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预算法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优化对策思考
2016-12-31严秀兰福清市财政局国库支付中心福建福州350300
严秀兰(福清市财政局国库支付中心,福建 福州 350300)
新预算法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优化对策思考
严秀兰
(福清市财政局国库支付中心,福建 福州 350300)
摘要:新预算法的推行,要求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行为,并促进行政事业单位政府职能的转变。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要结合新预算法的背景,客观面对财务管理的现实问题,逐步优化财务管理机制,强化全面预算管理的制度,规范资金和资产的管理,从而切实落实新预算法的具体规定,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新预算法;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各项改革的深入,财务管理工作在行政事业单位日常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对保持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财务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执行、落实各项工作的重要财务基石,既关乎单位的财务收支平衡,又关乎单位的切实发展及群众口碑。面对新预算法的全面推行,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转变财务管理理念,以财务管理为发展中心,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改善原有制度里的薄弱之处。在新预算的全面指导下,丰富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服务,以便更好地以完备的制度体系服务社会。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不足之处
1、管理者的财务管理意识薄弱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财务管理以其自身的性质与特点与单位内部每一个部门、科室的工作紧密相关。加强财务管理不仅是单位的事情,也需要每位员工的努力。面对新预算法的实施和推行,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及员工已经认识到了财务管理制度的重要性,预算观念也得到了及时更新,全面预算制度在单位内部也得到了逐步的优化和改进。但仍需要行政事业单位继续加强对新预算法的学习和认识,从观念到行动上都作出应有的改变和优化。
2、缺乏精细化的财务管理战略体系
精细化财务管理要求财务部门将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分解,然后在内部推行计划的精确化、决策制作的精确化、成本控制的精确化、和员工考核的精确化等,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省资源,降低管理成本。目前,部分地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将财务管理纳入到了精细化体系中,做到了财政资金的专项专用,预算条例的切实执行,从而最大程度地利用了资金,取得了应有的社会效益。但实际上,受体制和历史原因的影响,小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仍存在粗放管理之处,这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与优化。
3、预算编制及核算工作不够严密
财务预算的各项工作不是财务部门的单一责任,它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需要各部门协同合作,共同推进的工作,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目前某些行政事业单位对做好预算编制工作缺乏有效地应对手段,预算编制往往只成为财务部门的事情,缺乏各部门的联动协作。另外,由于单位内部财务部门日常工作繁杂,预算编制时间紧张,工作人员专业水平有限等,使得财务预算编制内容较为简单,存在虚列或少列现象,缺乏对全年财务收支状况的科学预判、详细规划与论证。
4、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欠佳
由于某些地方行政事业单位的部分管理者在执行财务预算的过程中一以贯之的力度不够坚决,导致预算中部分项目或资金安排的随意性加大,使得财务预算执行偏离正常轨道。财务预算目标责任制落实不到位,计划安排常常出现偏差,财务预算的控制作用被大大限制了。同时,在财务预算管理中,很多单位的财务预算安排往往落后于项目实施,没有真正发挥出财务预算对项目的控制能力。这不仅不利于政府相关部门做出重大决策,也严重破坏了预算应有的严肃原则。
5、财务队伍的信息化水平不高
虽然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队伍的整体素质近年来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但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一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总体知识结构单一、缺乏相关的财务管理意识和技能,对会计核算和预算实施的力度不够,从而造成一系列的问题。二是部分单位欠缺对财务部门的信息化的资金及技术支持。信息化设备和系统的不到位,致使各项财政细则的欠缺制度化、规范化的落实,财务管理的效率也受到了限定。
二、优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1、提高管理者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加强内部控制机制
(1)新预算法视角下各级行政事业单位部门要把加强财务管理纳入到日常管理工作的核心范围,单位管理层要采取会议贯彻、岗位培训、部门优化、学习交流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和培训会议,引导单位的管理者及工作人员从思想重视起来,从行动上做起来,不断将财务工作职能的认识深化,重视财务管理体系的建设,实现财务工作的实效性,从而使财务管理工作贯彻到单位的日常经营管理中。
