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思考
2016-12-31李斌
李 斌
(临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山西 运城044100)
随着国家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岗位管理制度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一环,对于调动事业单位各类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的重要意义
1.1 激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干事创业的活力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贯穿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完善制度入手,不断创新,通过建立起较完整的数据库,为办理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聘任、晋级等手续提供基础数据。同时,增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聘用工作的科学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将竞争上岗作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的重点,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以公平、公正、公开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的开展,激发各类人才走上适合的岗位,增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贯彻中央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精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是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迈进的重要一步。
1.2 吸引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集聚
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人才资源的有力支撑。上世纪80年代,我国南方沿海集聚了大量各方面的人才力量,呈现出“孔雀东南飞”的趋势,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国家对外开放政策和人才观念不断深化,江浙地区经济的迅速崛起。总的来说,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队伍的建设,而人才队伍的建设根本,是要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做到人尽其用,人尽其才。努力营造良好的育才、选才、用才体制机制和制度环境。建立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就是要进一步搞活用人机制,整合人才资源,增强人才吸纳能力,也为引进高层次人才、创新型人才创造了制度条件。
1.3 鼓励各类人才到基层第一线工作
长期以来,由于城市较好的生活条件和薪酬待遇,导致了城市对农村人才的“掐尖”效应,城乡之间人才分布不均衡,不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形势需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规定了结构控制比例,将城乡之间事业单位人才控制在合理的比例。同时,对乡镇事业单位,原则上允许设置专业技术七级岗位,也有利于稳定在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从机制上促进各类实用人才特别是中青年干部到基层一线工作,这必将有力促进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壮大,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2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的重点
事业单位开始全面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坚持政府调控管理与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相结合,实行分类指导、分级管理。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进行岗位设置,实现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
2.1 岗位设置核准和认定工作
各事业单位提出岗位设置需求,由各级人社部门根据其社会功能、职责任务、人员结构、事业发展等核准其岗位设置方案,明确岗位类别、岗位总量、结构比例等,作为各事业单位开展岗位管理的依据。各级事业单位按照人社部门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制定本单位的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经职工大会等形式审议通过后,开展竞聘上岗。保证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2.2 岗位设置的动态管理
经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是事业单位聘用人员、确定岗位等级、调整岗位以及核定工资待遇的主要依据。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可根据编制数、人员结构变化以及事业发展需要申请变更,实行动态管理。对一些规模小、人员少、混岗多的事业单位,由主管部门制定统一的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岗位总数合并计算,岗位聘用集中调控,统筹管理,提高了工作人员积极性。
2.3 岗位设置的分类管理
对教育、卫生及农业、文化等行业按照省定行业结构比例调整控制,未确定行业结构比例的单位参照相近单位的行业岗位结构比例执行。对部门有特殊要求的事业单位,参考岗位需求和人员层次结构来调控。为深化完善中小学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和管理,促进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加大中小学校级领导交流轮岗力度,缓解专业技术人员的评聘矛盾。
2.4 高层次紧缺人才特设岗位管理
特设岗位是根据事业发展和工作需要,经人社部门批准后,事业单位可设置特设岗位,主要用于新聘用急需的高层次紧缺人才等特殊需要。特设岗位可以不受单位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进一步加大引进高端人才的力度。
3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的开展,涉及到单位及职工的切身利益,也存在一些问题。(1)对专业技术人员需要较多的单位,中高级岗位的设置,仍不能满足本单位发展的需要。(2)岗位设置工作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需要相应的配套政策相适应,如绩效考核等,但这方面仍不够完善。(3)在工作中,已聘岗位人员可能因工作调动,出现人员现岗位与已聘岗位相脱节,但已聘岗位又很难将其解除,给其他优秀人才的选聘造成一定的困难,影响到人员流动和公平竞争。
4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的建议
(1)建立岗位设置调查评估调整机制。人事主管单位应定期对事业单位岗位做好调研和摸底评估工作,对不能够适应事业单位需要的或者不符合岗位技术要求的,应及时给予调整。同时,严格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流程,防止因人设岗的现象发生。
(2)完善合同履约及绩效考核。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开展中,应杜绝一次聘任定终身的现象。通过定期的履约和绩效考核,针对不能按照聘约完成工作的任务,在聘任合同期满或者合同履约期中,可以按聘任合同约定,将聘任解除。作为人事主管部门,也应及时对其工资等进行调整,解决岗位设置工作中能上不能下的问题,同时,解决好岗位设置的灵活性和聘任人员的思想政治,满足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以及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吻合。
(3)建立良好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中,一方面要根据事业单位工作特点的差别,制定出科学的绩效考核办法,同时岗位工作业绩与绩效工资、岗位工资相匹配,完善岗位设定的职责、工作内容考核办法,将岗位绩效工资与个人基本工资分别进行计算,对绩效工资的浮动比例调整到一个合理的水平,按照考核成绩,发放绩效工资。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的难题。这样可以更好的调动低岗位工作的积极性,又可以激励高一级职位人员做好本岗位工作。
5 提高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效率
(1)处理好岗位设置和人才引进之间的关系。岗位设置与人才引进之间关系密切,需要通岗位设置,引进当地或单位所需要的人才,发挥他们的特长,从而圆满完成岗位的职能任务。这就需要在岗位设置工作中,明确岗位需求,科学设置岗位,细化岗位职责和任务,围绕事业单位发展和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引用合适的人力资源。这方面也要注意避免对人才引进时盲目追求高端化,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2)处理工作的力度、速度与稳定相互关系。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一方面可以调动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但另一方面,岗位设置工作又与职工的个人利益得失密切相关。因此,在工作,也必须要考虑事业单位职工队伍稳定,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前提下,协调好工作的力度、速度、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即不能向庸懒者妥协,也不能使正常工作人员利益受损。
(3)处理好岗位设置与人才发展的关系。岗位设置工作的完成后,应根据国家相关的人事政策与法规,做好岗位设置后的审核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根据事业单位所承担的职责任务、社会功能、工作需求、未来发展等多方面因素出发,鼓励各类人才通过岗位设置这个平台,做到人尽其用,人尽其才。并且根据事业单位发展状况,提供良好的成长空间。
6 结束语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的良好开展,可以充分调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事业单位工作的进一步提高和未来对人才的需求,都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应以国家人事政策为指导,通过程序规范、稳步实施,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1]李英.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初探[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06).
[2]王翠玲,白金玉,陈德政.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 规范化运行的六个抓手[J].人才资源开发,2013,(08).
[3]廖闯.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岗位管理考核中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师,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