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国家战略”背景下中国竞技运动的教育价值
2016-12-30钟永锋
钟 永 锋
(武汉体育学院, 运动与健康创新发展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9)
“体育国家战略”背景下中国竞技运动的教育价值
钟 永 锋
(武汉体育学院, 运动与健康创新发展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9)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研究“体育国家战略”背景下中国竞技运动的教育价值,用克伦巴赫(Cronbach)系数对竞技运动价值结构内部一致性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教育价值的核心要素的累计百分比为意志教育价值(D6)58.352%,竞争教育价值(D2)72.667%,技能教育价值(D8)81.029%。研究结果提示:体育国家战略背景下中国竞技运动核心教育价值发生了变化,竞技运动的教育价值属性正在提升,提振民族精神面貌的属性正在被削弱,竞技运动教育价值体现在对竞技运动客体意志力提升、竞争意识提升、对抗能力提升的价值。
体育国家战略;竞技运动;教育价值;调查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4年10月20日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旨在进一步加快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消费。在此背景下,竞技运动价值正在悄然发生变化。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形势发生改变,国家政策在持续调整,竞技运动在社会中扮演何种角色是值得研究的议题。
价值是事物的核心属性之一,它是事物满足价值客体需求体现出来的固有属性。竞技运动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多重魅力正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世界上数以亿计的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方式。竞技运动的价值在体育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是全新命题,它与其它事物相比有什么特殊性?中国与国外竞技运动价值有何差异?中国以往的竞技运动价值与21世纪特别是北京奥运会后的价值又有何差异?纵观竞技运动的起源、历程和发展,竞技运动扮演的角色在不断变化,竞技运动的“教育属性”和“精神属性”的比重正在发生变化。“教育属性”是指竞技运动作为教育载体来满足人的需求的属性,“精神属性”是指竞技运动它并不能创造物质财富,只是通过其金牌追逐中克服困难和一往无前的勇气所表达出来的独特精神来引导人去主动创造物质财富。竞技运动价值研究的意义在于把握时代跳动的脉搏、在事物动态变化的过程中找到竞技运动发展的必然规律,本文就此展开分析。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为了获得竞技运动价值研究较为详实的资料,本研究广泛查阅了多种书刊资料,访问了维普期刊网、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收集到竞技运动价值研究相关论文共30多篇,阅读了有关专著,并通过购买与竞技运动和价值研究相关的书籍,如《竞技运动的意义》《价值导论》等,对资料进行了收集和整理,为本研究提供充实的理论依据。
1.2 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制作问卷后提请专家进行审查,对问卷的表面效度(face validity)、准则效度(criterion validity)和建构效度(construction validity)进行了检验,综合效度为0.873,问卷效度合格后进行调查,本文调查对象为全国范围内的样本,在全国范围内集中6次发放《竞技运动价值问卷》,回收341份,其中,有效问卷324份,有效率95.1%,对问卷的信度采用科伦巴赫系数进行检验,信度为0.916,样本的省份包含28个省和直辖市,因此有较好的代表性。
1.3 层次分析法
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科学确定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层次和比较判断矩阵在各个层次的重要性,AHP是定性问题定量化的工具,本文采用AHP层次分析计算价值结构要素的权重,以竞技运动价值结构要素为载体,调查后把得到的调查数据进行赋值,采用AHP分析获得二级要素权重。1.4 主成分分析法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三级要素权重进行分析,把三级要素中的多数指标简化为几个主要的指标进行阐释,分析出贡献累计百分比较高的结构要素,用其代表核心价值的主要下位因素,同时对主要的下位要素进行内容分析和本质解构。
2 竞技运动教育价值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竞技运动教育价值的研究背景
帕森斯(Talcott Parsons,1902-1979)现代理论中现代性有三个基本标志:民族的思想,市场的自由和自由的空间。小农经济是建立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之上,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构成是自上而下的权威构成和家庭与国家同构的社会结构,这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封建社会的结构类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由传统的封建性的小农经济模式向“工业化4.0”模式转变,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是现代社会结构彻底变迁的过程,这个是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竞技运动正是在这种社会变迁和社会结构的巨大转变中不断发展和壮大的。竞技运动满足主体需求的属性正在发生转变,因此,如何进一步挖掘其内在属性以契合社会发展是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因此在工业化社会背景下,研究者必须充分认识到事物总是处在变化中的,动态发展的竞技运动需要我们用辩证和动态思维把握其发展方向[1]。
