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对和消解同侪压力负面影响的策略分析

2017-01-01李珊

政工学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战友官兵部队

李珊

应对和消解同侪压力负面影响的策略分析

李珊

同侪,指年龄、地位、兴趣、价值观等方面相近的同辈人。同侪压力指产生于同侪关系之中,受到相同代际的平辈影响而产生的压力。青年官兵发展事业之初,往往受到同籍、同年入伍、同期学习、同年任职等“同侪”战友的培训计划、任职选择、能力优势、生活状态等多重影响。虽然一定程度的同侪压力可以产生刺激唤起青年官兵的上进心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正面影响,但部队管理者更应重视的是其引发的消极情绪和心理问题等负面影响。如不及时消解这些负面影响,将贻误军队事业,阻滞部队官兵成长成才。

一、同侪压力下青年官兵常见的负面心理问题及行为表现

(一)面对同侪差距而缺乏工作自信。无论组织还是个人,都习惯针对相同或相似条件的对象建立与外界的比较关系。同侪关系正是一种青年官兵之间容易建立的比较关系。青年官兵常见的心理依赖受比较关系下的结果暗示更为强烈。面对训练或工作中的同侪差距,加之同侪的批评奚落、争议争执、讥讽埋怨等消极暗示,青年官兵往往难以承受,并放大暗示导致自信缺失。从而畏惧困难挫折,逃避现实,停滞事业追求。

(二)过度关注同侪而忽视目标方向。同侪战友往往在军衔职级和岗位职务不能“同步进退”,历经数年之后将呈现较大差异。这本身是部队竞争优胜劣汰的必然,也是官兵个体发展差异性表现。但一些青年官兵面对“同途殊归”的必然结果,无法摆脱同侪“阴影”,导致驰心旁骛。有甚者入伍之初就视同籍、同龄、同班的战友为“假想敌”。这种“过度关注”对其自身产生心理牵制,导致过度紧张焦虑、嫉妒、愤怒、抑郁等心理问题。致使青年官兵远离军事训练目标,弱化自我训练要求,脱离学习正轨和工作节奏,陷入瞄准同侪战友的盲从盲动性竞争,迷失部队成才的正确方向。

(三)急于超越同侪而盲目“复制成功”。入伍入职之初,青年官兵工作热情高、渴望成功,也容易浮躁、短视,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伴随渴望成功的过度焦虑,一些青年官兵盲目冒进,不安于部队工作现状和本职岗位工作,认定部队上级领导和成功前辈为“标杆”,盲目跟随“标杆”节奏,执着探寻“标杆”轨迹。为尽早创绩晋升职务,个别青年官兵制定不切实际的专业学习和事业发展规划,企图效仿他人,复制成功路径以达到目的。其结果是导致自身军事素质、工作思维和专业能力始终徘徊于较低水平。

(四)怀疑猜忌同侪而引发人际冲突。同侪猜疑是青年官兵针对部队同侪的行为、结果与动机的揣度、猜测与怀疑。有的青年官兵既缺乏自信,敏感脆弱,不善沟通,妄自猜疑,也缺乏对战友的“他信”,存在认识偏执:一方面怀疑同侪战友进步是采取非正当手段,另一方面把落后归因于同侪战友。个别青年官兵执念于猜疑而产生心结,进而转为压抑心理和厌烦情绪,不时迁怒于他人或环境,恶性宣泄释放情绪,对同侪战友讽刺挖苦、诋毁报复、挑衅辱骂、拆台使坏、破坏成果等,导致难以控制的人际冲突、人际斗争甚至人际暴力。

二、青年官兵应对和消解同侪压力的策略分析

(一)加强自我认知,发掘特长优势。青年官兵应加强自我认知,持续增强自我效能感,挖掘自身个性化优势。个性化优势是支撑青年官兵职业专长与职业特质的根本,需要长期培植。青年官兵应努力培养、保护和发展自身个体差异性和不可复制性,克服同质化素质发展倾向,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军队环境之中不同性质单位产生的岗位任职经历不同,发展机遇不同,成功路径和成功经验亦不可趋同复制。青年官兵不应囿于他人成长模式,盲目跟随“标杆”来设计发展路径。而应首先充分了解部队环境、训练目标、任务要求等,制定具体计划科学安排训练学习,并将个性化优势合理融入目标和规划,挖掘支持自身事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其次,客观评估自身专业技能、衡量时间、精力能力,列出职业成长的可行计划和具体步骤。青年官兵发展事业的任何阶段,都应在军事职业实践中不断审视自己,找准成功模式,掌控节奏,锤炼自己,不断增强能力。

