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环境下对中医药名人档案的研究

2016-12-30种金成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年1期
关键词:中医药数字

路 颖,种金成

(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 210023)



数字环境下对中医药名人档案的研究

路 颖,种金成

(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 210023)

[摘 要]本文以名人档案的建设为根本,结合实际,对中医药名人档案管理的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希望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关键词]数字;中医药;名人档案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她凝聚着中华名族深邃的哲学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文明智慧,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与原创思维方式,反映着中国传统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高度统一。中医药文化既是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医药文化最宝贵的资产就是存在于老中医药人的脑中、心中的药理知识与断症经验,中医药名人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形成的文献材料是宝贵的历史财富,也是弘扬中华名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文献。

但是由于这些中医药名人年事已高,有的已经去世,有的由于身体原因意识不清,给名人档案工作的征集带来了困难,中医药发展最困难的也正是如何将这些智慧传承下去。中医中药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但这个传承难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而当今数字技术的兴起为解决这一难题带来了新的契机,我们应在原有的中医药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利用新兴的数字技术对其展开创新性研究,以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医药的优良历史传统,抢救和保护这些宝贵的历史财富。

1 中医药名人档案的定义

百度百科上对名人档案定义为 国际或国内著名的人物在其个人、家庭和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历史记录。笔者在中国知网查询了相关资料,发现目前对名人档案的定义并无统一界定。丛培丽、王学军在《名人档案的收集整理及思考》一文中指出,名人档案是指社会知名人士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能记载和反映名人生平历史、工作实绩、学术水平等不同门类和载体形式的各种材料组成的档案整体。笔者所在单位制定的《名人档案管理暂行办法》中指出,名人档案是指名人在长期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不同载体形式的历史记录。从中引申出中医药名人档案是指中医药名家在从事中医药医疗、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和活动中形成的档案。

2 数字环境下中医药名人档案建设的主要内容

建设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名人档案,应着重从中医药名家传承的三个方面,即继承、发展、传播展开研究。下面将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展开研究。

2.1中医药名家的传承

传承对应为名人档案的征集,这是建立中医药名家传承工作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基本要求是齐全完整。它不但为后面传承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而且直接关系到中医药名人档案建立的质量。

在征集对象上,中医药名家主要在高校和医院工作,笔者以所在高校为例,征集对象主要为:本校教职工、由我校毕业的校友及曾在本校工作的国内外知名人士,在某一学科或领域作出过重大贡献,学术造诣较深的专家、教授等。主要包括下列人员。①中科院、工程院院士;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成员,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③国家级重点学科带头人;④副省级以上政府官员;⑤历届党委书记、校长;⑥全国劳模、“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师德模范,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医大师、全国、省级名老中医;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进步奖和教学成果奖获得者;⑧对国家和社会有突出贡献,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其他著名人士。在征集内容上,需要征集的内容主要包括:①生平方面:反映名人一生经济及其主要活动的生平材料,如自传、传记、回忆录、日记、证明材料(履历表、职务任命书等)、各类证书(学生证、工作证、毕业证、学位证、获奖证书、荣誉证书、任命书、委托状等)、奖章、信函及个人书信(包括名人写给别人的信稿和收到别人寄来的信件)等;②活动方面:反映名人职务活动、社会活动、国际交往的各种记录材料,如文章、报告、演讲稿、题词、被邀请出席各种重要会议的通知、在各种会议上所作报告底稿或提纲及活动中形成的声像(录音带、录音带、照片、光盘等)、实物等载体形式的材料等;③成果方面:反映名人成就的材料,如论文、著作、研究成果、书画、文学艺术作品等;④评价方面:社会及舆论对名人研究、评价的材料,如纪念性、回忆性、评述性及研究介绍性材料等;⑤其他方面:名人的口述历史材料及与名人有关的,并有收藏价值的材料。在征集方式上,由于名人档案自身私密性的特点,仅靠传统的“等、靠、要”的方式是行不通的。首先应依靠名人所在学院的秘书建立与之沟通,建立与名人的初步联系。其次、可精捡库存档案中与名人相关部分制作名人照片集,登门拜访时赠与名人或其家属,在收集过程中,不着急一次性收全,平时与名人或其家属保持经常联系,多次登门,名人比较重视的珍贵材料,可先拿来复制后再还给本人或其家属。最后,将征集到的名人档案开放利用,实现其的真正价值。

