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信息化发展研究
2016-12-30赵斌,周晔
赵 斌,周 晔
(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成都 610017)
社区信息化发展研究
赵 斌,周 晔
(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成都 610017)
在城市社区建设的过程中,社区信息化作为一种有力的辅助手段,必将在社区建设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给社区建设带来新的机遇,针对现阶段社区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本文从社区信息化本身的内涵、作用、意义等角度对社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进行阐述,结合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现状,指出现阶段社区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加强合作、实现共建共赢、消除信息壁垒等建议。
社区;信息化;发展;建设
作为现代城市最为重要的基层组织,社区这一城市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单元,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日渐重要,其功能在不断的丰富,作用也越来越广泛。而信息化手段在社区的应用也必将助力社会和现代城市的发展,当前,社区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成为社会信息化的基础。
1 社区信息化的内涵和外延
社区信息化是指面向社区居民将社区办公、管理、服务及居民生活等方面不断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过程,最终构建起功能完善、覆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化体系。通过该定义我们不难发现社区信息化有以下潜在需求:一是更好的整合社区的各项资源,为社区管辖范围内的人员提供社会生活的服务;二是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三是提升社区的文明程度。这三个目标各有侧重,虽然强调的重点各不相同,但三者之间仍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有着共同的落脚点。
首先,资源整合为提高社区的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提供了基础保障,作为社区服务和管理的基础,社区的各项资源在社区管理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社区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矛盾就是社区各类资源的不足与社区居民日益丰富的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在现有条件下,要想通过扩大或者增加资源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无异于杯水车薪。与此同时还看到,社区范围内资源在个别区域和时段还存在着闲置和浪费的情况。
其次,科学化是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能力的客观要求,实践证明,决策、管理、服务的科学化,能极大地缓解社会矛盾,以最为简单的排队管理为例,如果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了网络预约,每天每时段限制总人数,均衡分流办事人员,并且提供资料预审,那么必将提高办事效率和群众的满意度。
提升社区文明程度是社区建设的最终目的,这既是社会建设的客观需求,也是社区人对社区建设的最终期望。以社区建设为依托的社区信息化不能抛弃这一目标,或者说社区信息化就是为社区文明和社会文明而服务的。
2 社区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原有的单位人体制逐渐消失,越来越多的单位人逐步转化为社会人,人员的管理、服务、日常生活必将回归社区,由社区完成对居民的终生管理和服务,社区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必将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也必将在城市居民生活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政府工作面向普通居民的最后一环,社区面临着管理、服务等工作的重大挑战。信息化作为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实现全天候快捷服务,加强沟通交流的重要手段,必将为社区管理和建设带来新的活力。
2.1社区信息化有助于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现代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的职能并不是管理,取而代之的应该是服务,是基础支撑而不是掌握方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现阶段需要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建设服务型政府。社区信息化通过对上衔接以行政职能为落脚点的电子政务,对下融合以服务社会为目的的社区信息平台,而后加以流程再造的方式,使社区事务办理公开化、透明化、数字化及流程化,在方便居民的同时也能提升基层行政效能,使社区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为居民提供服务上,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政府服务形象。
2.2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
