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农业生态文明及其协调度的时空分异研究*
——以典型省份为例
2016-12-30牛敏杰赵俊伟尹昌斌唐华俊
牛敏杰,赵俊伟,尹昌斌,唐华俊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100081)
·技术方法·
我国区域农业生态文明及其协调度的时空分异研究*
——以典型省份为例
牛敏杰,赵俊伟※,尹昌斌,唐华俊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100081)
农业生态文明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区域自然生态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农业生态文明的各项支撑要素也存在显著差异。文章在构建我国农业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基于离差系数原理构建区域农业生态文明协调度评价模型,选取黑龙江、河南、四川作为典型区域,运用2007~2013年统计数据,对3个省的农业生态文明指数及其协调度进行评价,并分析其各子系统支撑作用的演化特征。研究认为,我国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以来,3个典型省农业生态文明指数及协调度均得到了显著提升,且均已先后进入“良好协调”阶段,但农业生态文明各子系统支撑作用演化的时空分异明显。因此,在推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认识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优势条件及薄弱环节,把握发展规律与特点,因地制宜、因区施策,提高农业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的匹配度,改善和提升农业供给侧水平。
农业 生态文明 协调度 演化
0 引言
自2007年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理念, 2012年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2015年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加速期。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第一产业,也是与生态环境联系最紧密、受生态环境影响最直接的产业,农业生态文明程度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部分和重要体现。从内涵来讲,农业生态文明既应包括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也应包括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农业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还应包括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繁荣和科技教育的有效支撑。我国区域自然生态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农业生态文明的各项支撑要素也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如何客观认识我国不同区域农业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协调度,特别是农业生态文明各支撑系统存在的问题,从而因区施策,不断优化推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值得深入研究。
在对农业区域协调度的研究方面,罗其友等[1]运用线性模型,从基础协调、产业协调、环境协调和结果协调等4方面构建了农业区域协调度评价模型,对我国省际农业区域协调度进行评价研究; 杨世琦等[2]从生态、经济和社会子系统对国家尺度区域农业系统协调度进行评价研究。在区域发展协调度研究方面,主要集中于2子系统(环境—经济[3]、生态—经济[4]、城镇化—耕地保护[5])、3子系统(经济—环境—社会[6])以及4子系统(人口—社会—经济—环境[7-8]、经济—社会—资源—环境[9])协调度研究,研究方法主要有灰色系统模型[3]、贴近度模型[7]、模糊隶属度[4]、生态足迹模型[9]、离差系数法[6-8]、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10]等。这些研究成果为开展区域农业生态文明协调度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但纵观现有文献,一方面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研究还比较少,对于农业生态文明还未发现专门研究; 另一方面对于同一区域内部协调度的研究比较多,但对不同区域多子系统协调度评价及子系统支撑作用的时空分异研究还不多。
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面,有不少学者以省域、市域、县域以及城市群等为研究对象,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对生态文明的相关评价指标系统和系统协调度方面分别进行了研究。蒋小平[11]从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3个方面选取森林覆盖率、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等20个评价指标对河南省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量化研究; 刘衍君等[12]从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保意识4个方面选择了23项单项因子,构建了生态文明指标体系; 邵波等[4]通过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两个系统共21个指标对西北5省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状况进行定量模拟,并对其协调度进行评价; 王晓欢等[13]在对西安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中提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3个指标体系包括人均GDP、农村恩格尔系数等25个指标进行评价与预测; 朱玉林等[14]在生态经济、民生改善、生态环境、生态治理和生态文化等5个方面选取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线电视入户率等28个指标,构建对城市生态文明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还没有学者或研究机构从产业、生态环境、社会发展、资源利用等综合角度尤其是区域农业方面研究其生态文明指数及其发展协调度。