数字时代不仅给名人档案的征集工作带来了便利,更使得名人档案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从以前的纸质材料、纸质照片、实物档案发展成为纸质材料、实物档案、声像档案。更可在登门拜访名人的同时,利用电子设备,留下珍贵的影像记录,作为名人档案存档。

2.2中医药名家的发展

即名人档案的整理和保管。中医药名人档案一般可参照名人档案的方法进行整理,以“人”为单位进行整理,并给以全宗号。名老中医药的临床经验、诊疗能力及技巧传承的方式多样化,不仅有手稿、著书这些纸质文档,还有专家的口述录音、诊疗录像等。在具体组卷整理工作中,文字类材料应按文书档案归档办法整理;声像类应按声像档案归档办法整理;实物类则按实物档案归档办法整理。以上各类档案一经整理归档后,编目上架,目录与实体一一对应。

随着中医药名人档案工作的逐步开展,档案数量日益增加,这就需要建立专门的中医药名人档案库房。配备专职人员管理,配有专业设备防火、防盗、防光、防尘、防有害生物、防高温、防潮湿、防污染等,确保档案的安全保管。

由于中医药名人档案归档形式的多样化,利用新型的信息化工具,建立动态的名人档案数据库能更快、更好地协助档案工作人员整理中医药名人档案。利用名人档案数据库进行档案编目、目录录入、目录打印、电子档案全文上传、全文级检索等。使得档案工作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操作中脱离出来,大大提高了档案整理的效率。

2.3中医药名家的传播

显而易见,这就是档案的利用。“名人效应”决定了名人档案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传承尤为重要。要想在保护档案形成者的合法权益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开发利用中医药名人档案,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充分尊重档案所有者的意愿,依法保护档案所有者合法权益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开展中医药名人档案的利用工作。

在利用中医药名人档案时,仍需要遵照档案开放的相关制度规定,尤其是涉密档案的开放,更要慎之又慎。

中医药名人档案入库后,对名人档案所有者提供免费、优先查询利用服务。

中医药名人档案数据库在给档案整理保管过程提供便捷的同时,又把档案利用工作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编制中医药名人档案案卷目录、卷内目录等相关检索工作,建立科学完善的检索体系,为利用者提供了极大便利,可不限时间、空间查阅利用已开放的中医药名人档案;不仅可开展中医药名人档案实体展览,还可中医药名人档案数据库作为基本平台,建立中医药名人专题网站,举办网络名人档案展览,从形式上更具形象性和趣味性。

除去利用中医药名人档案数据库为利用提供方便外,现代数字化加工处理技术也为中医药名人档案的利用带来了创新手段。

中医药名人档案的建立,丰富了馆藏,为社会构筑人才高地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也更好地宣传了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医药院校的档案工作者,更应把中医药名人档案管理工作坚持不懈地做下去,为保护中华民族的瑰宝做出努力。

主要参考文献

[1]丛培丽,王学军.名人档案的收集整理及思考[J].山东档案,2000(3).

[2]贾雪萍.高校建立名人档案问题探微[J].兰台世界,2005(8).

[3]梁兵,王子鹏.关于名人档案若干问题的认识与思考[J].云南档案,2010(1).

[4]任晓.加强名中医档案的开发和利用[J].城建档案,2010(2).

[收稿日期]2015-11-24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2-0200-02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2.154

猜你喜欢

中医药数字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重视中医药发展,发挥中医药作用
两会聚焦:中医药战“疫”收获何种启示
数字
答数字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