社区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社区层面的应用,是应用现代通信技术的ICT(信息和通信技术),互联网应用更是其重要支撑,因此社区信息化的建设必然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而目前无论从财政支持还是总体规划上看,社区信息化建设的主导者都应该是政府,实际上尽管政府将转型为服务为主的工作模式,但其缺乏信息技术和信息人才的现状却极大地限制了政府自身在信息化上的作为,迫使政府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与社会联动,与企业合作,这就使政府成为企业的顾客,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与企业合作推动社区信息化建设产业化,以此来带动经济与就业的增长。
2.3有助于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素质的快速提高,居民在信息化方面表现出强烈的需求,而现阶段形成的多种形式的社会服务,使信息化的表现呈现出内容日益丰富、需求逐年增加的特点。正如王卫红指出的“居民对和他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服务有着较高的需求,比如:报警、医疗、家电维修、社保等;而社区服务化信息和学历、收入、年龄也有着突出的相关性”。社区信息化不断完善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为居民提供满意的服务平台,搭建便捷的上行交流渠道,提供具有较高认可度的社区服务,提高社区上下沟通效率,从而从实质上让居民参与社区的管理,提升居民生活的质量。
3 社区信息化的现状
自2012年党的十八大将社区信息化建设列为建设小康社会重要手段以来,伴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社区信息化建设不断发展,现阶段已经具备初步形态和一定的互动能力。回顾我国社区信息化建设,从20世纪90年末起步以来,到现在已走过了20余年的历程,各地区社区在信息化发展进程中基本上都采用了“政府主导、部门牵头、社会参与、资源共享、发展社区”的工作原则,实施了因地制宜积极推进发展、以民为本促进创新发展、整合资源推动集约发展、建章立制实现规范发展的工作方针,社区信息化从局域网到城域网,从单机版到网络版,从单项服务系统到信息集成,逐步实现了社区信息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从少数城市到全国范围推进的良好局面。目前全国几乎所有城市都已经推广社区信息化建设,城市信息化与社区建设发展水平和社区信息化发展成为了统一的整体。但是由于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性,也决定了各地社区信息化发展不可能是同一个模式和同一个水平。现阶段我国社区信息化建设相较20世纪,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着4G网络的发展和智能化终端的出现,社区信息化建设更是飞速发展,各项服务已经形成基本框架,在发展的同时笔者也看到,社区信息化功能上仍需完善,与居民对社区服务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实现信息化社区的道路还很漫长。究其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3.1主体认识不足
当前,不论是政府、企业还是居民,对社区信息化的认识还不充分,没有意识到社区信息化的潜在价值,对于绝大多数政府来说,社区的信息化就是一个管理手段的更新,仅仅就是把传统的事务流程转换到网络平台而已,没有进一步思考信息化所带来的对工作流和工作模式的影响,对于居民来说,由于传统的纸质和物质化的工作模式变得虚拟化、数字化,中老年群体的许多人认为“靠不住”,觉得“没有安全感,不太实在”,难以接受虚拟化带来的工作模式的转换。在这一过程中,尽管部分企业看到了巨大的商机,但由于缺乏服务和参与社区建设的意识,仅把社区信息化作为众多信息化项目的普通项目来做,不论是提供的方案还是做出来的成果都显得过于普适化,缺乏对社区人群和社区环境的针对性。
3.2发展不平衡
就我国政府基础建设的特性来说,财政投入是公益性项目建设的主要来源,财政投入必然成为惠民、便民,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能力的社区信息化建设的不二选择。但目前由于四川省各地区的发展极不平衡,成都一家独大的经济结构是客观事实,政府对于各地区信息化建设的财力与物力分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文件,这就决定了各个地区的社区信息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差异巨大的格局,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
社区信息化的意义在于它持续、长期的运作,建设意义关键在于持续性,所以后期的运作保证更为关键,参照国外的建设经验,建设初期的一次性投入一般是由政府出资建设并推广,后期运作主要依靠社会力量参与,由于各地区经济水平存在差异,这就进一步影响了当地社会力量在社区建设中的参与度,拉大了各地区社区信息化水平的差距。
3.3信息缺乏共享机制
信息化建设的根本优势是信息和数据的共享,数据不能共享、信息不能重复再利用,信息化就失去了其基本优势,作为信息的基础资源,各应用系统间的基础数据交换和互访就成为其必然选择,而在实施过程中却常常事与愿违。现阶段各个业务系统的开发建设基本都是在条块分割这种管理模式下形成的,各个单位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担心共享信息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或责任,所建成的应用系统自成体系,相互独立,各自采用不同的开发标准、接口规范,系统间无法实现兼容互访,甚至在各个地方也采用不同的标准,各自为政的建设自己的服务平台,进一步阻碍了信息的共享,这必将导致建设初期数据的重复采集,建设中期平台的重复开发,后期应用单一,无法形成综合协同的工作模式。
3.4从业人员业务素质亟待提高
信息化社区的建设需要资金上的支持,更需要人的主动作为,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客观上决定了管理人员的理念和素质,目前社区工作人员主要由单位撤销后分流的人员和两委成员组成,工作人员普遍缺乏信息化的理念、缺乏支撑信息工作的基本能力,更缺乏依托信息手段主动作为的意识,从而导致社区信息化管理、服务工作难以推广和加深。另外,由于社区工作繁重、工资不高,很多到社区工作的人员只把社区工作当作人生的一个跳板,工作一段时间后,通过读书进修、参加公务员考试等方式离开社区,社区信息化建设效果较差。