因此,该文在构建我国农业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基于离差系数原理构建区域农业生态文明协调度评价模型,选取在经纬度上呈梯度分布、在自然经济社会条件上各具特色的黑龙江、河南、四川3个粮食主产省作为典型区域,运用2007~2013年统计数据,对3个省的农业生态文明指数及其协调度进行评价,并分析其时空分异与演化特征,为我国区域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1 研究方法与数据获取
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1.1 评价指标的设计
农业生态文明是多个子系统共同作用的综合体现,各子系统既是农业生态文明的组成部分,也是其影响因素。按照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实用性和开放性的原则,在综合相关研究成果并咨询有关专家的基础上,构建了由4个系统层指标、34个变量层指标构成的农业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指标体系(表1)。指标体系分为产业发展、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社会发展4个子系统。
1.1.2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考虑到农业生态文明的多目标性以及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用性和稳定性,既需要强调评价者的主观性,又需要最大限度地克服主观赋权的缺陷,从而确保指标权重的客观性。因此,该文采用层次分析(AHP)法[15]结合德尔菲(Delphi)法[16]确定指标权重。
按照评价指标体系各子系统的基本关系构建指标的递阶层次,每层中各元素支配下一层中的相应元素,从而形成一个总目标层与若干个子准则层组成的递进的“金字塔”型层次结构。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逐次建立目标层与系统层、系统层与变量层之间构成的比较判断矩阵。请专家运用标度法对判断矩阵进行打分。对各位专家的判断矩阵进行一一计算,并作一致性检验。对通过验证的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各系统层、状态层及各变量权重向量集合。由于各位专家的专业方向、知识结构、个人偏好等方面存在差异,按各位专家的判断矩阵计算得到的指标体系权重向量也不尽相同。为了获得一个统一而又可靠的权重向量,还需要对各位专家的权重向量进行综合。当认为每位专家的判断都同等重要时,取
(1)
即取ω为ωk(k=1, 2,…,m)的简单算术平均值。
表1 农业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目标层系统层变量层农业生态文明指数(A)产业发展B1劳均农业增加值C11、农业GDP增速C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C13、粮食产出优势系数C14、肉类产出优势系数C15、蔬菜产出优势系数C16、水果产出优势系数C17、禽蛋产出优势系数C18、奶类产出优势系数C19、水产品产出优势系数C110资源利用B2人均播种面积C21、农业节水系数C22、农业用水经济效率C23、耕地有效灌溉率C24、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C25、农机使用经济效率C26、农村人均用电量C27、人均支农资金投入C28生态环境B3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比重C31、农药负荷系数C32、农用化肥负荷系数C33、地膜残留负荷系数C34、畜禽粪便农田负荷系数C35、森林覆盖增长率C36、湿地面积比重增长率C37、播种与受灾面积比C38、抗灾率C39社会发展B4农业技术人员保障度C41、农村互联网覆盖率C42、移动电话普及率C43、城乡收入差距系数C44、农村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C45、农村有线广播电视覆盖率C46、农村卫生技术人员保障度C47
1.1.3 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
由于指标数据的原始单位各不相同,无法直接进行计算和比较,因此需要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研究中所有评价指标均已转换为正作用指标,数据越大越好。为了实现在无量纲化后既能对同一区域进行纵向比较,也能对不同区域进行横向比较,该文采用最大值法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计算公式为:
(2)
其中,Xij为无量纲化后第j个区域的第i项指标值,maxxi是所有拟评价区域中第i项指标原始值中的最大值。
1.2 协调度评价模型的构建
农业生态文明的协调度是对产业发展、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子系统之间协调程度的评价。协调度是一个相对概念,既有低水平的协调和不协调,又有高水平的协调和不协调,造成协调发展状态的原因又是不同的[3]。因此,协调度应能体现两个基本特点:一是体现各子系统的协调程度; 二是体现不同发展阶段的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该文综合有关多系统协调度评价的研究,采用离差系数法[6][8]构建协调度评价模型,以实现对不同区域农业生态文明综合水平、协调水平、支撑系统的分析,且可以同时进行纵向、横向的比较。
1.2.1 发展指数计算方法
各区域产业发展、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社会发展子系统的发展指数以及农业生态文明综合指数,可根据权重进行加权计算,其计算公式分别为:
(3)
Aj=αDj+βRj+γEj+λSj
(4)