国务院2014年10月20日发布的《意见》强调:对发展相对“滞后”的足球项目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场地设施建设规划,大力推广“校园足球”和“社会足球”。由此可见:(1)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形势发生改变,国家的政策在持续调整,竞技运动在社会中到底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国家把体育产业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进行实施,“竞技运动”和“大众体育”属于不同的“范畴”,但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2)竞技运动可以为大众体育提供“训练手段”和“人才支持”,大众体育为竞技运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二者之间可以形成“交互发展”和“良性互动”,体育产业发展为竞技运动发展提供的途径是值得研究的问题。(3)“价值”是事物的“核心属性”之一,它是事物满足价值客体需求体现出来的“固有属性”,竞技运动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多重魅力”正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世界上数以亿计的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方式”。(4)竞技运动的教育价值在国家实施体育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是“全新”的命题。
2.2 中国竞技运动核心价值的动态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竞技运动任何价值的发挥都需要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态出发。某事物之所以追求“A”属性,而不追求“B”属性,有其深刻的“现代社会”背景:(1)传统社会是以人的“相互关系”作为社会运行基础,现代社会“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是以“物”的相互关系作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运行方式。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正从传统型社会向“互联网+”和“大数据”研究为基础的现代社会转变。(2)“过渡关系”体现在多个方面,“经济层面”主要体现在“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政治因素主要体现在“权威控制”为基本特点的“专制社会”向以“平等自由”作为基础的“民主法治”社会的转变。(3)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看,是个人的“身份依托”为基本“人际关系”的建立向个人的“基本自由”为出发点的“契约型”的网络社会关系的转变。(4)中国正由“传统经济模式”向“工业化模式4.0”转变。(5)竞技运动满足主体需求的“属性”正在发生“转变”,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必须充分认识到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因此,竞技运动的教育属性如何契合社会发展是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
竞技运动核心教育价值的确定需要按步骤、层次、条理进行分析。竞技运动很多固有属性通过满足客体需求而体现教育价值,如意志力价值、艺术教育价值、竞争教育价值、文化教育价值等。这些价值的实现是动态的,如何从众多类别中找出核心价值需要逻辑推理和调查研究。本研究根据竞技运动属性列出竞技运动的若干价值选项,通过专家访谈遴选出相对合理的10个要素。后续研究通过权重分析获得权重较大的核心要素,因此在价值调查中需要实时反映核心教育价值与当今社会现状之间的关联。厘清竞技运动核心教育价值要素,需要准确把握竞技运动本质特征与当今社会变革间的必然联系(见附图)。
附图 竞技运动教育价值核心要素研究路径
竞技运动核心教育价值形成需要有理、有据及广泛调查和求证。调查主体通过文献初步构建结构及要素,通过专家访谈验证结构。分析主体含研究人员、专家和教练员和非竞技从事者。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价值分类和甄别,把竞技运动价值分为二级、三级和四级要素,共90个四级要素构成了竞技运动价值结构。本研究在10个二级要素中分析出权重较大的要素,并在核心要素中分析三级要素包含的四级要素,对四级要素进行累计百分比统计分析,得出主成分累计百分比较大的要素。研究确定好核心要素后对核心要素本质进行解构,从而构建竞技运动核心价值内容体系。
2.3 教育价值核心要素
竞技运动教育价值指竞技主体对客体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价值。据专家访谈确定的亚类因素,教育价值的三级要素分为:思想教育价值、行为教育价值和文化教育价值。每个三级要素又分为三个四级要素,思想教育价值可以分为规则教育价值、竞争教育价值、诚信教育价值;行为教育价值可以分为自律教育价值、自强教育价值、意志教育价值三个四级要素;文化教育价值分为知识教育价值、技能教育价值、艺术教育价值。通过主成分分析,由旋转后的因子载荷平方和的特征值可见,第一、第二和第三主成分的特征值较大,分别为7.562、2.989和2.632,三者的累计方差百分比为58.352%、72.667%和81.029%,说明前三个主成分能够包含原变量信息的81.029%,因此这三个因子代表所有变量反映的信息是合理可信的。三个主成分反映了当今竞技运动价值的基本特征。竞技运动的意志教育价值是百分比最大的因素,在竞技运动活动中,运动训练是长期、系统、艰苦的过程,运动员要获得成绩是非常艰难的,运动员长期克服困难进行训练,对社会大众具有潜移默化的意志教育价值,特别是运动员在比赛中长时间不畏强手,奋勇争先的意志品质也对竞技运动客体具有意志教育价值[2]。
