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优化与实践意义探索
2016-12-30刘鹏
◎刘鹏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优化与实践意义探索
◎刘鹏
人力资源优化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对事业单位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在研究中主要以人力资源优化为重点,探究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优化的路径,促进事业单位的快速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的大环境下,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各个事业单位对人事制度进行改革与创新,实行多样化用人制度,对员工职称、人才流动以及工资分配等方面进行进一步优化与完善,进而积累了大量的改革经验与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事业单位的发展。但是在此过程中也滋生出更多的问题,管理体制、管理理念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改进,否则会给事业单位带来较大的影响。对此,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探究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优化与实践意义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优化的意义
双向激励作用。在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中,人力资源的优化主要是利用员工的体力、智力、知识力、创造力以及各项技能,将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可以更好的融合在一起,实现事业单位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的最大化,进而提高人力资源结构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对于事业单位而言,人力资源优化对事业单位发展具有双向激励作用,一是上行激励。作为一名优秀的事业单位员工,在事业单位工作中都在追求自我价值的最大化,这也是事业单位员工的内在需求。对此,事业单位要根据员工的内在需求进行岗位设置,并将自我价值要求高的员工安排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岗位上,使其承担更多,收获更多,形成榜样力量,进而发挥出人力资源优化的激励作用。二是下行激励。在进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中,其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与类别性,事业单位要提高内部人员的竞争性,择优汰劣,促进员工的自我优化与自我完善,进而实现自我发展。
调整事业单位组织结构。在进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内部结构存在复杂的人际关系,对事业单位的各项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作用和影响,同时和谐的人际环境可以提高事业单位内部员工的工作热情与工作积极性,加强各个部门间的沟通与交流,保证事业单位的整体运行效率。对此,事业单位要进一步优化组织内部结构,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对于调整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和工作关系、处理和解决有关矛盾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满足事业单位内部员工的内在需求与外在需求,进而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价值最大化实现。
提高事业单位核心竞争力。不断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优化与完善,可以有效提高事业单位在经济市场中的竞争力,进而提高事业单位的市场占比,实现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在人力资源管理结构的动态调整过程中,人力资源的优化可以促进优胜劣汰竞争机制的构建,强化事业单位对内部员工调整与选择的有效性,使得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可以充分发挥其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环境背景下,给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与威胁,同时也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进一步优化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对其管理理念与管理内容有了更高的要求。对此,在进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优化的过程中,要重视自己的核心技术以及核心竞争能力,并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营造自己核心技术和核心能力的主要途径,利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性和难以模仿性,使得事业单位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现存的问题
管理体制的问题。在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中,管理体制还尚不完善,存在人力资本负担过重、人力考核机制缺失等情况,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事业单位各个部门职能较为模糊,各个部门的权责出现重叠、漏洞的现象。在事业单位逐渐发展的进程中,其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缺失也更为严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完善与创新是事业单位正在面临的重大任务之一。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事业单位逐渐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并开始着手于管理制度的完善中。但是由于考核职能分配的不合理,降低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水平,不利于事业单位的长久可持续发展。
管理理念的问题。目前,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事业单位管理结构中存在执行力不足的问题,即使是有效的管理措施也无法获得显著的管理效果,这主要是因为人事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过于陈旧,只是将人事管理的名称改为人力资源管理,而本质上没有做出变化,使得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依旧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事业单位职能与作用的有效发挥。事业单位是国家机关领导、为社会服务的国家组织,其内部组织性质与其他普通事业单位具有很大的差别,具有一定的政治优势。对此,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强化事业单位的竞争优势,及时转变管理理念,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优化创造有利的基础与条件。
绩效考核的问题。在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中,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作为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可以提高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就目前而言,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很低,一部分原因是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只流于表面,没要发挥其真正的优势与作用,降低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综合水平。一方面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环境存在一定的缺失,不利于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事业单位考核制度的缺失,对员工工作行为约束力不大,使其考核意见无法及时的反馈到上级部门,影响考核目的的实现。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优化的有效途径
重视体制创新,推进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在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中,体制的完善与优化可以有效提高其管理水平。对此,事业单位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优化用人制度。事业单位要进一步提高用人制度的透明化,面向社会大众进行公开招聘,结合岗位需求与用人要求,建立完善的聘用制度与岗位管理制度,进而为事业单位储备大量的优秀人才。第二,建立竞争制度。由于组织属性,事业单位更加需要内部员工的竞争性,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热情,使其赋予生机与活力。事业单位要建立竞争上岗制度,解决传统管理模式下出现的管理弊端,进而保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转变管理理念,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对于事业单位而言,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就是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指明了方向与管理目标。首先,事业单位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根本、以人为核心、以人为基础,站在人性的角度上进行人力资源优化,将身份管理转化为岗位管理,实行多样化管理模式,在约束内部员工行为的同时,要给予内部员工充分的关注,满足事业单位内部员工的内在需求与外在需求,进而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价值最大化实现。第二,重视人才资源。在事业单位的正常发展中,人才资源是事业单位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的表现,并决定着事业单位综合实力。对此,事业单位要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打破论资排辈、封闭保守等旧思想、旧理念,进而促进事业单位的快速发展。第三,事业单位要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将高层次人才资源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制定和完善公司岗位编制,协调公司各部门有效开发和利用,努力打造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竟争能力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满足公司经营管理需要,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优化创造有利的基础与条件。
优化绩效管理,提高内部员工工作效率。在进行人力资源优化的过程中,事业单位要优化的绩效管理,建立多样化工资分配制度,根据事业单位综合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工资核算,按劳分配。提高事业单位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鼓励事业单位在包干工资总量内,根据各自实际,改革内部分配办法,适当拉开分配档次,定期主持召开本部门工作、例会布置、检查、总结工作,并组织本部门员工进行业务学习,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技能,保证各项工作任务能及时完成。对于事业单位绩效考核,要实行责任考核制度,明确奖罚规定,制定有效的进人自主权与退人自主权,建立有效的人员流动机制,进而保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水平,实现事业单位可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通过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优化方式的研究,让我们知道了人力资源的优化有利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价值最大化实现,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本文在分析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重视体制创新,推进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改革、转变管理理念,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优化绩效管理,提高内部员工工作效率等有效措施,实现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优化,提高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水平。
(作者单位:西安市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