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设备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2016-12-31宁子晨李鑫鑫王钧钰付佳元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年15期
关键词:移动信息图书馆资源

宁子晨,李鑫鑫,王钧钰,付佳元

(东北师范大学,长春 130000)

移动设备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宁子晨,李鑫鑫,王钧钰,付佳元

(东北师范大学,长春 130000)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促使图书馆转变传统的服务模式,移动信息服务成为新的服务方式。文章从移动设备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形式出发,对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试图提出相关改进策略。

移动设备;移动信息服务;策略

1 前言

从2000年开始,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就已成为国内外图书馆界研究和开发的新主题。国内的移动信息服务始于2003年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的手机图书馆短信服务平台。在中国知网可以检索到发表于2004年的关于移动图书馆服务的论文,2008年以后,移动服务逐渐得到认可[1]。

如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已成为大家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速度节节攀升的流量数据和覆盖愈加广泛的无线网络,为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读者通过移动设备便可以灵活地访问数字图书馆,享受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移动信息服务”,移动服务逐渐成为图书馆继有线网络服务之后又一有着广泛前景的新兴服务领域,必将成为未来图书馆最主要的服务形式[2]。本文从移动设备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形式出发,对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试图提出相关改进策略。

2 移动信息服务的应用

伴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移动设备的普及,大学生成为使用移动设备的主力军,移动信息服务在高校图书馆中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教学与学习的重要参与者。移动设备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一方面补充和完善了传统图书馆信息服务形式,另一方面,提高馆员工作效率,方便读者。目前移动设备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形式包括以下几个方向。

2.1 移动参考咨询服务

高校图书馆正在探索包括短信通讯技术、QQ、微信、微博、twitter、Facebook等参考咨询服务的新模式,以提高参考服务的效率。读者只需要发送想要咨询的相关信息到预定的号码或者馆员的聊天室,即可完成简单书目在馆情况的查阅续借、参考咨询及学科导航等操作,而无需在到馆咨询。移动设备的应用使得馆员的服务泛在化,成为用户和馆员之间虚拟的通信渠道。这项在4G时代被广泛采用的服务方式,因其费用低、技术实现简单、兼容性强,实时性强,节省时间等优势广受用户的喜爱。

2.2 资源获取服务

利用移动设备可以在线阅读或下载使用所需的电子书、数据库资源、电子学术论文,以及学术视听资料、在线网络课堂等资源。移动馆藏电子资源阅读服务包括两种:一种是“硬件+资源”外借方式,由图书馆购置一定数量的阅读器,用户借出后可以下载移动电子书等馆藏资源;另一种是允许用户安装相应的移动客户端软件,在图书馆的移动阅读器上进行扫码下载电子资源到自有移动终端上。这两种移动阅读方式各具特色,相对而言,国外开展电子书阅读器出借服务的图书馆较多,而国内提供该服务的图书馆较少,而第二种移动阅读服务是比较受用户欢迎的移动阅读方式,也是比较便捷的服务方式,随着移动设备的发展和进步,用户利用自有移动设备进行移动馆藏阅读必将成为图书馆的重要服务内容[3]。

2.3 OPAC移动书目检索

移动书目检索是目前移动数字图书馆的核心功能所在,用户通过在移动设备上访问图书馆的OPAC系统,检索查询图书馆内详细的馆藏目录、馆藏信息,查阅用户的借阅信息、已借图书归还日期、续借、罚款数目以及检索历史等情况。此外,移动OPAC系统可以从题名、作者、索书号、分类号等途径对所需资源进行查询。综合来看,移动目录检索服务在移动图书馆的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

2.4 移动信息素养教育

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素养教育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和教育个性化需求的产物,具有反馈及时、移动性、全天候、交互性等特点。移动设备丰富了信息素养课的形式,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可视化技术等方式对用户进行信息素养教育,不受任何时空限制,从而为馆员和用户提供一个“面对面”环境。学生可以更加自主生动直观地利用智能手机等设备,与老师交流,完成课业。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素养教育是一种新颖的、个性化的教育方式,是未来信息素养教育发展的方向[4]。同时网络和移动设备,为用户与馆员进行远程交流提供了条件。

