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民族特色推进恩施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2016-12-30◎覃涛
◎覃 涛
彰显民族特色推进恩施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覃 涛
非物质文化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库,对于提振民族精神、增进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团结具有重要作用。恩施市作为古代巴文化发祥地和土家文化诞生地,以及中原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融汇之地,民间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独具特色。近年来,恩施市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坚持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全力推动市域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非遗事业焕发出蓬勃生机。
坚持政府主导,强化保障措施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遗传承保护工作,从组织、规划、资金、机制等各方面强化措施,推进落实。
健全组织机构。成立恩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展演中心,明确为财政全额拨款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内设办公室、非遗保护部、传承培训部、创作展演部、后勤部等科室,共有在职人员49人,主要承担土家族苗族文化、非遗保护研究、传承和展演等工作职能。同时,设立恩施市民间艺术家协会,网络民间艺人和民间文化研究人士,构成政府主导、文化部门主抓、全社会参与的工作体系。
完善保护规划。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需把非遗保护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文化强市战略规划和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明确非遗整体性保护的目标及措施。完成了恩施傩戏、恩施扬琴、灯戏、耍耍、恩施三才板、恩施板凳龙、恩施土家女儿会、恩施社节等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保护详规的编制工作。随着2016年10月恩施市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总体规划研讨会的召开,恩施市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总体规划正式启动。需需需需
加大资金投入。把非遗保护工作经费纳入市财政预算,并逐年增长额度。近几年,中央财政下达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共计300万元左右,省级财政厅下达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共计15万元左右,用于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展演、宣传展示等工作,大力扶持非遗基地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鼓励非遗传承人收徒授艺、演出交流,编著出版非遗系列书籍。其中,2016年申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恩施傩戏”和“恩施灯戏”项目补助资金以及滚龙坝、金龙坝、二官寨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补助经费就已达到170万元,为开展非遗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建立长效机制。根据文化厅非遗处《2015年全省非遗保护工作要点》和《非遗保护“十个一”行动计划》文件精神,积极贯彻落实“十个一”行动计划,即“一支工作队伍、一套保护制度、一笔专项经费、一个保护规划、一套档案资料、一批研究成果、一套固定的传播平台、一批传承基地、一批传承队伍、一批活态品牌”。需健全了非遗发掘、保护、传承等各项制度,使非遗保护工作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加大保护力度,擦亮非遗品牌
坚持以扩大知名度、美誉度为要旨,立项保护、舆论引导和社会宣传三措并举,充分释放美丽非遗文化魅力。
强化非遗名录保护体系建设。恩施市非遗涉及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曲、曲艺、民间美术、民间手工艺等10大门项目。在全面普查、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完善非遗档案资料库和电子数据库,加大非遗项目研究力度,不断挖掘具地方特色价值较高的非遗项目,做好整理、保存、申报、保护和传承工作。目前,全市成功申报恩施扬琴、灯戏、恩施傩戏、恩施玉露制作技艺4个项目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申报获准列入省级名录12个、州级名录26个、市级名录65个;共有国家级代表性人传承人2人,省级9人,州级35人,市级118人,使恩施市成为武陵山区一朵璀璨的“非遗”奇葩。