2.4 竞技运动教育价值的结构要素
2.4.1 竞技运动的思想教育价值
2.4.1.1 规则教育的价值
规则是比赛前比赛双方的一种约定行为,双方按照一定的约定条款来决定比赛胜负的行为准则。规则首先体现为事先约定性,如果在事先没有约定好,比赛过程中出现了特殊情况就无法判定事件的处理方式[3]。在比赛过程中有一些人为了获得比赛的胜利而不择手段,规则的介入能够让比赛的双方在同等的条款制约下进行比赛,比赛的公平和公正能够得到体现。加强规则教育,有利于运动员的全面发展,也能促进竞技运动的健康发展,使之对自身所作出的行为形成规则意识,促进竞技运动的良性发展。竞技运动通过竞赛表现出来的规则的权威性对竞技运动受众形成一定的教育作用[4]。
规则意识是指内化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没有规则意识,社会的民主和法治都是空中楼阁。规则,一般指由群众共同制定、公认或由代表人统一制定并通过的,由群体里所有成员一起遵守的条例和章程。规则具有普遍性。它存在三种形式:明规则、潜规则、元规则。但无论何种规则只要违背道德和良知就必须受到惩罚以维护社会秩序。明规则是有明文规定的规则,存在需要不断完善的局限性;潜规则是无明文规定的规则,约定俗成无局限性,可弥补明规则不足之处;元规则是以暴力竞争解决问题的规则,善恶参半,非道德之理的文明之道。竞技运动规则的教育价值体现在促使客体在实践中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和条款,促进社会有序和谐地发展[5]。
2.4.1.2 竞争教育价值
竞争过程是人的天性,它包含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为了自身得到延续和发展所进行的一切争夺和挑战。人类在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发现:即使随着社会的发展,某一天私有制得到摒弃,人类的激烈竞争依然会存在于社会之中,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与人的竞争最终还是以人的本性作为最基本的依存点。竞技运动的竞争教育价值体现在:既然竞争没有办法避免,我们就必须在竞争的过程中寻找自身的优势,在博弈的过程中获得优胜。竞争就是一场博弈,竞争需要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优势,抑制对方优势发挥,充分地利用游戏规则,最终达到竞争获胜的目的。竞争还以另外一种模式存在:超越性。超越性是人的生命特征,这种特征是由人本身的创造性、能动性和精神无限性所决定的。生命特质的存在代表人更高意义的存在,人是以意义存在的具体实践者,如果生活失去了意义,那么人的存在将会与“行尸走肉”没有差别。人总是以客观事物作为实践的基础,通过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地与周围的环境、其他人竞争,不断地创造出“人化的自然”,创造出一个多彩的文明世界和有意义的世界,也创造出一个“属人的世界”,背后的竞争和“超越作用”在这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6]。
在培养良好的竞争秩序方面,竞技运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浪潮中,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变得越来越频繁,个人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相对的优势地位,通常会在竞争中采取各种非常规手段。竞技运动的竞争教育价值体现为竞技运动把公正、公平和公开的基本精神理念引入到市场经济浪潮中,改善了人们赤裸裸的经济利益关系,人们在市场的竞争中,逐渐地意识到竞争公平和合作共赢对竞争双方的重要作用。竞技运动的公平公正的竞争理念促使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人们不断地向健康的经济利益格局迈进,对净化市场经济环境也起到了推动作用[7]。
2.4.1.3 文明教育的价值
文明是相对于野蛮而言的,竞技运动的文明教育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竞技运动把道德教育的内容融入到竞技运动活动中,竞技运动的从事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道德教育,提升了竞技运动精神的道德层次,提高了本身的道德素养。竞技运动团队需要步调一致、为相同目标齐心协力,其合作行为提升了自身的文明程度。竞技比赛需要团队成员按照既定的秩序规范性地开展活动,需要分工合作、秩序井然。同场竞技项目需要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按照比赛规程进行博弈,不但需要良好的智慧,同时还需要顽强的毅力。竞技活动还能够激发爱国热忱,提升民族精神气概,凝聚整个民族的整体力量,使整个民族的情感得到融合,从而促进中华民族整体道德水平的提升[8]。
竞技运动活动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向受教育者提供有关身体健康和竞技的基本知识以及技术,并能够使参与者在学习和训练中提高文化素养和运动能力,逐渐养成终身体育的锻炼思想,从而使整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得到提高。个人在竞技运动中的价值实现是通过对社会的奉献来实现的。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而竞技运动的实践不但让从事者提升了本身的综合能力,而且促进了其文明程度的提高,体现了全面发展的基本理念,最终提升了整个民族的整体文明程度[9]。
2.4.2 竞技运动的行为教育价值