(二)设定贴近实际的事业目标。青年官兵的奋斗目标越贴近个人实际,则目标激励越有效,越能持久推动自我职业发展。一个人的职业目标越具体,对本职工作就越乐观;实现职业目标的可能性越大,职业发展战略就制定得越彻底。因此,青年官兵制定事业目标时,一是要与军队建设方向、军事斗争准备的具体工作任务一致。二是要在军人职业认知的发展变化中适时调整具体目标。不断深入了解部队工作和生活环境、管理体制、职级发展阶梯,适时调整职业认同、成功期许。三是重视成功的主观感受。青年官兵同侪不同“志”,明确自己的军旅生涯期待,合理确定奋斗目标,无需过多参照他人志向或迎合他方评价。

(三)强化心理意志,增强自我调适能力。加强青年官兵心理意志锻炼,增强自我调适能力,正确对待同侪关系,为化解冲突、自我减压及心理调适的必要准备。一是稳控心理情绪。青年官兵入伍入职之初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失败的可能比成功的机会更多。理性面对同侪差距、单位环境舆论和部队现实评价,把握进步节奏,克服失败打击,控制和管理失败情绪,减控失败的心理能量逆差,选好下一步目标方向,预防心理失衡导致的“隐性失败”。二是排除同侪干扰。军旅职业生涯的目标一旦确立,就需要积极而专注的进取心理和实际行动。青年官兵落实自我军旅事业发展规划的过程中,一方面应专注于发展目标,加强自控自制,努力排除同侪干扰,减少负面心理;另一方面应强化职业发展的企图心和专注力,即不断增强完成事业规划的主动意识,按照既定的规划自觉调控和约束自己,克服工作恐惧和消极倦怠心理,在自己规划的道路上笃定做坚毅的行者。三是强化意志力训练。心理学研究中“半途”效应证明:人之目标行为的徘徊期、中止期多发生于过程的中点附近,即“半途”附近。面对青年官兵在“半途”容易出现的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心理,一方面要适时调整奋斗目标。如果既定工作规划超越岗位现实或自身能力,就要调整阶梯设置。另一方面应加强意志力训练。意志力愈薄弱,“半途”反应愈严重。青年官兵应加强意志力训练,相信自己,笃定成功,才不会轻言放弃,半途而废。

(四)共建军队事业,构建和谐共生的同侪关系。一是把职业发展基点放在自觉献身军队建设事业之中。青年官兵应尽快熟悉部队,融入部队,适应部队,了解部队建设方向,瞄准部队建设需要,积极贡献部队建设事业,寻找自己与部队建设共同成长发展的基点。在部队中明晰自己的定位,不受外界因素干扰,紧紧依靠部队发展的轨道,获得部队对自身职业素质培养与发展的充分支持。二是以融合共生的追求促进同侪合作。虽然人际关系微妙复杂多变且无法回避,但合作姿态往往能够控制冲突,和谐关系。青年官兵个人不能自我封闭,自我边缘化,要积极融入部队群体。战友之间要重视战友感情,追求情感融合,加强同侪合作,齐心形成内聚力;敌视同侪战友,做独行者单打独斗,搞恶性竞争,则损人不利己,形成摩擦力。三是争取多方支持促进职业发展。应对军队各项训练任务困难和压力,青年官兵应积极地获取学习事业的多方支持,获得心理支撑,化解竞争压力。从青年官兵的个体素质看,在性别、性格、经验、特长等方面均各存优势。优势互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有利于青年官兵共同成长和事业发展。与其拼成两败俱伤,不如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工作和竞争,构建良性和谐的竞争关系,致力推动“非零和”竞争,追求竞争多方共赢,树立“人人渴望成功,人人都有成功机会”的军营共赢观念。四是倡导同侪互助,和谐人际关系。面对职级竞争或荣誉,不能只看到自身优势,还要学会欣赏对手。要杜绝“甜柠檬”和“酸葡萄”等自我安慰心理,在与同侪对比关系中,学会欣赏同侪,向对手学习。欣赏同侪,并非妄自菲薄、盲目追随、照搬模仿,而是学其精髓、取长补短、丰富自身;向对手学习,收藏锋芒不是隐匿实力,而是理性看待差距,分析自身优势,不倚仗优势而妄自尊大、随意显露、恣意争锋、自举光环。战友之间应倡导同侪互助,自觉和谐人际关系,创造积极向上合作共进的部队训练和工作环境。

【作者系西安政治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战友官兵部队
俄部队军演
儿在部队又立功
战友是什么
驻港澳部队例行轮换
老部队
老李的战友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