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载体建设 促进人才集聚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化发展——关于浦口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2016-12-30陈宏亮
陈宏亮,卞 玲,卞 萍
加快载体建设 促进人才集聚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化发展——关于浦口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陈宏亮,卞 玲,卞 萍
作为21世纪产业中最积极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产业从幕后走向前台。人力资源服务业是围绕人力资源开发、管理、配置提供系列服务的生产性服务行业,是现代服务业中的不可或缺的新兴重要门类和最具活力的行业之一,其发展成熟程度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及利用水平。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聚方面,目前江苏省及苏州市率先起步,积极全面开展相关产业园区的建设、推广工作,打造省级甚至国家人力资源服务业集聚区,构建产业集约化发展新模式,促进产业做大变强;南京市积极追赶,边建设、边招商、边申报、边完善,充分利用省会城市和全国科教第三城,以及软件名城、文化名城等资源优势,快速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其中,浦口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已经获批省级产业园区,正在积极打造产城融合、产业+产业共同发展的建设模式,这对我们加快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加速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载体建设;浦口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化发展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作为现代经济社会一个新的业态,已经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新兴的、高效无污染、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产业。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水平的高低,与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息息相关,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才发展水平的一个标杆。
江苏省在2012年4月提出了《关于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15年,要基本建成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国际化的现代人力资源服务业体系,构筑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高地;到2020年,力争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人力资源服务业现代化。
国家级江北新区,位于南京市长江以北,由浦口区、六合区和栖霞区八卦洲街道构成,总面积2451平方千米,占南京市域面积的37%,是华东面向内陆腹地的战略支点,拥有便捷的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枢纽,是长江经济带与东部沿海经济带的重要交汇节点,长三角辐射中西部地区的综合门户。江北新区于2015年6月27日获批,其发展定位是国家级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和开放合作示范新区;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三角洲的重要发展支点;南京都市圈和苏南地区的新增长极;南京市相对独立、产城融合、辐射周边、生态宜居的城市副中心。职能是中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先进产业基地,南京都市圈的北部服务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南京市生态宜居、相对独立的城市副中心。
浦口区位于江北新区的核心,如何在贯彻落实江苏省委“创新创业”和南京市委推进“人才引领、科技创业”方面,如何把“南京321人才计划”、“创业南京人才计划”等为代表的一系列人才扶持、科技项目、产业发展与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紧密关联、协调发展、有机结合,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破解的新课题。
一、浦口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现状
(一)浦口区经济发展概况
2015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3亿元,可比价增长1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3.6亿元,同比增长1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30亿元,同比增长1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9亿元,同比增长13%;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万元,同比增长10%。成功创建江苏(南京)集成电路产业园,北斗产业基地集聚企业超过70家,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6.9%。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2%。新城金融总部大厦、东方万汇城一期等商贸综合体基本建成,林公堤民国风情街开业运营,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4.2%。孵鹰大厦、扬子智慧城一期等载体建成交付。珠江科技产业园成功创建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全市首家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通过省级验收。制定科技创新“1+N”系列扶持政策,引进上海IPO咖啡、创客星智汇等服务机构,自主创新广场、金融创新广场等科技金融平台基本建成。与南航大共建通用航空科技产业园,成立劳伦斯伯克利生命科研中心、南京高新精准医学检验所,省高投高创中国、省科技厅创服中心全面启用。高新区留创园获评国家级优秀科技企业孵化器。出台人才公寓管理办法,集聚创业团队106个,“321”人才引进数量位居全市前列。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4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1.52个百分点。