2.5 My Library(我的图书馆)

将移动数字图书馆提供的客户端安装到智能移动设备上,读者就能通过该设备查看图书馆发布的信息、馆内情况、新馆藏介绍、图书馆指南、各种馆内数据库使用教程和最新活动信息等。

3 移动信息服务现状

图书馆利用移动设备,积极开展信息服务,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用户,精简了图书馆馆员。但同时,移动信息服务也存在不足,约束了其自身的发展。

3.1 著作权问题

随着数字化、网络技术的利用,“三网融合”的发展,图书馆对著作权保护界定越来越模糊。如何在实现用户随时随地获取需要的信息,而又不侵害原作者的著作权,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在移动信息服务中,也存在著作权的问题。

从著作权的保护对象来看,著作权只保护思想的表现而不保护思想本身[5],即著作权保护著者作品的完整性。知识咨询服务中,图书馆会采取微信QQ即时回复、邮件提供、网络反馈等方式,将咨询结果提供给用户。这个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图书馆未取得著作权人同意,违反约定擅自向用户提供作品,会侵犯权利人的复制权与发表权[6]。如果图书馆对问题/答案处理不当,也会造成答案署名权与发表权的纠纷。

移动图书馆等新兴移动服务的发展,图书馆与书商联合,图书馆间联合,尽可能地实现资源的共享。虽然书目数据库的建设、文摘数据库的建设,不存在著作权侵权的问题[6],但在资源的实体建设中,在文献传递的过程中,对原作品断片整合,文献传递是复制的数量,网络流量的随意下载,都可能造成著作权的侵犯,而这一问题也是制约移动服务发展的要素之一。

3.2 使用权限问题

图书馆联盟、馆际互借等形式的出现,是为了文献资料能够被用户共享,强强合作,弥补各自的不足。移动信息服务的发展,自然也离不开图书馆与书商、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的合作。但是,就目前移动服务的发展情况看,各图书馆间的移动服务存在着使用权限的问题。

书商提供的移动阅读服务,不同馆买进的功能不同,利用的程度也不同;各自馆藏资源的在线阅读,大多需要所在局域网内的用户能够进行;馆与馆间,由于版权等的问题,很多资源也无法真正共享。这种限制与图书馆追求的共享是背道而驰的。但是因为移动信息服务刚刚兴起,传统馆藏的种种原因,真正意义上打破权限,实现随时随地利用各种所需资源是较困难的。

3.3 网络安全问题

随着WIFI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将信息服务与无线网络结合,如前文提到的OPAC移动书目检索、信息素养教育等,都需要应用数据流量或者公共WIFI,而国内将近两成的公共WIFI是不安全的[7]。可见,技术的结合虽然能够推送书目、引导阅读、发送通知,但其也潜在着极大威胁。

如个人信息被截获、数据被篡改、信号干扰以及无线AP欺骗[8]。一旦网络安全出现问题,用户的个人隐私、财产等均可能受到危害。数据流量的窃取事件,也会对用户造成不便。

3.4 宣传问题

移动信息服务近年来发展较快,但不可否认,目前用户对这项服务的认知程度处于较低的水平。利用移动信息服务时,用户使用移动设备访问图书馆的数量不多,且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查询书目信息、预约图书阶段[9]。而线上信息咨询、OPAC移动书目检索、学术信息查找等服务,很少被用户利用甚至用户无所知。

另一方面,图书馆对移动信息服务的推广宣传,主要通过图书馆网站、海报等形式进行,辅之少量活动,传统的形式也使得宣传成效较小,没有真正被用户记住并利用。就移动图书馆服务一项,即便在清华大学也只有24%人使用了移动数字图书馆,而76%的读者主要由于图书馆宣传的问题,没有使用移动图书馆[10]。

4 改进策略

高校图书馆利用移动设备促进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以用户为中心,更好地为用户服务。但针对目前移动设备在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图书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4.1 对移动设备的版权问题进行控制,促进资源的合法使用

利用移动设备,需要对图书馆新媒体阅读服务、知识咨询中的版权与侵权问题进行控制。笔者认为,对于复制权利的行使,必须做到适量复制或适量引用从而保持有限复制的非实质性使用,更不能以剽窃取代引用,且在引用作品片段时,都要表明出处[6]。对于传播侵权,需要图书馆或者出版商与读者之间签订著作权声明,与读者订立著作权合同,适合我国现在的国情。图书馆知识咨询中,向用户提供作品或作品片段,必须征得权利人同意,并以约定方式进行不失为一种保护作者版权的方法。

