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市东丽区仓储业发展的对策

2016-12-31韩秋玲

天津经济 2016年3期
关键词:仓储业对策发展

◎文/韩秋玲



天津市东丽区仓储业发展的对策

◎文/韩秋玲

摘要:仓储是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间的竞争越演越烈,致使仓储行业在未来的市场走势及发展状况备受关注。天津市东丽区充分利用已有的仓储资源的仓储社会化,提高仓储效率和仓储业分工发展的专业化功能,加速满足社会生产发展和促进物流效率提高的仓储标准化,实现仓储管理的现代化。本文阐述了东丽区仓储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目前仓储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现实情况进行了相应的对策研究。

关键词:仓储业;发展;对策

一、当前天津市东丽区仓储业的发展现状

(一)东丽区仓储业发展的优势

1.区位优势

东丽区位于天津市中心市区和滨海新区之间,全境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25公里,总面积477平方公里,从广阔的区域来看,东丽区地处我国华北平原的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东临渤海,对内辐射三北,对外辐射环渤海地区。

从天津市来看,东丽区地处天津滨海开发带、海河重化工带、京津塘高速公路高新技术开发带,毗邻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紧邻海港和空港,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区位优势非常明显。

2.资源优势

东丽区仓储业曾经是天津市物流领域中的一支骨干力量,存储能力曾经达到天津港吞吐量的三分之一,占全市总存储能力的五分之一。目前东丽区正常经营的仓储企业有57家,总占地面积320万平方米,使用面积190万平方米(其中含封闭库场64万平方米、硬化面积34万平方米和露天库场92万平方米)。由于东丽区优势的地理位置条件,区内建有数家国家级的储备仓库,如纺织品库、粮食库、危险品库等,占地面积较大。

(二)东丽区仓储业发展的劣势

1.竞争力劣势

东丽区的仓储企业总体规模较小,大部分仓储企业只是把仓储作为物流的一个附带服务存在,其独立性不强、负债高、效率低、作业规范性差,缺乏网络或网络分散,市场竞争不规范,部分企业发展前景堪忧。

2.服务劣势

东丽的仓储企业物流服务功能单一,增值服务薄弱。大多数的仓储企业只能提供单项物流服务,服务功能主要停留在储存这一基础服务层次上。

3.专业化和信息化劣势

东丽区仓储企业的专业化和信息化程度低,技术装备水平低,很难提供现代物流所需的综合性、专业化的物流服务。

4.人才劣势

我国物流业还处在起步阶段,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尚未跟上,造成物流人才缺乏,素质不高,规划设计物流全过程服务的高端人才则更为缺乏,仓储的专业化人才同样也缺乏,而且普遍缺乏现代物流意识。

(三)东丽区仓储业发展的现状

1.部分仓储企业受经济下行压力增强的影响,由早期以从事出口贸易为主,逐渐向内贸和场地租赁加工经营过渡,如瑞鑫海贸易有限公司、泰森物资仓储有限公司等,这部分企业的产值效益受到了影响。

2.部分依托铁路线经营煤炭下线的仓储企业因市场资源萎缩的影响,如军粮城地区的东铁、军铁两家货场,其市场竞争力开始下降,经营方向主动转为钢材、粮油、农资产品等散货经营方向过渡。

3.原本从事内贸经营仓储企业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扩大内需,市场资源日渐丰富,经营状况基本维持稳定,但随着市场竞争逐渐激烈,功能单一、配套设施较差的仓储企业开始逐步丧失竞争力,如无瑕街的老袁仓库、新袁仓库。

4.随着现代物流理念的发展,部分传统仓储企业向新型仓储企业转变。尤其以军粮城钢铁物流区内的几家已具规模的仓储企业为代表,如魏王庄仓库、丽兴园物流等,这部分企业借助区域内的钢铁资源优势,迅速完成转型改造,依托周边市场环境发展壮大为新型的仓储物流企业。

二、天津市东丽区仓储业发展的对策

东丽仓储业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层次。今后的发展更应重视服务于港口的建设和发展、服务于区域内城市化的发展需求、服务于滨海新区的建设和发展、服务于内陆省市外贸事业的发展以及服务于建成国际港口大都市的战略目标。因此,应进一步加大规划建设、完善管理,加大企业改革的力度,使其尽快实现经营社会化、管理现代化、规模集约化,尽快与国际物流接轨。

(一)发展仓储业的指导思想

东丽仓储业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机遇,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为主和多元投入并举,以市场为导向,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资源整合为手段,以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效率为目的,努力营造现代港口仓储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基础设施环境,加速全区仓储业向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通过有效整合各类物流资源,基本形成快捷、高效、通畅、安全并与国际接轨的现代仓储服务体系。

(二)发展仓储业的原则

1.依托现实,跨越发展

以现有的港口、公路、内河货运物流资源,以及现有的仓储设施为基础,依托现状条件,新建与改造相结合,注重推进跨越式发展。

2.立足优势,特色发展

要重点依托天津地区的港口优势,依托本区现有资源优势,构筑东丽区仓储发展新框架。

3.市场导向,稳步发展

要在东丽区作为天津物流仓储业发展重点目标市场的基础上,依托滨海新区、中心城区以及环渤海经济区市场需求,以及焦炭、粮油、钢材、油气、金属矿等大宗物资的仓储、加工、中转等服务需求,创造自己的散货服务特色,做大做强大宗物资中转与加工物流业,以市场需求带动东丽仓储的稳步发展。