(二)浦口区人才队伍发展现状
2015年底,全区人才资源总量达17万人,人才资源结构日趋优化,但人才的数量远远跟不上浦口大发展的要求,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的力度不够,缺少扶持政策,“四高”(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高级经营管理和创新型)人才比例偏低,人才贡献率不高。
(三)浦口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现状
2015年底,浦口区范围内经注册审核符合规定的人才服务企业91家,拥有从业资格人员1168人,全年开展固定人才招聘服务业务533场次,这些公司主要业务还是单纯以劳务派遣为主,目前涉及用工10万余人,2015年总体营业收入约15亿元,其中南京领航集团收入10.5亿元,利税3000余万元。在职业培训方面,具有专业培训资质的单位共21家,其中:公办3家、民办18家,累计完成各类培训51000人次,完成技能鉴定9292人次,鉴定取证7051人。各类培训机构2015年的产值超过1.7亿元。
二、浦口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人力资源服务的载体缺乏
载体严重缺乏,政策引导不足,行业指导落后和公共服务平台,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难以集中,人力资源服务产业不能集聚发展、创新发展。同时,人才创新创业载体的功能不完善,对高端人才的吸纳力不强。
(二)人力资源服务的主体不明确
现有的人力资源服务,基本上是由政府主导,公共服务与市场化服务混在一起,服务质量难以保证,服务的效率不高,人才或人才团队个性化的服务不突出,不仅失之于人力资源服务的市场化的公平竞争,也不利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化的健康推进。
(三)人力资源服务的“品牌”或“龙头”企业数量少
一个产业的发展需要有一批具有较大实力的大企业、大项目支撑。目前我区只有领航人才一家独挑大梁,与国际的著名人才服务企业Adecco、肯耐珂萨,国内的北京外服、上海外服等相比,显然是小巫见大巫,其他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更是无法抱团做大,企业实力和规模决定了无法形成品牌效益和领军风范。
(四)人力资源服务的层次不高
人力资源服务业要形成初级、中级、高级服务产品完善、结构合理的产业链。而实际上,我区当前的人力资源服务主要集中在人才招聘、派遣、行政事务代理等初级服务,管理咨询、金融服务、人才测评、开发、猎头和职能外包等中高端服务还比较薄弱,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良性发展或者良性循环自然无从谈起。
(五)同质化、低水平竞争问题突出
目前我区大部分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产品单一、同质化,无法满足客户差异化的需求,只能采取在低端市场竞争,造成的后果是单纯的人海战术、单纯拼价格,人均服务费呈逐年下降趋势。这样的结果制约了自身的发展,缺乏技术含量高、信息集成度高、附加值高的高水平、专业化、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力资源服务产品。
三、浦口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机遇、目标与思路
(一)机遇
1.江北新区大开发战略实施带来的机遇。随着江北新区的建设转向深入,省市对江北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作为江北新区的核心区,浦口区已逐步成为全市发展的重要战略承载地。浦口的大开发急需大批的人才队伍支撑和为之配套的人力资源服务业。
2.以创新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大发展带来的机遇。以创新为决定因素和主要特征的第三次机遇,正在扑面而来,这一次机遇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是人才、科技、教育和创新。国家和省市出台了“千(万)人计划”“省双创”“省333”“省六大高峰人才”“创业南京计划”“创业浦口计划”以及一系列资助扶持类的高端人才项目,每年带来大量创新创业人才,这些高端人才的集聚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赢得了机遇。
3.发展服务业政策带来的机遇。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服务业产值的一再剧增,一系列支持服务业发展政策的密集出台,都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预示着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快速发展机遇的到来。
4.人才市场旺盛的需求带来的机遇。现代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和全球化,带动了人才流动、人才资源的配置和人才服务的区域性和一体性全球化,区域间的人才服务与合作的常态化完全有能力实现,人力资源服务空间广阔,可以面向全市、全省乃至全国,这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二)目标
未来五年奋斗目标:从2016年起五年内,浦口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力争引进国际国内知名企业60家,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达100家,人才服务项目不少于30项,实现年产值50亿元以上。全区人才资源总量达30万人,累计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业人才200人,累计培育科技型企业家20人,累计集聚中央“千人计划”创业人才30人。在建成省级人力资源服务园区基础上,积极申报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园区。
(三)发展思路
围绕实现人才高地这一目标,同步抓好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两个重点,着力打造人力资源服务业产业园、紫金(浦口)高端人才社区和开发区产业人才集聚功能区三个载体,为建设高新浦口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四、浦口区人才服务产业发展的举措和路径
(一)强化组织领导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在全国也是一个新兴产业,浦口区虽然已经申报省级园区成功,但在产业发展、招引企业、项目拓展等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为此,一是要成立专门的领导组织机构和工作班子强力推进落实;二是要学习上海、苏州、无锡、宁波等先进地区经验,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思路,促进发展;三是要做好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方向;四是要出台考核办法,确保目标任务落实到位。