2.4.2.1 自律教育价值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检索,研究发现传统的房屋拆迁测绘系统,其能否实现的功能还有诸多的不完善,进而难以为房屋拆迁工作提供更大的便利。具体来说,深圳房屋拆迁测绘系统设计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自律是对自身行为高度负责任的意识,自律意味着无需监督,在实践中对自身高标准和严要求。在竞技实践中,运动员要获得运动成绩,需要长期、系统、艰苦训练,在长期的运动训练中,教练员凭藉自身的运动经验和科学理论对运动员进行全方位指导。在运动训练中,教练员还充当了监督者角色,运动员在实践中接受教练员的监督和指导。教练员不能实时监控运动员的各种行为,运动员要获得竞技能力的提升非要调动自身的主观积极性,在运动训练和竞赛中高度自律。在许多体能项目中运动员经常会产生运动损伤和疲劳,如果运动员自暴自弃、畏首畏尾、徘徊不前就会有可能导致前功尽弃。运动员表现出来的高度自律的行为对于其他行业的劳动者形成了自律教育的示范作用[10]。
相对于竞技运动的客体,自律行为对观众形成了示范效应。在社会实践中,各种社会劳动者都可能遭遇挫折,要在实践中克服困难就需要对自身的高度自律。自律行为一方面受到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影响,另一方面还受到他人高度自律行为的影响。竞技运动作为具有独特特征的社会文化,必然影响到其他社会劳动者的行为。优秀运动员在大众视野中展现的都是高度自律、对自身严格要求的正面形象,这对其他社会劳动者的实践行为必将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因此竞技运动的自律教育价值在社会实践中体现得较为明显。
2.4.2.2 自强教育价值
自强是竞技运动的基本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面貌是竞技运动价值观的具体体现。自强包含三方面内涵,即自尊、自信和自胜。自尊是尊重自身人格,任何时候自己能够守住道德底线,在竞技运动实践中不折不扣地履行自身的职责。自信的运动员能够在竞技运动实践中以良好的精神面貌面对训练和比赛。自信是良好的精神品质,是对周围客观环境作出正确的认知基础上,认为经过自身努力有非常良好自我效能感的心境。自胜是战胜自身弱点,克制自身薄弱环节的能力。自强是竞技运动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形式,获得比赛胜利是竞技运动重要目的,但更重要的是竞技运动所包含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本质[11]。
当前中国的竞技运动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功利化趋势,使得竞技运动偏离了竞技运动本身的本质内涵。竞技比赛当中如果能够获得比赛的胜利固然好,如果比赛中没有获得金牌,但运动员能够展现自强不息、英勇向前的自强精神,展示中华民族的正面形象,这也是竞技运动本身非常重要的目的。现在在中国竞技运动更加注重竞技运动的自强教育价值,在国际比赛中不再单纯的追求金牌总数第一,而是更多的关注金牌背后所代表的精神内涵、更加注重友谊、团结、公平竞争、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更加注重自强精神价值在竞技运动中的重要地位,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可能真正成为竞技运动的强国。竞技运动的自强教育价值体现在运动员为了不断提升自我,不断挑战困难和挫折,为了实现自身价值和既定目标,不断通过自身努力最终得以成功的人格魅力。
2.4.2.3 意志教育价值
意志力的培养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制定明确的训练目标,另一方面要多参加竞技运动实践,其三是运用集体的力量来激励运动员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其四是加强运动员本身的自我修养。 正能量的意志行为是运动员主观能动性和客观实践相结合的统一认知过程。意志力是个人适应外部环境的主动适应行为,在适应外部环境中会遇到挫折和困难。意志力行为是通过自身的对外部环境的认知,迫使自身坚持更长时间的实践活动。意志力与人的认知和接收到的知识共同发挥作用,运动员的客观感受和知识不等同于意志力,意志力也不能与欲望、是非观念等相提并论,它们属于不同的范畴[12]。
意志力是人的高级心理复合机制,这种能力的提高靠自发的提升是不够的,它需要教练员针对运动员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高。对运动员进行针对性的意志力的教育,运动员才有可能形成坚定意志型人格。意志力训练是运动员自觉地确定既定目标并努力克服相应的困难并达到预期目的的行为过程,它是为实现预定目标、考验运动员神经稳定性的活动。意志教育价值表现在竞技活动可以提高竞技运动客体长时间从事艰苦劳动的能力,增强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
2.4.3 竞技运动的的文化教育价值
知识教育价值指竞技运动知识对客体的教育价值。随着中国教育思想不断转型和丰富,培养人才的措施也在持续调整。竞技运动是体力与脑力相结合的博弈活动,它与其他社会活动比有其独特的知识教育价值。竞技运动的知识教育价值通过各种途径作用于客体。竞技运动的活动通过综合的博弈对抗来获得比赛的优胜,竞技运动的博弈对抗知识通过生动的竞赛向观众展示了获胜的技巧。竞技运动的此价值是其它社会活动没有办法代替的,也是竞技运动独特的价值。由于在专业队期间获得的比较好的竞技知识的提升,运动员能够有很强的适应社会的能力,知识教育的价值得到了完美地诠释[13]。
相对于竞技运动主体的知识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对运动员综合素质提高层面。竞技运动的专业技术提高需要长期、系统、艰苦的过程,运动员不但要获得运动成绩,还要获得人文知识的提升。运动员退役后终究要面对社会,社会竞争非常残酷,很多运动员退役后很难融入社会。因此,体教结合是保证竞技运动持续发展和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清华大学是最早执行体教结合的高校之一,运动员不单是每天进行长时间的专业训练,运动员还要进行文化课的学习,学习的内容相对于正常在学校上课的运动员会进行一定的简化,难度也会降低,但是这种体教结合的路径是非常明智而且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运动员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提升了自身的综合素质,运动员退役以后从事本专业的工作能力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2.4.3.2 技能教育价值