其中,Dj、Rj、Ej、Sj分别为第j个区域产业发展、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社会发展子系统的发展指数,Aj为农业生态文明综合指数,Xij为子系统中第j个区域的第i项指标的标准化值,ωi为各子系统第i项指标的权重,α、β、γ、λ分别为产业发展、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社会发展子系统的权重。
1.2.2 协调度评价模型
(5)
1.2.3 协调度等级划分标准
根据协调度的计算结果对其进行定性的类型划分[9],以反映不同区域不同阶段的农业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水平及存在的问题。该文参照相关方面的研究,将协调度等级划分为优质协调(1~0.8)、良好协调(0.8~0.7)、初级协调(0.7~0.6)、勉强协调(0.6~0.5)、轻度失调(0.5~0.4)、严重失调(0.4~0)6个类别。
1.3 数据来源与获取
考虑到2007年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根据数据的可得性,该文把2007~2013年作为研究区间。评价指标体系中涉及的绝大部分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业统计资料》及各有关省的统计年鉴,其余数据如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农业机械化作业面积等来自于农业部行业统计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首先,按照公式(2)对2007~2013年黑龙江、河南、四川3个省对应各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利用公式(3)(4)计算各省每年的农业生态文明指数及各子系统指数,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离差系数计算,进而利用协调度评价模型公式(6)计算3个省每年的农业生态文明协调度,并对协调度类型进行划分。
表2 2007~2013年3省农业生态文明综合指数及各子系统指数
省份项目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黑龙江产业发展0.53090.56050.52090.60280.75330.82400.8196资源利用0.55210.57220.57800.60420.62000.64070.6603生态环境0.68080.74030.74860.71530.72090.71150.6822社会发展0.78940.82840.85550.91020.93850.96580.9764综合指数0.60810.64360.63830.67070.72820.75800.7564河南产业发展0.37690.40750.40970.45110.48040.51380.5630资源利用0.66380.65040.65100.70940.73180.71790.7116生态环境0.45660.45970.50060.52210.53850.56410.5574社会发展0.51840.54380.57120.59420.63710.65130.7139综合指数0.50170.51140.52610.56530.59090.60560.6256四川产业发展0.37790.38720.39600.42890.47920.50770.5469资源利用0.55750.58580.56500.57560.60980.60230.6181生态环境0.54660.59540.62380.63570.64860.67410.6678社会发展0.54460.57710.60620.64420.68040.71670.7541综合指数0.49620.52410.53150.55300.58710.60500.6253
2.1 综合指数结果分析
图1 2007~2013年3省农业生态文明综合指数
如图1所示,从时间序列的纵向比较来看,3个省农业生态文明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表明我国实施生态文明战略以来,3个省的农业生态文明水平均得到了逐步提升。其中,黑龙江省从2007年的0.6081增加到2013年0.7564,增幅为24.39%; 河南省从2007年的0.5017增加到2013年的0.6256,增幅为24.68%; 四川省从2007年的0.4962增加到2013年的0.6253,增幅为26.04%。3个省综合指数的年均增幅均高于3.7%,表明2007年以来我国不同区域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并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
从3个省综合指数的横向比较来看,黑龙江省农业生态文明综合指数历年都是3个省中最高的,且与其他2个省相比十分突出,这表明黑龙江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产品主产区、“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其农业生态文明水平也较高,与其他2个省相比领先优势非常明显; 河南省和四川省农业生态文明综合指数基本相近,除2008、2009年外,河南省其余各年份综合指数均略高于四川省,这表明河南省农业生态文明水平略高,但如图1所示,四川省近几年发展速度加快,与河南省的差距已逐渐消除。
2.2 协调度评价结果分析
运用农业生态文明协调度模型对3个省的数据进行计算,可以得出,3个省的协调度在0.6~0.8之间,属于良好协调或初级协调阶段。其中,黑龙江省2007~2013年协调度值均高于0.7,表明黑龙江省农业生态文明协调度属于“良好协调”阶段; 河南省从2007年的0.6172到2011年的0.6938,处于“初级协调”阶段, 2012年、2013年提高到0.7以上,表明河南省农业生态文明协调度由“初级协调”进入“良好协调”阶段; 四川省从2007年的0.6418到2010年的0.6757,协调度值均低于0.7,处于“初级协调”阶段, 2011~2013年协调度值高于0.7,表明四川省农业生态文明协调度比河南省早一年由“初级协调”进入“良好协调”阶段。
表3 2007~2013年3省农业生态文明协调度
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黑龙江0.70230.72030.70200.73050.77490.78810.7846河南0.61720.63730.65170.67510.69380.71820.7342四川0.64180.65320.65610.67570.70800.71870.7356
图2 2007~2013年3省农业生态文明协调度