强化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建设恩施市文化生态保护区,将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的重要举措。市域文化生态保护区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
强化非遗基础设施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是展示和传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目前,全市已建立恩施市(土家女儿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恩施扬琴”滨江花园传承基地、“恩施灯戏”白杨坪镇洞下槽村传承基地、恩施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备人才基地和红土乡、三岔乡需“恩施傩戏”传承基地;建立了3个3个“恩施玉露制作技艺”传承基地,定期不定期开展活态传承宣传展示活动。
强化非遗软环境建设。加强媒体舆论宣传,营造有利于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开通恩施市非遗保护中心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非遗保护法规政策及非遗保护工作动态信息。长期与恩施电视台、恩施日报、恩施晚报合作,专题策划推介恩施市非遗保护工作先进经验和典型人物。适时邀请省级以上主流媒体报道恩施市非遗亮点,《央视“相约”恩施土家女儿城》《恩施大峡谷首秀山水实景剧〈龙船调〉》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刊播,产生良好社会反响。
突出活态传承,彰显文化自信
坚持以活态传承为根本,秉承“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十六字方针,建立传承人”金子塔“模式,延续精神命脉,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展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以保护传承人为核心,培优训强非遗工作队伍。创新非遗传承人管理办法,明确传承人的责任、义务、目标和研究方向,完善传承人申报、认定和扶助体系,“传承人面试考核机制”创新做法荣获全省2015年“十佳非遗保护行动”。扎实开展走访传承人暨田野调查工作,了解传承人健康状况、收入概况、需求情况及非遗项目传承现状,补充完善非遗项目传承谱系,搜集整理恩施傩戏、恩施扬琴、灯戏传统剧目,对风烛残年的傩戏传承人的“傩戏度职仪式”这一精湛技艺进行全程摄像,进一步完善非遗资源图文影像档案数据库。大力争取项目补助资金,鼓励传承人收徒授艺,灯戏国家级传承人孟永香及杨胜伟、谢小萍等省级传承人收徒授艺共计百余人。引进CCTV金奖歌手、巴东县传承人谭学聪加入市非遗中心展演团队,以传承人为核心,以项目保护职能部门、项目保护协会为依托,建设非遗传承保护骨干队伍。
以“两戏”传习为重头,打造代表性品牌项目。围绕打造国家级非遗项目“恩施扬琴”、“灯戏”示范品牌,市非遗中心开设唱腔班、乐队表演班,推进“活态传承”培训,以专业人才补充非遗传承梯队,破解当前传承后继乏人问题。唱腔班于2014年5月开班,邀请灯戏国家级传承人孟永香、恩施扬琴州级传承人周金福等专家展演、授课,辅导非遗中心演职人员掌握“两戏”剧目表演知识和唱腔技艺。乐队班于2014年8月开班,市非遗中心购置了一批“两戏”表演传统民乐器,挑选一批乐理基础知识过硬的干部职工组成乐队,特邀本地乐器表演老艺术家和非遗传承人授课,目前已完成一期基础课程,二期提高课程正在开展,培养了一批非遗文化功底过硬、能创作、能表演的年轻传承人。
以“四进”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展演交流。开展“活态传承”进社区、进农村、进景区、进校园活动,促进非遗项目传承在民间落地生根。恩施灯戏传统剧目《洞宾点单》、恩施傩戏传统剧目《大开山》参加湖北省第二届地方戏汇演,荣获优秀剧目奖、音乐伴奏奖、戏剧音乐奖;恩施玉露制作技艺、恩施扬琴传统剧目《黛玉葬花》、恩施耍耍创新剧目《担水》参加第二届中国硒产品博览会,扩大了恩施市非遗资源和保护工作的外向知名度。同时,适时举办专家讲座和理论研讨活动,鼓励加强非遗理论和政策研究,营造全社会积极参与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浓厚氛围。近两年来,先后邀请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湖北民族学院等高校专家教授到恩施市开展非遗专题调研、讲座。省级非遗传承人杨胜伟论文《恩施玉露制作技艺传承与创新》荣获全省第一届非遗论文大赛三等奖。参与制作清江鹰嘴岩文澜阁恩施州文化遗产壁画,为恩施扬琴、恩施玉露制作技艺、恩施土家女儿会、竹马等非遗代表性项目进行数字化录入及保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精神血脉的延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责任在肩,任重道远。领跑新时代,开启新征程,非遗保护工作仍需久久为功。恩施市非遗人将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和追求,坚定走好活态传承、有效利用的非遗“长征路”,去续就弘扬民族文化的新境界。
(本文作者系湖北省恩施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