相对于竞技运动的客体,主要体现在技能多样性对客体的引导价值。竞技运动的客体通过对自己感兴趣的项目的优秀运动员的技能模仿达到提升自己竞技能力的目的。竞技项目首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运动竞赛,运动竞赛也是最能够体现竞技运动特征的要素,竞技明星对大众体育的从事者有较强的引导作用,业余爱好者通过模仿优秀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技术动作、战术意识、心理调整、动态思维来达到提升自身对抗能力的目的。不同运动员的技术结构为不同的业余爱好人员为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14]。
竞技运动在生理学本质上是暂时性的条件反射,运动技能的教育价值相对于竞技运动主体,它是运动员获得上升空间和自我价值实现的主要途径。首先,运动技能形成分四个阶段,即泛化、分化、巩固和自动化,运动员在技能形成的过程中要付出极大的努力,特别是在自动化阶段,运动员需要对运动技能进行进一步的精雕细琢,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才能够在竞技运动实践中获得相对的技高一筹。其次,很多的运动技能需要提高运动员的智商和情商,特别是一些对抗性的项目,运动员不但要有体能的基本储备,还要掌握基本的战术理念和心理能力,运动员通过无数次运动竞赛的考验,已经掌握了本项目的自身规律,懂得了博弈过程当中的基本因素,对运动员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2.4.3.3 艺术教育价值
竞技运动是最大程度发挥自身竞技能力的对抗性活动,运动竞赛表现出来的运动技能是自动化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动作结构,某些技能已经上升到了运动技巧的程度。而运动技巧是运动技术的娴熟化境地,很多运动技术已经上升到了艺术化的程度[16]。相对于体能类项目,竞技运动的教育价值中的艺术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精神艺术教育价值,运动员在体项目当中所体现出来的英勇顽强的精神品质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对抗性项目的艺术教育价值主要表现为战术对抗的艺术教育价值。运动竞赛中场上形式风云突变,要想在激烈的博弈对抗中获得相对的优势,就必须根据本方和对方的具体情况,以及规则的约束,合理的采用相应的战略决策获得最终的胜利,艺术教育价值在其中的表现可以归纳为战术艺术教育价值[15]。
相对于表现难度和美感的项目,艺术教育价值表现在艺术教育能够改变客体的形象和气质。美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数学问题,表现为难度和美感的项目中,肢体动作和身体姿态一定呈现出黄金比例才能够达到美的效果[17]。竞技运动客体通过观赏艺术表演获得美的享受,欣赏之后也会反思在社会实践中如何体现美感。通过艺术教育还有利于增进成员之间的交往,加强有共同兴趣人员之间的交流,从生理层面能够振奋精神、消除疲劳,从心理层面能够提升客体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趣味,从社会层面可以提高人的人脉和生活质量。
3 结论
3.1 对教育价值这一核心要素的四级要素进行权重比较,研究发现教育价值的核心要素为意志教育价值(D6)(58.352%)、竞争教育价值(D2)(72.667%)和技能教育价值(D8)(81.029%)。核心要素的变化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国家把体育产业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进行实施,竞技运动和大众体育属于不同的范畴,但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竞技运动可以为大众体育提供训练手段和人才支持,大众体育为竞技运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二者之间可以形成交互发展和良性互动,竞技运动发展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何种价值实现途径是其价值实现的关键。
3.2 研究提示竞技运动的核心价值的发挥需要具备国际视野、动态和辩证思维和创新意识。竞技运动教育价值的发挥需要进一步挖掘竞技运动本身的教育属性,充分发挥竞技运动在意志力、竞争性和技能教育的示范作用。本研究采用多种方法对竞技运动的价值进行权重分析,将是对竞技运动教育价值体系的构建,竞技运动终究是要满足人的各种需求的,竞技运动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将会为竞技运动价值实现指明方向。
[1] 胡亦海.竞技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4:1.
[2] 池建. 论竞技体育与高等教育的结合[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北京: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2004:149-150.
[3] 王林. 竞技体育的教育价值研究[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6, 32(3):108-110.
[4] 李忠义, 史兵. 教育的疏离与回归——竞技体育价值诉求缺失与补救[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3(1):35-39.
[5] 田原. 竞技体育美学教育价值探究——以体育舞蹈为例[J]. 河南教育:高校版, 2013(6):65-66.