4 社区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对照欧美等社区信息化建设较早且目前建设比较成熟的国家,不难发现社区信息化必将朝着更加便捷、广泛、安全的方向发展。最早开展社区信息化建设的美国,采用了顶层统一设计的模式,以电子政务为依托,强调建设的统一性和标准化,以关系民生的服务工作为例,美国的200个相关机构共为此设置了3 000余条标准,为信息化建设的后期融合和协同工作做好铺垫。与政府主导的美国不同,英国更加注重社会反馈和居民认知,在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居民的信息技术教育,不断强化信息化意识,确保公众能轻松的使用新型的各类信息化产品。加拿大社区服务不一定是全球最的,但却是全球最贴心的,以居民生活需求为导向的信息化系统目前已经成为加拿大公民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民,加拿大政府还制定了许多便于有效管理社会信息的措施,极大地提高了行政效率和办公透明度。以上3个国家分别以政府、民众和服务为核心打造了社区信息化系统,完成了信息化政务和社会管理的转型,新加坡则以具有成熟的G2C模式的电子公民中心门户网站而闻名于世,尽管也是以公众需求作为系统建设的核心,电子公民中心则是在传统生活流程的基础上实现了所有政府机构信息与服务的完整集成和传递,在一个三维虚拟社区里,公民可以足不出户的处理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有需要与政府协调并通过政府办理的事务,极大地方便了居民,提高了行政事务的透明度和规范性,实现了一站式的广泛的、便捷的社会服务。在以上的各类系统的功能设计中,社会和居民的个人数据成为其运转和处理的核心,其重要性和对安全的需求不言而喻,在安全管理上以上各国可谓不遗余力,美国每年投入数以亿计的美金,采用多种手段,确保各类系统的安全运行,防止黑客入侵,防止非法介入,保证数据安全和信息的完整性。
5 加强社区信息化的建议
5.1加强合作,实现共建共赢
社区信息化的过程不应该仅仅依赖政府,由于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它更是满足公民需求、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举措。它在提升政府服务效率,规范政府行为的同时,也为企业拓展了一个新的领域,给予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政府在社区信息化的进程中也应抛弃单打独干的思维模式,积极向企业寻求支持,引入投资和建设经验,在适当的时期,适当的项目上甚至可以鼓励企业积极参与,为了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可以考虑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这样不仅减少了政府的负担,也扩充了社区信息化的建设队伍,为企业创造了发展机会。
5.2加强顶层设计,破除共享壁垒
美国之所以在后期的社区信息化建设中很少出现数据不能互通,信息不能共享的信息孤岛情况,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前期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在当前这一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政府应以此为契机,统筹规划与信息化相关的标准、规范、资金、技术、人才和体制创新等因素,具体说来,就是前期抓规划,落实需求,打破条块分割的壁垒,制定数据采集、存储、传输的标准,规范工作流程,在建设资源配置上做到公平、公正,实现发展均衡,建设规范,标准统一,实现信息化成果的综合协调使用。
5.3根据社区情况提供有亲切的服务
由于社区在文化氛围、人口结构、经济条件、基础设施等方面各有特点,因此不可能有完全一致的社区。在社区信息化这一新的工作模式面前,有些人接受和理解得较快,而也有人暂时无法理解和适应,针对这一情况,在为居民提供信息化服务时,就应该借助不同的方式,可以采用建立社区服务中心,设置服务机构,或者采用APP平台,提供社区WiFi等方式提供便民服务,从而让居民灵活方便地参与社区管理活动。同时应不断丰富社区服务平台的内容,以提高吸引力,增强居民的主动参与意识。
5.4提高人员素质,加强队伍建设
由政府主导建立的社区信息化系统,其最终的应用和管理人员大多由居委会干部兼任,当前居委会干部普遍存在着年龄大、信息化意识不足的问题,面对新的服务系统,接受起来已经比较困难,掌握这一技术就更加艰难,这对于社区信息化的推广和普及都是比较难以克服的障碍,在大部分街道和社区,其工作人员平均年龄都在45岁以上,大学及以上学历占比不足30%,这样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的人群显然不能满足社区信息化建设应用人员的岗位需求。因此,尽快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信息能力水平,使之与其所处的岗位和承担信息化相关工作相适应就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这个问题亟待解决,就目前社区工作的实际情况看来,寄希望于教育培训比较渺茫,如果外招,又面临待遇低、工作负荷重、压力大、留不住人的情况。由此只能从体制、机制上创新,结合市场和社会力量,与政府共同参与社区信息化建设。
经过20年的发展,由于缺乏前期的规划和统筹,我国社区建设呈现出发展不均衡、标准不统一、难以互联互通的问题,现阶段只有针对这些问题予以整治,切实解决资源配置不均、信息孤岛的问题,实现信息共享,才能最终建立起全面协同综合运作的社区信息化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1]胡忠明.现代城市街道管理[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
[2]朱健刚.论基层治理中政社分离的趋势、挑战与方向[J].中国行政管理,2010(4).
[3]张堃,何云峰.社区管理概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4]徐永祥.社区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8.143
C912.8
A
1673-0194(2016)18-0208-03
2016-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