁卫华
丁卫华 殷 华
周恩来对南昌起义军作战与建设的筹谋*
丁卫华 殷 华
在军队作战和建设的视域下,研究周恩来对南昌起义的谋划与思考,可从“事先”“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来考察。事先,宝贵的武装斗争经验是起义的首要前提;事中,明晰的作战指导思想是起义的关键保证;事后,复杂的内外格局演进是对起义成果的严峻考验。
军事历史 解放军史 南昌起义 [周恩来]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军在共产党领导下,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南昌起义开启了中国共产党新的历史篇章,即“领导革命的武装斗争的历史”。革命武装的主体是军队,作战和建设则是军队永恒的课题。南昌起义期间,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求解这两个课题。
如果从一个较长的时间限界内(1927年3月~1927年10月)考察,可将南昌起义分为事先(3月~7月30日)、事中(7月30日~8月1日)和事后(8月1日~10月)三个阶段。不同阶段,周恩来对起义军作战和建设的谋划方式既不相同,又有密切联系。简言之:事先,天降大任;事中,运筹帷幄;事后,筚路蓝缕。从南昌到流沙,既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反思。
一、宝贵的武装斗争经验是周恩来领导南昌起义的首要前提
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对武装斗争的经验不多,最高决策层中富有武装斗争经验的领导人也不多。南昌起义的成功,首先就是因为历史选择了周恩来宝贵的武装斗争经验。
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中,周恩来历来重视掌握革命武装。1922年,年仅24岁的周恩来就撰文说,“真正革命非要有极度坚强有组织的革命军不可。没有革命军,军阀是打不倒的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传》,94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1924年,时任中共两广区委委员长的周恩来曾筹组孙中山大元帅府铁甲车队①孙中山大元帅府铁甲车队系叶挺独立团前身。1926年5月,叶挺独立团从肇庆、新会出师北伐,经广州时,受周恩来接见。时任中共两广区委军事部长的周恩来以“饮马长江”四字勉励将士英勇杀敌。翌年,叶部成为南昌起义的生力军。,这是第一支由中共直接掌握的武装力量。
在武装斗争实践中,周恩来的军队建设和作战思想得到极大发展。在广东工作期间,周恩来的军事才干日渐展露。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期间,周恩来开政治建军之先河,其成就不仅在东征中经历了血与火的检验,更深远影响着人民军队的建设。同时,周恩来在军事领域的贡献得到了党内公认。随着形势的变化,周恩来从广东革命根据地赴上海中共中央工作,不久即担任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总指挥。周恩来对军事准备工作极为细致,于条件成熟后果断发起起义,并在战斗打响后亲临一线指挥,起义最终取得胜利。此次起义是“世界工人阶级武装起义史上有数的成功记录之一”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传》,138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1927年3月,周恩来已经成为中共实际上的重要军事领导人。随着“四一二事变”和“马日事变”接连发生,局势急转直下,前所未有的考验纷至沓来。在严酷的斗争中,周恩来不仅清醒地认识到中共错误的严重性和“先解决老蒋然后可以北伐”③周恩来在特委会会议上的发言记录,《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458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的必要性,而且已经开始着手谋划武装斗争。6月中下旬,代理中央常委、中央军事部长的周恩来以蔡和森的“两湖计划”为蓝本,曾两次在中央常委会上提出湖南暴动计划的报告,并专设湖南特别委员会指挥暴动。由于共产国际在暴动款项事宜上釜底抽薪,计划终不得行。据蔡和森回忆,湖南暴动计划最终以“军部周恩来同志与(国际)代表鲁(易)大闹一场”而收场。
此后,共产国际代表和中共最高决策层内部因是否开展武装斗争而势成水火。7月12日,中共中央改组,成立了由张国焘、李维汉、周恩来、李立三和张太雷组成的中央临时常委,即“五人政治局”,对武装斗争持坚决态度的周恩来自此进入最高决策层。中央决定,在湘鄂赣粤四省发动农民秋收暴动,并组织中共掌握和影响的国民革命军部分力量,联合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在广东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改造国民党,建立由左派国民党领导的国民政府,然后在得到苏联援助的前提下重新北伐。
自7月中旬始,暗潮涌动,风云诡谲。在派李立三、邓中夏、谭平山、恽代英等人赴九江并瞿秋白等考察后,中央认为,“依张回粤”之策略已无可能,亟待以中共可支配的现有力量在南昌起义④为便于表述,文中将并行不悖的“南昌暴动”“南昌兵变”等称谓统一为“南昌起义”。。旋即,共产国际代表和中央临时常委以会议形式决定在南昌举行起义。周恩来提出要发动湘鄂赣和广东东江一带工农势力,并要求共产国际经由汕头迅速给予军火和物资接济。苏联顾问加仑将军则提议起义后部队立即南下,占领广东,取得海口,以取得国际援助,再举行第二次北伐。会上,共产国际代表和中央临时常委决定委派周恩来为前敌委员会书记,并赴赣领导起义。至此,南昌举事已箭在弦上,引而待发。
