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企业税收遵从风险探讨

2016-12-31林仁灶

国际商务财会 2016年3期
关键词:税负纳税税务

林仁灶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中小企业税收遵从风险探讨

林仁灶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摘要】税负高已成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头号难题,中小企业通过各种合法和非法途径降低过高的税负,企业税收遵从度低。企业税收遵从成本高、综合税负重、税收社会规范度不高、企业自私性和无知性税收遵从造成中小企业税收遵从度低。可以通过降低税收遵从成本、企业综合税负、提高税收社会规范度、提高企业的纳税意识和税收遵从自觉性来提高中小企业的税收遵从度,从而降低企业的税务风险。

【关键词】中小企业税收遵从税收遵从风险

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发布的《2015年全国企业负担调查评价报告》,52%的受调查企业反映税费负担重,过高的税负削弱了中小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税费高已成为中小企业的头号难题,另外企业的人工成本快速上升以及融资成本高是企业突出的问题。企业是“经济人”,就会采取各种措施降低成本。如果企业采取不合法的手段来降低税负,就会带来巨大风险。中小企业如何防范税收风险是一项相当重要的任务。

一、中小企业税收遵从风险防范研究意义

税收遵从是纳税人按照税收法律规章制度的规定和要求履行相关的义务。如果纳税人在任何一个方面未能做到,就是税收不遵从。而税收遵从风险是指纳税人未能做到税收遵从、给国家税收收入带来损失的可能性,也可以说是企业违反国家税收法律规章制度规定少交或者偷逃税款,被国家税务机关发现受到处罚给企业造成各种损失的可能性,或者企业对国家相关税收规章制度不了解或者理解存在偏差,导致企业多缴税款给企业造成不必要负担的可能性。企业应通过采取各种措施,降低纳税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风险,并且通过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以财务审计为基础,与税务部门进行密切的合作来提高税收遵从度,降低税收遵从风险。

纳税是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到企业的整体运作当中,在企业的经营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小企业对税收又敏感,发现税负重或者税收不合理,就会想办法偷逃税或降低税负,这样到导致企业税收遵从风险。UK HM Revenue and Customs (2006)通过对“影响企业风险的重要性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其中86%的被访者认为税务风险是最大的风险。税务风险不仅仅会造成企业经济财产的损失,还会导致企业触犯法律条例影响声誉。税收遵从风险成为了企业运营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过程,如何提高税收遵从度成为中小企业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二、中小企业税收遵从风险现状

(一)企业税收遵从成本高

我国税法复杂,与税收相关文件达到5 000多种,且政府对税法解读不是很明确,企业对税收规章制度不了解,增加了税收遵从成本。北京国家会计学院2014年发布《中小企业税收发展报告》调查显示小微企业对税收规章制度不熟悉,政策需要税务机关来传递,受调查83%的小微企业没有享受到所得税减半的优惠。企业对税收法律规章制度不熟悉要承担额外的遵从心里成本。由于纳税程序复杂,税收遵从成本与企业规模成反比,企业规模越小,遵从成本占比越高。

部分地区存在优惠政策架空现象,如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是月销售额达到2万元以上,但税务机关为自己工作方便,没有按照月核算,而采用1个季度或半年的合并收税的方式,按照月平均销售额2万元来征税,这与税收优惠措施的出发点存在很大差异。税务部门在税收遵从成本上同小企业进行高强度的博弈。

(二)综合税负重影响税收遵从度

根据《中小企业税收发展报告》调查显示,2007年至2012年创业板上市的中小企业税负从40%提高到2012年的71%,税负持续加重。根据2014年发布的《全国企业负担调查评价报告》,中小企业扣除所得税后的净利润并不高,税费等负担比较重,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税金及附加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从2013年2.33%增加到2014年的2.48%。中小企业通过各种非法和合法途径降低税负,造成税收遵从度低,极易引发较高的税务风险。

(三)税收社会不规范度高

在我国税收环境不尽人意的情况下,其他纳税人的偷逃税行为影响中小企业的税收遵从意识。企业认为不遵从是普遍的社会行为,如我国规定企业如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所得税按照15%缴纳,企业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甚至通过不合法的手段骗取虚假资格,企业认为别人可以这样做,自己也可以这样做。“伪高新技术企业”相应而生,科技部的一位官员说:“至少有五成已通过高新技术认定的企业不合乎条件,是靠虚假材料‘操作’上去的”。

(四)企业自私性和无知性造成税收遵从度低

1.无知性税收不遵从

无知性税收不遵从是指企业对税收规章制度不了解或纳税意识薄弱导致纳税申报错误。企业主或管理层对税法的严肃性认识不足。许多企业认为税收是财务人员的事情,由他们与税务部门打交道,并认为日常按时交税并与税务部门搞好关系、税务不找企业麻烦就可以了。这造成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重经营、生产、采购等业务环节的风险,而忽视税务风险管理,很少有中小企业把税务风险纳入到企业风险管理体系,更没有提升到战略层面。

