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藏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
2016-12-29才让吉
才让吉
【摘 要】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特别是在条件艰苦设备不完善的西藏地区。藏区的孩子生活在以藏语为母语的环境中,所以学习汉语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汉语学科与生活息息相关,经常使用地方方言会影响正常的汉语表达能力及语文素养的形成。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就更不能有主动学习语文的意识。因此在课堂上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藏区小学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整个教学活动中,要结合藏族小学生的实际,加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一定要千方百计地利用各种手段激发藏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关键词】藏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作为汉语文老师,应针对藏族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改革,藏族地区以藏语为母语、以藏语言为语言环境的农牧区也实行了一系列改革,藏语文作为自己的母语能够适应和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但是藏族地区的汉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阻碍着新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作文教学一直是汉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费时多而收效微。很多孩子写起作文无非就是“怕”、“厌”、“慢”、“被动”之感觉。提起笔而无从下手,语句表达不清,概念混淆,倒装句,错别字连篇。东拼西凑,内容缺乏真情实感,流水帐式;假话空话连篇,而且内容枯燥单一,不是牛羊,就是草原,不是吃饭就是写作业、睡觉,文中丝毫没有其他篇幅,干巴巴无表情达意,写作文成了学生“头疼”的一件大事,而批改作文则往往要花费更大的功夫,学生写的内容不多,老师批改的却比学生写的要多。归根结底就是环境的影响和束缚,它们制约汉语文学习和提高的道路。在很大方面约束了学生学习和写作的兴趣及想象力。使藏族地区的新课程改革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而要改变这种滞后的状况,就必须从提高这些孩子的兴趣入手,只有有了浓厚的兴趣和自信心才会有进步,有成就感。因此写作的初始阶段特别强调感情态度方面的因素,把重点放在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上,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本人在偏远牧区村级学校从事汉语文教学虽然只有三年,但我总结了一些在作文教学方面的经验,当然也有很多不足之处,供同仁们一起讨论、交流。
一、更新教学观念
在藏族地区,要解决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问题,需通过更新和转变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观念。具体体现为:要根据藏区民族学生学习的差异性特点,强调教学的针对性,积极实施因材施教。因教施教作为一种传统的教育思想,应贯穿于我们的整个教育和教学中,而在偏远的藏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因材施教”更加具有全新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些问题在汉族学生那里已经得到解决了,但对藏族学生而言却很难。因此,我们应该弄清藏族学生在学习汉语文时存在的特点、困难,有准备、有目的地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二、营造汉语学习氛围
创造民主、轻松、和谐、浓郁的汉语言课堂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的前提条件。新课标强调教师由传授者转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设身处地为学生创造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一个接纳性、宽容性的课堂气氛,形成一个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无拘无束地大胆质疑、发表见解、与教师争论。只有这样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学生才会以愉快的心情钻研问题、启动思维、驰骋想象。另外,教师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使学生感觉到教师的亲切感,愿意与教师主动交流。只有在这样无压力的氛围中,学生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中来,欢快、愉悦的去追求知识。
三、注重口语能力训练
我们的语文教学在训练学生的口语能力时,应该认识到藏族学生的母语在音位系统、语法规则上与汉语有一定差异,将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向这些方面适当倾斜,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如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必须注意学生的发音,发现有错误的发音,应立即纠正。教师要舍得花大量的时间帮助学生掌握规范的汉语,从而再进一步让学生能够用流利、标准的普通话进行口语来表达。在进入小学高年级时可以通过对话、提问、朗诵、讲故事等练习方式有意识地巩固,提高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
四、注重写作能力训练
在小学阶段的写作的方面,教师要始终把整个小学阶段的字词训练与说写训练结合起来,如词语搭配、成语补充填空、歇后语、谚语、顺口溜等知识积累运用,使学生的汉语言的说写能力进一步提升。藏族学生在写作方面有其优势,西藏地区有许多寓于边境特色的风物,流传着许多富于民族色彩的谚语、比喻,这恰恰是藏族学生的语言财富,教师要帮助学生发挥这一优势,积极鼓励学生的发言欲望,不管是汉语的表达欲望,还是其母语的表达欲望,都要给予积极支持,充分发挥其对语言的表达要求,使他们的表现成果得到肯定。
五、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藏区的孩子们生活阅历浅,知识面狭窄,生活经验少,往往造成他们在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无从说起”。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突破地域、时空的限制,将人、事、物等通过熟悉的图画、文字、声音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给学生提供了鲜活、生动的形象,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积极地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为学生提供了鲜活的写作素材,不仅激发起学生的写作欲望,还解决了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如教学《秋天的树叶》时,由于小学生缺乏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因此教学难点是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去描绘景物。我们可以先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为学生播放一段描写各种树叶的视频,配以优美的音乐,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后,再说说自己看到的树叶,有什么感受,由于学生这时已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脑子里有了树叶的形象,便感到有话说、想要说,最后再让学生作文。这样学生写起作文来就非常得心应手,逐步使藏区学生克服了“望题生畏”的心理现象,可以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兴奋、激动的状态,有效地培养了藏区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学生初步获得语文学习兴趣时更不满足课文的学习,大千世界,所有怪事,风云奥秘都会把学生从囿于课文学习中吸引出。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生动的历史、民间传说、科普等课文故事激励学生课外的阅读兴趣。除此之外,在教学中还应推荐各大名著给学生阅读,如《三国演义》等儿童版课外书等。在阅读中“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的功效无形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王亚鹏.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文化适应与心理疏离感[D].西北师范大学,2002(2).
[2]李波,杨小峻.藏族女大学生自信心和进取心研究[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1(9).