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科研的现状及出路的探索

2016-12-30◎孙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42期
关键词:科研工作科研经费院校

◎孙 科

高职院校科研的现状及出路的探索

◎孙 科

通过分析当前高职院校科研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困境,提出了转变观念、明确科研定位、加大科研投入、建立科研团队、加强校企合作和增强学术交流的看法及对策。

高等职业学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的。开展科研工作,既是培养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不可或缺的途径,也是科技、经济发展及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不断壮大,高等职业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为社会经济服务的功能越来越明显,社会各界对高职教育认识也在不断的转变和提高。开展科研工作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基本职能之一,国家教育部在《关于改进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需“开展科学研究既是培养人才的需要,也是促进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的需要,需必须置于重要地位,需积极开展。”因此,高职院校开展科研工作是高等教育的职能的体现,离开了科研工作也就无从体现现代高等教育的应有特点。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对于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科研立校认识不足,在科研定位、科研素质、科研管理等方面,与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一个类型的地位不相适应。本文从高职院校科研现状的实际工作出发,探究具体的对策建议。

高职院校科研的现状

起步晚,实力薄弱。在我国1169所高职院校中,需按办学类型可分地方政府办学、行业办学、民办三种类型。地方政府和行业举办的高职院校大多是从中专学校改制升格而成,需由于高职办学历史短,需文化沉淀少,办学经验不足,需科研意识淡薄等一些不利的因素制约了高职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有资料表明大多数高职院校中,教师中的全日制研究生比例在24%以下,45岁以上教师第一学历为本科的不足32%,其中21%的本科学历为后续学历,从未接受过系统的科研能力训练。因此在课题研究、需学术论文撰写等能力上相对先天不足。

投入不足,科研经费缺乏。高职院校建校时间短,大部分高职院校一般是地方办的高校,往往受到地方经济发展的制约,大量资金又都投入到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上,需科研经费渠道也不畅通,任课教师和科研人员很少能获得科研经费支持。不少学校普遍存在着上级主管部门只拨人头费,很少给运行费、购置费、公务费等发展费用,专项科研经费更是少之又少。科研经费的严重不足,致使研究条件极差,图书资料短缺、仪器设备落后甚至缺乏、试验手段陈旧,制约了科研水平。有时还会因经费不足造成科研项目不能完成,半途而废。

教师工作任务繁重,无暇顾及科研。过去十年高职教育处在一个迅猛发展的阶段,需为了增加办学效益,需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扩大了招生规模,需并且高职教育中注重技能培训求,需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小班授课,需从而致使教师教学任务繁重,需教学工作量极大提高,需有的院校专职教师周平均教学工作量达到14需~16需课时,需有的教师甚至每周要上20~24课时。同时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和班主任队伍建设滞后,学校规模扩大学生数量增加致使高职院校教师担任班主任的比例很高,在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上两头抓,而且高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相对欠缺,高职教师又担任着较重的学生管理工作的重任。从高职教师中调查发现,需52%需教师认为影响其没有进行科研或科研工作做得很少的主要因素是教学任务重和班主任工作繁琐。教师要开展科研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需如果多数教师把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忙于应付教学和学生管理,需势必制约了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展开与深入

多数高职院校的所处的发展阶段还没有顾及到教师的科研工作。大多数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升格为高职院校的。这些高职院校领导主要忙于学校的转轨,办学层次的提升,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转,无暇顾及科研工作,相关的职能科室对教师教研不能进行全面周到的指导,致使科研停留在个体的经验总结阶段,研究成果缺乏广度与深度更不要说实施和推广。

学校管理不到位,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许多高职院校科研与教学同属教务机构管理,有的高职院校虽有专门的科研管理机构,但由于科研管理人员少,只有1~2人,对课题不可能达到全面管理的要求。大多只注重立项和结题,缺乏对中期的检查、督促、监管和帮助;或对论文只要求发表的数量,而不太关注具体的质量要求。另外,一些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制度不够规范甚至缺失,在科研课题和经费的申请、考核、奖惩以及科研档案管理等方面缺乏明确的规定。有的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人员的指导思想和管理水平太低,需不懂学术规范,需不熟科技政策。更有甚者有些科研管理负责人,需自己从未做过课题,需从未发表过论文,需而且从未参加过学术会议,需居然还在“引领”科研工作。