4.开放带动,借力发展

随着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天津的港口资源优势更加明显,按照“以资源引投资、以投资促发展”的思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内外合作交流,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的仓储公司、商社和物流企业来东丽区设立分支机构或开展业务,借此引进物流仓储新理念、新技术、新经验推动区域仓储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有机融入环渤海现代物流产业体系。

(三)仓储业的发展思路

1.明确定位

东丽仓储业发展主要依托国际港口——天津新港。天津地区是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前沿,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国际物流中心。东丽区处于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之间,应当把物流做成海河经济带的龙头产业,仓储更应该迎头赶上,并积极参与区域物流产业的分工协作。

2.提升功能,整合资源,形成现代化仓储体系

要遵循以国际贸易为导向,以现代物流为基础,以仓储加工为依托的方针,主要开展以国际贸易、出口加工为主体,保税仓储以及与上述主体功能密切相关的大仓储业务。建设好服务平台,组建物流服务网络;培育大型物流仓储型企业,推进资源深度开发;以港口为着眼点,优化布局,努力发展具备装卸搬运功能、包装功能、配送功能、流通加工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市场交易功能、产品展示功能的“第三方物流”,形成现代化仓储型企业。

3.企业整合,加强合作与联盟

随着整个国际物流行业竞争的加剧,通过资源整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趋势明显。企业如何合理的整合资源,对于仓储行业来讲更成为企业应对市场竞争的手段之一。资源整合包括企业内部的资源整合以及与其他仓储企业的整合、与社会仓储资源的整合等。其中的关键在于整合的方式与结盟的方式。将来的仓储业应该是一个整合的大仓储的概念。

4.加强企业自身建设

随着货主对现代物流要求的增加,竞争对手之间竞争的白热化,仓储企业不断加强自身素质建设是基本方法。其中包括:在技术方面,采用一些较为先进的机械设备、自动化设备,如叉车、自动仓库、输送设备等;在管理方面,采用信息技术提升管理的时效性,同时,为适应信息技术,企业对相应的业务流程进行整合和改进,建立现代化的仓储系统;在经营方式上,不断摸索适合自己的经营模式,仓储服务业的业态细分将会更加清晰,仓储企业将会根据市场需要与自身优势进一步细化与确定本企业的主业定位。

5.提升自我保护意识,推进产业升级转型步伐

这是全区发展进程中对行业影响积极的一面。由于东丽区大部分仓储企业为传统模式的仓储经营,规模零散、设施老旧、经营单一、效益低下。随着东丽区城镇改造进程的推进,和全区推进产业升级发展进程的加快,使得这些仓储企业逐步意识到停滞不前的结果必然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所淘汰,为了生存不得不重视全区的经济发展大势,审视企业自身发展存在的诟病,自发的实施转型升级。

三、扶植仓储企业转型升级的举措

仓储业的存在与发展相对于全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是处于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地位,尽快地引导扶持新兴仓储业的发展,鼓励促进传统仓储业向现代物流的转型升级,是当前政府部门和行业管理部猛应当直视的问题,为此,结合当前发展形势,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仓库作为一个企业是物流运作主体,又是物流运作载体。行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企业规模、基础设施条件、发展经营项目等方面正确甄别全区的仓储企业,着力从以下几个方向重点扶植:一是仓储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二是保持仓储企业的性质,但必须加以改造、提升;三是推动仓储企业向物流企业或生产与流通企业的配送中心转型。

第二,在实施园区建设和新市镇建设过程中,主动协调解决土地、空间、人才、资金、环境、扶持政策等方面的问题。行业管理部门应为仓储业尽快实现转型升级保驾护航,加强同各物流园区、工业园区、物流企业、仓储企业的沟通服务,发挥服务业领导小组、园区管委会等相关部门的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以现有仓储资源为基础,加快仓储企业与物流企业的整合联手、改造重组,组建新型仓储物流联合体或集团公司,实现运输、仓储、装卸、搬倒、包装、加工、流通配送等环节的有机结合,实现资源整合。

第三,充分发挥政府主管部门、园区管理部门作用,形成齐抓共促的工作局面。对于主动实施转型升级改造的仓储企业,给予最大支持和关注,用足最好的优惠政策,对仓储库场、铁路专用线进行资源整合,对于长期闲置、经营效益差的库场、铁路专用线,借助项目招商盘活资产、承载项目用地已达到改造提升传统仓储业,融入现代物流发展中。

第四,政府部门要为实现仓储业向现代物流转型创造有利条件。传统仓储业的存在与发展,本身就得益于政府部门多年来的扶植培育,近几年由于政策面的调整,专门针对仓储业发展的行业政策、法规的制定出台相对滞后,扶植仓储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发展迫切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推动。

第五,要转变观念,引进技术和人才,发展壮大现代仓储企业。一是创新服务理念。针对现行仓储企业运作功能单一的情况,企业可以借鉴现行国内外比较好的仓储运营商的运作经验,全方位开发物流增值服务。二是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当今企业间的竞争最终归结为人才的竞争。由于仓储管理是相对操作性较强的行业,只有对实际现场操作都了如指掌,才可能有能力设计、管理整个流程,实现服务的综合化和专业化。

责任编辑:李向春

作者简介:韩秋玲(1971—),天津市东丽区交通运输管理局。邮编:300300

中图分类号:F25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255-(2016)03-0024-03

猜你喜欢

仓储业对策发展
诊错因 知对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供应链管理视角下仓储业上市公司成长性分析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物流联盟下的仓储协同模式研究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营改增”后仓储业与不动产租赁业的增值税纳税比较与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