(2)我国地市及县级行政事业单位总体偏重于管理方式和工作效率的提升,相对来说比较忽视建立相互制约、互相监督的内部机制。因此,行政事业单位需适应管理需求,构建独立的内部控制部门,确保内部控制的独立性和协调性,全面提升其服务水平。不但需要树立内部控制的意识,设置审计监督等相关管理部门,及时监测和监督精细化管理的执行情况,以防产生各种资金流失现象;还要注重建立规章制度用以规范其资金审批步骤、严格管控资金的流向,同时要梳理各类经济活动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系统分析经济活动存在的隐性风险、确定风险点、选择风险应对策略,最终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和控制措施。
2、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战略体系,拓宽财务部门的管理领域
(1)健全的财务管理战略体系是单位充分贯彻、大力执行各项日常工作的重要制度保障。不仅关乎单位的财政工作的质量,还关系到单位的财务收支平衡及资金的利用率。面对新常态及新预算法,行政事业单位必须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以此构建起完备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为民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2)行政事业单位要细化财务工作。行政事业单位要持续推行流程精细化。和信息处理系统的精细化,另外还要执行财务信息精细化,要使事业单位能够清楚认识自身的财务现状,管理自己的财务状况和市场状况,从而做出更准确的判断。通过精细化财务管理,能够在事业单位内部形成良性效应。
3、丰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容,实现预算安排的公开透明
行政事业单位应积极学习新预算法的各项细则,与之为出发点改善传统理念,明确并重视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要让预算工作变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系统性工程。从责任落实到监督管理,逐渐将预算工作纳入一致性、规范化的到轨道上来。
首先,单位要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制,实现人员责任的公开透明。将财务预算指标进行细化量化,按照单位内部不同部门、科室应承担的责任将具体目标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到具体岗位人员,切实形成有人抓、有人管的机制。其次,加强对相关制度和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检查,使每项经费都能够按照原先制定的预算实施,保证财政资金效益发挥的最大化。最后,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特别是对涉及到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专项资金,要对每笔收支情况做好登记记录,建立台账,对项目进展,资金划拨安排投入及时做好跟踪督导,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每一分资金都得到合理有效地使用。
4、优化预算编制及核算工作,深入落实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结合新预算法,行政事业单位要通过健全预算管理机构进而加强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提升预算机构的执行力,保障预算监督机制的有效发挥。从而建立规范标准的预算管理体系,切实做到避免资源浪费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一是要为编制财务预算方案留足时间,抽调单位的专业技术骨干深入调研,对财务预算编制的数据指标、目标任务、具体规划等做出全面、精细、标准、合理的论证分析,同时,预算编制还要坚持历史信息与未来预测相结合,单位发展实际与国家赋予的财力相结合,提高财务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前瞻性及可操作性。二是坚持科学务实的方式方法,要结合单位实际及社会新形势,符合单位实际的科学的零基预算法,强化预算编制的可操作性。三是设定预算目标,并分解细化到每个部门、每一个人,完善预算考核、激励的机制和方法,强化预算执行效果,达成事前预算、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相结合的闭合管理。
5、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提高财务队伍的业务水平
目前,在新预算推行的大背景下,信息化建设已经被应用到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企等部门,并且显著提高了其财务管理效率。行政事业单位借助财务信息化系统,将各项财务具体工作纳入统一规范的严格管理中。不仅能够实现财务管理的透明化、公开化,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还避免了信息的泄漏和篡改,保障了单位的财务安全。
事业单位要改变原有的粗放型的人员分配与管理制度,实现财务人员的考核与调动。以财务人员的实际能力为参考,将考核的指标具体分解落实到单位相关人员,并坚持与个人福利待遇、年终评先评优、职务晋升等优惠相挂钩,激发每位员工的积极性。另外,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也不能一成不变。行政事业单位要创建形形色色的培训渠道和学习平台,不定时地对财务人员等进行培训提高。对目项实施的内容、目标、推进进度、责任安排等都要做好详细记录,使财务项目实施更加科学标准。
三、结束语
目前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更。新预算法的实施,对单位的财务预算等工作做了新的标准,行政事业单位面对这种新任务必须从观念到行动上做出回应。另外,“互联网+”的全面提出,也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方式及服务质量做出了新的指示。行政事业单位需摒弃原有的管理模式,以新型的、效率高的现代化管理制度为基石,以社会效益的最大发挥为标准,逐步增强财务预算管理等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顺应经济发展新要求,提高为民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孙洪平: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0(36).
[2]周峰:新预算法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
[3]姚淑芬: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J].中外企业家,2013(34).
(责任编辑:徐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