社会机构对高职院校科研的歧视。有相当一部分科研管理部门对高职院校存在科研歧视和科研成见,如在应用技术的项目研究中更多的企业选择的合作对象几乎都是本科院校。需即使一些在专业和某一技术领域有突出优势的高职院校也很难受到企业的青睐和得到合作开发项目的机会。政府职能部门和科研管理机构向社会发布课题时,在课题的指标分配、资金配备等方面也明显向本科院校倾斜。

教师科研意识淡薄,科研能力不强。目前,高职院校科研意识比较淡薄,主要表现在:需在院系领导观念里,需只要按“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就行,需无暇顾及科研;在教师的思想层面上,需也认为高职院校办学层次低,需科研基础差,需畏难情绪比较大。领导和教师对科研工作认识的不到位,需加之科研经验的缺乏,使学校科研的真正参与者和响应者了了。需在高职院校,需大多教师把科研工作看做是为评定职称而发表几篇文章还比较普遍。至于科研提升教学质量,需带动学校综合实力增强,需推动社会科技进步等思想是次要的,需甚至是很微弱的。由此导致高职院校科研气氛不浓、水平不高、成果不多,需急功近利现象严重。大多高职院校的科研队伍结构复杂,需既有专、兼职教师,需又有行政人员,需还有外请外聘教师,需这给统一管理带来很大难度。同时,需教师学历层次普遍偏低、科研能力整体不足。高职教师大多没有经过专门的科研知识培训,需缺乏基本的科研知识、科研能力和科研方法,需因此,需在高职院校,需大部分教师对科研工作的经验、能力和信心普遍缺乏。

高职院校走出科研困境的几点思考

转变观念,增强科研意识。科研水平是一所高校学术水平、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一个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高职院校不仅仅是一个教授知识和技训练术的场所,需还应成为一个技术创新的载体。没有科研活动,没有科研成果,学校就没有知名度,需就缺乏影响力和竞争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市场的开放程度越来越大,高职教育面临着市场的挑战。为了学校明天的生存与发展,需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教育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从众多的高职院校中脱颖而出,创建独有的办学特色,需提高办学水平,需就必须从高职教育的实际出发,需充分重视科研工作对提升学校水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作用,需树立“科研立校”、“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理念。

高职院校的科研定位应依据人才培养目标而定的,高职院校培养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需“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定位决定了高职院校要为社会提供人才服务、技术服务、科研服务。

明确科研定位。一般来讲,需高校的科研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个层面,需高校的科研定位取决于学校的类型和层次,需受制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由于高职教育是以高级应用性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这就决定了其教学与科研都必须面向社会,依靠市场,根据社会与市场需求办学。因此,其科研定位也应以突出应用型研究和开发型研究为主,研究的课题应面向社会生产一线需,注重解决一线生产实际中的具体问题;注重在社会和企事业单位最需要解决问题方面找课题;注重与企业联合开展横向课题的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促进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重点开展技术开发、技术咨询、需技术推广和技术培训等,以充分体现高职教育为生产服务的科研特点。

加大科研投入,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高职院校首先要完善院内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需建立健全科研经费资助机制,需加大科研经费的资助力度和范围。对于获得立项的纵向科研课题,需院应当给予相应的配套资金资助。每年立项的院级科研课题,需通过加大经费资助方式鼓励教师深入开展研究。需在科研管理的奖励政策上,相对加大技术应用性课题的奖励力度。对有些技术热点,需可以在完成可行性研究的前提下,需在学校先立项,需和企业联合研发成功以后,需再向企业推广应用,需推动产学研结合。同时要想方设法筹措科研经费,需组织和集中力量申报国家级、省部级和社科基金的项目,需争取立项单位的资金支持;同时积极联合企业通过企业的横向课题以期获得合作单位的资金支持,需并且要积极做好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需以得到资金回报,需从而弥补高职院校科研经费的不足。