2.企业自私性税收不遵从

自私性不遵从指企业通过账务处理来进行偷逃税行为。财务人员在企业主或管理层的授意下为了偷漏税,设置两套账,这是典型的涉税犯罪行为。中小企业存在大量现金交易不入账行为,由于目前缺乏对现金交易限制的相关法律规章制度,造成中小企业收入不透明,许多收入不入账或者购买发票充费用进行逃税。另外中小企业受到税务部门的关注度没有大企业高,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进一步增加企业偷逃税行为。这些均增加企业自私性税收不遵从行为。

三、提升中小企业税收遵从度的策略

(一)降低企业税收遵从成本

税务部门减少税收优惠政策审批环节,通过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如“征信互认、银税互动”合作,对纳税信用A级企业金融机构给予解决融资困难问题,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税收遵从度。税务部门也可以与工商部门开展类似的活动,使企业在营业执照年检等方面给予便利。

税务部门引导企业利用事务所等各种中介机构所具备的专业知识作为税企联系的纽带来提高各种纳税效率,并提高税收服务水平,主动为企业服务,降低税企的沟通协调成本,减轻企业的纳税心理成本。

税务部门简化纳税申报表,节约企业纳税人员报税时间,利用互联网优势,完善网上申报条件。目前税务部门的网上申报系统经常出现系统升级、浏览器不匹配等问题,由于中小企业的办税人员素质相对不高,对互联网运用不是太熟练,当网络申报出现技术问题时,税务部门应该做好咨询答复,及时解决技术上的问题。

(二)降低企业综合税负

政府需要通过制度建设来形成企业减负长效机制,继续加大各种税收优惠力度,特别对小企业完全让利,尽量不征,真正实现“放水养鱼”,加大对违规征收“过头税”的惩罚力度,进一步取消不合理的收费。

(三)提高税收社会规范度

根据公平理论,企业会与其他人对比,当认为自己的税负比别人重时,觉得税收不公平,就会产生逃税(安体富,2004)。由于中小企业认为整个社会税收环境是大家都在偷逃税,自己不跟着别人做,会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所以我国政府部门除了净化税收环境外还要实行税负公平。

1.净化税收环境,进行税收道德劝告

政府通过各种宣传形式,将各种涉税违法行为的典型案例以视频、漫画、动画等形式予以曝光,并定期通过微博、微信、税企QQ群等平台推送给纳税人。税务部门应加大对咨询公司、税务师、会计师事务所,代理记账公司的检查与监督力度,在社会形成一种威慑力。有些代理记账公司或兼职会计人员把其能够做假账或能够疏通税务部门关系作为承接业务的条件之一,政府部门加强这方面的监管,并对违规或违法人员及公司实行“黑名单”管理,让全社会共同来监督。

税务部门提高征纳双方信息对称度,加强税企合作,进行涉税信息的共享,推动企业账务处理的信息化。政府部门积极构建中小企业在线会计服务平台来提供在线会计服务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

2.实现税负公平

税务部门在征纳过程中既要注意效率,又要注重公平,营造一种税法面前人人平等,优化税收环境,提高税收遵从的根本所在。税务部门如果能够保证程序性的民主,提高企业对税收工作的满意度,会提升企业税收遵从度。

(四)提高企业的纳税意识和税收遵从自觉性

1.提高企业的纳税意识

根据交换理论,税务部门提供的是公共服务,而纳税人享受服务并乐于付出代价即缴纳各种税款,双方形成一种平等交易主体地位。税务部门在日常征纳过程中,向企业主、纳税人员、财务人员要灌输遵纪守法意识、宣传税收不遵从可能给企业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让他们从心底里正视税务风险,自觉地合法、合规开展各项税收工作;并且要让他们放弃侥幸心理,知道投机取巧只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税务部门提高各种服务水平,拓宽服务渠道,而不能让企业认为税务部门是一种上下级的关系。税务部门是提供各种税收服务的场所,让纳税人认为纳税是取得服务的代价,享受服务的乐趣,这样企业出于主体需要,就会自觉增强纳税意识。只有提高企业主或管理者的纳税意识以及让他们认识到防范税务风险对企业价值增值的重要性,企业才会有进行税务风险管理的推动力。

2.提高税收遵从的自觉性

根据预期效用理论,纳税人都是“理性人”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企业主或管理层应自觉提高纳税道德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来降低自私性税收不遵从(郑影,2014)。企业应自觉规范涉税账务处理,与税务机关做好税企关系工作,并利用税务机关查账等机会,与税务机关坦诚沟通,依靠税务机关的专业能力发现财会人员的账务处理是否存在税务风险,向税务人员咨询并了解企业防范税务风险流程,以此来促进财会人员提高涉税账务处理的能力。