如图2所示,从时间序列的纵向比较来看,黑龙江、河南、四川3个省的农业生态文明协调度总体均呈上升趋势,表明从对典型区域的评价来看,我国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以来,在区域农业生态文明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其协调度也逐步提升。2007~2013年期间,黑龙江省农业生态文明协调度经历了波浪式上升的过程,在2009年、2013年均出现了下降,但总体上保持了提升态势; 河南省农业生态文明协调度虽然直到2012年才进入“良好协调”阶段,但其7年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上升趋势,协调度得到持续稳步提高; 四川省农业生态文明协调度也保持了稳定的上升趋势,其中2007~2009年上升相对缓慢, 2010年之后得到了快速提升。
从区域间横向比较来看,黑龙江省农业生态文明协调度最高,其2012、2013年的协调度已达到0.78以上,接近“优质协调”阶段,与其他2个省相比优势非常明显; 河南省农业生态文明协调度最低,也是3个省中最晚进入“良好协调”阶段的,但保持着其良好的上升趋势; 四川省与河南省的农业生态文明协调度保持了相似的变化趋势,总体上与黑龙江省的差距已逐渐缩小。
2.3 支撑系统演化特征分析
在综合指数和协调度分析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了解3个典型省份农业生态文明支撑系统的演化情况,运用雷达图分别对每个省份农业生态文明各子系统历年指数进行对比分析。
2.3.1 黑龙江省农业生态文明支撑系统演化分析
如图3所示, 2007~2013年间,社会发展子系统一直是支撑黑龙江省农业生态文明的主导子系统,且支撑作用仍在不断增强; 2007~2010年,产业发展子系统支撑作用不显著,但到2011年以后,产业发展子系统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与社会发展子系统共同形成“双极”驱动; 与此同时,虽然资源利用子系统的支撑作用相对平稳,且一直在缓慢增加,但与产业和社会发展子系统相比,其支撑作用已呈现出弱化的趋势; 值得警惕的是,虽然生态环境子系统在2007~2009年表现了较好的支撑作用,但之后几年不断弱化,成为4个子系统中唯一指数下降的子系统,这表明黑龙江省在保持农业产业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需更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从而实现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图3 2007~2013年黑龙江省农业生态文明各子系统指数
2.3.2 河南省农业生态文明支撑系统演化分析
如图4所示, 2007~2013年,资源利用子系统是河南省农业生态文明的主要支撑系统,且支撑作用一直在稳定提高; 社会发展子系统是第二支撑系统,其支撑作用近年来不断加强,已逐渐与资源利用子系统相接近,形成支撑河南省农业生态文明的“两翼”; 生态环境子系统的支撑作用基本稳定,但与资源利用、社会发展子系统相比,已经呈现了弱化的趋势; 产业发展子系统虽然近几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总体上仍然是河南省农业生态文明最薄弱的支撑系统,这表明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在发挥好资源利用优势的同时,需进一步抓好生态环境保护,挖掘种养加结合和一、二、三产融合的潜力,不断提高农业产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2.3.3 四川省农业生态文明支撑系统演化分析
如图5所示, 2007~2013年,社会发展子系统的支撑能力不断提高,已成为四川省农业生态文明的主导支撑系统; 生态环境子系统的支撑作用也不断凸显,已成为第二支撑系统; 资源利用子系统虽相对稳定,但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子系统相比,其支撑作用已逐渐弱化; 产业发展子系统是最为薄弱的支撑系统,特别是2007~2009年表现尤为突出,虽然从2010年起有所改善,但提升幅度仍十分有限,这表明四川省同样作为人口大省,需在保持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充分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提升农业产出效益和竞争力。
图4 2007~2013年河南省农业生态文明各子系统指数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该文构建了农业生态文明指数及协调度评价模型,并运用2007~2013年统计数据,对黑龙江、河南、四川3个典型省份农业生态文明综合指数、协调度及其支撑系统的时空分异特征进行了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农业生态文明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年均增幅均高于3.7%,表明我国不同区域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并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其中,黑龙江省农业生态文明综合指数历年均为3个省中最高,且与其他2个省相比十分突出; 河南省和四川省农业生态文明综合指数基本相近,河南省农业生态文明水平略高,但四川省近几年发展速度加快,与河南省的差距已逐渐消除。
(2)农业生态文明协调度总体均呈上升趋势,3个省均处于良好协调或初级协调阶段,表明我国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以来,在区域农业生态文明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其协调度也逐步提升。其中,黑龙江省协调度最高,属于“良好协调”阶段,与其他2个省相比优势十分明显; 河南省协调度最低,也是3个省中最晚进入“良好协调”阶段的,但在其良好的增长趋势下,与四川省的差距已逐渐缩小; 四川省2007~2010年处于“初级协调”阶段, 2011年进入“良好协调”阶段,但与黑龙江省相比协调度差距有所扩大。
(3)农业生态文明支撑系统演化的时空分异比较明显。其中,黑龙江省由社会发展子系统为主转变为产业发展与社会发展子系统“双极”驱动,资源利用子系统呈现弱化趋势,生态环境子系统支撑作用出现下降; 河南省由资源利用子系统为主转变为资源利用与社会发展子系统“两翼”支撑,生态环境子系统呈现弱化趋势,产业发展子系统虽然逐步提升,但总体上仍最为薄弱; 四川省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子系统的支撑能力不断提高,已成为主导支撑系统和第二支撑系统,但资源利用子系统有所弱化,产业发展子系统最为薄弱。
