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三维布线工艺技术应用
2016-12-30陈冬冬
◎陈冬冬
电子设备三维布线工艺技术应用
◎陈冬冬
长期以来,电子设备布线工艺技术是在实物和接线的基础上而绘制二维平面图,构建线束,以满足布线工艺的需求。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电子设备的三维布线工艺技术得以快速发展,并在设计中有一定的应用,有利于增强布线工艺水平,充分发挥其对电子设备的影响。本文主要对三围布线工艺技术做阐述,并进一步分析电子设备三维布线工艺技术的有效应用。
电子设备逐渐朝着模块化、集成化、批量化的方向发展,对布线设计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只有进行合理的布线设计,才能满足电子设备布线工艺技术需要。就传统布线方式而言,结合实物和图纸,并遵循一定的尺寸,绘制二维平面图,开展线束制作工作。然而,基于该方式,电子设备内部空间范围可能较小,降低布线的合理性。以Pro/E软件为基础的三维布线,能够对电子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在提高设计水平的基础上,规避传统设计问题。
三维布线工艺技术概述
所谓的三位布线技术,是指在Pro/ E软件基础上而构建的三维模型,在Pro/ Cabling模块中进行的模拟布线工艺技术。就三维布线的分类而言,主要有自动布线、手工布线两种。自动布线中,自动化程度并不高,必须在Pro/Diagram模块上实现,并对相关接插件进行自动化操作。尽管自动布线能够借助一定的自动化技术,但其布线成功率达不到相关标准。
手工布线中,不用借助Pro/Diagram模块,在布线操作中,对线缆或线束对应的连接点相连接,使布线过程更为方便、快捷、高效。手工布线中,其工艺流程主要有:分析三维内部结构和空间、导入元器件目录、完善模型和构建坐标系、导入接线表、定义线缆属性、设置布线参数、布线操作、整理线束、创建二维图。在三维布线中,主要根据零件模式进行合理的布线,以线缆定位而确定线缆位置。布线中的重复性操作中,相关人员可创建网络操作,以减少工作量,提高布线效率和整体效果。三维布线工艺实施后,对线缆或线束进行整理具有必要性,能够从整体或局部做出调整,并根据三维布线,对二维图做详细说明。线缆或线束展平后,对二维线缆图加以创建,尤为重要。线缆展平,即Pro/Harness,属于独立的功能模块,在操作实践中,相关人员应有效操作复杂的电子设备三维布线,并开展整理修改,保证三维布线工艺技术实施的有效性。
电子设备三维布线工艺技术的应用
传统电子设备设计中,对布线工艺技术的应用,主要以二维布线为主,在电子设备设计中,待设计完成,方可投入使用。基于二维布线工艺技术的电子设备设计,属于串行设计。一方面,设计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另一方面,设计师未能对电装走线有更多的了解,导致结构设计中存在诸多问题,直接对电子设备造成不同程度的束缚影响。但是,基于二维布线的电子设备设计,使电子设备存在许多不合理的问题,产生诸多维护费用,对电子设备生产和信息行业的发展产生阻碍影响。
三维布线工艺技术主要以Pro/E模块为标准,对电子设备进行合理的设计。在此过程中,对工艺设计和协同工作能力有着更多的要求。Pro/Cabling是三维布线工艺技术在并行设计中的有效运用,能够引导相关人员进一步对数字化样机模拟进行深入分析,可了解和掌握电子结构的内部结构和布线工艺性,既能提高电子设备的设计水平,又能满足解决传统二维布线工艺设计中存在的不足问题。另外,相关部门应设立评审小组,对数字化样机进行必要的评审,有利于提高电子设备设计质量,对提高电子产品生产企业的竞争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维布线工艺技术在电子设备中的有效应用,能够解决传统二维布线中的诸多问题,具有其独特的优势。首先,能够缩短电子设备的研发时间。以Pro/E模块为基础的三维布线工艺技术,在电子设备设计中的应用,能够根据电子设备实际特点,而进行合理的布线设计,使布线工艺更具针对性,不仅能够增强电子设备的设计效果,而且对降低经济成本和保持生命周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次,企业在应用三维布线工艺中,有必要针对企业自身积极构建完善的线缆库、接线端子库,能够为后续电子设备布线工艺技术的应用创造良好条件,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最后,在应用三维布线工艺技术过程中,能够满足企业无纸化生产的目标。基于此,相关操作人员能够在显示屏上对电子设备进行全方位的操作,并建立数字化样机,具有逼真的效果,可使相关人员对电子设备内部的任何局部有着详细的了解,有利于提高电子设备质量、可靠性等。由此可见,电子设备三维布线工艺技术在电子设备设计中的应用具有必要性。
电子设备三维布线工艺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提高电子设备的设计水平,使其满足设计需求和电子设备发展的需要。以Pro/E为基础的三维布线工艺在电子设备设计中有应用,可推动我国电子产品的信息化进程。但是,要充分发挥电子设备三维布线工艺技术的应用优势,有必要组建一支高素质团队,致力于对布线工艺技术系列问题的研究,并将该技术灵活运用于设计实践中。
(作者单位:亳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