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新疆与中亚国家开展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的SWOT分析
2016-12-30王坤衍
王坤衍
(新疆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3)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新疆与中亚国家开展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的SWOT分析
王坤衍
(新疆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3)
摘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新疆与中亚国家间的贸易和金融合作搭建了平台。新疆与中亚各国开展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拥有以下优势: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人民币币值相对稳定,霍尔果斯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的开展,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拥有地缘和政策优势;劣势:新疆企业对跨境结算货币选择权较弱,丝绸之路经济带覆盖的中亚国家对人民币的认同感较低,中资银行覆盖率低;机遇:“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加速推进提供了有利条件,亚投行为人民币进入中亚提供了新平台,新疆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的不断深化;威胁:美元仍是新疆与中亚国家跨境结算的主要货币,新疆金融市场发展水平较低,中亚地区人民币回流机制不健全,回流渠道不畅。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疆;中亚;人民币;跨境结算
一、新疆与中亚国家人民币跨境结算现状
随着2015年12月1日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DR),人民币朝着国际货币的方向又迈进了一大步。实现货币流通在内的“五通”是实现欧亚各国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与关键,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内的各国在经常项下和资本项下实现本币兑换和结算,加强各国货币直接流通。
自2010年在新疆设立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以来,其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得到了迅速发展。截至2014年7月底,新疆已与62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累计结算量达1443.56亿元。仅2014年上半年,新疆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236.88亿元,同比增长近1倍。新疆同中亚国家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有以下几点特征:1.人民币结算量以及参与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的企业和和非居民数量不断扩大,新疆境内银行为境外企业和非居民开立的人民币结算账户增长迅速。2.人民币跨境结算对新疆经济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促进作用。3.人民币跨境投融资活动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和中亚国家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新疆与中亚国家人民币跨境结算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s)
1.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许多发达国家经济受到重创而停滞不前,全球经济发展放缓,但是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却一直保持8%以上的增长速度,虽然目前中国经济面临新常态,GDP增速有所放缓,但是增长率仍保持在7%左右,中国经济依然保持着稳定增长的趋势。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在世界经济总量排行榜中稳居第二,预计2022年中国经济规模将达到美国经济规模的83%。国际贸易结算货币选择理论表明,一国货币成为国际结算货币的可能性与该国的经济实力正相关。因此,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是实现新疆与中亚国家间人民币跨境结算的根基。
2.人民币币值相对稳定
自2005年中国实行汇率改革以来,“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已经取代了原先的固定汇率制度,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也基本稳定,人民币价格在合理范围内波动。新疆和中亚国家间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结算能够很好地保护双方企业的利益。
3.霍尔果斯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的开展
自2013年8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被批准成为人民币跨境结算创新业务试点以来,中国与周边中亚国家的离岸人民币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2014年6月30日至2014年8月30日,各类人民币账户数量从101个增加到121个,增长率约为20%;各类人民币账户余额由237.64亿元增长到260.96亿元,增长率约为10%;其他人民币资产业务余额则从61.1亿元增长到79.35亿元,增长最快,约为30%。可以看出,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允许中心内银行和企业进行境外直接融资、贷款以及境外企业通过开立人民币结算账户(NAR账户)进行人民币融资、投资、结算的政策为新疆与中亚国家人民币跨境结算提供了政策支持,起到了示范作用。
4.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占有地缘和政策优势
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地位不仅是核心区,也是中国向西开放的黄金通道,与多个中亚国家接壤。新疆少数民族众多,包括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等,和新疆接壤的中亚国家也有这些民族,他们语言相通,有利于双方交流合作。在政策支持方面,新疆企业享有无需提供外汇核销单而直接享受出口退汇政策,这就为新疆出口企业使用人民币结算提供了便利。
(二)劣势(Weaknesses)
1.新疆企业对跨境结算货币选择权较弱
国际贸易结算货币选择理论的相关研究表明,一国货币是否能成为国际结算货币,不仅和该国的贸易总量息息相关,还取决于该国出口产品的差异化程度。差异性大的商品出口商有更强的市场定价权,常以出口国货币结算,而初级商品则常用交易成本低的货币进行结算。虽然新疆与中亚国家间跨境贸易总额很高,但贸易结构不对称。新疆主要从中亚国家进口石油等资源型大宗商品,对于这类产品,国际上通常使用美元进行结算。出口方面,新疆主要向中亚国家输出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差异化程度低的纺织品及其原料等轻工业产品,再加上许多新疆对外企业仍处于国际分工体系的低端,生产技术水平、管理经营水平、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均比较低,致使新疆企业在跨境贸易结算中不仅没有决定结算货币的权利,甚至没有选择结算货币的权利。而且目前新疆出口小企业众多,很多产业产能过剩,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外贸订单,会尽可能地满足进口方的结算货币要求,这是新疆和中亚国家使用人民币结算的另一障碍。