加强科研管理,构建合理有效的工作机制是抓好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学校应有专门的科研管理机构,为开展科研提供有力的保证,并形成以各职能科室、各系部为联结的辐射状科研网。同时,科研管理中应配备高素质懂科研的管理人才,并制定出必要的合乎实际且可操作的政策、制度和管理办法。科研管理者作为科研第一线的人员,应具备对科研信息的敏感度,能熟练应用“网络”进行科研管理,具有协调各部门和科研人员的能力。此外,科研管理部门还应完善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科研工作考核办法、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等一系列的科研管理规章与制度,将科研工作与教师的聘任、晋升、奖惩、评优相结合。

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建立科研团队。高职院校重视和加强教师科研素质的提高,是凝聚科研实力提高教学和研究水平的关键。高职院校要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学术交流、科研活动为基础,建立科研激励机制,促进教学与科研相互推动、协调发展,最终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与水平。近年来,由于学校发展需要,高职教师队伍迅速膨大,但满足量的要求同时却弱化质要求,科研队伍仍很低平,未有改善和突破。因此,高职院校应尽快培养和建立起一支相对稳定、人才齐备的科研师资梯形队伍。目前,可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方法来加强科研队伍的建设。一方面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或科研能力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教师队伍中,以其为中心来带领和带动周围教师开展科研工作,促进学校科研水平的迅速提高;另一方面是大力培植现有科研队伍,鼓励中青年教师走出去,到生产第一线去实践锻炼,支持他们展开各项调研工作,逐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并支持他们参加各级各类学术团体和学术研讨会,鼓励他们立项报题,参与科研工作,提高科研能力,使他们能尽快胜任并担负起科研任务。

增加与地方企业的交流,服务于区域经济。高职院校拥有研究地方企业的天然优势,应开展以地方经济为主要内容的需科研,重点关注有鲜明的地方特征,并随时代变迁不断完善和丰富的地方经济现象。高职院校应鼓励教师下企业锻炼,让教师学会从企业中找项目,使教师的研发优势与企业实际需要紧密结合,提高科技创新服务意识,并从共同开发项目中建立稳固的校企合作关系。关注在当地支柱产业和主要业态中发挥作用或产生影响的经济现象。由此形成的研究成果不仅能真正服务于地方的经济建设还能够从地方特有资源的研究中培育高职院校独特的科研方向。

开展相关的学术讲座,加强学术交流。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机构应定期组织开展专题科研培训,让教师了解科研的诸多程序,包括开题、结题的方法和技巧,科研方法的具体操作程序等。学校还可以不定期的聘请知名专家教授讲授科研经验和最新科研动态,需扩大教师科研视野,需补充新鲜知识,需听取经验总结,需了解不同的思维方式;邀请企业科研人员来座谈交流,讲解一线工艺流程、新技术应用状况以及生产一线的需求等;也可以组织校内相关领域内的教师座谈交流使大家互通有无,知识互补。这样既要发挥校内外专家和学科带头人的传帮带作用,又要充分利用校外资源提供理论指导,还可利用具有科研专长的教师现身传授,切实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改善高职院校科研需要一个漫长发展的过程,需要面对现实,更新观念,除弊存利,深化教育改革,完善科研平台的建设,加强校际和校企学术交流与合作,强化教师科研意识,树立社会服务意识。通过这些才能创造出良好的科研环境,调动教师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需促进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

2016年江苏省农业职业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 课题编号:JSNZJ201621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科研工作科研经费院校
运城学院召开2022年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大会
西安航空学院第二届科研工作会议召开
我校召开科研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
加强高校科研经费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模式优化初探
高等艺术院校科研工作研究
“科研经费腐败”有多严重?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