二、明晰的作战指导思想是周恩来指挥南昌起义的关键保证
一般而言,事涉军争,须“妙算已定、财政已足、外交已穷、内政已饬、奇正变术已熟、虚实之情已审,即当授为将者以方略,而战斗开始矣”。如果据以上条件判定,南昌起义之初自然会被认为并不完备。而南昌起义之所以成功,关键因素应归于周恩来“事必躬亲”与“独观大略”这两种作战指导思想的对立统一。
周恩来“思考事物周密,处理问题敏捷,原则性和灵活性掌握适度”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传》,97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当他认识到武装斗争已是大势所趋时,就开始全面、细致地谋划和部署各项工作。对于南昌起义而言,谋划武装斗争的根本点,就在于争取以军队为主的武装力量。除中共牢牢掌握的叶挺部②指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和第四军第二十五师。外,相关工作中攸关之事,正是对尚不是“同志”的贺龙部之争取③尽管贺龙部与中共素有渊源,但贺龙并非中共党员,所以刘伯承在《参加南昌暴动兵力概要表》中注明其并非同志。。在谭平山提前告知贺龙中央决定发动南昌起义之决定后,周恩来又亲自拜访贺龙,并告知中央及前敌委员会④前敌委员会成员,既包括中央指定的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和澎湃,也包括中央未指定但参与工作的张国焘和谭平山。关于要在南昌举行起义的决定和具体行动计划,贺龙坚决表示同意率部参加起义。在叶挺、贺龙的影响下,蔡廷锴也率部到南昌。至起义前,中共直接掌握的起义部队主要有叶挺部、贺龙部及蔡廷锴部共计约2万余人⑤刘伯承:《参加南昌暴动兵力概要表》。。彼时,敌军环赣兵力虽众,但起义部队对南昌据守之敌已形成绝对优势⑥据袁也烈回忆,在第二十四师作战会议上,师参谋长在分析敌情时指出,南昌据守之敌为朱培德1个警卫团,第三军2个团,第六军1个团,第九军2个团,共6000余人。。
形势紧迫,剧变频仍。直至最后时刻,中共最高决策层才就是否发动南昌起义和起义时间达成一致。当时,留给周恩来和前敌委员会具体计划作战的时间已经非常紧迫,还有诸多棘手事宜尚待妥善处理,如何调停己方阵营中的中央大员张国焘和国共重臣谭平山之间深刻矛盾一事,就令周恩来煞费苦心,其间激烈程度实非常人所能想象。谦谦君子周恩来在面对张国焘的首鼠两端时又一次拍案而起,而他又不得不安抚谭平山的激进偏执。同时,由于起义部队中高级军事指挥官贺龙、贺锦斋和蔡廷锴皆非党员,尚不能完全以党的意旨要求其令行禁止。周恩来适时在前敌委员会和前敌委员会军委之下设立了军事参谋团,由刘伯承任参谋长,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聂荣臻、贺锦斋、蔡廷锴和张国焘组成,具体负责军事工作,主要军事指挥官——第二方面军总指挥贺龙和第二方面军前敌总指挥叶挺则在军事参谋团直接领导下完成分析判断情况、定下作战决心、制定作战计划、组织作战协同、组织作战保障、组织临战训练等准备。
在周恩来的悉心谋划之下,起义部队到位,作战准备就绪,只待号令。周恩来为确保万无一失,又与朱德安排了一手好棋。是夜,时任南昌市公安局长的朱德以待客为名,将敌两团长暂时留滞。虽然,亲历者和研究者就待客形式、最终结果乃至事件全貌的说法不一,但此处的史实钩沉并非要事,正如周恩来所指出,南昌起义究竟是何时打响的第一枪“不是主要问题”⑦周恩来1961年9月21日参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时的谈话。。解读“朱德待客”的关键在于:大战在即,镇定自若,审时度势,奇正相合。以此事观之,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指挥南昌起义时,已经充分展现出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
1927年7月31日,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签署了南昌起义作战命令。该命令要求起义部队于8月1日晨4时向敌军展开全面进攻,并要求全部歼灭之。午夜时分,枪声响彻南昌,起义一举功成。
三、复杂的内外格局演进是对周恩来扩大南昌起义成果的严峻考验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南昌起义的胜利既是政治形势突变的战果,也成为内外格局演进的拐点。1927年8月1日,前敌委员会发布了《(中国国民党)①括号内文字系作者所注。中央委员宣言》,选举产生了以国民党左派为代表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革命委员会主席团负责人谭平山的主持下,讨论并通过了《(中国国民党)②同上。中央委员各省区特别市海外各党部代表联席会议宣言》,此即革命委员会正式主事之文本宣示。于事先、事中领导指挥南昌起义的周恩来,并不在革命委员会主席团之列,正式身份为革命委员会委员及参谋团成员。以南昌起义的军事行动胜利为标志,周恩来从名义上和实质上逐渐与核心领导层疏离,加之敌情与起义前已遽然不同,因此,无论是在战略选择上还是在战术行动上,周恩来为扩张南昌起义战果所做的应对之策日益面对严峻考验。