3.2 建议
(1)我国区域资源禀赋、经济社会条件差异显著,在推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认识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优势条件及薄弱环节,把握发展规律与特点,坚持因地制宜、因区施策的原则,避免“一刀切”。以该文3个典型省区为例,黑龙江省应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丰富、农业现代化程度高的优势,在保持农业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从而实现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应在发挥好资源利用优势的同时,进一步抓好生态环境保护,挖掘种养加结合和一、二、三产融合的潜力,不断提高农业产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四川省应在不断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充分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提升农业产出效益和竞争力。
(2)在全国农业空间布局上,应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强化市场需求导向,因地制宜发展适应性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的匹配度,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探索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建设,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改善和提升农业供给侧水平。
(3)在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因地制宜,发挥资源禀赋的优势,调整种植结构,推广保护性耕作,建立高效的耕作制度[17]; 发展草食畜牧业,推进秸秆养畜,加快品种改良,降低饲料等资源消耗; 推行标准化生产,推广健康"生态和循环水养殖技术,节约养殖用水,降低能耗; 加快开发以农作物秸秆等为主要原料的肥料、饲料、工业原料和生物质燃料,培育门类丰富、层次齐全的综合利用产业,同时,加强相关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为产业发展、资源利用提供技术保障。对于生态环境相对薄弱的地区,应加大对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恢复与保护力度,采用流域或区域综合治理和发展的模式。严格遵循“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与要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保护性耕作、有机肥资源综合利用和改土培肥等主导技术,保证耕地用养平衡和肥料资源优化配置,开发使用生物农药,创建安全、肥沃、协调的土壤环境条件; 加快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高效利用和地膜回收利用,治理和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实施封山育林,建设良好生态环境,力促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资源高效利用和社会进步各系统全面协调可持续,从而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对农业发展的要求。
[1] 罗其友, 高明杰,张晴,等.我国农业区域协调度评价.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7, 28(6): 14~20
[2] 杨世琦, 杨正礼,高旺盛.国家尺度区域农业系统协调度评价.生态学报, 2008, 28(8): 4047~4056
[3] 吴跃明, 张子珩,郎东锋.新型环境经济协调度预测模型及应用.南京大学学报, 1996, 32(3): 466~473
[4] 邵波, 陈兴鹏.中国西北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现状研究.干旱区地理, 2005,(1): 136~141
[5] 占纪文. 生态文明视野下城镇化与耕地保护协调发展研究——以福建省宁德市为例.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4, 35(4): 13~19
[6] 黄焕春, 运迎霞.中国不同城市群的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协调度分析.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11, 24(6): 1~5
[7] 于瑞峰, 齐二石,毕星.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的评估方法研究及应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8,(5): 1~6
[8] 王岱, 孙鸣喆,蔺雪芹,等.可持续发展指向下的北京农业发展系统评价与模式分析.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14,(6): 745~752
[9] 胡建权. 江西省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协调度分析.江西师范大学, 2009
[10]张欢, 成金华,陈军,等.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差异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6): 22~29
[11]蒋小平. 河南省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8,(1): 61~64
[12]刘衍君, 张保华,曹建荣,等.省域生态文明评价体系的构建——以山东省为例.安徽农业科学, 2010,(7): 3676~3678