2.中亚国家对人民币的认同感较低
结算货币的使用具有“历史习惯”,即当某种货币成为结算货币后,因为人们习惯于使用这种货币从而为其他货币成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设置了障碍。目前,新疆和丝绸之路经济带覆盖的中亚国家在边境贸易结算中最常用的是美元,尽管我国大力推行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结算,但是由于我国人民币结算规章制度、金融支持、交易网络以及清算系统都不够完善,这些都导致人民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中亚国家居民心中的地位较低。
3.中资银行在中亚地区覆盖率较低
中亚个别国家政治局势动荡,且中亚国家的商业银行具有小规模和高私有化特征,导致中资银行和中亚银行间合作开展人民币结算业务的难度很大。许多参与人民币跨境结算的银行对在中亚国家设立机构仍持谨慎态度,目前仅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在中亚国家设有少量营业网点。中资银行在中亚国家的代理银行和分支机构太少,网络覆盖率低导致中亚国家在和新疆进行贸易时使用人民币结算缺乏便捷性且付出的成本较高,即使在有中资银行覆盖的国家和地区,由于这些银行的分支机构资产规模和影响力有限,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的开展也会受到约束。
(三)机遇(Opportunities)
1.“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加速推进提供了有利条件
目前,《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及《推进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推进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行动计划(2014—2020年)》已经明确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新疆与中亚区域的建设路线图、时间表和重大节点。为了与中亚国家实现货币流通,新疆将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加快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喀什综合保税区和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建设,争取批准设立亚欧经贸合作试验区。同时在保证一般边境贸易量的基础上,增加创新型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具有地区特色的产品出口。这些措施不仅将会提高新疆与中亚国家间的贸易总量,同时也能提高新疆出口产品的差异程度和科技含量,使新疆企业能够自主选择对外结算货币,促进新疆人民币跨境结算额的进一步提升。
2.亚投行的建立为人民币进入中亚提供了新平台
建立亚投行的初始目的是为了在金融领域支持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但是从目前亚投行的发展情况和规模来看,它不仅能够做到为“一带一路”提供资金融通,更能提高中国在中亚国家间的威信和影响力,也为人民币在中亚地区的货币互换和跨境结算提供了新的平台。
3.新疆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不断深化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中国—亚欧博览会以及上海合作组织的共同推动下,新疆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中亚国家之间的经济和贸易合作进一步深化。首先,“丝绸之路经济带”计划带动了新疆口岸建设与发展,扩大了新疆和中亚国家企业的经营范围。其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之间签订了一系列经贸合作协定。亚欧博览会为新疆吸引中亚国家资金和促进新疆—中亚地区总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平台,促进了新疆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了新疆与中亚国家间长期的经贸合作,为新疆人民币跨境结算营造了有利环境。
(四)威胁(Threats)
1.美元仍是新疆与中亚国家跨境结算的主要货币
虽然随着国际货币体系的不断发展,日元、欧元等其他货币扩张进程的加快,人民币也顺利加入SDR,目前能够在国际上自由流通的货币不再局限于美元一种,但是不可否认,美元却仍是新疆与中亚国家贸易活动中最主要、使用最为广泛的计价结算与交易货币。尽管我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周边国家都签订了一系列的双边货币结算协议,但在实际的贸易往来活动中仍大多采用美元进行计价。且对多数中亚国家来说,他们会选择能够在其境内自由兑换的美元而非人民币,这些都巩固了美元的主导地位,也阻碍了新疆与中亚国家间使用人民币的跨境结算。
2.新疆金融市场发展水平较低
首先,我国对人民币汇率和利率仍实行一定程度上的管制,金融市场发展水平与一些高度发达、高度市场化的经济体相比有很大的差距,而作为中国西北省份之一的新疆的金融市场发展水平显然更低。其次,新疆的金融市场开放程度和深度也不够。这些都对人民币成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中亚国家间的结算货币造成了阻碍。
3.中亚地区人民币回流机制不健全,回流渠道不畅
人民币要想在新疆与中亚地区贸易结算中得到认可和大量使用,不仅需要畅通的人民币流出机制,更不能缺少健全的人民币回流机制。因为流出是回流的前提,回流是流出的基础。通常,一国货币回流方式有三种:投资、出口和储值回流。在实际经济活动中,货币则是通过境内投资、边境贸易结算、入境探亲旅游支出、货币走私和银行体系流回本国。
现阶段在中亚地区,人民币流回新疆的有以下几种途径:(1)外国企业或商人直接携带人民币入境;(2)边境贸易中外商使用人民币支付货款零头和贸易零星费用;(3)中亚地区赴新疆探亲、旅游人员使用人民币进行消费和其他小额交易。可以看出人民币回流入新疆的方式不多,而且单靠这些方式回流的人民币量非常有限。由于能够使用境外人民币投资的金融产品的种类有限,境外企业通过贸易结算获得人民币后也缺少能够直接通过投资回流人民币的渠道。这些都表明中亚地区离岸人民币回流途径和机制不健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迈向命运共同体 开创亚洲新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5-03-29.
[2]胡鞍钢,马伟.“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内涵、定位和实现路径[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9.
[3]杨措.丝绸之路建设与跨境人民币结算[J].青海金融,2015(2):28-30.
[4]杜蓓蓓.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货币流通——给予新疆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问题研究[J].金融教育研究,2014(12):55-59.
[5]秦放鸣.中国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6]Hamanaka Shintaro.Asia-Only versus Asia-Pacific Regionalism: The Regionalism Cycle in Summits and Financial Cooperation.Pacific Focus,2011.
[7]Jiang Yang.Response and Responsibility: China in East Asian Financial Cooperation.Pacific Review,2010.
(责任编辑:张彤彤)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6)02-0098-03
[作者简介]王坤衍(1993-),女,汉族,陕西人,硕士,研究方向: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