由于起义前中共中央已经明确了胜利后南下广东的战略方向,起义胜利后,参谋团成员立即在贺龙的指挥所研究南下行军路线问题,最终明确舍弃由樟树、赣州取道韶关并沿粤汉路直取广州的意见,选择了由赣东经寻邬直取东江的路线。据周逸群回忆,因其非参谋团成员,所以没有参与确定行军路线的决策过程,但“极端不赞成走这一路线”,同时“恩来……虽不反对我的意见,但也不十分坚决的与我一致主张”。实际上,这一路线正是因为“俄国顾问、周恩来及参谋团同志都主张”③参见李立三报告,转引自张侠:《南昌起义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且有叶挺之坚持而选择的。从结果来看,选择这一路线当然是有问题的。但是,回粤的战略一俟确定,路线的选择只是行动层面的考量。如果从军事地理的视角考察南昌、九江一带作战地域的特点,可以看到,其战略价值极高。清人顾祖禹在总结历代军事地理特点规律时提出,“春秋时吴、楚相攻,必有事于豫章④南昌旧称。”,“从汉高建郡以来,常为控扼之地”。若能扼控两地,再“乘胜东出”,将令“建康⑤南京旧称。震动”⑥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八)》,卷八十四·江西二,3892页,北京:中华书局,2005。。
因此,与路线选择问题相较,更为重要的问题,应是“俄国顾问、周恩来及参谋团同志”等军事领导人未有充分时间对南昌附近作战地域的地位与作用加深认识——8月3日,起义部队陆续离开南昌,具体行动计划包括路线的拟定应早于行动开始时间。5日,在完成给中央的报告后,周恩来离开南昌。由于并未发现周恩来8月3~5日期间活动的详细史料,所以可以认为,如果从作战角度考察,南昌起义之前敌委员会书记、军事参谋团核心成员没有随队行动,似有不妥。此时,起义部队当面虽无大敌,但内部情势已然剧变。首先,兵力减员。除伤病等因素导致的减员外,4日,蔡廷锴部在进贤脱离起义部队,致使全军兵力骤减1/4。其次,军纪涣散。部分部队的军纪涣散,已经让革命委员会认识到急需对起义部队予以整顿与改造。再次,保障困难。自6日起义部队到达临川后,军饷日渐难筹。而卫勤保障的不足更是隐患重重,16日从临川出发,17日到达广昌,周恩来即染病,“这使我军在许多方面遭到了困难”①张侠:《南昌起义研究》,354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但最大的困难当属作战。主要问题之一是起义部队的情报工作乏善可陈。据周恩来在汀州给中央的信中说,“军情除报载(确否难断)外,余亦无所闻矣”②张侠:《南昌起义研究》,393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主要问题之二则是决心建议和作战决策的关系始终未能理顺。但凡事关作战,如有不同意见,往往以参谋团成员多数主张作为最终决策,周恩来不再最终拍板。如起义部队占领瑞金后,曾就是否攻击会昌一事予以讨论:参谋团主张攻击会昌之敌,苏联顾问纪功则主张避战,速到汀州、上杭入粤,最终以多数意见决定发起攻击。由于敌情不明,指挥失衡,之后的山湖之战、潮汕之失、乌石被伏,显然已不是小概率事件。对此,聂荣臻有所反思:“老实说,我们那时候还不会打仗。遇到敌情,不论在战术上战役上都没有周详的歼灭敌人的作战部署和计划,因此常常没有消灭敌人,而只是把敌人打垮,自己也有许多伤亡。很明显,依靠这样的军队,要想在革命失败以后去取得革命战争的胜利是不可能的。”
战局每况愈下,起义部队在流沙被打散后,病重的周恩来在叶挺、聂荣臻守护下辗转隐蔽,于昏迷中仍时常呼喊“冲啊”。这不是壮志未酬的哀鸣,而是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南昌起义军在复杂之至和艰苦卓绝的境地中为革命新征程的呐喊。
90年来,关于周恩来与南昌起义关系的宏观叙事和史实细考已经非常全面、系统和成熟。从南昌起义期间周恩来对起义军作战和建设的谋划和思考这一角度去研究相关问题,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文中提出的一些基于现有史料的假设,有待进一步研究。
[1]李立三.李立三报告——八一革命之经过与教训(一九二七年十月)[A].南昌起义[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87.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传[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3]张侠.南昌起义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4]朱德,聂荣臻等.星火燎原(01)[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9.
[5]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
[6]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八)[M].北京:中华书局,2005.
[7]全军军事术语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1.
[8]周恩来在特委会会议上的发言记录.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9]徐华佗.近十年来南昌起义研究综述[J].党的文献,2007(4).
[10]汪浩.境外周恩来研究综述[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14(5).
E296.93
A
1002-4484(2017)08-0038-05
作者:丁卫华,南开大学和富研究中心,研究员;殷华,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分会,常务理事
*本文系“老一辈革命家与人民军队的创建和发展”学术座谈会主题发言文章。
何 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