总之,基于移动设备作者的版权事项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这需要图书馆、出版商、作者等各方的共同努力,积极制定政策,促进各方利益的最大化。

4.2 打破传统移动设备使用权限,全方位实现移动服务

移动信息服务的发展离不开各个图书馆与图书馆、图书馆与运营商之间的合作,没有一个图书馆可以脱离于整体环境而独立存在。传统意义上,图书馆通过馆际互借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从而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同样利用移动设备,一方面能够提高各馆之间资源利用率,使广大师生更快更方便地获取相关资源;另一方面,对完善现有的移动信息服务有推动作用,使服务更加符合社会的发展要求。

对此,各个图书馆应该打破传统权限,开放本馆的资源。图书馆与各移动运营商、数据商合作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利用移动设备制造商、宣传平台的经济实力与经验等,合作共赢。如免费向运营商提供部分图书馆资源,运营商协助图书馆进行资源合理有效的开发等。

4.3 建立移动设备的信息技术安全机制,保障信息服务的开展

移动设备基于计算机网络,随时可能感染病毒,因此在图书馆进行信息服务的过程中,保证信息技术的安全是非常必要的[11]。图书馆应该主动定时检测防御措施,保证资源的安全,同时对图书馆员进行培训,提高馆员的安全意识与操作能力,以保证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防止非法者的攻击措施之一是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政策,国家需要根据目前的网络特性和网络管理等方面因素,制定专门关于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措施。

在现有移动设备技术安全的基础上,加强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与传统文献服务、数字图书馆服务的协同合作,包括信息内容、信息技术、信息设备、信息人才等的协同,保障信息服务的顺利开展。

4.4 加大移动设备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宣传力度,有效利用信息资源

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但是移动设备在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普及率没有想象中的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图书馆的宣传力度不够,因此加大宣传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举措。我国可以借鉴国外,通过在网页首页添置QR码、宣传标语等引起用户注意,使用户方便快捷地通过移动终端获取所需信息,从而使移动设备得到宣传与利用;拓宽移动设备的宣传方式和平台,例如编制相关资料放在阅览区供读者阅读,举办竞赛活动,海报展览等宣传移动设备的运用与优点等。另外,图书馆还可以与各个基于移动设备的社交媒体网站、APP等运营商合作,向用户提供丰富的资源,不仅使图书馆的资源得到很好的利用,同时又将图书馆信息服务推广到移动设备中。

5 结语

随着数字图书馆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的逐渐发展,加强移动信息服务与图书馆服务的结合,打造多样化的移动信息服务模式,已经是必然的趋势。未来,移动信息服务将成为用户获取资源的主要渠道,图书馆以丰富的资源为基础,根据读者的需求,提供丰富多彩的个性化服务内容,将是移动信息服务的发展目标[2]。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怀兰.移动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比较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5):35-37.

[2]叶莎莎,齐秀霞.国内外移动图书馆服务研究综述[J].新世纪图书馆,2015(2):84-91.

[3]沈思.国内外移动数字图书馆发展综述[J].情报资料工作,2013(6):31-34.

[4]赵丽华.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素养教育[J].图书馆学刊,2012(2):59-61.

[5]W Cornish,D Llewelyn,T Aplin.Intellectual Property:Patent,Copyright,Trademarks and Allied Rright[M].London:Sweet and Maxwell,1981,308-319.

[6]吉宇宽.图书馆合理分享著作权利益诉求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161-176

[7]陈宇碟.大数据背景下我国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优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5.

[8]苏畅.无线网络的安全性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2):87.

[9]罗衍松.高校图书馆WAP网站开展移动信息服务现状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5(22):40-44.

[10]茆意宏.我国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2):35-41.

[11]丁树芹.移动图书馆信息安全问题的探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3(2):9-10.

10.3969/j.issn.1673-0194.2016.15.108

G251

A

1673-0194(2016)15-0171-04

2016-04-22

猜你喜欢

移动信息图书馆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图书馆
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高职院校移动信息门户发展模式及应用技术研究
基于情境感知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研究
去图书馆
基于泛在理念下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