针对中小企业存在大量现金交易极易产生逃税行为,政府部门应完善现金交易规章制度。另外国家应尽快发行“数字货币”,让每一笔交易可以追溯,从一定程度上对偷逃税进行监控。

3.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内部税务风险管理体系

中小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对涉税相关环节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流程,建立健全税务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并不是一项独立制度,而是贯穿在中小企业各个部门及各项制度当中,从而达到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的目的。

企业要做好风险管理,一般说在企业内构建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为职能部门;第二道防线为风险管理部门;第三道防线为内部审计职能部门,而内部审计部门作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有责任和义务做好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火墙。

(1)税务风险防范应该嵌入到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财务部门处理的各种会计信息一般是事后信息,不能防范在业务过程中的产生税务风险,财务部门只是在纳税环节对税务风险进行防范。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税务风险应由各个业务部门进行防范和规避,财务部门无法防范在业务发生过程中产生的税务风险而只能起到事后监督作用,可以说中小企业的税务风险是个过程管理,税务风险防范应该嵌入到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

(2)提高税务风险管控水平。中小企业部门设置不齐全,人员也有限。有些企业确实无法设立税务风险管控部门,财会人员应承担其税务风险管理职责,而企业主或管理层对税务风险应承担最终的责任。如果企业有能力设立税务风险管控部门,应该按照COSO2004年颁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运用贯穿于企业内部管理的相互关联的八大因素对税务风险进行管理。

(3)做好内部审计对税务税务风险监督和评价工作。

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内部审计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内部审计的职能能够严格地监督和控制税务风险,如果企业有能力建立自己的内部审计机构,相对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内部审计资源有限,就需要在税务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过程中要抓住重点,然后重点针对性地开展审计工作。

目前内部审计机构成为中小企业可有可无的职能部门,而很多中小企业只是根据税务机关的硬性要求被动地对企业涉税活动进行自查。有些中小企业不设内部审计机构或者由财务人员承担审计职责。企业让财务人员自行完成税务风险审计,造成财务人员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对自己工作的“舞弊”或错误,最大程度地去掩盖。为解决这方面问题,企业可以考虑税务风险管理审计业务外包。会计师事务所和税务师事务所等机构有大量从事税务、审计服务的专业人才,另外一方面也可以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更能提供独立性和客观性的评价结果。

四、结语

税务风险有时似乎风平浪静,但可能隐藏着风暴,可能对企业造成致命打击。风险无处不在,既可能给企业带来机遇也可能带来损失。企业不能只顾眼前利益,更不能用非法的手段来获取利益,而应用长远的目光来看待税收遵从风险。中小企业在税收遵从风险管理过程中应考虑成本效益原则,以合适的成本来获取合适的利益,并通过提升税务风险管理水平将税收遵从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中小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5年全国企业负担调查评价报告》发布,http://www.gov.cn/xinwen/2015- 10/21/content_2951035.htm.

[2]尹淑平.借鉴COSO风险管理理论,提高我国税收遵从风险管理水平[J].税务研究,2008(12):69-71.

[3]UK HM Revenue and Customs. Corporate Governance-A Boardroom Perspective[R]. DECD, Paris,2006.

[4]财经网:报告称中小企业未来面临融资难和税负重两大挑战,http://finance.caijing.com.cn/2014- 04- 04/ 114071573.html.

[5]周琳,何欣荣,王涛.中小企业政策红利受阻“最后一公里”[N].经济参考报,2014年9月29日(A5版).

[6]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全国企业负担调查评价报告,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5057/ n11588014/n15609325/16270860.html .

[7]郑影.纳税人税收遵从行为及其影响因素[J].公共经济与政策研究,2014(上):144-154.

[8]南方周末网:科技部官员称五成高新技术企业资格造假,http://www.infzm.com/content/48374.

[9]寇红,程莉.靠什么提高纳税人的税收遵从度[N].中国税务报,2012年7月4日(005版).

[10]新京报网:央行明确将发行“数字货币”分析称不会引发货币缩水,http://www.bjnews.com.cn/finance/2016/ 01/22/392296.html.

[11]张白.增值型内部审计模式的改进与支持--基于利益相关者价值观视角[J].会计之友,2014(1):4-8.

[12]吴敏慧.关于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思考[J].国际商务财会,2012(12):79-81.

[13]张云华.企业税务风险原因分析与制度设计[J].税务研究, 2010(9):81-83.

责编:险峰

【中图分类号】F239.45

猜你喜欢

税负纳税税务
辽宁省2020 年度纳税信用A 级纳税人名单
个人独资企业对外投资的税务与会计处理
企业内部控制与税务风险防范思考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建筑企业实施纳税筹划的几点思考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
“营改增”条件下建筑企业如何降低税负
衡量一个国家税负轻重不能光看数字
营改增对物流业税负的影响与对策
税务达人的小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