[13]王晓欢, 王晓峰,秦慧杰.西安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及预测.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10,(2): 5~8
[14]朱玉林, 李明杰,刘旖.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城市生态文明程度综合评价——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5): 77~80
[15]邓雪, 李家铭,曾浩健,等.层次分析法权重计算方法分析及其应用研究.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2,(7): 93~100
[16]刘学毅. 德尔菲法在交叉学科研究评价中的运用.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2): 21~25
[17]尹昌斌, 赵俊伟,尤飞,等.基于生态文明的农业现代化发展策略研究.中国工程科学.2015, 17(8): 97~102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THE REGIONAL AGRICULTURAL ECO-CIVILIZATION AND ITS COORDINATION DEGREE IN CHINA——TAKING TYPICAL PROVINCES AS AN EXAMPLE
Niu Minjie,Zhao Junwei※,Yin Changbin,Tang Huajun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
Agricultural eco-civilization is a key part of the eco-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China. Because of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natural resource, ecological condition,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support elements of Agricultural eco-civilization are different. Based 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agricultural eco-civilization, this paper established a coordination degree evaluation model of regional agricultural eco-civiliz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principle of dispersion coefficient, and then evaluated the coordination degree of Heilongjiang, Henan and Sichuan provinces, analyzed thes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subsystem based on the model and the statistical data of 2007 ~ 2013.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at the coordination degree of agricultural eco-civilization of the three typical province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since 2007, but the spatiotemporal differentiation in each subsystem was very noticeable among different regions. Therefore, it suggested that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al eco-civilization, it should grasp the development regularit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regions,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level, advantages and weaknesses, adjust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improve the compatibility among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natural resourc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social economic condition, and enhance 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supply side.
agriculture; eco-civilization; coordination degree; evolution
10.7621/cjarrp.1005-9121.20160401
2016-03-15
牛敏杰(1982—),男,内蒙古察右后旗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区域发展与规划。※通讯作者:赵俊伟(1986—),男,河南许昌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Email:zjw201211@126.com
*资助项目: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委托课题“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我国农业空间格局优化与对策研究”(D201532)
F062.2; F320
A
1005-9121[2016]04-00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