(二)加快三大载体建设
一是加快省级南京浦口人力资源服务业产业园建设。在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业产业园的基础上,重点要加大招商力度和服务力度,获批后要加快建设,拓展服务领域,从传统的外包、派遣等转向培训、评价、咨询、服务等高端人力资源服务,积极申报国家级园区。二是启动紫金(浦口)高端人才社区建设。紫金(浦口)科技创业特别社区尽快建成启用科技创新综合体一期项目和科技创新综合体总部大厦项目,加速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区建设,成为科技创业人才集聚的核心载体。三是加快开发区产业人才集聚功能区建设。大力发展以集成电路、膜科技产业、生物医药、汽车制造为主导的科技创新产业,推进产业专业化、规模化发展,促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使开发区成为产业科技人才集聚发展的大平台。
(三)制定扶持政策
为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落户我区,需要制定扶持奖励政策。在江苏省、南京市已有政策基础上,要体现出江北新区的力度、宽度和深度,向数量要质量,向发展要质量,向服务要质量,除了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房租、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减免,要在高端服务和项目的拓展上做文章,加大扶持补贴力度;大力开展“首购首用”制度,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我区企业引进各类高端紧缺人才、急需人才以及推荐高校毕业生就业给予奖励;鼓励人才培训机构承接政府公共培训项目和课题。
(四)加速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根本是人才,没有人才,没有科技项目,人才服务就无法成为规模产业,因此,未来五年内,加大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工作,仍将是一个艰巨而又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一方面,认真开展中央千人计划、省双创计划、创业南京计划、科技九条、创业七策及相关配套政策的落实和执行情况。比照学习周边先进区县的政策和经验要有所扬弃,突出政策支持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对可有可无、不能落实或超额兑现的政策要坚决取消,确保人才、科技、产业和创新政策落到实处、恰如其分。另一方面,要加大海内外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工作。紧紧围绕“创业南京计划”,深入实施“创业浦口”人才计划,激发科技镇长团活力,攻关重点人才团队,在现有资源基础上,加大与南京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合作发展,组织人才推荐会,开辟人才引进新战场。结合全区产业结构,编制人才需求项目,由区领导牵头,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广泛参与省市组织的国内外人才引进活动(美加人才招聘行、法德人才招聘周、日韩人才招聘活动、南京留交会、大连海创周、广州广交会、武汉华商会等),结合我区自身特点,组织好“美南人才专家浦口区”、承接好“海外华侨江苏(南京)行”等人才对接活动。
(五)培育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品牌”和“龙头”
产业之所以成为产业,都有其独特的叫得响的品牌和龙头企业的带动,具有较大的规模性、发展性和成长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更需要“品牌”的打造和“龙头”企业的培育。因此,一方面要放大南京领航集团等人才服务的品牌和龙头企业的效用,驱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化朝着高端、全面和多功能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快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服务团队和企业的引进,调整招商引资的工作方向,加强与国内外著名的德科中国、任仕达(中国)、优利咨询、普德管理,ADp、俊通博业、北京外服、肯耐珂萨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沟通与联系,通过引进高端人才服务企业落地开展业务,拓宽人才服务领域。
[1]Andrew C.Gross(America).Overview of the U.S Management Consulting Industry[M],2011:67-72.
[2]佚名.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现状分析[J].网易,2007.
[3]余来文.中国人力资源咨询行业的发展分析[J].全球品牌网,2009.
[4]谭燕.中国管理咨询业SWOT分析[J].经济理论研究,2005,10: 23-25.
[5]苟志民.我国人力资源咨询管理咨询的价值与方法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07.
[6]萧鸣政,顾家栋.2007年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白皮书[M].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2007.
[7]陈佳.我国管理咨询业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 [J].情报探索,2007,4
[8]黄玉兰,刘莎.我国咨询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3.
[9]程洪雨,尤利群.中国咨询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B/OL].中国营销传播网,2010.
[10]武兴兵.中国管理咨询业发展现状分析[J].新浪财经,2009.
[11]江苏省关于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D].2012.
[12]南京市政府关于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J]. 2014.
[13]浦口区政府工作报告[D].2015,2016.
[14]浦口区十三五人才规划[D].2016.
[15]浦口区人力资源产业园发展规划[D].2014.
陈宏亮,南京市浦口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卞玲,南京市浦口区就业管理服务中心;
卞萍,南京市浦口区财政局。
F240
A
1008-4428(2016)10-1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