[6] 彭天娥, 胡春梅. 竞技体育的教育价值解读[J].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5(4):129-129.
[7] 谢小英. 中国传统文化对竞技体育伦理价值偏离的现实意义[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2014(1):166-169.
[8] 黄春颖. 竞技体育的社会价值之教育价值[J]. 当代体育科技, 2015(3):162-163.
[9] 苗治文.我国竞技运动价值取向的转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48(7):125-132.
[10] 黄嘉良, 孔庆波. 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的心理价值剖析[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4(5):36-37.
[11] 马冠楠. 竞技运动价值所系——越境者的游戏[J]. 浙江体育科学, 2013, 35(1):25-28.
[12] 陈喜珍, 闫苍松. 论竞技体育的核心价值[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2, 32(6):1-4.
[13] 张志勇, 程卫波. 当代竞技体育本真价值检视[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1,45(8):33-35.
[14] 张恳, 李龙. 我国现代竞技体育文化的特征[J]. 体育学刊, 2010, 17(8):30-32.
[15] 张东军, 王斌. 我国当代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构建[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3,37(1):81-85.
[16] VANDORPE B, VANDENDRIESSCHE J B, VAEYENS R. The value of a non-sport-specific motor test battery in predicting performance in young female gymnasts.[J].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2012, 30(1):497-505.
[17] ARNOLD R, FLETCHER D, MOLYNEUX L. Performance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in elite sport: recommendations, advice and suggestions from national performance directors[J]. European Sport Management Quarterly, 2012, 12(4):317-336.
The Educational Value of Chinese Competitive Sports in the Background of "Sports National Strategy"
ZHONG Yong-feng
(Wuhan Institute of PE,Sports and Health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 Wuhan Hubei 430079,China)
using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the study of sports "national strateg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hina's competitive sports education value, tests were carried out on the sports value structure of internal consistency Cronbach (Cronbach coefficient),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core elements of educational value will education value (D6) (58.352%) and competition in education value (D2) (72.667%) and skills education value (D8) (81.029%). The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re educational value of China's competitive sports has changed in the context of sports national strategy. Sports education value attribute is improving, boost the spirit of national property is being weakened, the value of sports education reflected in the enhancement of athletic object will force, competitive awareness promotion, against the ability to enhance the value of competitive sports.
sports national strategy;competitive sports; educational value; investigation
2016-10-09
湖北省教育厅教育规划重点项目(2015GA028)
钟永锋(1983-),男,湖南益阳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竞技运动理论与方法研究。E-mail:153728477@qq.com
G807
A
1004-2237(2016)06-0108-07
10.3969/j.issn.1004-2237.2016.06.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